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12 10:3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88张PPT。人教新课标九下语文单元期末复习导学课件
第六单元 4课时导学+1课时写作第六单元
第21课 曹刿论战1.一词多义
(1)故
(2)信
(3)其
(4)以既克,公问其故( )
望其旗靡,故逐之(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其乡人曰( )
公问其故( )何以战( )
必以情( )
必以分人( )答案:(1)原因,缘故/所以 (2)实情/信用 (3)他的,指曹刿/其中的 (4)用,靠/按照,依据/把2.古今异义
(1)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监狱
(2)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某些利益
(3)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轻视;看不起....(4)弗敢加也
古义:?
今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5)虽不能察
古义:?
今义:虽然
(6)再而衰
古义:?
今义:表示如果继续下去就会怎样...答案:(1)案件 (2)指猪、牛、羊等 (3)鄙陋,目光短浅 (4)虚夸,谎报 (5)即使 (6)第二次3.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名词用作动词,    )
(2)一鼓作气 (名词用作动词,    )
(3)忠之属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    )
(4)衣食所安 (形容词用作动词,    )
答案:(1)赐福,保佑 (2)击鼓 (3)竭力做好本分的事情 (4)养....4.文言句式
(1)夫战,勇气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以战?(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以何战”的倒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作战,要靠勇气。
(2)凭借什么作战?5.名句默写
(1)夫战,勇气也。        ,      ,
        。
(2)小大之狱,       ,       。
(3)       ,       ,必以分人。
(4)       ,       ,曰:“可矣。”遂逐齐师。答案:(1)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2)虽不能察 必以情
(3)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4)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6.走进文本
(1)鲁国战胜齐国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示例):①善于捕捉进军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②追击时机的判断正确:辙乱旗靡。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①为下文写庄公做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3)阅读课文,请分别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曹刿:?
鲁庄公:?
答案:曹刿:热爱国家,有政治远见,才能卓越,谋略过人。鲁庄公:政治平庸,军事无知;实事求是,虚心听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为求真知,不耻下问。【知识博览】
1.作者名片
左丘明,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春秋时鲁国人,曾任鲁太史。史学家,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所著《国语》《春秋左氏传》,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 2.图解课文第22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1.一词多义
(1)朝
(2)孰
(3)美皆朝于齐( )
于是入朝见威王( )
朝服衣冠(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吾妻之美我者( )
(4)之
(5)于欲有求于我也( )
能谤讥于市朝( )
皆以美于徐公( )
皆朝于齐( )齐国之美丽者也( )
吾妻之美我者( )
孰视之( )
暮寝而思之( )答案:(1)朝见/朝廷/在早晨 (2)代词,谁/仔细
(3)漂亮,美丽/认为……美 (4)结构助词,的/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指徐公/代词,代指这件事
(5)向/在/比/到2.古今异义
(1)窥镜而自视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2)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背诵;诵读;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
(3)明日徐公来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时间词。明天..(4)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
(5)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
(6)臣之妻私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跟“公”相对)..(7)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
(8)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诽谤讥讽答案:(1)照 (2)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3)第二天 (4)土地方圆 (5)指责 (6)偏爱 (7)国君旁边的近臣 (8)在文中指“议论”3.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     ;
服:名词用作动词,    )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
私:形容词用作动词,    )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作状语,    )
答案:(1)在早晨 穿戴 (2)认为……美 偏爱
(3)当面﹒﹒﹒4.文言句式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倒装句,应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译文:?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译文:?
(3)皆以美于徐公。(省略句,“以”后省略了“我”)
译文:? 答案:(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2)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 (3)都认为(我)比徐公美。5.名句积累
(1)其妻曰:“君美甚,        ?”
(2)吾妻之美我者,       ;妾之美我者,_____    
   ;客之美我者,        。
(3)           ,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4)令初下,        ,        。答案:(1)徐公何能及君也 (2)私我也 畏我也 欲有求于我也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4)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6.走进文本
(1)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答案: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
(2)齐威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答案:①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很好。并立刻下令:臣民们凡能指出君王错误的,都能得到奖赏,并根据提意见的方式设立奖赏等级。②群臣纷纷进谏。一年后,人们都找不到意见可提。燕、赵、韩、魏都纷纷来齐国朝见。【知识博览】
1.作者名片
刘向,原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
录学家、文学家。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
祖。整理国别体史书《战国策》。  2.图解课文知识链接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由汉代刘向编订,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很大。第23课 
*愚公移山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1)始一反焉     通   ,   ?
(2)甚矣,汝之不惠     通   ,   ?
答案:(1)反 返 返回 (2)惠 慧 聪明2.一词多义
(1)焉
(2)其
(3)且
且焉置土石( )
有子存焉( )惧其不已也( )
其如土石何( )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 )
(4)始
(5)之
(6)而始一反焉( )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 )以君之力( )
虽我之死 ( )
告之于帝( )面山而居( )
而山不加增( )答案:(1)哪里/用在句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呢 (2)代词,代愚公/放在“如……何”的句式前,加强反问语气 (3)将要,快要/况且 (4)才/刚刚 (5)结构助词,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这件事 (6)表示修饰,不译/表示转折,但是3.古今异义
(1)河阳之北
古义:         今义:太阳;日光
(2)达于汉阴
古义:         今义:不见阳光的地方
(3)惩山北之塞
古义:         今义:处罚...(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古义:         今义:曾经
(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古义:         今义:虽然
(6)指通豫南
古义:         今义:手指头...(7)投诸渤海之尾
古义:         今义:众;许多
(8)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古义:         今义:鸟类的羽毛..答案:(1)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 (2)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 (3)苦于 (4)连……都……。与“不”连用,起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 (5)即使 (6)直 (7)之于 (8)草4.词类活用
(1)吾与汝毕力平险  (形容词用作名词,     )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名词作状语,     )
(3)面山而居 (名词用作动词,     )
答案:(1)险峻的大山 (2)用簸箕装土石 (3)面向..5.文言句式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省略句,省略主语“愚公”)
译文:?
(2)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主谓倒装)
译文:?
(3)且焉置土石?(倒装句,疑问代词“焉”前置)
译文:?
答案:(1)(愚公)于是带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
(2)你太不聪明了。
(3)况且把土石放到哪儿去呢?(4)告之于帝。(倒装句,状语“于帝”后置)
译文:?
(5)帝感其诚。(被动句,主语“帝”是被动者)
译文:?
答案:(4)告诉了天帝这件事。
(5)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二、课文研读
1.阅读课文,你认为愚公和智叟各是什么样的人?
愚公:?
智叟:?
答案:大智若愚,有长远目光。 耍小聪明,只顾眼前利益。2.这篇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或: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知识博览】
1.作者名片
列子,本名列御寇。战国时期思想家、
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终生致力于道德
学问,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
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述二
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
《汤问》《黄帝》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2.图解课文愚公移山知识链接
《列子》这本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黄帝神游》《两小儿辩日》《杞人忧天》《纪昌学射》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既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又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愚公移山》也是其中的寓言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第24课 
《诗经》两首《关 雎》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这首诗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2.《关雎》以“关雎”为题,并以“关关雎鸠”起兴,对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是一种含蓄的表现手法,以引起所咏之物。表达主人公的追慕之心和相思之情。3.诗中的淑女和君子各是怎样的形象?
答案:淑女:不仅有美丽的外表,还有美好的心灵。
君子:是一位德才兼备、有情有义、有礼有节的君子。【知识博览】
1.知识链接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2)《诗经》的“六义”。
①三大基本内容:“风”,多是各地的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②三大表现手法:“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2.名句赏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善良美丽的姑娘,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 3.译文参考
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捞取。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挑选。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蒹 葭》
1.《蒹葭》一诗描绘了什么景色?对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描绘了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衬托青年愁肠百结的心境。
2.《蒹葭》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是一个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执着追求,坚贞不渝的人。3.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换了几个词语,这样重复吗?
答案:不重复。重章叠句,一唱三叹,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越来越强烈。【知识博览】
1.知识链接
《蒹葭》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缥缈难寻;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显抒情主人公坚持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 2.名句赏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首二句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这境界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着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抒情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着追求,但“伊人”缥缈难寻,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 3.译文参考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追寻她,路途艰难又漫长。顺流而下追寻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追寻她,路途艰难又坡陡。顺流而下追寻她,仿佛走到水的岸边。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有完。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追寻她,道路艰难又曲折。顺流而下追寻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第六单元
单元写作指导选材典型,中心突出
  “中心”是文章中心思想的简称,写文章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说,文章的中心是灵魂。中心突出或明确,就是指作文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并能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率所有材料。有了中心,文章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叫人不知所云。如《曹刿论战》作为一篇记史的作品,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史料剪裁得当,中心突出。作者把曹刿在战前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等写得比较详细,对刻画曹刿的形象,突出文章中心具有极大的作用。 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初中生活是五彩的,青春的岁月是值得铭记的,成长的足迹是那样的清晰。初中生活,是如此美妙的一段时光,记录着你我的成长。当我们再回首时,看到我们的文字记录下我们成长的故事,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似乎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听到了我们青春岁月的优美旋律……
请以“岁月如歌”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优秀作文】
岁月如歌
就算没有挡风的翅膀,我们也要倔强地飞翔。 ——题记①【专家点评】
①题记以“倔强”奠定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 一千多个日夜,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在这里,我们曾经一起欢笑过,失望过,沉沦过,奋斗过……②②此处以含蓄的笔调告诉读者,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回  首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③那个中秋节的夜晚,我们一起吃着月饼,听着一位同学唱着一首诉说我们心情的歌曲《水调歌头》。
虽然家人不在身边,但是却觉得手中的月饼特别甜,那是因为我们都把身边的人当作了真正的家人,我们是一个大家庭。④③引用古诗词名句,增加了文学色彩。
④初中生活印象之一:相亲相爱一家人。难  忘
还记得那个星期日,我们一起参加“共托明天的太阳”的活动。那一天,所有的老师、家长,还有学生,大家都放开心胸,尽情地玩游戏,从“丢橙子”到“奥运火炬传递”,都让我们找回了童年时的快乐。
这个活动让我们彼此更加懂得感恩,更加理解彼此。⑤⑤初中生活印象之二:懂得感恩,学会理解。展  望
六月过后,我们就要踏上各自的征途,走上各自不同的人生之路。
成长就像是一块眼泪浸湿了的蓝白格子手帕,湿润而哀伤,只要一滴有温度的眼泪,就可以晕染出一片成熟的痕迹。⑥⑥优美的比喻,透出青春期特有的淡淡哀伤。岁 月 如 歌
悠扬的歌调,细腻的歌词,这是一首属于我们的歌,一首青春造就的歌。一个个悦耳的音符旋转着、飞舞着,时而激情昂扬,时而高昂,时而喑哑,在我们的耳边回荡着,回荡着……演绎着青春的风采,诠释着岁月的绚烂。
当我们听着这首歌的时候,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然后不断地沉沦,沉沦……如 鸽 岁 月
即将离开这菁菁校园,结束初中课程,纵然有几多惆怅,但时间是不会特地为谁而停下脚步的。所以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向前看。⑦⑦“要向前看”表现了青少年特有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前方有更广阔的天空。我们要像白鸽一样自由翱翔。展望未来,前路布满荆棘,也有鸟语花香。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完善自己,用最坚强的、最好的心态,去战胜困难,寻找那片蓝天。⑧ ⑧号召性的话语,鼓舞青少年要像白鸽一样,勇敢坚强地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总评】①选材典型,中心突出。作者从不同角度回顾了自己的初中生活,有快乐、有感动、有激励……字里行间渗透着不舍与留恋,以点带面地表现了初中生活的丰富多彩,虽是一段生活的结束,但通篇充满着积极乐观的情怀,给人以昂扬奋进之感。
②层次清晰,思路贯通。小标题使各章节既独立,又紧密连接,思路贯通。 技法一 点题扣题,突出中心
【问题习作】文题:回家的日子
中心:歌颂母爱,表达母爱的深沉和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首段:回故乡的路再短,感觉也很长,是如潮水般的思念拉长了回家的路。
结尾:一跨出家门,我就开始想家,念家的种子就落入心田,每天都会生长。【诊断分析】首段只是点明对故乡的思念,没有点明对母亲的思念,中心是思念家乡还是歌颂母爱,不能开篇点题。结尾只是点明想家,也没有很好地扣题。【修改提升】
首段:回故乡的路再短,感觉也很长,是如潮水般的思念拉长了回家的路。从定好日子回家开始,心灵已经上路。从这一刻起,想家的心绪如同进入汛期的河水,每时每刻都在上涨,一次比一次强劲地撞击胸膛。但是很奇怪,每次见到母亲之前,我总觉得自己见到母亲的那一刻定会情感决堤。可每当看见母亲,我情感的浪潮就一下子变成了舒缓的河水。
结尾:一跨出家门,我就开始想家;一走出母亲的视线,我就想母亲。从这一刻起,念家的种子就落入心田,每天都会生长。写法小结一 巧妙点题,强化中心
为使文章中心突出,可在开题中嵌入主题词,在行文中能用主题词表述的内容要尽量用主题词表述。结尾,用一两句包含主题词(或与主题词近义的词语)的抒情议论句,画龙点睛,强化中心,往往会使读者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技法二 精选题材,突出中心
【问题习作】爸爸妈妈因为我的学习问题,在电视机前喋喋不休,我难以有好心情看电视。晚上八点,我很想看《中国好声音》,爸爸却调到了爷爷奶奶喜欢的戏曲频道。爷爷奶奶见我不乐意,调到了少儿频道。我又想到妈妈最辛苦,调到了妈妈喜欢看的电影频道。最后爷爷奶奶一致赞同陪我看《中国好声音》,因为听听歌曲好处多。相互谦让,其乐融融。【诊断分析】这段文字的中心是相互谦让,其乐融融。而文段的第一句话与中心无关,可以删去,丰富后面的内容。【修改提升】
晚上八点,我很想看《中国好声音》,爸爸却调到了爷爷奶奶喜欢的戏曲频道。爷爷奶奶发现我闷闷不乐,便调到了少儿频道。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又想到妈妈为一家人操劳最辛苦,所以我调到了妈妈喜欢看的电影频道。谁知妈妈却换到了爸爸喜爱看的体育频道。后来爸爸决定今晚一家人看戏曲频道。而爷爷奶奶不同意,最后爷爷奶奶一致赞同陪我看《中国好声音》,理由是听听歌曲好处多。于是一家人边看电视边听音乐,其乐融融。相互谦让是法宝,家庭快乐少不了。写法小结二 精心选材,表现中心
对表现中心有突出作用的材料就选用到作文中去,凡事不能表现中心,即使是新鲜、生动的材料,也不能选用,要“忍痛割爱”。技法三 细节描写,突出中心
【问题习作】舅舅幽默开朗,从未见他不开心过,听说当初他就是以乐观的个性“俘虏”了舅妈的芳心。
  舅舅做化疗,掉光了头发,他对舅妈说:“老婆,我不用洗头了。”舅妈却一反平日节俭的习惯,买最贵的药和营养品放在舅舅的床头。舅舅的造血功能一日日衰竭,这意味着他随时可能离开人世。舅妈的眼睛红肿着,舅舅说:“到底是我生病还是你生病呀。”舅妈背过身去又抹起眼泪来。【诊断分析】文段的中心是表现舅舅幽默开朗、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舅舅掉光头发”的情节写得过于简略,语言缺少幽默感,要突出细节描写。【修改提升】
舅舅幽默开朗,一天到晚乐呵呵的,从未见他不开心过,听说当初他就是以乐观的个性“俘虏”了舅妈的芳心,跟一个快乐的人生活在一起确实开心。
舅舅做化疗,掉光了头发,他笑着对舅妈说:“老婆,这回可以给你省一半的洗发水了。”舅妈却一反平日节俭的习惯,买最贵的药和营养品放在舅舅的床头。舅舅的造血功能一日日衰竭,这意味着他随时可能离开人世。舅妈的眼睛红肿着,舅舅摸着舅妈的脸,笑着说:“到底是我生病还是你生病呀。你怎么‘人比黄花瘦’了?”舅妈背过身去又抹起眼泪来。写法小结三 多写细节,突出中心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突出文章中心。与中心思想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要详细写,用细节描写表现中心,在细节中做到小中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