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语文第1课一课两练 1.1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下语文第1课一课两练 1.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12 17:4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提技能·一课两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嘶哑(sī)  汹涌(yǒnɡ)  刮风(ɡuā)  矮矮(āi)
B.大陆(lù) 乡愁(chóu) 浅浅(qiǎn) 坟墓(mù)
C.黎明(lí) 窄窄(zhǎi) 深沉(chén) 温柔(yóu)
D.腐烂(fū) 邮票(yóu) 喉咙(hóu) 一枚(méi)
【解析】选B。A项,“矮”应读ǎi;C项,“柔”应读róu;D项,“腐”应读fǔ。
2.选词填空。
(1)这永远   (澎湃 奔流 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2)我也应该用   (沙哑 嘶哑 喑哑)的喉咙歌唱。
(3)长大后,乡愁是一张   (小小的 窄窄的 方方的)船票。
答案:(1)汹涌 (2)嘶哑 (3)窄窄的
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B.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C.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D.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解析】选A。A项正确的划分节奏是“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4.按原文填空。
(1)然后我死了,       。
(2)后来啊/乡愁是       。
(3)《乡愁》中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家国之思的诗句是:       /
       /       /       。
答案:(1)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一方矮矮的坟墓 (3)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5.课内阅读。
阅读《我爱这土地》全文,回答(1)~(4)题。
(1)诗中“鸟”的形象与诗人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之间的联系。注意“鸟”“土地”的象征意义,再从本诗主旨方面考虑。
答案:“土地”是祖国的象征,诗人在借一只饱经磨难的“鸟”的形象表现自己的忧患意识,以及他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博大深沉的爱。
(2)对诗中“鸟”的形象分析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人只是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但这鸟正是诗人自己,假设是为了更好地抒情。
B.我是一只鸟,我要歌唱,一直到死。
C.这只鸟死得可怜,目的是唤起人们的同情。
D.鸟死了也要把自己腐烂在土地里,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献给土地,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执着深情。
【解析】选C。应为这只鸟怀着一颗爱心歌唱祖国,抒发对祖国至死不渝的情怀。而不是可怜、让人同情。
(3)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对主题表达的作用。联系两节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围绕对主题的突出表达来分析。
答案: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4)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社会的大发展(以祖国新貌为主题),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我爱这土地》试一试,相信你会仿写得很好。
答:
答案(示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这快速增长的工业规模,这快速发展的高铁建设,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舟”飞船……
一、美文品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1~5题。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砂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1.诗歌的第一小节主要抒写了什么内容?诗人选择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寄托寓意?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意象的把握能力。找到第一小节的中心句把握该节内容的关键。找代表性的事物要注意细读诗句,逐一列举,不要有遗漏。
答案:写“中国的土地”是“神奇”的。诗人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砂粒等意象,从山川的壮丽、沃土的广阔、文化的悠久、物产的富饶等方面来表现。
2.如何理解“黄金般的相思”的含意?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含意的理解能力。要抓住“黄金”的特点,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答案:“黄金”,色彩鲜艳,分量重,永不褪色,不易改变。用“黄金”修饰“相思”,形象地表现了华夏子孙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念之情。
3.诗歌的第二小节主要抒写了什么?诗人主要抓住哪些具体内容从而层次井然有序、逐层推进的?
答: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诗节层次的分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在把握该节中心内容的基础上,循着先赞“黄皮肤,黑头发”,再颂“敦厚的性格”“顽强勇敢”,最后咏“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这一思路,体会诗人由表及里、逐层深入进行赞美的规律。
答案:写出了中国人民的“美丽”。先写外貌之美,次写性格之美,再写思想之美,层次井然有序,思想逐层加深。
4.诗人以“微风下的湖水”比喻中国人民“敦厚的性格”,以“长江一泻千里”比喻中国人民“顽强勇敢”,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
答案:化抽象为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比较阅读本诗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简要说说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答: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比较鉴赏能力。可从意象的选择、写作的手法、主旨的表达等角度分析。
答案:相同点:都借助具体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抒发了对土地(祖国)的真挚情感。不同点:本诗除表达对祖国土地的热爱,还歌颂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同时,饱含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充满希望的未来的热烈欢呼。
二、综合运用
6.学完《乡愁》,你班决定开展一次以“剪不断的乡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资料大搜索】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同而永恒的情感。我国古代诗词宝库中就保留着许多抒写乡愁的经典诗篇,假如让你去搜集这些资料,你会采取哪些方式?(至少写出两种)
答:
(2)【佳句共欣赏】将你搜集到的表达思乡愁绪的诗句推荐给大家。(要标明诗句作者及其所在诗词的标题)
答:
(3)【妙联对对碰】余光中曾用对联的形式给一家报纸题词。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海峡无阻     下联:       
上联:一湾浅浅海峡 下联:      
答案(示例):(1)网络搜索;向老师、同学请教;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等。
(2)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3)陆岛有情 两岸深深乡心
三、写作练笔
7.【写法借鉴】《乡愁》一诗运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喻的修辞手法,堪称精妙至极。在诗中,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为四种事物,如把乡愁比喻为海峡,表达了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片段仿写】仿照诗中比喻的句式,请你借助一种或几种事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也试着表达一下“乡愁”吧。(70字左右)
答案(示例):乡愁,像风像雨又像雾 ( http: / / www.21cnjy.com ),朦朦胧胧,缥缥缈缈,时光磨不去,岁月删不掉。乡愁,它是一个乡音,一种老味道,一些童趣,一抹记忆,一缕思念,融入了我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