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语文第7课一课两练2.7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下语文第7课一课两练2.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12 17:4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提技能·一课两练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筛(  )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lì    。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chǎnɡ    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  )丐也没有。
答案:shāi 栗 敞 q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咳嗽  坎肩  旗帜   白废功夫
B.魁梧 尴尬 丑陋 拧起眉头
C.骄贵 伶俐 洋溢 到处乱跑
D.惦记 赔偿 乞丐 首曲一指
【解析】选B。A项“废”应为“费”;C项“骄”应为“娇”;D项“曲”应为“屈”。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和电视的融合已成为迫切需求的事实,电视上网已不再是异想天开。
B.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2014年度国际“机器人杯”足球赛正式拉开帷幕,赛场上,机器人动作伶俐不输人类。
D.我正在跟密特里·密特里奇谈木柴的事,忽然,这贱畜生无缘无故就咬了我的手指头一口。
【解析】选B。“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与后边的“开怀大笑”重复。
4.文学常识填空。
  《变色龙》的作者是     ,他是   国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          》、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答案:契诃夫 俄 装在套子里的人
5.作者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个典型人物的社会意义是 (  )
A.揭露走狗奴才的丑恶灵魂。
B.抨击腐败无能的沙皇统治。
C.说明变色龙善于根据环境情况迅速变色以求得自身隐蔽的特征。
D.揭露沙皇统治的黑暗,影射沙皇专制的虚伪和蛮横。
【解析】选D。要结合本文主旨思考,A、B两项理解片面,C项只说明了“变色龙”的本意,D项揭示了作者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个典型人物的目的。
6.课内阅读。
(2014·赤峰中考)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伤人案件开始时与结束时的不同态度。
答:
答案:开始时他故意摆出威严的态度,表示要惩 ( http: / / www.21cnjy.com )办狗的主人,教训教训那些不遵守法令的老爷们,并且要把这条狗马上弄死。结束时脸上立即堆起笑容,对着小狗一阵猛夸,却对赫留金进行恐吓。
(2)从奥楚蔑洛夫处理案件时不断变化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答案: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写出其中一个关键词即可)
(3)阅读第23段:“那就用不着白费功夫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那儿去问了,”奥楚蔑洛夫说,“这是条野狗!用不着白费工夫说空话了。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透过这里连用的两个“白费工夫”,你觉得此时奥楚蔑洛夫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答:
答案:这段文字属于语言描写。他想:既然不是将军家的狗,那就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没有必要浪费心思了,判个野狗伤人,利索省心!(意思接近即可)
(4)阅读第28段,请你谈谈对“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一句话的理解。
答:
答案:围观群众嘲笑受害者而不是嘲笑可笑的奥楚蔑洛夫,可见这群围观的人麻木、庸俗、愚昧,同时也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病态。
(5)根据要求品析语言。
①阅读第25段,“他哥哥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仔细体会这里用“洋溢”一词写奥楚蔑洛夫的“含笑的温情”,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②第1段“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这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
③“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军大衣”一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小说中有几次关于“军大衣”的细节描述?它在开篇处的作用是什么?
答:
答案:①“洋溢”是情绪充分流露,形象地刻画出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丑态。
②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市场的不景气,反映了经济的萧条凋敝,烘托了冷清、凄凉、压抑的社会氛围。
③“军大衣”在句子中充当宾语成分。
小说中有四次关于军大衣的细节描写。
“军大衣”在小说开篇处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它是沙皇警官的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
一、美文品析
(2014·衢州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爬树的男孩
[英国]尼古拉斯·保罗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爬上那棵 ( http: / / www.21cnjy.com )猴面包树,这是拉瓦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光。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仅仅只是两三分钟,耳边便会响起一声熟悉的口哨声,有人来了,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营房。
“看到了什么?”刚刚躺下,安德烈便拖着瘸腿凑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来问道。拉瓦不想回答,但安德烈就是那个吹口哨的人。两人约定,拉瓦每天爬上树冠看看周围,看看远方,下来之后再把看到的新鲜事儿告诉放风人,也就是安德烈。三年了,两人还算默契,在这座死寂的集中营,每天都有人因为严厉的禁锢而自杀,他们却因为那棵猴面包树而充满希望。
“我们就要自由了,等着吧!”
安德烈一双粗糙的手在拉瓦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抚摸,要不是因为拉瓦是黑人,连安德烈自己都会觉得眼前熟睡的少年就是自己的儿子。当然,拉瓦是不会明白安德烈的心情的,更不会想到,安德烈是戴高乐将军钦点的间谍,他并不是困在集中营,而是肩负特别使命潜伏在这片草原深处进行侦探。
那棵猴面包树就像一个梦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恰好坐落在集中营的中央。白天的时候,很多纳粹士兵坐在树底下休息,恨得拉瓦牙痒痒。只有到了晚上,他才觉得那棵树属于自己。
可惜,连安德烈也没想到,梦想会突然破碎。那天晚上,他吹了好几次口哨,可拉瓦就是不肯下来,直到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奔来,他知道,出事了。
拉瓦毕竟是个孩子,熬不住接二连三的酷刑,便一股脑儿地全说了出来。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两块火红的烙铁夹在他的双颊,也没吐出一个字来。
本以为必死无疑,却没想到生机犹在。半个月后,盟军终于发起了大反攻。因为安德烈提供的精确信息,纳粹分子瞬间溃败,整座集中营安全解放。
安德烈伤得很重,但令随军医护人员奇怪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哭得最伤心的竟然是一个黑人男孩。毫无疑问,这个男孩就是拉瓦。在安德烈昏迷的日子里,他一刻都没有离开他的“搭档”。尽管医生开玩笑地跟他解释:“只要挂上水(打吊针),一定能起死回生,你就放心吧。”可是,拉瓦就像听不懂一样,虽然一脸惊愕,却依旧没有离开寸步的意思。
当远处的炮声逐渐平息,安德烈终于睁开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眼睛。可是,拉瓦却不见了,几个医生都非常好奇地询问安德烈,那个黑人男孩到底是什么人,此刻又突然消失,他到底去哪了。安德烈点点头,良久,才吐出三个字:跟我来。
在安德烈的带领下,一行医生再次来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中营。顺着安德烈的手指,他们看到,那棵猴面包树的半个树冠已经不见了,树叶也是稀稀拉拉。显然,它遭炮击了,在烈日下显得奄奄一息。
但这跟拉瓦有什么关系?随行医生面面相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听安德烈一声口哨,树干后便露出了一个脑袋。他手里正拿着一个医院的吊瓶,准备往上爬。安德烈这次也不再躲在一旁放风了,而是拖着腿往前奔去,也不知是为了那棵树,还是树后的男孩。
(选自2012年第4期《微型小说选刊》 谢素军译)
1.根据你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在下列横线上写出与人物有关的内容。
(1)拉瓦利用  。
(2)安德烈利用  。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和情节的把握。注意题目中的“树”,结合人物身份来回答。
答案:(1)示例:(拉瓦利用)夜色作掩护,偷偷爬上猴面包树,看新鲜事
(2)示例:(安德烈利用)拉瓦搜集情报
2.品读下列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1)【甲】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两块火红的烙铁夹在他的双颊,也没吐出一个字来。
【乙】安德烈点点头,良久,才吐出三个字:跟我来。
(甲、乙两句中加点处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答:
(2)半个月后,盟军终于发起了大反攻。
(“终于”一词与前文哪些内容相呼应?)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第(1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可以从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来分析。第(2)问,梳理情节,找到对安德烈身份的介绍、他对这场战争结束的期待等相关语句。
答案:(1)【甲】句“也没吐出”表现了安德烈宁死不屈。【乙】句“才吐出”写出了安德烈此时感慨很多,心情复杂。
(2)“我们就要自由了,等着吧!”/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德烈是戴高乐将军钦点的间谍,他并不是困在集中营,而是肩负特别使命潜伏在这片草原深处进行侦探。/(安德烈)本以为必死无疑,却没想到生机犹在。
3.文中写道:“拉瓦就像听不懂一样,虽然一脸惊愕,却依旧没有离开寸步的意思。”请结合语境,揣摩拉瓦此时的心理活动。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把握。结合医生的话“挂上水”“起死回生”,联系故事情节,体会他寸步不离的心理。
答案(示例):安德烈伤得这么重,他会死吗?打吊针真的能救活他吗?他被打成这样,都是我害的。我要一刻不离地守着他,陪着他。
4.猴面包树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发现。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综合分析。可以从线索、与人物的关系、对中心的表达等角度来思考。
答案(示例):猴面包树是小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节线索,安德烈和拉瓦的合作、被捕、受刑、得救,都围绕着这棵树展开,它贯串整个故事的始终。猴面包树是小说人物生死相依的见证,他们在集中营的生活与树已融为一体:拉瓦在树上瞭望,安德烈在一旁放风;在残酷的环境中,这棵树让他们满怀希望,共同坚守;人遭受酷刑,树也经受了战火,一个在死亡边缘徘徊,一个不离不弃陪伴。猴面包树更是自由、希望与生命的象征,醒来的安德烈,受伤的树,拿着吊瓶救树的男孩,构成一幅感人的画面,引发人们对生命、人性与战争的严肃思考。
二、综合运用
5.学习了《变色龙》后,同学们觉得意犹未尽,决定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同学们对文中的讽刺艺术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文课代表找来了一幅讽刺漫画,让同学完成下面的任务。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给漫画拟一个标题,5字以内。
答:
②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现象?
答:
答案:①示例: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弄巧成拙、如此宣传、“榜样”(任选其一即可)
②示例:讽刺了那些自己的言行效果与主观愿望恰恰相反的现象。
(2)人们通常用各种动物来比喻各种类型的人,仿照例子你能说出各种动物所代表的含义吗?例:变色龙:比喻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①笑面虎:  。
②铁公鸡:  。
③地头蛇:  。
④哈巴狗:  。
答案:①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②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③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 ④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三、写作练笔
6.【写法借鉴】本文语言生动,人物形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栩栩如生。人物的语言富有个性化,活脱脱地刻画出一个善于拿腔拿调、官气十足的沙皇警官形象。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反映在他的话语里。如“‘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这是谁家的狗?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
【片段仿写】请你也写一个对话片段,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妈妈慈祥地为我盖上被子,笑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我喂药,说:“别担心,再过几天,你的病就好了,到那时还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玩。”我难过得咬了咬嘴唇,说:“都病成这样了,还会好?”妈妈笑了,说:“傻孩子,你只是发烧呀,又不是什么不治之症,怕什么,喝了药,睡一觉,什么事都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