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电解池 同步练习题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4.2电解池 同步练习题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3 13:2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电解池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氟离子电池有很高的体积能量密度,含氟化合物的储量十分丰富,且其成本低廉,因此氟离子近年来吸引了广泛的关注。氟离子电池的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放电时甲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iF3+3e-=Bi+3F-。已知BiF3和MgF2均难溶于水。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外电路中电流由乙电极流向甲电极
B.充放电过程中,F-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C.充电时,甲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D.充电时,乙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g-2e-+2F-=MgF2
2.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
C.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3.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足量),一段时间后,加入下列哪种物质可使溶液恢复到原状况
A. B. C. D.
4.下列过程中,不需要外加电源就能进行的是( )
①电解②电镀③电离④电化学腐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一种在300℃下工作的新型锂——二硫化亚铁热电池的截面结构如图所示,LLZTO导体管只允许Li+通过。当用1.8V电压充电后,电池正极材料中S、Fe的原子个数比为1.02(不计Li2S,下同);2.3V电压充电后,S、Fe的原子个数比为2.0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2O3绝缘体隔离正负极,使化学能有效的转化为电能
B.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反应:2Li+S2 2e-=Li2S
C.电池正级材料的变化为FeS2FeSFe
D.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xLi+FeS2xLi2S+FeS2 x
6.下列反应体系中,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A.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 B.NH3与H2O反应
C.工业合成氨 D.电池的充电与放电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些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可以实现
B.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被电解的过程
C.直流电源跟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出,经电解质溶液流向电解池阳极
D.电解冶炼镁、铝通常是电解熔融的MgCl2和Al2O3
8.NaCl是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之一,下列说法符合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A.将通入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析出晶体
B.在食盐中加入制加碘食盐
C.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在阳极上同时获得和烧碱
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金属钠
二、非选择题
9.可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氯气。装置中的离子膜只允许_______(写离子符号)通过,氯气的逸出口是_______(填标号)。
10.电化学及其产品与能源、材料、环境和健康等领域紧密联系,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
(1)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构造示意图。
①氧气从_____(填“a”或“b”)口通入;电池工作时,OH-向_____(填“X”或“Y”)极移动。
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固体金属氧化物陶瓷作电解质可以传导O2-,则电池工作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
(2)银锌电池总反应为:Ag2O+Zn+H2O=Zn(OH)2+2Ag。
则负极电极反应式:_____。则正极电极反应式:_____。
(3)铅酸蓄电池有电压稳定、安全、价格低廉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其电池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用铅酸蓄电池电化学降解法处理酸性硝酸盐污水。
①铅酸蓄电池的负极材料_____(填“Pb”或“PbO2”)极。
②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分析】放电时甲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iF3+3e-=Bi+3F-,反应为还原反应,则甲为正极,乙为负极;
解析:A.放电时,外电路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由甲电极流向乙电极,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充放电过程中,F-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B正确;
C.充电时,甲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
D.充电时,乙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gF2+2e-= Mg+2F-,D错误;
故选B。
2.B
【分析】铁作阴极、石墨作阳极电解氯化钠水溶液,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发电,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溶液呈碱性。
解析:A项、在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该极附近的溶液显碱性,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故A错误;
B项、在阳极附近是氯离子失电子得到氯气,滴入KI溶液,氯气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而使得溶液呈棕色,故B正确;
C项、电解时在阳极是氯离子失电子得到氯气,在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故C错误;
D项、电解一段时间后,全部电解液几乎是氢氧化钠,溶液显示碱性,故D错误;
故选B。
3.B
解析:惰性电极电解溶液(足量),电解方程式 ,Cu和O2从溶液中脱离,溶液复原是指溶质成分和浓度都恢复到和原来一样,所以加入CuO,和硫酸反应恰好生成硫酸铜和水,铜和硫酸不反应,A错误,加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会使硫酸铜溶液的浓度降低, C、D错误,答案选B。
4.D
【分析】不需要外加电源,说明不需要其他能量就可以发生。
解析:①电解,属于电解池,需要外接电源;②电镀属于电解池的应用,属于电解池,需要外接电源;③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不需要外接电源;④电化学腐蚀,在潮湿的空气中,金属会发生电化学腐蚀,不需要外接电源;③④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D。
5.B
解析:A.为使化学能有效的转化为电能,需要用Al2O3绝缘体隔离正负极,故A正确;
B.根据LLZTO导体管只允许Li+通过,因此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反应:Li e-=Li+,故B错误;
C.根据用1.8V电压充电后,电池正极材料中S、Fe的原子个数比为1.02(不计Li2S,下同);2.3V电压充电后,S、Fe的原子个数比为2.01,说明电池正级材料的变化为FeS2FeSFe,故C正确;
D.根据在300℃下工作的新型锂——二硫化亚铁热电池,则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xLi+FeS2xLi2S+FeS2 x,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D
【分析】可逆反应是相同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进行的反应。
解析:A.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A不符合;
B. NH3与H2O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是可逆反应,B不符合;
C. 工业合成氨,是可逆反应,C不符合;
D. 电池的充电与放电是不同条件下进行的,不属于可逆反应,D符合;
答案选D。
7.C
解析:A.某些不能自发的氧化还原可通过电解实现,比如Cu与稀硫酸不反应,但当以Cu为阳极,碳棒为阴极时电解硫酸溶液可实现此反应,故A正确;
B.电解质溶液导电是靠溶液中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在两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即电解质溶液被电解的过程,故B正确;
C.在电解池中,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出,进入阴极,相关粒子在阴极得电子被还原,体系中相关粒子在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的电子流入电源的正极,从而形成闭合回路,故C错误;
D.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的MgCl2冶炼金属镁,电解熔融的Al2O3冶炼金属铝,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8.B
解析:A.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通入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析出晶体,A错误;
B.碘酸钾中含有碘元素,在食盐中加入制加碘食盐,B正确;
C.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在阳极上氯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氯气,阴极上水中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获得烧碱,C错误;
D.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金属钠,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9. a
【分析】阳极室产生氯气,阴极室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解析:阳极产生氯气,氯离子减少,多余的钠离子通过交换膜转移到阴极室,生成氢氧化钠,故离子交换膜只能通过钠离子;氯气在阳极室产生,逸出口为a;
故答案为:Na+;a。
10.(1) b X
(2)
(3) Pb
解析:(1)①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一极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氧气一极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由电子流向可知,氧气从b口通入;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OH-向X极移动。
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是用固体金属氧化物陶瓷作电解质可以传导O2-,则电池工作时负极电极反应为氢气失去电子生成水,反应为;
(2)由总反应可知,锌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氧化银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故负极电极反应式:,则正极电极反应式:;
(3)①铅酸蓄电池中放电时铅金属发生氧化反应,故负极材料为Pb极。
②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为铅失去电子生成硫酸铅,为;充电时的阳极硫酸铅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铅,反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