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单元测试(易错题含答案)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单元测试(易错题含答案)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24 08:4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单元测试(易错题)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运动中,奔跑速度最快的是( )。
A.瞪羚:60千米/时 B.斑马:1000米/分
C.野驴:6分钟7千米 D.兔子:3分钟2700米
2.王叔叔带了150元去商场买杯子,每个杯子40元。根据竖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多能买30个,还剩3元 B.最多能买30个,还剩30元
C.最多能买3个,还剩3元 D.最多能买3个,还剩30元
3.原来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处理5000万个样本要6亿年,而2020年12月底中国科学家潘建伟构建的九章量子计算机只需200秒。原来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处理每个样本要( )年。
A.1200 B.120 C.25 D.12
4.240÷60=?商是( )。
A.240 B.30 C.4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条射线长6米
B.梯形里不可能同时有三个直角
C.最小的七位数和最大的六位数相差10
D.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5,如果被除数乘12,除数除以12,商还是25
6.一批货物共946吨,每个集装箱可以装25吨货物,至少需要( )个这样的集装箱才能装完。
A.36 B.37 C.38
二、填空题
7.……,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余数最小是( ),这时被除数是( )。
8.商城举办促销活动,每满100元减15元。购买一件标价321元的衬衣可减( )个15元,实际付款( )元。
9.学校向“希望小学”捐赠720本图书。要把这些图书15本捆一捆,6捆装一箱,一共需要装( )个箱子。
10.在算式□24÷72中,当□里最大填( )时,商是一位数,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
11.在括号里填上“>”“<”或“=”。
401公顷( )400平方千米 487393800( )487400000
2400÷12( )2400÷15 1800×2( )180×20
12.培优小学四(1)班42名学生去电影院观看电影《长津湖》,买电影票共花了966元,平均每张电影票( )元。
三、判断题
13.一个除法算式的被除数、除数都除以6以后,商是20,那么原来的商是120。( )
14.一个数除20得20,这个数是400。( )
15.要使□77÷3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只能填4。( )
16.从630里面连续减去15个42的结果是0。( )
17.76÷3=25……1,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可得760÷30=25……1。(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309×50= 125×0= 32×50= 33+20=
260×20= 560÷70= 330÷6= 1600÷4=
19.用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
576÷18= 640÷70= 720÷68= *608÷23=
20.脱式计算。

五、解答题
21.学校组织参观兵马俑,每辆客车最多坐25人。四年级共106人,可以坐满几辆车?需要租几辆车?
22.某小学120名少先队员去敬老院送温暖。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23.疫情反复,为了有效把控疫情发展情况,需要对所有小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一名防疫医护人员17分钟可以给102人进行核酸检测采样,某小区有居民726人需要进行核酸检测采样,该医护人员至少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完成该小区居民的核酸检测采样?
24.下面是图书馆某天出租的信息,请先选择合适的条件(在序号上画“√”),再算一算,出租一本书籍平均多少元?
①上午比下午多租17本 ②下午租出30本 ③全天共收616元 ④上午收了376元
25.小明妈妈现在有300元,最多买多少瓶洗衣液?还剩多少元?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每个选项的每分钟跑多少米,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A.1千米=1000米,1时=60分,60000÷60=1000,所以60千米/时=1000米/分,瞪羚的速度为1000米/分;
B.斑马的速度为1000米/分;
C.7千米=7000米,7000÷6≈1167(米/分),野驴的速度大约为1167米/分;
D.2700÷3=900米/分,兔子的速度为900米/分;
1167>1000>900,所以野驴的奔跑速度最快。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关系的掌握。解决此题的时候要注意先统一单位。
2.D
【分析】总价÷单价=数量,有余数时,余数表示剩下的钱数,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可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计算;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那么商不变,余数也要乘10,依此选择。
【详解】15÷4=3(个)……3(元)
15×10=150(元),4×10=40(元),3×10=30(元),即150÷40=3(个)……30(元)
即根据竖式可知,最多能买3个,还剩30元。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计算,熟练掌握商和余数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原来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处理5000万个样本要6亿年,先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即6亿=60000万,那么原来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处理每个样本要60000÷5000=12(年)。
【详解】6亿=60000万
60000÷5000=12(年)
所以,原来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处理每个样本要12年。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以及整数除法“包含”的意义,理解题意,正确列式计算即可。
4.C
【分析】运用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240÷60=4
即商是4。
故答案为:C
5.B
【分析】根据射线有1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无法量出长度,即可判断A选项;
根据梯形是指只有一组对比平行的四边形,梯形里不可能同时有三个直角三角形,否则就变成长方形了,即可判断B选项;
最小的七位数是1000000,最大的六位数是999999,相差1,据此即可判断C选项;
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乘几(0除外),商也乘几;除数除以几(0除外),商就乘几,所以商就是25乘12乘12,据此解答即可判断D选项。
【详解】A.射线有1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无法量出长度,原题说法错误;
B.梯形里不可能同时有三个直角三角形,否则就变成长方形了,原题说法正确。
C.最小的七位数和最大的六位数相差1,原题说法错误;
D.25×12×12=360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射线的特点、梯形的定义和商的变化规律。
6.C
【分析】根据题意,货物共946吨,每个集装箱可以装25吨货物,用除法即可求出需要多少个集装箱,余数也需要一个集装箱,所以需要的集装箱用除得的商再加1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
(个)
一批货物共946吨,每个集装箱可以装25吨货物,至少需要38个这样的集装箱才能装完。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找出数量关系,正确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22 367 1 346
【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余数最大为:除数-1;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最大,当余数为1时,被除数最小,进而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余数最大为:23-1=22,被除数为:
23×15+22
=345+22
=367
所以余数最大是22,这时被除数是367;
余数最小是1,被除数为:
23×15+1
=345+1
=346
所以余数最小是1,这时被除数是346。
【点睛】掌握除数与余数的关系,以及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的求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3 276
【分析】总价321元中有几个100元,就可减几个15元;321元中有3个100元,从总价321元中减去3个15元,即可求出实际付款的钱数。
【详解】321÷100=3(个)……21(元)
321-3×15
=321-45
=276(元)
所以,购买一件标价321元的衬衣可减3个15元,实际付款276元。
【点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每满100元减15元”的意义,不满100元的部分不优惠。
9.8
【分析】用图书总本数除以一捆图书本数,求出捆数,再除以一箱装的捆数,求出需要装的箱数。
【详解】720÷15÷6
=48÷6
=8(个)
一共需要装8个箱子。
【点睛】本题考查两步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解答。
10. 6 7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那么商是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或等于除数,那么商是两位数,据此解答。
【详解】要使商是一位数,□2<72,那么□里最大填6;要使商是两位数,□2>72,那么□里最小填7。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11. < < > =
【分析】(1)根据1平方千米=100公顷,先化成统一的单位,再比较大小;
(2)比较整数的大小,先看数位的多少,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相同,从高位比较,高位上的数大则这个数大,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3)除法算式中,被除数相同,除数越小,则商就越大;
(4)积不变的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同时除以(或乘)相同的数,它们的积不变。
【详解】400平方千米=40000公顷,401公顷<40000公顷,所以401公顷<400平方千米;
487393800<487400000;
2400÷12>2400÷15;
1800×2=180×2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数的比较、面积单位的换算、积不变的规律等,掌握比较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3
【分析】根据单价=总价÷数量,用买电影票花费的钱数除以学生人数,求出平均每张电影票的价钱。
【详解】966÷42=23(元)
平均每张电影票23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解答。
13.×
【分析】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商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知,被除数、除数都除以6,商不变。则原来的商也是20。
【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
【分析】由一个数除20得20,可以得出算式20÷(  )=20,由此计算得出结果比较即可。
【详解】被除数是20,商是20,则:
20÷20=1
这个数是1,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列式计算,正确抓住表达运算符号的语言,注意“除”和“除以”的区别。
15.×
【分析】要使□77÷36的商是两位数,只要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于除数,商就是两位数,由此求解。
【详解】要使□77÷36的商是两位数,则□7>36,由此□里可以填3、4、5、6、7、8、9,其中最小是3,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6.√
【分析】630里面有几个42,就减去几个42结果是0,因此用630除以42即可,依此计算并判断即可。
【详解】630÷42=15,即从630里面连续减去15个42的结果是0。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分析】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商不变,余数也同时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据此判断。
【详解】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知,被除数从76变为760,扩大到原数的10倍。除数从3变为30,扩大到原数的10倍,商不变,而余数扩大到原数的10倍,即760÷30=25……10。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8.15450;0;1600;53
5200;8;55;400
【解析】略
19.32;9……10;10……40;26……10;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数不够除,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详解】576÷18=32 640÷70=9……10

720÷68=10……40 *608÷23=26……10
验算:
20.895;15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2)先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1)900-300÷60
=900-5
=895
(2)720÷(8×6)
=720÷48
=15
21.4辆;5辆
【分析】用总人数除以每辆客车可以坐的人数,得到的商就是坐满客车的辆数,余数就表示剩下的人数,有余数时,用坐满客车的辆数加1辆,就是至少要租客车的辆数,依此计算。
【详解】106÷25=4(辆)……6(人)
4+1=5(辆)
答:可以坐满4辆车,需要租5辆车。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6名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平均分成的队数×每队分的组数=分的总组数,少先队员的总人数÷分的总组数=平均每组的人数,依此列式并解答。
【详解】5×4=20(组)
120÷20=6(名)
答:平均每组有6名少先队员。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计算,先计算出这些少先队员分的组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121分钟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7分钟采样的人数÷17=平均每分钟采样的人数,某小区有居民的总人数÷平均每分钟采样的人数=需要采样的时间长,依此列式并计算。
【详解】102÷17=6(人)
726÷6=121(分钟)
答:该医护人员至少需要121分钟能够完成该小区居民的核酸检测采样。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工程问题的计算,先计算出平均每分钟采样的人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8元;条件见详解过程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分析,抓住两个总价“616元”“376元”找对应的数量,然后求单价,选择符合要求的对应条件并解答即可。
【详解】方法一:
(616-376)÷30
=240÷30
=8(元)
答:出租一本书籍平均8元。
方法二:
376÷(30+17)
=376÷47
=8(元)
答:出租一本书籍平均8元。
方法三:
30+17+30
=47+30
=77(本)
616÷77=8(元)
答:出租一本书籍平均8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问题填条件及解答问题的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5.13瓶;3元
【分析】45÷2=22(元)……1(元),则两瓶需要45元,平均每瓶的钱数比22元多一点,比单独购买一瓶要便宜,要想购买最多的洗衣液,应尽量多的两瓶一组购买。先用总钱数除以两瓶洗衣液的价钱,求出购买组数,再乘2,求出购买瓶数。余数表示剩下的钱数,看这个钱数能否单独购买一瓶,若能,用购买瓶数加上1瓶,求出实际购买瓶数。用余数减去一瓶洗衣液的价钱,求出实际还剩的钱数。
【详解】45÷2=22(元)……1(元)
22<27
应尽量多的两瓶一组购买。
300÷45=6(组)……30(元)
30>27,则剩下的钱能单独购买一瓶。
6×2+1
=12+1
=13(瓶)
30-27=3(元)
答:最多买13瓶洗衣液,还剩3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解题时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点是应尽量多的两瓶一组购买。第二点是看剩余钱数能否单独购买一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