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单元必考题检测卷(月考)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小军和小丽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小军每分钟走72米,6分钟走到学校。小丽每分钟走68米,8分钟走到学校。谁家离学校近一些?( )
A.小军家 B.小丽家 C.无法确定
2.甲种油1千克售价40元,乙种油500克售价25元。这两种油( )。
A.甲贵 B.乙贵 C.价格相等
3.用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是( )。
A.36厘米 B.30厘米 C.24厘米
4.下面的图形中,分别剪去了一个小长方形。请仔细观察,所得图形的周长与原来图形的周长相比,( )比原来的短。
A. B. C.
5.以下算式中,得数最接近200的是( )。
A.563÷2 B.591÷3 C.600÷2
6.甲瓶里有果汁400克,乙瓶里有果汁800克,应从乙瓶向甲瓶倒( )克,两瓶果汁就一样重。
A.400 B.300 C.200
二、填空题
7.27的3倍是( ),27是3的( )倍,比27的5倍少3的数是( )。
8.6000克=( )千克 8千克=( )克
5000克=( )千克 2千克=( )克
9.用一根24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没有剩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米。
10.400的2倍是( ),400是2的( )倍,400个2是( )。
11.想使口34×3的积是四位数,口里最小填( )。
12.如果甲数+乙数=72,甲数-乙数=12,那么甲数是( ),乙数是( )。
三、判断题
13.1粒纽扣重2克,50粒这样的纽扣重100克。( )
14.一个整百数乘一个一位数(0除外),乘得的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
15.正方形不但对边相等,而且4条边都相等。( )
16.500÷(5×4)与500÷5×4的结果相同。( )
17.小玲身高135厘米,小明比小玲高5厘米,比小强矮3厘米。小强身高143厘米。(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4×60= 270÷9= 42-7= 99÷9= 72÷4÷2=
84÷6= 35+27= 150×6= 0÷77= 5×9+9=
19.竖式计算。
82×4= 4×475= 505×8=
370×6= 95÷3= 368+3=
20.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五、解答题
21.小熊用长5米的彩带包扎蛋糕盒。
(1)包扎一个蛋糕盒要用115厘米长的彩带,包扎3个蛋糕盒要用多少厘米的彩带?
(2)包扎好3个蛋糕盒,这卷彩带还剩多少厘米?
22.超市运来60千克瓜子,每5千克装一袋,已经装了4袋,还剩多少千克没装?
23.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8厘米,宽都是4厘米。用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如下图)。
(1)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2)拼成的正方形周长是多少?
24.学校开心种植园社团的同学们培育了70盆花,其中34盆放在礼堂,剩下的平均分给三年级的3个班。每个班分到多少盆?
25.1根跳绳长2米。学校买回一捆60米长的绳子做跳绳,第1次用去了18米,第2次用去了24米,剩下的绳子还能做几根跳绳?
26.学校为防疫做好了安全防范措施,买进了9箱口罩,每箱120个,分给三年级350个,学校还剩多少个口罩?
参考答案:
1.A
【分析】用72乘6计算出小军走的路程,再用68乘8计算出小丽走的路程,最后进行比较得出谁家离学校近一些;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小军走的路程:72×6=432(米),小丽走的路程:68×8=544(米),432<544,所以小军家离学校近一些。
故答案为:A
【点睛】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以及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B
【分析】1千克=1000克,先统一质量单位,之后看1千克里面有几个500克,再用500的单价乘对应数量求出1千克的价格,再比较。
【详解】1千克=1000克
500×2=1000(克)
25×2=50(元)
甲种油1000克售价是40元,乙种油1000克售价是50元。乙种油贵。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单位统一的情况下比较。
3.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一个正方形,则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长,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如图:
用两个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
6×4=24(厘米)
它的周长是24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先找出拼组的方法,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解答。
4.A
【分析】(1)A选项图形的长比原来图形的长短,A选项图形的宽与原图形的宽相等,所以A选项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图形的周长短;
(2)B选项把减去的长往右移,减去的宽移动到下面,则图形的周长与原来图形的周长相等;
(3)C选项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图形的周长多两个剪去长方形的宽的长度;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三个选项图形中,A选项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图形的周长短。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周长的认识。
5.B
【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的估算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然后进行口算。分别算出各式的结果,再与200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A.563÷2≈560÷2=280;
B.591÷3≈600÷3=200;
C.600÷2=300;
得数最接近200的算式是591÷3。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整数除法的估算方法以及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6.C
【分析】根据题意可先用减法计算出甲、乙两瓶果汁的重量差,然后用甲、乙两瓶果汁的重量差除以2,即可计算出要使两瓶果汁一样重,应从乙瓶向甲瓶倒的重量,依此计算。
【详解】800-400=400(克)
400÷2=200(克)
应从乙瓶向甲瓶倒200克果汁。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整百数与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先计算出甲、乙两瓶饮料的重量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81 9 132
【分析】求27的3倍是多少,就是求27乘3的积;求27是3的多少倍,就是求27除以3的商;求比27的5倍少3的数是多少,就是求27乘5的积减去3的差。
【详解】27×3=81
27÷3=9
27×5-3
=135-3
=132
27的3倍是81,27是3的9倍,比27的5倍少3的数是132。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8. 6 8000 5 2000
【分析】1千克=1000克,根据进率转换单位后填写;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①6000克中有6个1000克,也就是6个1千克,那么6000克=6千克;
②8千克中有8个1千克,也就是8个1000克,所以8千克=8000克;
③5000克中有5个1000克,也就是5个1千克,所以5000克=5千克;
④2千克中有2个1千克,也就是2个1000克,所以2千克=2000克。
【点睛】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6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24米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依此即可计算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详解】24÷4=6(米)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米。
【点睛】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800 200 800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400×2=800;
400÷2=200;
400×2=800;
400的2倍是800,400是2的200倍,400个2是800。
【点睛】本题考查一位数除整百数、一位数乘整百数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11.3
【分析】最大的三位数是999,999÷3=333,要使口34×3的积是四位数,则口34×3里的数要大于333,据此解答。
【详解】999÷3=333,要使口34×3的积是四位数,则口34×3里的数要大于333,口里可以填3、4、5、6、7、8、9,最小填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运算,先求出口34×3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42 30
【分析】(和+差)÷2=大数,据此求出甲数,再用甲、乙两数的和减去甲数即可求出乙数。
【详解】(72+12)÷2
=84÷2
=42
72-42=30
如果甲数+乙数=72,甲数-乙数=12,那么甲数是(42),乙数是(30)。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和差问题,理解(和+差)÷2=大数是解题关键。
13.√
【分析】1粒纽扣重2克,求50粒这样的纽扣重多少克,用(50×2)即可解答。
【详解】50×2=100(克)
因此,1粒纽扣重2克,50粒这样的纽扣重100克,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灵活应用以及对克的认识。
14.√
【分析】根据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百数中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看整百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可知一个整百数乘一个一位数(0除外),整百数自带2个0,所以乘得的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当整百数的百位数与这位数相乘得整十的数,那么整百数和一位数相乘,积的末尾是3个0。
【详解】由分析可得:
如:600×1=600,600的末尾有2个0;
600×5=3000,3000的末尾有3个0;
所以,一个整百数乘一个一位数(0除外),乘得的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灵活应用。关键理解:整百数乘一位数,整百数自带2个0,积的末尾最少有2个0。
15.√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4条边的长度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据此判断。
【详解】由正方形的特征可知,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4条边都相等。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正方形的特征及应用。
16.×
【分析】除以两个数的积可以写成连续除以这两个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500÷(5×4)
=500÷5÷4
=100÷4
=25
500÷5×4
=100×4
=400
所以500÷(5×4)与500÷5×4的结果不相同,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连除简便运算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7.√
【分析】已知小玲高135厘米,小明比小玲高5厘米,用加法求出小明的身高;小明比小强矮3厘米,用加法求出小强的身高。再与143比较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小明的身高是:135+5=140(厘米);
小强的身高是:140+3=143(厘米)。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理清小玲、小明、小强3人之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18.240;30;35;11;9;
14;62;900;0;54
【详解】略
19.328;1900;4040;
2220;31……2;371
【分析】根据乘、除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乘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整数除法中,除数要小于被除数才能进行,当被除数不超过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而商也是一位数时,可根据乘法口诀直接得出商和余数(余数可能是零),称其为表内除法;被除数超过两位数的除法,称为多位数除法。加法的进位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两数相加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以此类推;
【详解】82×4=328 4×475=1900 505×8=4040
370×6=2220 95÷3= 31……2 368+3=371
20.16厘米;16厘米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5+3)×2
=8×2
=16(厘米)
4×4=16(厘米)
21.(1)345厘米
(2)155厘米
【分析】(1)求包扎3个蛋糕盒要用多少厘米的彩带,用115乘3即可。
(2)先把米化成厘米,再用总长度减去包扎3个蛋糕盒用去的长度即可。
【详解】(1)115×3=345(厘米)
答:包扎3个蛋糕盒要用345厘米的彩带。
(2)5米=500厘米
500-345=155(厘米)
答:这卷彩带还剩155厘米。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注意:米与厘米的进率是100。
22.40千克
【分析】每袋5千克,4乘5即可求出4袋的总质量,再用60减4袋的总质量即可求出剩下多少千克。
【详解】(千克)
(千克)
答:还剩40千克没装。
【点睛】根据总质量、袋数、1袋的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先求出已经装好的总质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1)40厘米;
(2)32厘米
【分析】(1)观察发现是短边重合,那么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为(8+8)厘米、宽为4厘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观察发现是长边重合,那么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据此解答。
【详解】(1)(8+8+4)×2
=20×2
=40(厘米)
答: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40厘米。
(2)8×4=32(厘米)
答:拼成的正方形周长是32厘米。
【点睛】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12盆
【分析】根据题意,学校培育70盆花,其中34盆放在礼堂,用减法计算剩余多少盆;要想求得每个班分多少盆,那么用得出的结果除以3计算得数即可。
【详解】(70-34)÷3
=36÷3
=12(盆)
答:每个班分到12盆。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运用,注意运算顺序,明确数量关系,准确计算即可。
25.9根
【分析】根据题意,用总长减去第一次和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就是剩下的长度,再除以2,即可解答
【详解】(60-18-24)÷2
=18÷2
=9(根)
答:剩下的绳子还能做9根跳绳。
26.730个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买口罩的总个数-分给三年级的个数=剩下的个数,买口罩的箱数×每箱的个数=买口罩的总个数,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9×120=1080(个)
1080-350=730(个)
答:学校还剩730个口罩。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先计算出学校买口罩的总个数,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