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单元必考题检测卷(月考)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用同样长的小棒摆两个独立的平行四边形,至少要( )根小棒。
A.4 B.6 C.8
2.计算51-14+20时,应该先算( )。
A.加法 B.减法 C.都可以
3.得数与3+3+3+3+2不相等的是( )。
A.3×5-1 B.3×4+2 C.3×3+6
4.把18个桃平均分给6只猴,每只猴应分得( )个桃。
A.3 B.4 C.5
5.一条长50厘米的彩带,第一次剪去15厘米,第二次剪去18厘米,这条彩带比原来短了多少厘米?( )
A.33 B.15 C.3
6.下图中是由( )条线段围成的。
A.2 B.13 C.12
二、填空题
7.是由2个相同的( )形拼成的1个( )形。
8.芳芳做了21朵花,宁宁做了13朵花。芳芳给宁宁( )朵,两人的花就同样多。
9.聪聪整理自己的玩具磁力棒,每数出10根就捆成一捆,捆了5捆后,剩下的还差3根不够一捆,这些磁力棒一共有( )根。
10.找规律填数。
(1)59,57,55,( ),( ),( )。
(2)6,12,18,( ),( ),( )。
11.在横线上填上“>”“<”或“=”。
26( )17+18 31-8( )3×6 1×4( )20+5
4÷4( )4 10÷2( )1×5 37+8+21( )66
12.直尺上从刻度“2”到刻度“7”是( )厘米。
三、判断题
13.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可以成为一个长方形。( )
14.66-17+25是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
15.3个4相加写成加法算式3+3+3+3。( )
16.计算18÷6=3时,要想口诀二九十八( )
17.1米长的铁丝比100厘米长的绳子短。(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4×6= 12÷6= 3×5= 1×4= 5×4-9=
5+35= 4+8= 20÷4= 8÷2= 3×2+6=
19.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2+49-17= 24+37+18= 70-17-39= 65+20-18=
20.列式计算。
五、解答题
21.二(1)班书柜中一共有83本图书,上午被借走了17本,下午被借走了28本,书柜中还剩下多少本图书?
22.某出租汽车公司打算购买3种品牌的小汽车,共计100辆,其中桑塔纳28辆,现代37辆,还需购买中华多少辆?
23.同学们进行套圈比赛,奇奇套中6个,欢欢、果果、丫丫、贝贝都和奇奇套中的同样多。他们一共套中多少个?
24.二(2)班组织24人去公园划船,公园里一共有10条这样的小船。
(1)二(2)班至少需要几条这样的小船?
(2)剩下的小船最多还可以坐多少人?
25.把一根16厘米长的吸管竖直插到饮料瓶底,结果吸管露出瓶口3厘米,你知道饮料瓶高多少厘米吗?
26.兔妈妈每秒跑6米,兔宝宝每秒跑3米,现在兔宝宝在兔妈妈前面18米,几秒后兔妈妈能追上兔宝宝?
参考答案:
1.C
【详解】由题意可知摆两个独立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解答】4+4=8(根)。
2.B
【分析】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只有加减法的,从左往右计算。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计算51-14+20时,应该先算减法。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熟练掌握。
3.C
【分析】由题意可知,先算出每个选项中的得数,再算出题干中的得数,最后进行大小比较即可。
【详解】A.3×5-1
=15-1
=14
B.3×4+2
=12+2
=14
C.3×3+6
=9+6
=15
3+3+3+3+2
=6+6+2
=12+2
=14
因此得数与3+3+3+3+2不相等的是(3×3+6)。
故答案为:C
4.A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 ,用桃的总个数除以猴子的只数,即可求出每只猴应分得几个桃。
【分析】由分析可得:
18÷6=3(个)
因此把18个桃平均分给6只猴,每只猴应分得3个桃。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表内除法解决问题,需准确理解题意。
5.A
【分析】两次剪去的长度相加的和,就是这条彩带比原来短了长度。
【详解】15+18=33(厘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应用及厘米的认识,要找准数量关系。
6.C
【分析】先数一数这个图形有几条线段围成,再选择答案即可。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是由12条线段围成的。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线段的初步认识,要熟练掌握线段的特征。
7. 三角 平行四边
【分析】观察已知图形,图中是由2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一个平行四边形。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
是由2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1个平行四边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8.4
【分析】先求出芳芳比宁宁多做多少朵花,再把这个多的数量平均分成2份,求出每份是多少,把这一份给宁宁,两人的花就同样多。
【详解】21-13=8(朵)
8=4+4,即,把8朵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朵,
故,芳芳给宁宁4朵,两人的花就同样多。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9.57
【分析】10根捆成一捆,捆了5捆是50根,根据“剩下的还差3根不够一捆”可知,用10减去3,计算出捆了5捆后还剩的根数,最后把两部分的根数相加即可计算出这些磁力棒一共有多少根,据此解答。
【详解】10-3=7(根)
50+7=57(根)
这些磁力棒一共有57根。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熟练掌握百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0.(1) 53 51 49
(2) 24 30 36
【分析】(1)这组数字,每后一个数字比前一个数字少2,依次填写53,51,49;
(2)这组数字,依次为1×6=6;2×6=12;3×6=18;4×6=24;5×6=30;6×6=36,依次填写24,30,36。
【详解】(1)59,57,55,53,51,49。
(2)6,12,18,24,30,36。
11. < > < < = =
【分析】先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比较数的大小,先看数位的多少,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相同,从高位比较,高位上的数大则这个数大,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详解】17+18=35
因为26<35,所以26<17+18;
31-8=23
3×6=18
因为23>18,所以31-8>3×6;
1×4=4
20+5=25
因为4<25,所以1×4<20+5;
4÷4=1
因为1<4,所以4÷4<4;
10÷2=5
1×5=5,
因为5=5,所以10÷2=1×5;
37+8+21
=45+21
=66
因为66=66,所以37+8+21=66。
12.5
【分析】实际长度=终点的刻度-始点的刻度,据此解答。
【详解】7厘米-2厘米=5厘米
直尺上从刻度“2”到刻度“7”是5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长度的测量方法,明确实际长度=终点的刻度-始点的刻度,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13.√
【分析】平行四边形看成是一个长方形和2个相等的直角三角组成,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转化为,把一个三角形切下来,装到另一个三角形上一起组成一个长方形。两个长方形的一条直角边相等,可以组成1个大的长方形。
【详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可以成为一个长方形,这句话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解答此题即可。
14.×
【解析】略
15.×
【分析】乘法的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详解】3个4相加写成加法算式:4+4+4;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表内乘法的应用,理解乘法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6.×
【分析】根据乘法口诀“二九十八”,可以得算式2×9=18,9×2=18,18÷2=9,18÷9=2,据此解答。
【详解】计算2×9=18和18÷9=2用的口诀是“二九十八”;计算18÷6=3时用的口诀是“三六十八”。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表内乘法口诀。
17.×
【分析】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据此换算后解答即可。
【详解】1米=100厘米,则1米长的绳子比100厘米长的铁丝是同样长的。
故答案位:×
【点睛】不同单位的数比较大小时,要先换算成同一单位的,再进行比较。熟练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18.24;2;15;4;11
40;12;5;4;12
【解析】略
19.64;79;14;67
【分析】根据100以内整数运算,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没有括号则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计算时要注意数位对齐,加法则从个位开始计算,满十则向前一位进1;减法则从高位开始计算,当不够减时,则向高位借1当十,再进行计算。
【详解】32+49-17=64 24+37+18=79
70-17-39=14 65+20-18=67
20.3×6=18;18÷3=6
6×3=18;18÷6=3
【解析】略
21.38本
【分析】根据题意:求书柜中还剩下多少本图书?用共有的数量减去上午借走的数量,再减去下午被借走的数量即可。
【详解】
(本)
答:书柜中还剩下38本图书。
【点睛】主要考查了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要熟练掌握。
22.100-28-37=35(辆)
【解析】略
23.30个
【分析】他们共5人,用每人套中的个数乘5即可求出一共套中的个数。
【详解】6×5=30(个)
答:他们一共套中30个。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口诀,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1)6条;(2)16人
【详解】(1)24÷4=6 (条)
(2)10-6=4(条)
4×4=16(人)
25.13厘米
【分析】用吸管的总长度减去露在外面的吸管长度就是饮料瓶的高度。
【详解】16-3=13(厘米)
答:饮料瓶高13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26.6秒
【分析】先用兔妈妈每秒跑的长度减去兔宝宝每秒跑的长度,求出差,就是求出兔妈妈每秒钟追上的长度;
然后用18米除以兔妈妈每秒钟追的长度,求出结果,就是兔妈妈能追上兔宝宝用的时间。
【详解】6-3=3(米)
18÷3=6(秒)
答:6秒后兔妈妈能追上兔宝宝。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除法计算的应用,理解题意是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