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专题2 2.1.2 常见物质的检验及性质和变化探究(含解析)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一册专题2 2.1.2 常见物质的检验及性质和变化探究(含解析) 同步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3 15:0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常见物质的检验及性质和变化探究
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C、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NO3溶液
2.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钾元素
D.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3.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某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
C.某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
D.某溶液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
4.只能用焰色反应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NaCl、CuCl2
B.NaCl、Na2CO3
C.Na2CO3、K2CO3
D.NH4Cl、Ba(NO3)2
5.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3种:
检验方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含义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或灼烧有特殊颜色的火焰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N—气体法 B.Cl-—沉淀法
C.Na+—显色法 D.Ca2+—气体法
6.检验铵盐时,可将少许待测物放入试管中,然后(  )。
A.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于试管口检验
B.加水溶解,加入酸溶液观察现象
C.加入碱溶液,加热,滴入酚酞溶液
D.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7.下列有关金属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B.铝的熔点高于Al2O3的熔点
C.铝既能溶于稀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
D.铝是活泼金属,不能与碱反应
8.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
B 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
C 灼烧某盐溶液,没有看到紫色火焰 说明该溶液一定没有K+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C
9.除去NaNO3溶液中的少量NaCl、Ca(NO3)2,所用试剂及其顺序正确的是(  )。
A.Na2CO3、AgNO3、HNO3   B.AgNO3、Na2CO3、HCl
C.AgNO3、Na2CO3、HNO3   D.AgNO3、K2CO3、HNO3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镍丝或铁丝)
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利用焰色反应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
11.有Na2CO3溶液、AgNO3溶液、BaCl2溶液、HCl溶液及NH4NO3溶液五瓶无标签的溶液,为鉴别它们取4支试管分别装入一种溶液,再向上述4支试管中加入少许剩下的一种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有3支试管中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AgNO3溶液
B.若全部没有明显现象时,则后加入的是NH4NO3溶液
C.若有1支试管中出现气体,2支试管中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HCl溶液
D.若有2支试管中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BaCl2溶液或Na2CO3溶液
12.质量之比为2∶3的金属铝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则产生H2的体积之比是(  )。
A.1∶2 B.1∶3
C.2∶3 D.3∶2
13.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分别是Na2CO3溶液、NaCl溶液、AgNO3溶液。实验员选择了一种试剂一次就把它们区别开了,这种试剂是(  )。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硝酸钡溶液 D.硝酸
14.某溶液中含有MgSO4和Na2SO4两种溶质,选择适当试剂将溶液中的镁离子转化为沉淀或固体分离出来,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欲证明滤液中存在S、C,选用的方案是先取少量的滤液滴加过量的    ,发现有气泡生成,再向其中加入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S、C均存在。
(2)如何洗涤MgCO3沉淀
(3)如何检验MgCO3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15.有一包白色固体,它可能是KCl、K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下列实验:
①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②在所得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③再滴加稀硝酸,沉淀量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同时有气泡生成。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
(1)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       ,可能含有的成分是    。
(2)请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某水样中可能存在H+、S、Cl-等离子,为检验水样中存在的离子,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不同的实验。
甲同学:取少量溶液先滴加石蕊试液,再加入BaCl2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先加入足量Ba(NO3)2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少量NaHCO3粉末。
(1)评价两位同学实验的合理性。甲    (填“合理”或“不合理”,下同);乙    。如不合理,请说明原因  (如合理,此空不填)。
(2)丙同学认为以下做法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但要控制试剂的用量:取少量溶液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再加入Ba(OH)2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请说明丙同学如何控制试剂量:
17.一种溶液中可能含有OH-、Cl-、C、S四种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出溶液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第一支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②向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向第三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硝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加入稀硝酸使溶液显酸性后,再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不产生沉淀。
试判断该溶液中
(1)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
(2)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
(3)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18.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
(1)操作①是否可改为加硝酸钡溶液 为什么  。
(2)进行操作①后,如何判断S已除尽,方法是  。
(3)操作②的目的是          ,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再加碳酸钠溶液 理由是   。
1.答案:B
解析:S在检验时,要先加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可以确定含有S。
2.答案:B
解析: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故选择B。钠的黄色焰色可掩盖钾的焰色,故无法确定是否含有钾元素,C项错。
3.答案:C
解析:A项,溶液中可能还存在C、S等离子;B项,溶液中可能还存在C、Ag+等离子;D项,溶液中可能还存在HC等离子。
4.答案:C
解析:A项,可用NaOH溶液鉴别;B项,可用稀盐酸鉴别;D项,可用稀硫酸或NaOH溶液鉴别。
5.答案:D
解析:N的检验可用NaOH与其反应产生NH3;Cl-的检验可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gCl;Na+灼烧产生黄色火焰;Ca2+不能反应生成气体,故D项不合理。
6.答案:D
解析:铵盐受热分解生成氨气的同时,往往也会生成酸性气体,如NH4Cl、NH4HCO3等,挥发性酸、不稳定酸的铵盐易分解;铵盐遇酸无明显变化;铵盐与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碱性,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证明溶液中有OH-,不能证明生成了氨分子;若加热,生成的氨气逸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说明有氨分子生成。
7.答案:C
8.答案:B
解析:A项错,因为不能排除Ag+等离子的干扰。C项错,操作中没有透过蓝色钴玻璃来观察,实验结论不可靠。D项错,有可能含有HC等离子。
9.答案:C
解析:除杂质时,为了保证杂质被完全除去,所加入的试剂要稍微过量。若先加入过量Na2CO3溶液,再加入AgNO3溶液时会生成Ag2CO3沉淀,过量的AgNO3无法除去,从而引入新的杂质。所以要先加入AgNO3溶液除去NaCl,再加入Na2CO3溶液除去Ca(NO3)2,最后加入HNO3除去过量Na2CO3溶液。
10.答案:B
解析: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A项错误;盐酸可以除去其他元素杂质,且易挥发,不会残留痕迹,B项正确;K的焰色反应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避免钠的焰色对钾的焰色的干扰,钠元素的焰色就不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项错误;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NaCl与Na2CO3固体的焰色反应都为黄色,无法利用焰色反应来区分,D项错误。
11.答案:C
12.答案:C
解析:由化学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2 mol Al参加反应均生成3 mol H2,因此,产生H2的体积之比为2∶3。
13.答案:A
解析:分别取少量三种溶液放入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NaCl溶液。
14.答案:(1)稀盐酸 BaCl2(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向漏斗中加蒸馏水直至没过沉淀,然后等待液体从漏斗底部流出;重复操作2~3次
(3)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则说明没有洗净;反之,已洗涤干净(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熟悉C、S检验所用的试剂和先后顺序。常用含有H+的酸来检验C,常用含有Ba2+的可溶性钡盐检验S。因C可与Ba2+反应生成BaCO3沉淀,干扰S的检验,故在检验S之前应先检验C,并将其除去。(2)过滤完毕,固体表面总是残留部分母液中的溶质离子,用蒸馏水在原过滤器中冲洗即可。(3)检验沉淀是否洗净时,实际上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是否含有母液中的溶质离子,此题可通过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S达到目的。
15.答案:(1)KCl和K2CO3 KNO3 (2)KCl+AgNO3AgCl↓+KNO3,K2CO3+2AgNO3Ag2CO3↓+2KNO3,Ag2CO3+2HNO32AgNO3+H2O+CO2↑
解析:三种物质溶于水均得到无色溶液,且相互之间不反应;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可能含KCl、K2CO3,或两者中的一种;滴加稀硝酸,沉淀量减少说明固体中含有K2CO3,沉淀不完全消失说明固体中含有KCl。
16.答案:(1)不合理 合理 甲同学加入BaCl2溶液后引入Cl-,干扰Cl-的检验
(2)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且溶液红色不褪去
解析:(1)甲同学设计的方案不合理,加入BaCl2溶液时已引入了Cl-,此后再检验Cl-已无意义。
(2)加Ba(OH)2不要过量,保证溶液仍呈酸性为好。否则在碱性条件下后加入的Ag+与OH-反应最终生成灰黑色的Ag2O沉淀,对实验造成干扰。
17.答案:(1)C、OH- (2)S (3)Cl-
解析:向第一支试管里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应含有OH-;向第二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至少含有C、S中的一种;向第三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硝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加入稀硝酸使溶液显酸性后,再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含有C,不含S,不能确定是否存在Cl-。
18.答案:(1)否,因为改用Ba(NO3)2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N,后续操作中无法除去 (2)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S已除尽 (3)除去过量的Ba2+ 减少一次过滤操作
解析:本题实质上是考查如何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钠,解题关键是牢记物质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NaCl、Na2SO4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可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除去S,但此过程中引入了Ba2+,故需在后续过程中把Ba2+除去,可加入Na2CO3,其中操作①不能改为硝酸钡溶液,因为在后续过程中无法除去N。检验S是否除尽可用以下方法:取滤液的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S已除尽。BaSO4、BaCO3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可在这两种物质沉淀完全后进行一次过滤即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