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要在教学中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就应该依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明确要求“鉴赏文学作品,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结合交流、研讨和教师的点拨启发,去深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和体悟朱自清为我们描绘的优美景致和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同时培养学生对生活与自然细腻而优雅的体味,对生命过程深刻而复杂的感悟,揣摩作者处困境坚持洁身自好,对理想、美好生活以及“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等,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文本内容最突出的,也是全文最重点的内容在于审美鉴赏体验文本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三个自然段的鉴赏。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应加强朗读,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韵味,通过反复诵读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文学作品往往是借助文学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善、美的。教师引导学生对文学形象“荷塘与月色”进行的审美鉴赏重在理解和分析,而形象美的审美创造则偏重建构,学生课后的写作练习就是针对性训练。
本文的教学,我力图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综观全文,《荷塘月色》其实揭示了人类心灵栖居的三个世界(文章的普遍意义之所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抛开具体的写作背景分析理解),亦即人类的三个心灵家园。现实世界造成了人类心灵的种种烦恼和痛苦,“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使我们的心灵不得安宁,所谓“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思量堕地一声哭,领取为人万种难”。 作者一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点明现实世界造成了内心的苦闷、烦恼。作者想摆脱掉这种苦闷、烦恼,就不得不暂时离开这个“家”,去追寻另一片宁静的天地。但现实世界又是人类心灵无法逃避超脱的。逃避只能是暂时的(也许只有生命的终结才是永久的逃避),现实终须面对。《荷塘月色》中作者最终回“家”是必然的结果。理想世界则是人类心灵之梦想家园,它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栖居而无法置身。但有它存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就不会在现实的苦难中沉沦、堕落(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其实就是作者的理想世界)。而处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那个心灵家园(有的资料把这在文中的体现概括为“荷月世界”),她常能使我们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得到暂时的排解(比较明显的反映在中学教材中的古有柳宗元、苏轼等)。清净、自由的“荷月世界”,使作者一走进月色下的荷塘,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这一世界的美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心灵上的一切烦恼、疲惫,在进入荷月世界的刹那,似乎都烟消云散了,作者几乎为这种心灵的自由轻松而狂喜而陶醉了:“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荷月世界”,它只能给予人类心灵暂时的超脱与自由,它与现实世界相邻,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与苦闷,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随风而起,乘隙而入。文章结尾,作者在怀古思乡中背手踱步、踯躅徘徊,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像之中,“轻轻地推门进去”“ “轻轻”这一叠词,似乎还有“难得后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轻松感,推门进屋回到家中,却“什么声息也没有”,作者从美好自由的追求中又回到了现实世界……
写景为了抒情,选景写景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能表达情意的氛围。如何概括景色营造的氛围,氛围特点与思想情感的和谐一致分析,既是重点亦是难点,也是一种能力素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及考试鉴赏能力提升都极为重要。教学设计是不能忽视这点的。
鉴于此,我将这篇散文的教学作以下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难点】
理解通感、化抽象为具体等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教师点拨法
3、比较阅读法
4、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教师出示写月的诗句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师: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舟次中秋
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
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
风急轻帆燕一行。
师:月色是难写的。以月寄相思。《荷塘月色》又是怎样写月色的呢?
朗读课文2-6小节,配乐《月光》
二、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师:一篇好的散文,总要通过具体景物描写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个人感悟,从而体现一种精神。景是作者眼中筛选过的变形、异化的景;情,是蕴含在景中,通过景物的描摹体现出来的情。具体的形象,真实的情感,最终升华为抽象的精神意义。朱自清先生作为一代散文大师,他的散文语言充满了韵律美、视觉美和听觉美,情感与景物结合到一种完美得令人陶醉的境地。
1.课文第2小节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明确:
小路上的景色:
小路(幽僻、寂寞)
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的)
“幽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蓊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眼中之景。写月光虽然是“淡淡的”,但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云。
2.课文第4小节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
明确:写了月下荷塘
(静态)叶:田田、亭亭
花:零星点缀、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打着朵儿的——羞涩(娇怯不语)、如明珠——洁白、如星星——绿叶白花、如美人——纤尘不染。
(动态)花香,如歌声。
叶:凝碧的波痕:整齐而有节奏地波动。
3.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明确: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作者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1)正面:以流水作比。
(2)通过雾:薄薄的青雾。
(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4.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
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5.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⑴以流水作比,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⑵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雾的轻飘状。
⑶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描绘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⑷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⑸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6.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语言有什么特点。
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金志华《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
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升”替代“浮”。(替换法)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泻”——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⑵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何用画不用印?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⑶“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画面美: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色。
7.写景技巧:虚实结合,虚中见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态,一种摄人心魄的意境。
8.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⑴ 面对树(照应第2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⑵ 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⑶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关于动静: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化静为动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以动衬静,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静);荷波、荷韵(动),动静结合。
⑷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⑸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⑹衬托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⑺出示五六段知识结构图示。
⑻总结画面美: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9.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
10、总结
画面──美丽
气氛──宁静
格调──雅致
11、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近相宜、巧用修辞、炼字、衬托、巧用叠词。
效果;浓淡相宜
12、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4 、5 、6 段。
教师小结:无边的荷香月色、良辰美景,使作者获得了喜悦,但处于喜悦之中却时而受到忧愁的牵制,即使遥想“热闹”“风流”的采莲盛况,也只得片刻欢欣,最终摆脱不了那满怀的愁绪。作者所写的景物淡雅、朦胧,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也是如此。从文章风格看,委婉掩抑,没有悲喜的大起大落;从作者的个性看,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所以无论喜悦与忧愁,都是淡淡的。在写法上很好地做到了情与景的交融。
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13、作业
1.鉴赏本文的任一处,写出文字,不少于500字。
2.收集写月的诗句。
3.背诵4到6段。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作者的感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叠词运用的效果:
(1)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态美,色彩美;
(2)增加了语言的音韵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3)深入细致地表现了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的单元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写景状物之美的感受力”,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进而引发其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多方面思考和表达。本节课我以为基本达到了此目标。
在《荷塘月色》的教学设计中,通过采用文本研习(预习、泛读、精读等)、问题探究(项目式教学、探究性学习)和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等过程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摒弃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用“以学为主”“师生共生”等新形态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尊重、平等、公平、共生的学习共同体中,滋生“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一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审美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探究,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基本经验、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等核心素养。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