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
A. 金刚石 B. 石墨 C. 铜 D. 大理石
2. 防毒面具的滤毒罐内盛放的物质是( )
A. 石墨 B.金 刚石 C.活 性炭 D .焦 炭
3.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氧气用作燃料 B. 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4.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CO 气体,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5. 金刚石、石墨和C 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
A. 原子的数目不同 B.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原子的大小不同 D. 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6.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B. 加入澄清石灰水
C. 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D. 把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
7. 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
A. 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B. 干冰升华吸热——人工降雨
C. 氮气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
D. 石墨有导电性——生产铅笔芯
8. 下列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 H 和 CO B. O 和 CO
C. N 和 O D. CO和 CO
9. 某科研团队以炼钢废气为原料,实现了制备油品的新催化过程,其反应过程如下
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备的油品为纯净物
B. 反应物不用和催化剂接触
C. 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重新组合
D. 该方法可处理有毒气体,具备工业应用价值
1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下列药品最合适的是( )
A. 浓盐酸和大理石 B. 稀硫酸和石灰石
C. 稀盐酸和石灰石 D. 稀盐酸和碳酸钠
11. 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CO和CO 均有可燃性
B. 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CO 中毒
C. CO可以在 O 中燃烧
D. 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分CO 和 CO
12.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 )
A. 将水倒入三瓶气体中
B. 将澄清石灰水倒入三瓶气体中
C. 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三瓶气体中
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13. 实验室现有如图所示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铁和稀盐酸制取 可选用b 、d
B.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可选用b 、 c
C.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 可选用a、e
D.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 可选用a 、 c
14. 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给酒精灯加网罩, 目的是集中火焰并提高温度
B. 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
C. 实验时,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
二、填空题(共22分)
15. (6分)(1)一氧化碳、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四种气体中,占空气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在工业上可用来冶炼金属的是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却仍不变色,原因是 。
(3)蔬菜大棚里用作气肥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如可用稀硫酸与碳酸氢铵 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 水和二氧化碳。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6. (5分)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
(2)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可得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类别是 (填“单质”或“化合物”)、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3)碳化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7. (11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 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理由是 。如图E所示,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集气瓶里装少许水的作用是 。
(3)如图 F 所示,在实验室中探究( 的性质时,将 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 具有的性质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
18. (18分)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 的性质。
操作步骤:用 3 个 250 mL的烧瓶收集满( 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三个烧瓶分别连接气压传感器。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的液体分别全部注入三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三个烧瓶,得到如图2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1)曲线 1 是水注入烧瓶中,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将此烧瓶中的水倒出1~2mL 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出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2)实验步骤中,曲线1、2、3中导致气压快速变小(如cd段)的操作是 。
(3)曲线 2对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分析图 2 曲线,如果要吸收( 选用 (填“水”“澄清石灰水”或“NaOH 溶液”)效果最好。
(5)拓展:实验室保存澄清石灰水应 保存。若石灰水已变质,可以用 检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12分)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时,了解到高温下C与CuO反应生成( C还能使 转化为CO,于是对过量木炭还原CuO的气体产物中是否含有CO进行了探究。
【猜想与假设】C还原CuO时产生的( 与C进一步反应生成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查阅资料】CO 不与 NaOH、 及 反应; 能与 NaOH溶液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于干燥气体。
【实验方案】取研细和干燥后的木炭(0.3g )和 CuO(2.0 g),混合均匀后装入试管中,连接装置,高温下反应,检验气体。
【实验过程】
(1)由如图所示装置③中粉末的颜色变化可检验CO,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几种装置的组合,由另一种明显的现象来进一步确定CO的存在,则装置连接的最佳顺序为 (填字母)→尾气处理。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①
C.①→④→①→③→②
D.③→④→①→②
(2)上述进一步确定CO存在的现象是 (装置③中粉末的颜色变化除外)。
(3)装置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处理CO尾气的方法是 (一种即可)。
【实验结论】高温下,过量木炭还原CuO 的气体产物中有 CO。
【延伸应用】冬天,室内用炭火取暖时,应注意 。
四、计算题(6分)
20.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 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假设其他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
(1)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A 4. B 5. B 6. A 7. D 8. B 9. D10. C 11. C 12. D 13. D 14. B
二、填空题
15. (1)N O CO CO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6. (1)CaCO
化合物 +4
17. (1)酒精灯
(2)C O 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化合
反应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炸裂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三、实验探究题
18. (1)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化合反应
(2)振荡烧瓶
(4)NaOH 溶液
(5)密封 稀盐酸
19. 【猜想与假设】
【实验过程】(1)B
(2)装置③前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而装置③后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
【延伸应用】保持室内通风,防止CO中毒
四、计算题
20. (1)无
(2)解: 由题意可知,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70 g-363.4g =6. 6g。
设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100 44
x 6. 6g
x=15g
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