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3 23:1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银针是中医针灸的常用器械。银的元素符号是( )
A. Al B. Ag C. Mg D. Hg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Al B. Fe C. O D. Si
3. 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碘盐” “高钙奶”中的“碘”“钙”应理解为( )
A. 分子 B. 原子 C. 元素 D. 离子
4. 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4 B.26 C.30 D.56
5. 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结合图示,下列有关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金属元素
B. 中子数为 33
C. 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g
D. +33表示原子核及核电荷数
6. 下列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H B. O C.3P D. Fe
7. 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
C. 所有的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D. 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
8.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 加油站贴着严禁烟火的标志是因为汽油易燃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9. 下列关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缩容器会使二氧化碳分子变小
B. 二氧化碳分子在容器内静止不动
C.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D. 碳原子和氧原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0. 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下表中的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物质 分子个数 体积
0℃/101 kPa 20℃/101 kPa 0℃/202 kPa
17 g氨气 约6.02×10 个 22.4 L 24.1 L 11.2 L
A. 氨分子的质量很小
B. 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温度升高,氨分子的体积变大
D. 压强增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11. 下列粒子属于阳离子的是( )
12. 真空包装的食品进入高原地区,包装袋往往会鼓起,这是因为包装袋内的气体分子( )
A. 质量增大 B. 间隔增大
C. 体积增大 D. 个数增多
13.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个氢原子 B. Ca ——钙离子
个氧分子 D.2N——2. 个氮元素
14.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是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均不变
D. 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二、填空题(共48分)
15. (10分)现有 H、O、H 、O 、H 、O 、H O七种粒子,请用这些粒子填空。
(1)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 。
(2)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3)水变成水蒸气时 没有变化。
(4)没有电子的粒子是 。
(5)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是 。
16. (12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汞、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
(2)食醋中含有醋酸( 醋酸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3)如图为气体分子微观模型,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选择氧、氢、氮、碳、硫、磷中的元素表示图A中的分子,相比较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相同;。
17. (6分)如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根据此图,分别从物质组成、分子构成、物质变化的角度各说出一种观点。
(1) ;
(2) ;
(3) 。
18. (6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ⅠA 0
﹞ 1 H1.008 ⅡA ⅢA ⅣA VA ⅥA ⅦA 2 He4.003
2 3 Li6.941 4 Be 9.012 5 B 10.8J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20.18
3 1 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F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名称为 。
(2)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 (填“质子数”“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硫离子,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同”)。
(4)钠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 (填元素符号)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19. (14分)(1)50 mL水与50 mL 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 。
(2)根据如图1所示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A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A粒子对应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
②A、B、C、D、E 五种粒子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和 。
(3)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如图2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①甲的物质类别是 。
②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三、实验探究题(10分)
20. 图1是小明根据教材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实验时闻到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实验操作如下。
步骤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5~6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步骤2: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步骤3:在B、C试管内分别加入5mL烧杯中的酚酞溶液(烧杯中剩余的酚酞溶液用于实验中做比较),然后在一个空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热水备用。在 A、D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热水中,同时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时闻到难闻的刺激性气味,由此得到关于分子的性质是 。
(2)步骤3中,B、C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对比教材实验,小明的改进实验还可以得到新的结论是 ;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 。
(4)举出生活中与改进后实验所得到的结论类似的一个例: 。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A 3. C 4. B 5. D 6. D 7. D 8. B 9. C10. C 11. D 12. B 13. C 14. C
二、填空题
15. (1)H、 O
(2)H O
(3)H O
(4)H
(5)0
16. (1)汞
(2)3 2:1
(3)质子数/核电荷数(任意一个都可以)
17.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或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或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合理即可)
(2)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或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或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合理即可)
(3)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或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或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合理即可)
18. (1)19.00 氯
(2)电子层数
(3)得到 不同
(4) Ne
19. (1)分子之间有间隔
(2)①7 得到 二 Ⅶ A
②B C E
(3)①化合物(或氧化物)
三、实验探究题
20. (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B、C试管中溶液均变红,且C试管中的溶液先变红
(3)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在封闭体系中做实验,可避免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合理即可)
(4)夏天晒衣服比冬天容易干(合理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