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提技能·一课两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搀扶(chān) 踌躇(chú) 沮丧(jǔ)
B.羡慕(xiàn) 掸去(dǎn) 蓦然(mù)
C.翘首(qiáo) 咀嚼(jué) 雕塑(sù)
D.搂住(lǒu) 钢盔(kuī) 恐吓(hè)
【解析】选B。“蓦”应读mò。
2.下列句子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从身旁晒满红枣的竹匾子里抓起一把枣儿。
B.男孩并未听,只顾忙着将枣儿往口袋里装。
C.娘要我还人,我一急,把个枣儿囫囵个儿吞下肚了。
D.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棵枣儿,是留给我爹的……
【解析】选D。“一棵枣儿”应为“一颗枣儿”。
3.选词填空。
(1)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树下坐着位 (形如雕塑 呆若木鸡)的老人。
(2)一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 (小心翼翼 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捡枣儿。
(3)正巧,树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咚”的一声,吓得那狗娘养的
(抱头就逃 狼狈不堪)。
答案:(1)形如雕塑 (2)蹑手蹑脚 (3)抱头就逃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B.脏啥,尿得我全身痒丝丝、热乎乎的!
C.我爹的故事才多呢——我该回去了,我要回去等我爹。
D.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
【解析】选A。句末的感叹号应为问号。
5.下列关于《枣儿》剧本的思想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B.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C.剧本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D.剧本中,老人和男孩代表了新旧两种时代,批评了老人的怀旧思想,赞扬了男孩的纯真。
【解析】选D。这种说法脱离了剧本主题。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并没有批评老人,赞扬男孩的意思。
6.《枣儿》一文发出了对亲情的深切呼唤,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曲《常回家看看》也表达了父母对子女亲情回归的渴望,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中那位做好了饭菜等儿女回家的老妈妈孤独的身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们对亲情的企盼。那么,请你也围绕“亲情”这一主题拟一句公益广告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我的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儿女是父母永远的牵挂——常回家看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