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语文第17课一课两练 5.17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下语文第17课一课两练 5.17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12 18:4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提技能·一课两练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起于鲁 (     )
(2)请献十金 (     )
(3)吾义固不杀人 (     )
(4)然胡不已乎 (     )
(5)以牒为械 (     )
(6)胡不见我于王 (     )
(7)九设攻城之机变 (     )
(8)吾知所以距子矣 (     )
答案:(1)出发,动身 (2)请允许我 (3)坚守道义 (4)停止
(5)木片 (6)引见 (7)巧妙的方式 (8)用来……的方法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知而不争
B.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C.愿借子杀之 公输子之意
D.子墨子解带为城 以牒为械
【解析】选D。D项,“为”均为“动词,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作为”的意思;A项,“而”分别是“连词,表顺接”“连词,表转折”;B项,“已”分别是“动词,停止”“副词,已经”的意思;C项,“之”分别是“代词,他”“助词,的”的意思。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译文:
(2)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译文:
(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译文:
(4)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译文:
答案:(1)公输盘为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造成后,要拿去攻打宋国。
(2)这就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
(3)我认为大王派官吏攻打宋国,和上面所说的是一回事。
(4)我知道你用什么方法对付我,我也不说。
4.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此 犹 文 轩 之 与 敝 舆 也。
答案: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5.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解析】选C。公输盘并没有“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6.课内阅读。
(2014·哈尔滨中考)阅读课文“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至“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愿借子杀之 (    )
②不可谓仁 (    )
答案:①希望 ②对人亲善,友爱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宋何罪之有?
译文:
②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译文:
答案:①宋国有什么罪呢?
②您坚守道义不杀少数人却要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3)从“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可看出,公输盘和楚王有着共同的心理。他们共同的心理是什么?
答:
答案:都不想放弃攻宋;都不想承担责任(都想推卸责任)。
(2014·德州中考)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项籍字羽,下相人也。家世楚将,封于项,故姓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氏。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去。梁怒之。籍曰:“书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于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竞。梁尝有栎阳逮,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史司马欣,以故事皆已。梁尝杀人,与籍避仇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梁下。每有大徭役及丧,梁常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以知其能。秦始皇帝东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无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二寸,力扛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皆惮籍。
(节选自《汉书》)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封于项 (     )
②乃教以兵法 (     )
答案:①在 ②于是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书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
译文:
答案:读书能够写自己名字就可以了。学剑只能对抗一人,不值得学,要学就学能与万人抗衡的本领。
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项羽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答: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归纳能力。概括项羽与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之处,要看他的话语和行动,看到秦始皇东游,他敢说“彼可取而代也”,这体现了其胆子既大,又有远大的抱负,另外文章的最后,也写出了其身高体壮的特点。
答案:项羽身高体壮,有胆有才,抱负远大。
4.李清照《夏日绝句》和杜牧《题乌江亭》对项羽“乌江自刎”的看法大相径庭,你认同哪种?说明理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
答:
答案(示例):认同杜牧的做法。杜牧认为大丈夫应能屈能伸,忍辱负重,以求东山再起,成就霸业。项羽做法不可苟同。
附【译文】
项籍字羽,是下相人。项氏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做楚国的将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项籍少年时,学习读书没有完成,便放弃了;又学习击剑等武艺,也没有学成,又放弃了。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读书能够写自己名字就可以了。学剑只能对抗一人,不值得学,要学就学能与万人抗衡的本领。”于是项梁对他的想法很惊奇,就传授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学业。项梁曾经在栎阳有罪,于是请蕲地的狱掾曹咎写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因此事情才得以平息。项梁曾经杀了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吴中有才能的上层人士,(才能)都显露在项梁之下。每当吴中有大规模的徭役以及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为他们主持办理,暗中用兵法部署约束宾客和吴中青年,根据这个了解他们的能力。秦始皇向东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否则)就要灭族了!”项梁因此认为项籍不同凡俗。项籍身高八尺二寸,力大能举鼎,才能、勇气超过常人。吴中当地的年轻人都很畏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