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语文第19课一课两练 5.19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下语文第19课一课两练 5.19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12 18:4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提技能·一课两练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
(2)所恶有甚于死者 (      )
(3)乡为身死而不受 (      )
(4)行道之人弗受 (      )
(5)故不为苟得也 (      )
(6)万钟于我何加焉 (      )
(7)此之谓失其本心 (      )
(8)故患有所不辟也 (      )
(9)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
(10)蹴尔而与之 (      )
答案:(1)通“辨”,辨别 (2)厌恶 (3)通“向”,从前 (4)的
(5)苟且 (6)益处 (7)天性,天良 (8)祸患,灾难 (9)假如,假使 (10)用脚踢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译文:
(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译文:
(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
(4)是亦不可以已乎?
译文:
答案:(1)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
(2)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3)用脚踢着给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4)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
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所欲有甚于/生者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是/亦不可以已乎
【解析】选A。应为:所欲/有甚于生者。
4.默写。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
(2)         ,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           ,万钟于我何加焉!
(4)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
(5)课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
答案:(1)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文中孟子将     比作鱼,将     比作熊掌,运用     的论证方法,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     。
答案:生 义 比喻论证 舍生取义
6.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答:
答案(示例):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课内阅读。
(2013·烟台中考)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翻译下面句子。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答案: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2)第1段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具体指       
       。(用原文的话回答)
答案: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作者先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例,论证了“      ”比“      ”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          ”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
答案:义 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014·厦门中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1~4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
【乙】孔子谓颜回①曰:“回,来!家贫居卑, ( http: / / www.21cnjy.com )胡不仕②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之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怍。’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选自《庄子》)
【注】①颜回:孔子的学生。②仕:做官。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乡为身死而不受 (     )
(2)是亦不可以已乎 (     )
(3)胡不仕乎 (     )
(4)孔子愀然变容 (     )
答案:(1)通“向”,从前 (2)停止,放弃 (3)为什么 (4)……的样子
2.找出与【乙】文“失之而不惧”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行道之人弗受      B.辍耕之垄上
C.学而时习之 D.宋何罪之有
【解析】选C。C项和例句中皆为“代词”;A项为“助词,的”;B项为“动词,到,往”;D项为“助词,表示倒装”。
3.翻译下列句子。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文:
(2)善哉,回之意!
译文:
答案:(1)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2)颜回的志趣很好呀。
4.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文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举出其中一例。
答:
答案: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甲】【乙】两文都强调做人要有所坚守,请谈谈两文分别要坚守什么。
答:
答案:【甲】文强调做人要坚守礼义,有羞恶之心,不为名利所动。【乙】文强调做人要坚守自己的志趣,不因为贫穷而改变。
附【乙】【译文】
孔子对颜回说:“颜回,你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你家境贫寒居处卑微,为什么不去做官呢?”颜回回答说:“我不愿做官。我城外有五十亩薄田,可以有些收成,平日煮稀饭吃也就够了;我城里还有十亩地,种些桑树,做衣服鞋子也就有得穿了;此外空闲时,我就弹弹琴,跟老师谈谈大道,这样我就很满足了。因此我不愿做官。”孔子听了深受感动改变面容说:“颜回的志趣很好呀。我曾听人说过:‘知足的人不会为了追逐利益而加重自己的负担;自得其乐的人不会因为推动了什么而斤斤计较;内心道德完善的人不会因为没有官做而生气。’我诵读这些话已经很久了,今天在你身上得到了体现,这是我的一大收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