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语文第21课一课两练 6.21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下语文第21课一课两练 6.2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12 18:4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提技能·一课两练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肉食者鄙  (     )
(2)牺牲玉帛  (     )
(3)望其旗靡  (     )
(4)必以信  (     )
(5)齐师败绩  (     )
(6)一鼓作气  (     )
(7)小大之狱  (     )
(8)既克,公问其故  (     )
(9)彼竭我盈  (     )
(10)夫大国,难测也  (     )
答案:(1)鄙陋,目光短浅 (2)指猪、牛、羊等 (3)倒下 (4)实情
(5)大败 (6)振作 (7)案件 (8)原因,缘故 (9)充满 (10)估计,预料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何以战        宁可以急相弃邪
B.小大之狱    蔽林间窥之
C.战于长勺    于厅事之东北角
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析】选C。C项中的“于”都是介词,在。A.介词,用,靠/介词,因为;B.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驴;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文: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文: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文:
答案:(1)当政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2)小处守信用,还不能(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
(3)(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打仗,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4.用原文语句填空。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最主要的原因是:        ,     
   。
(2)文中最能表现曹刿“取信于民”战略思想的句子是:        ,
        ,         。
(3)文中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
答案:(1)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3)一鼓作气
5.课内阅读。
(2014·宁波中考)阅读“十年春,齐师伐我……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回答问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何间焉 (    )
②小惠未徧 (    )
③神弗福也 (    )
答案:①参与 ②通“遍”,遍及,普遍 ③赐福,保佑
(2)下面加点的“之”与“小大之狱”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辍耕之垄上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何陋之有
【解析】选C。题干中的“之”解释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C项“之”也解释为“的”。A项“之”是“代词,代这件事”;B项“之”是“去、往”的意思;D项“之”无实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文:
答案: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一定按照实情(报告)。
(4)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答:
答案:取信于民。
(2014·武汉中考)阅读下文,回答1~4题。
高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从。吕后使吕泽劫留侯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四人,四人者老矣,以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诚能不爱金帛,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一助也。”吕后如其计。
汉十二年,上疾甚,愈欲易太子。叔孙太傅称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今,以死争,上佯许之,犹欲易之。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年皆八十余,须眉皓然,衣冠甚伟。上怪而问之,四人前对,各言姓名,曰: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载,公辟逃我,今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窃闻太子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曰:“羽翼已成,难摇动矣。”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上慢侮人故       慢:轻慢
B.然上高此四人 高:重视
C.吕后如其计 如:依照
D.愈欲易太子 易:轻视
【解析】选D。易:更换。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此难以口舌争也”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塞忠谏之路也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皆以美于徐公 D.醒能述以文者
【解析】选D。D项与例句皆为“介词,用”;A项为“表结果”;B为“表目的”;C为“动词,认为”。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留侯认为请出四位老者为太子效力,就有助于阻止高帝废黜太子。
B.叔孙太傅引用古今事例,甚至以死相争来阻止高帝废黜太子,但未能成功。
C.因太子不爱钱财,仁厚孝顺,礼贤下士,四位老者才答应出山为其效力。
D.高帝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是因为他已感觉到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命。
【解析】选C。原文“不爱金帛”应解释为“不吝惜钱财”。
4.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
译文:
答案:派能言善辩的人拿着太子写的书信,用谦恭的言辞坚决地邀请他们,他们应该会来。
附【译文】
皇上想要废掉太子,立戚夫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群臣纷纷劝阻,高祖都不听从。吕后就派建成侯吕泽一再要求留侯张良想个对策。留侯说:“这事很难通过说话来争辩。如今皇上不能招抚的只有四个人,这四人年纪大了,认为皇上对人傲慢、轻侮,所以逃避隐居到商山中,坚持节操,不做汉朝的臣子。而皇上却(一直)尊重、推崇这四个人。如今您果真能不吝惜金玉璧帛,派能言善辩的人拿着太子写的书信,用谦恭的言辞坚决地邀请他们,他们应该会来。如果来了,把他们当成贵客看待,(请他们)经常跟随太子上朝,并让皇上看到,这对太子是一大帮助。”于是吕后依照他的话做了。
汉十二年,皇上病得更加厉害,愈发想更换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子。叔孙太傅引古事说讲,以死为太子争位,皇上假装答应他,(其实)仍想更换太子。设宴会时,摆酒,太子侍奉,四人跟着太子,年纪都八十多,头发眉毛雪白,衣冠不凡。皇上奇怪,问他们,四人上前答话,各说自己的姓名,说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皇上便吃惊地说:“我邀请你们好几年,你们逃避我,现在为什么自己跟我儿子交游呢?”四人都说:“陛下轻视士人爱骂人,我们为义不受辱,现在听说太子仁孝,恭敬爱惜士人,天下没有不伸着脖子愿为太子死的,所以我们前来罢了。”皇上说:“有幸烦劳各位终于能来调教护卫太子。”四人祝寿完毕,趋步离开。皇上目送他们,说:“(太子)羽翼已成,难动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