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语文第24课一课两练 6.24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下语文第24课一课两练 6.2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12 18:5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提技能·一课两练
一、直接默写
1.       ,在河之洲。
2.       ,君子好逑。
3.       ,左右流之。
4.求之不得,       。
5.       ,白露为霜。
6.       ,道阻且长。
7.       ,宛在水中沚。
答案:1.关关雎鸠 2.窈窕淑女 3.参差荇菜 4.寤寐思服 5.蒹葭苍苍
6.溯洄从之 7.溯游从之
二、理解默写
8.《关雎》中“          ,          ”已成为人们
追求爱情的口头语;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          ,          。”表现主人公苦苦思慕采
荇菜之女,而又不可得的那种忧伤苦闷的强烈感情的句子是:“     
    ”,“          ”。在幻想中得到心上人,想象和她结婚时的热闹情景的句子是:“        ”,        ”。
9.《蒹葭》中描写露浓霜重的秋景的句子是:“          ,
          。”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句子是:“          ,          。”
答案:8.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9.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一)阅读《关雎》,回答1~3题。
1.本诗以      、      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答案:雎鸠 荇菜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词语是哪个?
答:
答案:窈窕淑女。
3.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感情的把握能力。抓住诗歌所反映出的男子对女子的真挚、热烈的情感来思考。
答案:《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表达了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梦中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是一种真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二)(2012·安顺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4~6题。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这首诗歌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意的理解能力。从“白露为霜”可知季节——秋季;可抓住“苍苍”“萋萋”等归纳画面特点。
答案: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5.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根据诗中反复出现的“从之”体会追求之意、相思之苦。
答案: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
6.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要从这种手法在节奏、情感等方面的作用回答。
答案: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阅读《静女》,回答7~10题。
静  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7.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说怿女美
    通    ,释义:
(2)自牧归荑
    通    ,释义:
答案:(1)说 悦 喜爱 (2)归 馈 赠送
8.《静女》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答:
答案:描写了青年男女相爱、约会、赠送情物的情景。
9.“静女”赠给“我”什么东西?“我”喜欢吗?为什么?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请结合诗中具体诗句“贻我彤管”“说怿女美”“归荑”“美人之贻”分析作答。
答案:红色的管箫。喜欢。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给“我”的。
10.诗中两个人物形象鲜明,分别指出他们各自的形象。
(1)女子:
(2)男子: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时要结合诗歌中情节的发展,还要结合人物的心理变化来分析人物形象。
答案:(1)女子:天真、活泼、美丽和纯洁。
(2)男子:忠厚、淳朴,对爱情真挚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