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骨骼移植能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这一
过程称为细胞的( )
A.分裂 B.分化 C.生长 D.癌变
2.如图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 对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 ②为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和异物
B. ①的数量最多, 能够运输氧气
C. ③能止血和加速凝血
D. ①、②、③中只有①没有细胞核
3.将人血永久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图中 10 移到视野中央,应将涂片向右上方移动
B.人的血型是由 11 中所含凝集素的种类决定的
C.图中 9 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如果图中 8 的数量低于正常值,则此人可能患有贫血
4.如图表示概念间的关系, 下列选填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第 1 页(共 11 页)
选项 Ⅰ Ⅱ Ⅲ
A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B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C 消化道 胃 胰
D 血管 动脉 静脉
第 2 页(共 11 页)
A.A
B.B
C.C
D.D
5.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绘出如下简图。该同学判断 B 处是毛细血管,其依
据是( )
A.血管两端连着静脉 B.血管两端连着动脉
C.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快 D.血管内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6.右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细胞①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B.细胞②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C.细胞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D.成熟的①和③都没有细胞核
7.口服药物是治疗感冒的常见方法。如图是人体心脏模式图,口服药物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后,
首先进入的是图中心脏哪个序号对应的腔 ( )
A . 1 B .2 C .3 D .4
8.如图所示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如果取一完整的猪心,往血管里注水,那么注水和出水血管相对应的
是( )
选项 注水血管 出水血管
A ① ④
B ② ③
C ③ ②
D ④ ②
第 3 页(共 11 页)
A.A
B.B
C.C
D.D
9.在某一时刻测定某一器官的动脉和静脉的血液内三种物质含量,其相对数值如图所示,该器官是
( )
A.肺 B.脑 C.肾 D.小肠
10.血液流经健康人体某些器官时,血液中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用如上图线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
A.若 AB 是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曲线①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变化
B.若 AB 为肝脏处的毛细血管, 曲线①或②均可表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C.若 AB 为肺部的毛细血管,曲线①可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D.若 AB 是小肠绒毛处的毛细血管, 曲线②可表示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二 、填空题
11.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应用湿棉絮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
观察前要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等小鱼安定后, 将 ( “载玻片 ”或“盖玻片 ”)盖在尾 鳍上。并用显微镜观察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在观察过程中, 应不断用滴管往棉絮上滴 。 12.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是因为血红蛋白在含氧最高的地方容易与氧 ,在含有最低的
地方容易与氧 .
13.2017 年 6 月 24 日, 四川省高位山体垮塌重大灾害发生后,大批伤员需要输血抢救,当地库存血供
应不足,人们踊跃献血, 确保灾区供血, 请回答有关问题:
(1)人的 ABO 血型是由红细胞膜上的 决定的。
(2)某人因急性肠胃炎而不能献血, 此时他的血液中 。
A.红细胞高于正常值 B.白细胞高于正常值
C.红细胞低于正常值 D.白细胞低于正常值
(3)有炎症要及时消炎, 否则影响身体健康。治疗急性肠胃炎往往需要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 从体静脉进入循环系统到达病发部位,此过程中抗菌药物通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
(填图中数字顺序)
第 4 页(共 11 页)
三 、实验题
14.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 只有科学地认识自身结构,了解其活动规律, 才能健康地生活。下面图甲 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 图乙是膈肌的舒缩与呼吸运动的关系模式图; 图丙是反射弧模式图;图丁是
肝、胆、胰、小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统计资料表明, 心血管疾病是对人类健康和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观察图甲时,圆圆同学发
现,在心脏的四个腔中, 壁最厚的是[7] 。
(2)小宇同学认真观察图甲后发现,在正常情况下, 心室收缩,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会流向心房,
其原因是心房和心室之间有 。
(3)小明同学认真分析图乙后得出的结论是,该图模拟的是呼吸运动中的 过程。图中的[10]
和[11]分别模拟的结构是 , [8]模拟的结构能使到达[9]的气体变得清洁。
(4)在图丙中,若[14]处损伤, 其他部位正常, 刺激[18]时,病人有感觉, (填“能 ”或“不
能”)缩手。
(5)在丁图中,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液体是由结构[19] 分泌后储存在结构[20]中;
由于图中的结构[22] 有多种消化液汇集在这里, 因此该结构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四 、解答题
15.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肺受到严重损害时,需要依靠人工膜肺机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如图所示
是人工膜肺机的氧合器(人工肺)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5 页(共 11 页)
(1)管 b 与动力泵相连, 动力泵的作用是促进体外血液流动, 管 b 与人体 (填“静脉”“动
脉”或“毛细血管”)血管相连。
(2) 氧合器中的膜模拟的是 和毛细血管壁; 血液和气体通过膜完成气体交换是依靠
作用实现。
第 6 页(共 11 页)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
解: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新细胞,因此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 这一过程称
为细胞的分化。
故选: B。
2.A
【解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A. ②为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和异物 .
B、①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B 不符合题意。
C、③红细胞为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C 不符合题意。
D、没有细胞核的是③红细胞和①血小板, 有细胞核的是白细胞,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3.
解: A.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 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 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示中 10 的物像偏左下方,向左下方移动涂片,物像会向右上方移
动到视野的中央,A 错误。
B、人的血型是由 8 红细胞中所含凝集素的种类决定的, B 错误。
C、图中 9 是血小板,其作用是止血和加速凝血,8 红细胞有运输氧的功能, C 错误。
D、如果图中 8 红细胞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或血红蛋白质的数量低于正常值,都有可能患贫血, D 正确。
故选: D。
4.D
【解析】如图可知, Ⅰ到Ⅲ的逻辑关系是: Ⅰ包含Ⅱ和Ⅲ,且Ⅱ、Ⅲ的并列关系。 A.人体所需的三大
营养成分: 糖类、脂肪、蛋白质,它们属并列关系,故 A 错误;
B.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它们是并列关系,该 B 错误;
C.上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组成,而不包括胰腺,故 C 错误;
D.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 二者是并列关系,故 D 正确。
第 7 页(共 11 页)
故选 D。
5.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处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 血流速度快, 血流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
支;
静脉是将身体各部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 管腔大, 血流速度很慢,静脉中有瓣膜,
防止血液倒流, 血流方向是由分支流向主干;
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毛细血管数量最多, 分布最广, 它的管壁极薄,只 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得血液与细
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故选 D。
6.D
【解析】根据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解题即可。据图可知, 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③是血小板。
解: A. ②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 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故 A 错误;
B、③血小板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故 B 错误;
C、①红细胞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故 C 错误;
D、成熟的①红细胞和③血小板都没有细胞核, 而白细胞具有细胞核,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D。
7.A
【解析】1 是右心房, 2 是右心室,3 是左心房, 4 是左心室;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小动
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如图是人体心脏模式图,口服药物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后,首先进入的是图中心脏的右心房,所
以选 A.
故答案为: A.
8.D
【解析】根据心脏的结构及心脏四腔与血管连接知识解题,据图可知, ①是上腔静脉、 ②是主动脉、
③是肺动脉、④是肺静脉。
解:由于瓣膜的存在,控制了血液的流向;由于房室瓣的作用,控制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 由于
第 8 页(共 11 页)
动脉瓣的作用, 控制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动脉;
A.注水血管是①上腔静脉,水流动的途径为: 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 ③肺动脉, 故 A 错误;
B、注水血管是②主动脉,水无法注入进去,故 B 错误;
C、注水血管是③肺动脉,水无法注入进去,故 C 错误;
D、注水血管是④肺静脉,水流动的途径为: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 ②主动脉, 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D。
9.A;
10.B
【解析】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血液在流经的器官不同,血液从该器
官流出后, 血液的成分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A.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 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曲线①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
的变化,错误。
B.饥饿时, 血糖浓度降低,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因此饥饿时肝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
度高于动脉端, 若 AB 为肝脏处的毛细血管,曲线①或②均可表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正确。
C.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因
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曲线①可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变化,错误。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小肠绒毛吸收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导致血液中
的营养物质增多,若 AB 是小肠绒毛处的毛细血管,曲线①可表示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错误。
故选 B。
二 、填空题
11.载玻片;清水
【解析】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 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 验过程中, 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 观察过程中要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 一滴清水, 保持湿润,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还能使鱼感觉生活在水中,减少跳动的次数而便
于观察,又能减少对鱼的伤害。
观察前要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等小鱼安定后, 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并用显微镜观察尾鳍内血液
流动情况。在观察过程中,应不断用滴管往棉絮上滴 清水。
第 9 页(共 11 页)
12.结合; 分离
【解析】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叫血红蛋 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故答案为: 结合;分离
结合红细胞的作用回答。
13.(1)凝集原
(2)B
(3)③④①②
【解析】根据血型、血细胞的功能、血液循环相关知识解题, 据图可知,①是左心房、 ②是左心室、
③是右心房、④是右心室。
解: (1)根据红细胞上凝结原的种类的不同,将人体的 ABO 血型系统分为:A.B、O、AB 型四种血型, 其中 A 型血中只含有 A 凝结原、 B 血型中只含有 B 凝结原、O 血型中不含 A.B 凝结原、 AB 血型中,同
时含有 A.B 两种凝结原;
(2)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的功能,故发炎患者体内,白细胞的数量会高于正常值;
(3)静脉注射药物都首先汇入到上下腔静脉、然后随血液循环进行流动,经过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然后到胃、肠部位的毛细血管网起作用;故
此过程中抗菌药物通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③④①②;
故答案为:(1)凝集原;(2)B;(3)③④①②;
三 、实验题
14.(1)左心室
(2)房室瓣
(3)吸气;胸廓和膈肌
(4)不能
(5)肝脏;小肠
【解析】根据心脏的结构及其功能、呼吸运动、反射弧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各
部分的功能等知识解题。据图可知: 1 是主动脉、 2 是右心房、 3 是右心室、 4 是肺动脉、 5 是肺静脉、
6 是左心房、7 是左心室、8 模拟气管、9 模拟肺、 10 模拟胸廓、11 模拟膈肌、12 是脊髓白质、 13 是 第 10 页(共 11 页)
脊髓灰质、 14 是传出神经、15 是效应器、16 是神经中枢、17 是传入神经、18 是感受器、19 是肝脏、
20 是胆囊、21 是胰腺、 22 是小肠。
解: (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7]左心室;
(2)在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 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会流向心房,主要是因为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
室瓣, 控制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心房而不能倒流;
(3)据图乙可知,膈顶端处于下降的状态, 则胸腔容积变大,气体会进入肺, 表现为吸气;图中的[10]
模拟胸廓和[11]模拟膈肌,[8]模拟气管能使到达[9]肺的气体变得清洁;
(4)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 神经→效应器; 在图丙中,若[14]传出神经损伤, 其他部位正常, 刺激[18]感受器时, 神经冲动可以
传达至神经中枢,但是神经中枢的指令无法传达到效应器,故病人有感觉, 不能缩手;
(5)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液体是胆汁,它是由结构[19]肝脏分泌后储存在结构[20]胆囊中; 由于
图中的结构[22]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汇集在这里, 因此该结构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故答案为:(1)左心室;(2)房室瓣;(3)吸气、胸廓和膈肌;(4)不能;(5)肝脏、小肠。
四 、解答题
15.
解:(1)管 b 与人体的静脉血管相连,负责把在体外经过人工膜肺机后含氧丰富的动脉血送回心脏的
左心房,然后流向左心室,开始体循环。
(2)人工膜肺机的氧合器中的膜模拟的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血液和气体通过膜完成肺泡与血液的
气体交换, 原理是气体扩散。
故答案为:
(1)静脉。
(2)肺泡壁; 气体扩散。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