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期中试题(C)答案
考试范围: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气体摩尔体积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Cl 35.5 N 14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答案】B
【解析】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的成果获得诺贝尔奖,B符合题意;选B。
2、【答案】D
【解析】A项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但氯化钠溶液不是电解质,氯化钠是电解质,A错误;B项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带相反电荷并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在电流作用下发生电离,B错误;C项水能微弱电离出少量的H+和OH-,C错误;D项NaCl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Na+和Cl-,D正确;选D。
3、【答案】C
【解析】A项,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简单的、无害的物质,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为化学变化,A错误; B项,将沿黄河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沉淀处理,达标后排放,需要加入试剂发生化学反应除去,为化学变化,B错误;C项,将含沙量大的黄河水引入处于黄河堤坝后的低洼地区进行沉淀,是固体沉积过程,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C正确;D项,将河道中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现代焚化炉进行燃烧无害化处理,消灭各种病原体,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D错误;选C。
4.
【答案】A
【解析】A项天然气燃烧,氧化产物是二氧化碳,A错误;B项燃烧过程中,可以没有氧气的参与,如铁在氯气中燃烧,B正确;C项金属钠着火后,不可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因为钠跟水反应生成氢气,继续燃烧,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助燃,C正确;D项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选A。
5.
【答案】D
【解析】A项小苏打(NaHCO3)溶液治疗胃酸过多HCO+H+CO2↑+H2O,A错误;B项次氯酸是弱电解质,不能写电离,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B错误;C项碳酸钙难溶于水应写化学式,醋酸是弱电解质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H2O+2CH3COO-+CO2↑,C错误;D项硫酸钡、氢氧化铁都是沉淀物,写化学式,该离子方程式正确,D正确。选D。
6.
【答案】B
【解析】A项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其挥发性(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无关,A错误;B项漂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和水、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会分解而失效,B正确;C项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氧化钠不能产生氧气,C错误;D项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K+,不能说明是否含Na+,D错误。选B。
7.
【答案】D
【解析】A项钢铁生锈生成氧化铁,Fe、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A不选;B项.氢气爆炸生成水,H、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B不选;C项食物被氧化而导致腐败,为氧化还原反应,C不选;D项大理石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D选。
8.
【答案】A
【解析】A项把过期的化学药品埋入地下会引起土壤、水体污染,所以过期的化学药品应集中回收处理,不能埋入地下,A符合题意;B项为防止中毒,有毒气体应在通风橱中制备,B不符合题意;C项钠与水反应剧烈,易发生爆炸,所以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时要佩戴护目镜,C不符合题意;D项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闻气体时应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D不符合题意;选A。
9.【答案】B
【解析】A项氯化钠具有咸味,做调味品,A正确;B项碳酸钠受热稳定,碳酸氢钠受热生成二氧化碳使糕点疏松,做膨松剂,B错误;C项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做供氧剂,C正确;D项次氯酸钠具有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做消毒剂,D正确;选B。
10.
【答案】A
【解析】A项氯水中含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含有HClO具有漂白性可使溶液褪色,A正确;B项用激光笔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NaCl溶液和KNO3溶液不能用激光笔鉴别,可以利用焰色试验鉴别二者,B错误;C项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也可能是碳酸银,故溶液中也可能CO,C错误;D项用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碳酸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D错误。选A。
11.
【答案】B
【解析】A项Ba2+和CO生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项各种离子无色,且不反应可以共存,B正确;C项Cu2+是蓝色的,C错误;D项HCO跟OH-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选B。
12.
【答案】D
【解析】A项反应中只有N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了,A正确;B项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NO2,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正确;C项氧化产物是NaNO3,还原产物是NaNO2,C正确;D项2 mol N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是1 mol,1 mol N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是0.5 mol,D错误。选D。
13.
【答案】B
【解析】A项1 mol N2的原子数为2 NA,A错误;B项Cl2的摩尔质量为71 g·mol-1,B正确;C项1 mol NH3的质量为17 g,C错误;D项NH4Cl是固体,D错误。选B。
14.【答案】C
【解析】A项取用液体药品时,试剂瓶的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着手心,防止残留药品流下而腐蚀标签,A正确;B项加热液体时,应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B正确;C项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该悬空垂直在试管口的正上方滴加,不能伸入到试管中,C错误;D项检测装置气密性时,应将导气管插入水中,用双手捂住烧瓶的外壁,若插入水中的导气管口有气泡逸出,松开手后,导气管中形成一段液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则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正确,D正确;选C。
15.
【答案】D
【解析】A项根据图示信息,NOx经过该净化装置转化为无毒的氮气,A正确;B项CO经过该净化装置转化为CO2,C元素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B正确;C项NOx经过该净化装置转化为无毒的氮气,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C正确;D项该过程中,碳氢化合物经过该净化装置转化为CO2、H2O,发生了化学反应,D错误;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计55分。
16.(14分)
【答案】(14分)(1)滤纸(1分) 钠块熔化并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淡黄色固体生成(2分) 2Na+O2Na2O2 (2分) 还原(1分)(2)3∶2(2分) 2∶3(2分)2∶3 (2分) (3) (2分)
17.(12分)
【答案】(12分)(1)CaO、Ca(OH)2、HCl、CaCO3、Na2CO3 (3分,填2个正确给1分,填对4个给2分,只要有1个错误,即0分) CaCl2溶液(2分) Ca(OH)2(1分)(2)置换反应(2分)(3)Ca2++ COCaCO3↓(2分) CaCO3CaO+CO2↑(2分)
18.(13分)
【答案】(13分)(2)碱(1分)(2)2Na2O2+2CO22Na2CO3+O2(2分)(3)⑦(2分) ⑥(2分) ①(2分) 2Na+2H2O2Na++2OH-+H2↑(2分)(4)甲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分)
【解析】(1)Na2O能和酸生成盐和水,为碱性氧化物;(2)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3)将钠投入足量水中,④钠浮在水面上,说明⑥钠的密度比水小;⑦钠熔成光亮的小球,说明⑧反应放热,钠熔点低;反应后②溶液变红,说明①有碱生成;故填⑦、⑥、①;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2Na+2H2O2Na++2OH-+H2↑;(4)甲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19.(16分)
【答案】(16分,每空2分)(1)分液漏斗MnO2+4H++2Cl-Mn2++Cl2↑+2H2O (2)挥发出的HCl与Ca(OH)2反应,减少所制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3)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5)尾气吸收,防止污染空气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NaClO有漂白性,将红色酚酞氧化褪色
【解析】(1)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装置A是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2)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漂白粉,氯化氢也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同时消耗了更多的氢氧化钙,故答案为:挥发出的HCl与反应,减少所制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3)装置C中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备漂白粉,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4)酸性可以用指示剂来验证,另外湿润的氯气也可以漂白指示剂,故答案为:(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5)装置E的作用是尾气吸收,防止污染空气;氯气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因为次氯酸钠有漂白性,将红色酚酞氧化褪色。2023一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C,食物腐收变质
D,大理右猴豫鼓酸雨腐独毁坏
8,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高一化学(c)
A.把过期的化学药品埋入地下
学校
B,在通网掘内制备有强气体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C,观察Na与HzO反应的现象时要策藏护目能
考试范围: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气体摩尔体积
D,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使少疑气体飘进班孔
可能月到的招对原子质量:H1016C12C135.5N14
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与其用总不符合的是(
班级
第|卷(选择题共45分)
A
B
D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物质
NaCI:
NaCO
Na2Oz
NaClO
符合题目要求。
姓名
1,我国科学家的科技创新成栗斐然,下列成哭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用逸
做调味品
做澎松剂
做供氧剂
做消毒剂
A.
侯德榜联合削碱法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芹蒿激
10.光于下列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纽经义等在1965年合成结品华胰岛素D,徐光宪述立稀土申级萃取理论
A.‘向紫色石荒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完变红后视色
学号
工.如图所示装置中图1灯泡不亮,图2灯泡发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B,用微光笔鉴别NaCI溶液和KNO,溶液
C.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C
D,可以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氢化氢气体
11.在无色溶液中,下列各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A.K、Ba中、Og、CO3
B.g*xA+,sO、NO
C.C4、K、C1、SO
D.HCO,Na、C、OH
Nac】图体
NaCI溶液
图1
图2
12.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NaC落液能导电,是电解质
B.电解质在电流的作用下才触发生电离
2NO2+2NaOH一aN03+aN02+Hz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水能电离出的正和O丑
D.NaCI溶液中存在大斑自由移动的Na和C!
A.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了
3.下列有关黄河流浅的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指施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蚕之比为1:1
A,将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为无密的物质
C.氧化产物是NaNO,还原产物是NaNO:
B.将沿黄河工业废水中的亚金属离子沉淀处理,达标后排放
D.1 mol N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是1mol
C,彩含沙量大的黄河水引入低法地区进行沉降
13.Ch2与过量N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8H一6,C1+2。下列您述正确的是〔:
D.将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利用现代焚化炉进行燃烧无害化处耍
A.1molN:的原子数为N
B.Cl,的摩尔质量为71gmol
4.1774年,拉瓦锡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以下表达不正确的是(
)
C.1 mol NH的质昼为17gtel1
D.22.4LN日4C1物质的量为1ml
A.天然气然烧,氧化产物是水
B.燃烧过程中,可以没有氧气的参与
14,下列实验染作中错误的是()
C.金属钠若火后,不可用水灭火D棕烧是一种放蕊发光的氧化还原反应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流加液体D.检查装置气密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小苏打NaHC0)溶液治疗肖酸过多:C0+2H+一CO,t+H0
B.氯气与水反应:C1十H0=2H*+C+CI0
C.碳酸钙溶于醋酸中:C0十2H一H0十C0,1
D.疏酸铁洛液与氢氧化靓溶液反应:2Fe+3S0+3Ba++60H一3BaS0!+2F(OH)3l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盐酸需密封保存与其化学性质有关
B源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失牧
15.汽车尾气中的NO.、C0、碳氢化合物通过兼气系统的净化装置(催化剂主要由h
C.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可用作呼吸面具或落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派
P、Pt等物质和稀士村料组成)转化过程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D。用铂丝取某液在特灯灼烧透过蓝色钻成右到火焰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一定不含钠元素
7.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架化还原反应述关的是(
A.钢铁生筋
B。充有H2的“喜羊羊”娃娃遇明火发尘犀炸
高一化学C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