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式”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年 级 二年级 学 科 数学 备课时间 11月18日
课 题 8的乘法口诀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单元主题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单元说明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会归纳乘法口诀,并熱练地掌握2~7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从结构上弄清口诀的意义,利用知识的类比推理,自主探索7-9的乘法口诀。本单元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街接上起若承上启下的作用。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一定要熱练掌握。
课标要求 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在课标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建模等过程,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感悟运算之间的关系;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能熟练口算表内除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具体要求: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口算表内乘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乘法运算解決生活中常见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教学目标 1、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掌握8的乘法口诀的特征,并能正确计算有关7的乘法。2、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类推能力,使学生自主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在操作中加深8的乘法口诀含义的理解,并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多角度的练习,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编制8的口诀。
教学难点 区分易混口诀,应用口诀正确解决简单问题
学情学法 学生对于乘法已经有了比较深的认识,他们不仅经历过2~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而且还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只要对学生适时引导、点拨,要让学生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能利用口诀进行计算是能达到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迁移已有知识经验去编写、推导出8的乘法口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由于口诀句数的增多和数目的增大,给学生的记诵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可对学生指导记忆的方法,如采用对口令、拍手歌等形式进行口诀训练。
关键问题 如何使学生较好地记忆8的乘法口诀,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预学单 教材第75页例2(1)发现信息:每行都是由( )个蛋糕组成的,共有( )个蛋糕。所求问题:8行蛋糕一共几个 (2)用加法计算出蛋糕的总数。(3)列乘法算式,编制7的乘法口诀。
课堂教学导学过程
教师的引导行为 学生的学习行为 课堂的生成效果
一 复习铺垫1.背1~7的乘法口诀。2.开火车。(利用1~7的表内乘法的口算卡片复习学过的口诀)(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二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8的乘法口诀,有一只快乐的小狗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是怎样跳的呀 咱们一起观察一下。(课件出示)提出要求:请你观察小狗第一次从0跳到了几 接下来它要顺着数轴继续跳,每次跳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第二次跳到什么位置,第三次呢 为什么 (演示一只小狗在数轴上连续跳动的情况)(课件出示:蛋糕图)引导学生独立观察,理解图意,提出问题。同桌两人为一组合作,讨论后尝试完成教材上自己能够完成的内容,然后全班范围内交流结果。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师:观察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回答)生1:每一句口诀都可以写成两个算式,八八六十四只能写一个。生2:每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都相差了8。生3:口诀左边的一列算式的第二个乘数都是8,第一个乘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1到8进行排列的。生4:口诀右边的一列算式的第一个乘数都是8,第二个乘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1到7进行排列的。……师:每相邻的算式间也都多了1个8,反过来就少了1个8。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口诀记住,时间2分钟。检查8的乘法口诀记忆情况。师:如果万一有一句8的乘法口诀记不住了,你能推出来吗 如果8×5的得数忘记了,你会推吗 (会推)师:同学们可真棒!不但自己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还能用这么快的速度把口诀记住,老师真佩服你们!老师非常想奖励大家,不过今天带来的不是红花,而是一首儿歌。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 (是螃蟹),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有8条腿)同桌拍手念儿歌。三 总结提升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是怎样学到的 (8的乘法口诀,背口诀的时候如果忘了,可以根据它的前一句或者后一句推出,8的乘法口诀都是表示有几个8)师: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8的乘法口诀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数学吧!齐背1~8的乘法口诀。 借助小动物跳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探究新知自己动手,小组合作。探究:根据预习单中的提示,尝试动手,摆出自己想要的图形,并尝试回答。全班交流、分小组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完成表格。、学生自己记忆7的乘法口诀。学生自主运用口诀解答学生自主运用口诀解答学生自主读题,理解题意并解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编制8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推理分析的能力 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并利用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让他们独立、自主地编制8的乘法口诀,在编制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乘法口诀的来源和含义。在练习中,深入理解乘法口诀当堂练习,使学生理解记忆8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图形表征,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语言表征,进一步深化乘法意义的理解。借助学生喜欢的游戏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熟记8的乘法口诀】通过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再次复习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课堂教学重要环节设计
探究新知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8的乘法口诀,有一只快乐的小狗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是怎样跳的呀 咱们一起观察一下。(课件出示)提出要求:请你观察小狗第一次从0跳到了几 接下来它要顺着数轴继续跳,每次跳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第二次跳到什么位置,第三次呢 为什么 (演示一只小狗在数轴上连续跳动的情况)(课件出示:蛋糕图)引导学生独立观察,理解图意,提出问题。同桌两人为一组合作,讨论后尝试完成教材上自己能够完成的内容,然后全班范围内交流结果。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师:观察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回答)生1:每一句口诀都可以写成两个算式,八八六十四只能写一个。生2:每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都相差了8。生3:口诀左边的一列算式的第二个乘数都是8,第一个乘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1到8进行排列的。生4:口诀右边的一列算式的第一个乘数都是8,第二个乘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1到7进行排列的。……师:每相邻的算式间也都多了1个8,反过来就少了1个8。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口诀记住,时间2分钟。检查8的乘法口诀记忆情况。师:如果万一有一句8的乘法口诀记不住了,你能推出来吗 如果8×5的得数忘记了,你会推吗 (会推)师:同学们可真棒!不但自己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还能用这么快的速度把口诀记住,老师真佩服你们!老师非常想奖励大家,不过今天带来的不是红花,而是一首儿歌。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 (是螃蟹),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有8条腿)课件出示:1只螃蟹一张嘴,(2)只眼睛,(8)条腿;2只螃蟹二张嘴,( )只眼睛,( )条腿;3只螃蟹三张嘴,( )只眼睛,( )条腿;4只螃蟹四张嘴,( )只眼睛,( )条腿;5只螃蟹五张嘴,( )只眼睛,( )条腿;6只螃蟹六张嘴,( )只眼睛,( )条腿;7只螃蟹七张嘴,( )只眼睛,( )条腿;8只螃蟹八张嘴,( )只眼睛,( )条腿。同桌拍手念儿歌。4、学生活动。(1)拍手读8的乘法口诀。(2)你最喜欢哪一句口诀?不知道四八多少,怎么办?谁能想个办法?(3)熟记口诀。同桌拍手背→四人小组背→开火车背→集体拍手背。
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1×8=8 一八得八 8×1=82×8=16 二八十六 8×2=163×8=24 三八二十四 8×3=244×8=32 四八三十二 8×4=325×8=40 五八四十 8×5=406×8=48 六八四十八 8×6=487×8=56 七八五十六 8×7=568×8=64 八八六十四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项目化作业、实践性作业、能力提升作业、基础作业等)
详见作业设计表
教学反思
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