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第3课时 解决问题 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第3课时 解决问题 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23 21:1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问题导向式”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年 级 二 学 科 二年级数学 备课时间 2023.11
课 题 用8的口诀解决问题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单元主题 表内乘法 二
单元说明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会归纳乘法口诀,并熟练地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既是前面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是后面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衔接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知识的类比推自主探索7~9的乘法口诀。在解决问题方面,继续鼓励学生用画图、语言叙述等不同的试表征问题结构,并能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加法、减法、乘法运算的意义选择相应的运期决问题,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运算的意义,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标要求 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在课标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建模等过程,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感悟运算之间的关系;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具体要求: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8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乘法计算。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 重难点: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重难点: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学法 本课主要解决“利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采用画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
关键问题 用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预学单 2.教jiào材cái第dì78页yè例lì3(1)知道了什么 收集信息:铅笔每盒(  )元,文具盒每个(   )元,橡皮每块(   )元,日记本每本(  )元。所求问题: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2)怎样解答 ①求3个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钱,就是求(  )个(  )元是多少,可以用(  )法计算。②列式解答:                  (3)解答正确吗 用加法检验:1个文具盒8元,3个就是(  )+(  )+(  )=(  )元,计算结果(  ),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课堂教学导学过程
教师的引导行为 学生的学习行为 课堂的生成效果
一 创设情境,铺垫孕伏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的超市开业了。看,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出示课件超市图片)大家想去吗 可是超市里的阿姨想考考大家,想进超市买东西的小朋友就要先把手中票上的积说出来,并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你们有信心吗 7×6=   3×7=   8×3=   6×8=   2×8=   5×8=6×4=   3×4=    5×6=  4×8=   二 游戏巩固,合作探究师:祝大家顺利进入超市。我们不是要给3个优秀少先队员买奖品吗 先到文具柜台前去转转吧!(课件出示文具柜台场景)师:你从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问题是什么呀 师:怎样列式计算 师:谁说一说买2个笔袋多少钱。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说并列式计算)教师:怎样解答呢 同学们可以自己先写一写或画一画。 师: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每人至少提两个,并解答出来。三 总结提升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在超市里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并帮老师解决了问题。在生活中就有许多问题等着咱们去发现和解决,只要大家用心思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同学们回家后把在生活中遇到的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写成日记。 (教师发票,学生开火车说出两个数相乘的积,后边的随之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依此类推)生1:知道了一些文具的价钱。生2:笔袋8元,橡皮2元,铅笔3元,日记本7元……生:买3个笔袋,一共多少钱 同桌交流反馈:生1: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生2:1个笔袋8元,3个笔袋就是3个8元。可以用乘法计算。生3:3个笔袋的总钱数可以用1个笔袋的钱数乘3。集体交流汇报。汇报交流。一位学生提问题,其他学生解答,然后提问题的学生再判断对错。 创设超市的情境,把学生直接带入生活画面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提取数学信息,并深入挖掘这些信息的含义,初步理解单价的意思,为后面解决问题作好铺垫。通过画一画、算一算、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利用画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明白解决这种类型的问题用乘法计算的道理,初步为建立数学模型奠定基础。将问题通过一定的情境展现出来,要让学生自己运用乘法口诀去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其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运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的知识解答简单的求总价的问题,同时渗透“单价X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通过小结,增强学生信心,强化对应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课堂教学重要环节设计
(二)探究新知1.收集信息,理解问题教师:老师的奖品不够了,想请小明和小红帮忙去文具店再买一些来。他们两个人文具店。教师呈现如下主题图(教材第78页例3情境图)。教师:从这幅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教师:谁愿意把自己找到的信息大声地告诉同学们 学生:笔袋8元,橡皮2元,日记本7元,铅笔3元。教师:听了这名同学的介绍,大家有问题吗 “笔袋8元”是什么意思 学生:“笔袋8元”就是一个笔袋的价格是8元钱。教师:这位同学补充得非常好!希望同学们回答问题时能把信息说得完整些。谁愿意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我知道了一些文具的价格。 教师:通过观察,同学们知道了一些文具的价格。从图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教师:很好!那结合你刚才了解到的信息,谁能完整地说-说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买3个笔袋,一共多少钱 2.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教师:要解决“买3个笔袋,一共多少钱 ”这个问题,你应该选择哪些信息呢 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怎样解答呢 同学们可以自己先写一写或画一画。 法教师:现在,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的解决方案 教师:好!现在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预设1画图:8元 8元 8元 元1个笔袋是8元,要求买3个一共多少钱,就是求3个8元是多少,8+8+8=24(元)。预设2-列式:8x3=24(元)。教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学生: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教师:计算时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教师:想一想,这道题的单位名称是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信息和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自己是怎么想的,怎样列的算式,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3.回顾与反思教师:回顾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看看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怎样检验 学生1(用加法检验):1个笔袋是8元,3个就是8+8+8=24(元)。学生2(再算一遍):要求3个笔袋的总钱数,就用1个笔袋的价钱8元,乘买的个数,也就是8x3,三八二十四,一共是24元。4.小结教师:很好!刚才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买3个笔袋,一共多少钱 ”这个问题。如果要买5个笔袋怎么办呢 买6个呢 8个呢 应该怎样列式解决 教师: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知道了1个笔袋的价钱,求买几个笔袋的总钱数,就可以用1个笔袋的价钱乘买的个数。
板书设计
解 决 问 题8×3=24(元)答:买3个笔袋,一共24元。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项目化作业、实践性作业、能力提升作业、基础作业等)
详见作业设计表
教学反思
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