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身体上的尺子表格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身体上的尺子表格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23 21:1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问题导向式”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年 级 二年级 学 科 数学 备课时间 11.24
课 题 身体上的尺子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单元主题 综合与实践
单元说明 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活动课。活动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选择合适的标准测量身边熟悉物体的长度或高度。第二个层次是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自主进行操作和实践,利用身边熟悉的“单位”表示未知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课标要求 能运用测量长度的知识,了解身体上的一些“长度”;能用身体上这些“长度”测量教室以及身边某些物体的长度;能记录测量的结果,能与他人交流、分享测量的经验,发展量感。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认识,巩固用尺子量物体长度、高度的方法。2.通过测量自己和身边物品的长度、高度等实际活动,对所测对象形成清晰的表象,为以后估计、认识其他物品的长度提供更多的参考标准,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3.体会测量的实质,能选择合适的标准(“单位”),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示物品的长度或高度,增强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长度观念和数感。4.在活动中体会合作、交流和表征方式多样性的乐趣,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愿意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借用身边的事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长度或高度
学情学法 学生在本学期的第一单元已经认识了线段,形成了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完成了对线段、厘米和米的认识。因此,本节课要注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物体的长度,并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体会测量本质,培养估测能力,构建不同物体之间的长度关系,发展学生的长度观念,体验数学带来的乐趣。
关键问题 学生能根据所测物体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预学单
课堂教学导学过程
教师的引导行为 学生的学习行为 课堂的生成效果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请大家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看大屏幕上有一个谜语,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原来是个尺子,谁来说说尺子用来干什么的?(揭示课题)实际测量,保持兴趣让学生在测量身体一部分的长度中合作交流,不仅学会测量一庹和肩宽长,而且能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交流自己的发现。培养学生统计、分析问题的能力。学古通今,提高兴趣(四)畅享收获,延续兴趣 一、实际测量活动1:测量教室和讲桌长。活动2:测量一庹。活动3:测量肩宽。活动4:测量身高。二、学古通今,提高兴趣用合适的方式描述这个长度 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如何找出较为准确方便地描述出物体长度的方法。学生体验完,总结交流有了进一步的感受后,他们产生了再次体验和探索的欲望。
课堂教学重要环节设计
(二)实际测量,保持兴趣师:先来估一估:教室大约有多长?讲桌大约有多高?师:怎么才能知道这几位同学估得对不对?预设:可以用尺子测量!活动1:测量教室和讲桌。测量教室长度选择卷尺,请3名学生合作,教师指导读数。测量讲桌长度选择米尺,再请3名学生合作,教师指导读数时介绍使用软尺的注意事项:软尺测量要从前头量起并拉直,读数要选取厘米的一面)得出数据:教室长大约10米;讲桌长大约1米。(读取大约值,一般测得的数值取整数,或者整十数。)活动2:测量一庹师: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真是方便!古时候人们没有尺子,怎么测量长度呢?(课件:古时候,人们把两臂伸长的长度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叫“一庹”。)师:你们的“一庹”是多长呢?教师组织学生代表上来,合作测量一庹的长度。并填入下表。测量“一庹”生1厘米生2厘米生3厘米生4厘米整理:一庹大约是( )厘米,可以写成( )米( )厘米活动3:你的肩宽有多长?组内量一量!(肩宽:肩膀两侧骨头之间的距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轮流测量肩宽,保证每个人都有进行测量的机会,记入下表。第 组测量“你的肩宽”组长厘米组员1厘米组员2厘米组员3厘米组员4厘米组员5厘米整理:肩宽大约是( )厘米
板书设计
量一量,比一比米尺 卷尺 软尺身上的“尺”可以描述较长物体的长度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项目化作业、实践性作业、能力提升作业、基础作业等)
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事物,请用合适的方式描述事物高度或长度。
教学反思
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