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0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 59、60 页。
教学目标 1.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理解10的分解与组合。 2.通过看、数、找、摆、猜、想等实践活动,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10的组成。
教学难点 10的数感建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设计意图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谁能来说一说,咱们以前学习过的数字宝宝有哪些?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认识一个新的数字宝宝,我们先一起来看个视频了解一下。(播放视频) 师:同学们,你们猜,数娃娃8对0说了什么? 师:对了,它说把数字1和0合起来就能变成一个新的数,这个数是---(10),那么今天这节课,张老师来带你们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 利用视频播放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利用儿童的原认知,初步感知10,为进一步学习10作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 (一)10的数感建立。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乘坐这辆智慧的小火车,去广场上玩一玩,探索10的奥秘吧! 出示第59页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 师:广场上有些什么呢?请你数一数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呢? 师:大家一起来数数。有几个小朋友,几个老师,一共有几个人。一共有几只鸽子? 师:人与动物多么和谐,我们要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 2.生活中的10。 师引导:10可以表示10个人、10只鸽子,在我们生活中1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要求学生说完整句举例) 日历表 直尺 双手手指的数量 (二)10以内数的顺序。 摆一摆。 用一种你喜欢的学具(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小棒)表示10。 有9颗珠子,加上一颗就是10。 左边有9个点子,右边有10个点子。 师:那么10和9谁大谁小? 小结:9<10 10>9 认识直尺上10的位置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师:10在9的后面,9在10的前面。 师:那么,和9相邻的数有哪些?9添上1是几? (三)学习10的写法 师:10是我们认识的第一个两位数,也是最小的两位数,而9是最大的一位数。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得太远。也不能太近。举起你的右手跟着写一次。 (四)学习10的组成。 1.先用星星摆一摆,再填数。 师:这里一共有10颗星星,如果把这10颗星星分成两堆,你会分吗?你知道有几种分法吗?请你们跟着老师分一分,看看有多少种分法。(师板书) 教学凑10歌 师:谁来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10的组成”? 师:来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这首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充分利用主题图提供的资源,先让学生充分地数数,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数,头脑中初步形成有关10的具体数量,初步建立10的数概念;最后从抽象到具体,让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中找“10”,使学生知道每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 让学生把学过的数字进行排队,使学生更为清晰地知道数的顺序,了解数的大小。 创设问题情境“把10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欲望。随之,引出凑十歌,可以让学生快速记住“10的组成”,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比一比。 左边有7朵花,右边有10朵花。 7<10 10>7 2.数一数,填一填。 0 1 2 3 4 ( )( )7 8 ( ) ( ) 数一数。 一共有( )个水果,从左边起,草莓排在第( )。 想一想,填一填。 星级练习,层次性强,针对性强。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能让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课堂小结 师:这堂课,老师感到很高兴,不知大家觉得怎样? 那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培养学生反思意识,学会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