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云南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七)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云南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七)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12 20:4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七)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命题趋势
命题规律 考点 年份 涉及地市(州)
句子的衔接 2014 云南省(选择题)
2013 红河(选择题)
2012 昆明
句子的排序 2014 云南省未考
2013 曲靖、八地联考、西双版纳(选择题)
2012 曲靖、红河、西双版纳、八地联考(选择题)
命题趋势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是云南学业水平考试中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考点之一,分值一般为2分,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主要考法有:①选出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②选出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预计2015年云南学业水平考试中,仍会有部分州市考查句子衔接与排序题,分值、出题形式与往年相比都不会有大的变化。
考点分析
考法1 句子衔接
句子衔接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要求我们选出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4个选项,分值为2分。
例1 (2014·云南)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 。 , 。 。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②麻烦的是
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A.①②⑤③④ B.③②④①⑤ C.⑤③②①④ D.③②⑤①④
【解析】此题的线索在于“事实上”的情况与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不一样。“若是……”退一步承认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有时是对的,“麻烦的是”转折到“事实上”“生活中……”,第⑤句是对前面四句的总结。理清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B。
【答案】B
考法2 句子排序
句子排序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要求我们选出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4个选项,分值为2分。
例2 (2013·云南曲靖)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因而联忆起那“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美人儿来。
②旁边有几株山茶花,正在艳开着粉红色的花朵。
③亭前的树上,雪着得很重,在雪的下层并结了冰块。
④那些花朵有些堕下来的,半掩在雪花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然,使我们感到华而不俗,清而不寒。
⑤我们一直跑上最后的观海亭,那里石阶上下都厚厚地堆满了水沫似的雪。
A.③②④①⑤ B.③②④⑤① C.⑤①②③④ D.⑤③②④①
【解析】先总写我们跑上观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亭后看到的石阶上下堆满的雪,接着写亭前、旁边,④中的“那些花朵”是指②句中的“花朵”,即④接②,①句发感慨作总结。
【答案】D
解题技巧 1.从选项的角度采用排除法解题:
(1)将句子粗略地读一遍,了解大概的意思,把握排序的总方向。
(2)找出概括性或总结性的句子,判断确定其位置。排除选项中与判断不符合的选项。
(3)按照剩下的选项中的排序将句子通读一遍,判断句子大意是否通顺、顺序是否正确。对比出最恰当的排列方法。
(4)通过检验,确定答案。
2.从文体的角度解题:
(1)记叙性文段的句序常常以时间、空间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起因、经过和结果)为顺序。以时间为序的,应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
以空间为序的,应分析每句话里的方位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后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顺序排列;以事件发展的先后为序的,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那么,我们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排序了。
(2)对于说明性文段,解题时,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确语段的说明对象,首句往往引出说明对象。其次明确说明的顺序,按照说明顺序来进行排序: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而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逻辑顺序: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或层层递进,或由概括到具体,或由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来介绍。
(3)对于议论性文段,解题时,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定文段属于议论性文体,弄清语段谈论的中心论点;其次从提出论点、分析论点、总结论点这一角度切入解题,顺序为:论点句→对论点的证明(分论点或论据)→对全段的总结。
真题训练
1.(2014·重庆B卷)根据语境,下列三句话,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一位学生向老师请教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老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 , ,创业酌用兵家之权变, ,行文当如纵横家之灵活。采百家之学问而集于一身,必成贤者。”
①治事应持法家之严明
②待人应守儒家之诚信
③读书当如墨家之兼爱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点拨】按照“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顺序来排。
2.(2014·湖南益阳)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
①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
②当然要观察。
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④怎样才能接近实际?
⑤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④②⑤ C.③①②④⑤ D.①③②④⑤
【点拨】③是对上句的回答,应放在首句,故可排除A、D项,②⑤应紧密相连,故可排除C项。
3.(2014·江西)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所谓“绚烂之极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②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阶段的象征。
③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
④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字词,统统要大刀阔斧地加以削删。
⑤须知敝帚究竟不值珍视。
A.②④③①⑤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⑤②① D.④⑤①③②
【点拨】先找出所给语段的中心句即第②句,再通过第⑤句形象的比喻阐释怎样“割爱”,理清逻辑顺序,得出准确答案。
4.(2014·江西抚州)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在孩子想象的世界里,没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不可能的,没有什么不能实现的,但如此神奇和美丽的想象力,却如花蕊中的一点露珠一样脆弱,所以轻轻的一点外力,便可能摧残掉它。
②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天然的想象力有多重要,他们天然的想象力又是如何表现的。
③我们很多成年人,似乎不明白这个道理,在生活中,常无心扮演着这个非常可怕的角色。
④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但最美的大概就是孩子那种天然的想象力了,清澈,晶莹,有着无限的创造力和无限的可能性。
⑤因此,我们常以各种名义轻而易举就把孩子那珍贵的想象力毁灭掉了。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②⑤ C.④①③②⑤ D.④⑤②③①
【点拨】这段话先强调孩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天然的想象力,接着指出这种想象力很脆弱,容易被摧残,然后再指出摧残这种想象力的就是成人,并分析其中的原因,由此得出结论。
5.(2014·湖北鄂州)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比如微信4.2就作出了两个重要的更新——视频通话和网页微信(让用户能够使用网页版的微信和朋友聊天)。
②微信,正在快速向着创新的方向前进,我们期待腾讯继QQ之后的下一场互联网变革。
③微信每一次更新所带来的新功能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④这一切,将由微信主导!
⑤不少人已经开始畅想,认为这种新的视频通信或将成为未来主流的通信方式。
A.②①⑤④③ B.②⑤④①③ C.③①④②⑤ D.③①⑤②④
【点拨】这是一段说明性语段,只要确定说明对象是“微信”,理清逻辑顺序即可得出答案。
6.(2014·甘肃白银)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D )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
①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②那么,他的人生轨迹不会美好。
③而如果他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
④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
⑤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
A.②⑤①④③ B.④①③②⑤ C.④②⑤③① D.⑤④②③①
【点拨】结合语境看句子间的衔接,“旅行……沿途……如果……而如果……”。
7.(2014·湖北武汉)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创设“清明”这个节日的人无疑是一个大智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这里的“同在”,道出了天地的秘密,也道出了中国文化的秘密。 。山因水不枯,水因山不浊;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这一切,都在一种“大同”之中实现了。
A.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月之日少了温柔
B.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
C.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
D.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水之山少了情韵
【点拨】此题的线索在于空白处后面的那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山因水不枯,水因山不浊;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四个分句是一个结构——甲因为有了乙会怎样,主语为甲,所以前文对应的主语依旧是甲,应该是介绍甲如果没有乙会怎样。根据这一规律,“山因水不枯”所对应的应该是“无水之山少了情韵”,以此类推,只要理清了主语的逻辑关系,这题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8.(2014·四川资阳)下面句子横线处所填序号正确的是( B )
观点,在议论文中就是“论点”,即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
①议论文总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
②所以,在议论文中论述观点的文字必须简明、确切,不能含混、啰嗦。
③要做到这一点,作者的观点首先要正确、鲜明。
④所谓“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真理。
⑤所谓“鲜明”,就是立场、态度要分明,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A.③④①⑤② B.①③④⑤② C.⑤②①③④ D.⑤②③④①
【点拨】③承接①,引出④⑤,②是结论句。
9.(2014·湖北黄冈)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D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 。 。 , 。 。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做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点拨】这是一段说明性语段,说明对象是“葫芦”,说明内容由种属——形状——用途——历史记载。理清逻辑顺序即可得出答案。
10.(2013·云南八地联考)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①《周易》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一种人文精神。
②作为中华民族的宝典,《周易》的思维术非常丰富。
③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整体思维、通变思维、一致百虑思维和忧患思维。
④《周易》是中国经学元典“六经”之一,并被《汉书·艺文志》推为群经之首。
⑤这种忧患情结,深深植根于对社会历史和民族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④②⑤①③B.④②③①⑤
C.③①②⑤④D.④①②⑤③
【点拨】④句是对《周易》的总述,应为首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③句中的“它”指的应是②句中的“思维术”,⑤句中“这种忧患情结”是指①句中的“忧患意识”,所以③接②,⑤接①。
11.(2013·云南西双版纳)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C )
每天,都有一些含苞的花蕾在等待开放。 。等到夕阳西沉时,花瓣儿就缩起来。
①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
②花瓣苏醒似的,徐徐的,向外伸张,开花了,开圆了
③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实实,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
④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放
A.③①④②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D.②③①④
【点拨】抓住时间顺序,即日出前?见阳光?此后,来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2.(2013·云南红河)下列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A.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B.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C.弯弯的杨柳留下稀疏的倩影
D.淡黑的起伏的远山,连绵不断
【点拨】解答本题应通读语段,明确语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围绕“叶子和花”组织材料。前一句写了月光照射在叶子与花上,后一句写叶子与花给人的感觉,联系后半句中的“像笼着轻纱的梦”,可判断出只有B项合乎句意。另外,这是课文原句,如果能熟记课文也可准确填出。
考点专题练习
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训练时间:30分钟)
1.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在春雨的滋润下,麦苗长得更翠绿,菜花儿开得更金黄。
②杨树、柳树也在春雨中舒展着枝叶,贪婪地吮吸着甜甜的雨丝。
③又像仙露琼浆,浸润着大地上的生灵。
④春雨又轻又细,像羞涩的少妇,在悄悄地诉说着细密的心事。
⑤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A.⑤②④③① B.②⑤④③① C.⑤④③②① D.⑤④③①②
【点拨】第⑤句是总起句,后面先描写春雨,再写雨中景物,④③两句根据“像”“又像”确定先后顺序,由②句中的“也”可知它应放在①句的后面。
2.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读书应采用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法。
②因此这两种读书方法,不但不可以偏废,而且应该讲究巧妙的结合。
③如果对可以泛读的,采用精读的方法。
④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只能有一点可怜的收获。
⑤就可能对必须精读的东西囫囵吞枣。
⑥如果对应该精读的,采用泛读的方法。
⑦读后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
A.①③④⑦⑥⑤② B.①②⑥⑤③④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⑥⑤⑦③④②
【点拨】①句提出观点;⑥句从“应该精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采用泛读的方法”角度,反面加以论述;⑤⑦两句紧承⑥句说明这样做的后果;③句从“该泛读的采取精读的方法”的角度,反面加以论述;④句说明其后果;②句总结上文,表达作者的观点。
3.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一般来说,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②开端“开”得好,就能逐步展开矛盾,紧紧地吸引观众。
③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④开端起着介绍人物和揭示矛盾冲突的作用。
⑤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A.②④⑤③① B.⑤③①④② C.①②④⑤③ D.⑤③④①②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只有“气传导”而没有了“骨传导”,这样听起来自然就觉得好像不是自己的声音了。
②而用录音机播放自己的声音时,这声音是通过空气传给耳朵的。
③这是什么道理呢
④将自己的声音录下后,重新放给自己听,通常你会觉得这声音不像是自己发出的,而别人一听,就能确认那是你的声音。
⑤原来,我们说话的声音,除了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空气振动传到自己的耳朵外,还会通过自己的颅骨传给听觉神经支干的科蒂氏器官,所以我们听惯的是“气传导”和“骨传导”混合的声音。
A.④③①⑤② B.①③⑤②④ C.④③⑤②① D.①⑤②③④
【点拨】这段话主要讲用录音机播放自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音,你会觉得那不是自己的声音,但别人一听就能确定是你的声音的原因。所以④为总括;③句通过一个问句引出对原因的分析,应紧跟④句后;⑤②①为原因分析,①为总结句应放在最后,⑤②句通过关键词“原来”“而”即可确定先后顺序。
5.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除木制建筑之外最常见的当属砖制建筑。
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人们就陆续创制了方砖和长形砖。
③砖是常见的一种建筑材料,用途十分广泛。
④人们常用“秦砖汉瓦”来指代那一时期精湛的建筑工艺。
⑤秦汉时期,制砖的技术、生产规模、品质、花色款式均有了显著发展。
A.③⑤④②① B.③②⑤④① C.②③④⑤① D.①③②④⑤
【点拨】②③④⑤句均是写砖的,①句写砖制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筑,为砖的更高级,可推知①句为最后一句,排除D;②③④⑤句中③句为总起句,排除C;把②⑤④句按历史顺序排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D )
清晨,我沿着溪边步行,发现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正在苏醒,由重重的山与浓浓的云里拉开弓箭,万箭齐发地射到人间来。 。晨光的感觉不只停留在视觉上。
①原本灰沉的溪水,也浮出黄金的光影
②溪畔的繁花也都找到自己的颜色,欢欣鼓舞起来
③那原来沉郁的山景,突然被翡翠染绿了
④草叶间的露珠,显出彩虹的光泽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与大自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 , , ; , ,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上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②③①④⑤⑥ B.②③⑥④①⑤ C.③①⑤②④⑥ D.③④②①⑥⑤
【点拨】做句子衔接题应抓住语句中的标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使语言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探明语序内在的逻辑性。②句总说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应做首句;③句讲到“征服自然”,⑥句说“从表面上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⑥接③;④句讲到大自然会报复人类的“征服”,④接⑥;这样答案就明确了。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闭幕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到了“中国梦”的问题,因此,“中国梦”成为中国人的热门话题。
①因为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个人梦想的实现又是建立在国家繁荣的基础之上的。
②其实,换一个角度想,中国梦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③它使人联想到民族奋进的滚滚大潮,气势磅礴的宏伟蓝图。
④所以,我们每一天向着自己的梦想出发,也是在缔造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⑤“中国梦”即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是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伟大梦想。
A.⑤④②③① B.③⑤①④② C.②①④⑤③ D.⑤③②①④
【点拨】从语言连贯的角度看,⑤句的“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梦”承接前文,故排除B和C项;③句中的“它”指代“中国梦”,故应紧随⑤后;④句中的“所以”是对文章的总结,应在文末。
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B )
在全世界 。京剧以其独特的艺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愫,成为联系大陆同胞和台、港、澳同胞,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的重要艺术纽带。京剧 ,最富民族性,同时也最富世界性,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①凡有炎黄子孙的地方几乎都有京剧爱好者
②京剧爱好者遍布于所有炎黄子孙的地方
③不但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品,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④不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而且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点拨】①句以“凡有炎黄子孙的地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陈述对象,与“全世界”衔接较为紧密,突出了京剧影响范围之广,且用“几乎”更有分寸,更准确;④句从小范围到大范围,符合递进关系,且与下文“民族性”“世界性”相照应。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 )
岁月逶迤而来,蜿蜒而去, 。我们依旧喜欢翻阅那迷人的风景, ,因为我们都曾拥有那无悔的青春,那不灭的希望。
①迷人的季节总是如期而至
②迷人的季节总是匆匆地走了
③没有人拒绝,没有人推让
④很多人拒绝,很多人推让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点拨】此题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内容连 ( http: / / www.21cnjy.com )贯,二是把握意境,三是品味语感。“如期而至”与“匆匆地走了”给人的感受明显不一样,再者“匆匆地走了”用语毫无诗意,没有韵味,与描写的内容及语段创设的意境不合。“很多人拒绝,很多人推让”与前后内容不连贯。
11.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C )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 , , ! !从天边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断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点拨】从横线后紧接的句子来看,描述主体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故②句应在横线的最后,这样语意才紧密相连。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C。
12.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下面句子横线处应填入的一项是( A )
我徜徉在镇中的集贸市场,那里的货物让人目不暇接,有鲜嫩翠绿的蔬菜、水果, ,更有那水乡特有的“鱼龙阵”。
A.有散发出阵阵清香的山肴野蔌
B.有山肴野蔌散发出的阵阵清香
C.有散发出山肴野蔌的阵阵清香
D.有山肴野蔌在散发出阵阵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