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以月起兴,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抒发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亲情的思念和祝愿是易于理解的,可这种旷达超脱的思想,如何让初中生能够真切的体会和理解呢?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
2、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的意境;
3、在探索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感悟。
教学过程:
01
导语
一轮明月让我们感受宇宙的浩瀚,激起我们思古的幽情。今天我们因《水调歌头》而相聚,让我们在诗词中漫步,汲取精神的滋养吧。
02
简介作者、背景、解读小序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开豪放一派,世人把他和南宋的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散文方面,当时有“欧文如潮,苏文如海”的美誉;在书法领域,他排名“宋四家”之首,其他三位分别是黄庭坚、米芾、蔡襄;在绘画方面,擅长怪石墨竹,号称“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
这首词作于丙辰(1076)年中秋节,作者当时41岁。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要求从杭州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密州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此时词人与弟弟苏辙已七年未得团聚,万般思绪涌上心头,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传世名篇。
03
检查预习,理解词意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殿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月儿对人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互相思念的人啊都能年年平安健康,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
04
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轨迹,朗诵诗歌
1.感情借调:深沉豁达
2. 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轨迹
水调歌头 苏 轼
( 好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 向往 )我欲/乘风归去,( 担忧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喜悦)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苦闷)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埋怨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豁达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5
深入探究
(一)问题一:问天:人们在什么情况下问天(地)?
补充:(1)屈原《天问》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
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
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
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
迷迷蒙蒙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
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
过渡语:我们要保持我们的好奇心,敢于发问。一方面也要善于借物倾诉内心的情感。
苏轼问天也是在问人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是人生哲学的三大问题。
(二)矛盾一:苏轼想到哪里去?天上还是人间?
“高处不胜寒” 的“寒” 怎样理解?
不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
因为朝廷中的排挤和中伤,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斗争,勾心斗角;
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
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起舞弄清影”的“清”能不能改成“
(三)矛盾二:月圆人不团圆。
通过“问月”,苏轼有没有走出失意、离别的困境?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怎样的哲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结尾妙在何处?
(四)问题四:问人生:苏轼想过 的生活?(有理有据表达自己的观点)
浪漫的,高雅的,深情的,智慧的,为民的,安宁世俗的
苏轼是懂浪漫的
1.苏轼的笔下,
月亮可以 交谈 对话 ;月亮可以 是一个神仙世界;
月亮可以 陪伴苦闷的自己 ;月亮可以 向她抱怨 。
月亮可以 给亲人传递祝福 。
2.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尝试描绘月宫中的情景。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从苏轼的名句中我们也能窥见苏轼的人生选择和人生态度。
(五)思辨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是欢乐还是悲伤?
矛盾着:自请外放,又想回到汴京。想“出世”又想入世。渴望团聚又不得团聚。他门庭冷落,我们又见到他交游甚广。他积极进去的态度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总结:
词人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过渡语:话《水调歌头》
苏轼敢于发问,敢于思索宇宙、人生,让他坚定自己的选择,让他豁达明理,排遣苦闷,向天下离人发出美好祝愿,活出了人生的新境界。
06
拓展延伸
屈原、苏轼,他们在真理的道路上、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当代,我们可以在某一领域提出什么问题?具体来说,你在学习中提出了怎样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宋代是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明清时期我们的科技水平走向衰落,在当代,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我们该保持这样的“求索”精神。
教师寄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探索精神”这一轮明月,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照亮我们的创新之路!
七、推荐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张炜《斑斓志》
教学反思:
《水调歌头》延续了探索精神,启发当今学子。苍茫的天空中什么时候出现明月?天上今晚是哪一年?为什么在中秋的时候月亮是圆的?词人将目光投向广阔的宇宙,连续追问,不仅令人遐想,还引人深思。《水调歌头》好就好在敢于发问。不断探索,才能打破现有的局限,获得新的认识,甚至获得开创性的、递进式的、飞跃式的提升。文学作品中的探索精神值得开掘与倡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索精神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屈原,经过李白、苏轼,千年之后的今天,对当代人来说尤为可贵。学生在学习中提出了怎样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每一个学生始终保持好奇心,才能学会在思考中走上创新之路。
提出人生问题,向宇宙寻找解决之道。人生是充满矛盾与美好的旅程。通过追问,人生豁然开朗、通透澄澈。古人为什么问天地、问明月?一是有好奇心,渴望探索宇宙的奥秘。二是心中委屈、志趣向天倾诉。三是渴望有比现实更美好的世界。四是感慨天地永恒,人生短暂。苏轼“归去”,归到哪里去。自请外放,又想回到汴京。渴望与亲人团聚又不得团聚。苏轼有着“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月下起舞,世俗生活的美好,是他对人间的选择。他问天问月,也在寻找着排解人生苦闷的办法。人生就如明月一样总有残缺与团圆的交替。积极的词人豁达明理,享受月光的美好,发出美好的祝愿。苏轼想过怎样的生活?超脱尘世的、浪漫的,高雅的、悠闲的生活,又是切实生活在人间的深情的、智慧的、为民为国效力的、安宁世俗的生活。谁不爱苏轼呢?
《水调歌头》蕴含着思想的力量,是情感与哲理的统一,是矛盾与美好的统一,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是不可多得的文学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