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八学习主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和发展
第10课 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明清帝国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及都城。
(2)明清在政治上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3)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目的、特点及影响。
(4)明清时期大兴文字狱的概况及影响。
2.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速填速记】,自检预习效果。
3.课前预习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一、明朝的建立与君权的加强
1.明朝的建立:
(1)背景:元末,统治黑暗,爆发农民大起义。
(2)建立:1368年,_______(即明太祖)建立明朝,以_____(今
南京)为都城。朱元璋应天2.君权的加强:
(1)改革行政:
①明太祖废_______,取消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②明成祖设立_____,后来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枢机构。
(2)厂卫制度:
①厂卫:_____、西厂和_______等特务机构的合称。
②职权:任意诬告、缉捕、刑讯和杀人。丞相制内阁东厂锦衣卫二、清朝的建立和军机处的设置
1.清朝的建立:
(1)后金建立:1616年,_________统一女真,建立后金。
(2)改国号清:_______改“女真”为“满洲”,_____年,在盛
京(沈阳)称帝,改国号为___。
(3)清军入关:1644年,清军攻入山海关,打败了_______领导的
农民起义军。
(4)迁都北京:_______迁都北京,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努尔哈赤皇太极1636清李自成顺治帝2.军机处的设置:
(1)背景:内阁权力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皇帝集权受到
影响。
(2)设立:_____时设立,协助皇帝处理军务。
(3)发展:_____时,军机处的权力加大。
(4)影响:军机处成为_________的重要工具。乾隆末年,议政
王大臣会议被取消。雍正乾隆皇帝专权【图文要点】三、明清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1.八股取士:
(1)时间:_____时期。
(2)特点:题目选自_________,考生答卷必须按呆板固定的格
式来写,所论述的内容遵循宋朝朱熹《四书集注》的观点。
(3)影响:禁锢了人们的_____,阻碍了_____的发展。明清四书五经思想文化2.文字狱:
(1)目的:加强_____控制。
(2)含义:统治者刻意挑剔文字的所谓错误而兴起的大狱。
(3)发展:历朝都有发生,_____时期最厉害,_____时达到顶峰。
(4)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思想明清清朝【要旨提醒】明清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判断抢答】
1.秦始皇创立的丞相制度,在明朝时被废除。 ( )
提示:秦统一中国,实行丞相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央废除
丞相,废除实行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
2.明朝时期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这是六部设置所
产生的后果。 ( )
提示:明太祖设立锦衣卫,明成祖增设东厂,锦衣卫和东厂都
是特务机构,负责监视、侦查臣民。√×3.军机处是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 ( )
提示:军机处成立后,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
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一切
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军机处成为皇帝专制的工具。
4.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目的是控制人们的思想。 ( )
提示: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的直接目的是控制人们的思想,选拔
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根本目的是加强君权,巩固统治。√√5.清朝思想开放,像“一把心肠论浊清”的诗句是会得到肯
定的。 ( )
提示:清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在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大兴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诗句中的“浊”字加在
“清”字前面,是不允许的。× 明清两朝是中华帝国的晚期。中国封建社会已开始走向没落。明朝建立之初,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为了对日益变化的社会进行严密控制,明清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专制统治,如明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和清朝设立军机处来加强统治;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一方面加强了皇权,巩固了封建统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落,预示着新的危机的到来。探究主题1 皇权高度膨胀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代君臣仪式的变化材料二 【探究思考】
(1)材料一反映出皇帝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相权不断削弱,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2)结合材料二,说出明清统治者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巩固专制的措施?
【参考答案】明朝: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决策;利用厂卫制度强化君权。
清朝:沿袭明朝的政治制度,雍正时设立军机处。(3)你怎样评价上述材料体现出的这种趋势?
【参考答案】评价: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利于对全国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统一。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探究主题2 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材料二 徐骏写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被认定“清”是满清,“不识字”“乱翻书”被指影射满人没文化,被灭族。【探究思考】
(1)材料中的“焚书”指什么事件?它和八股取士相同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明清政府在思想文化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为什么采取这种措施?
【参考答案】大兴文字狱。控制人们的思想,打击异端,强化皇帝的权威。
(3)明清政府在思想文化上的措施导致了什么后果?
【参考答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