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同学们,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中,哪个节日与历史名人屈原有关?这一节日有哪些民俗?
千百年来,人们通过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悼念屈原。那你知道屈原为何能受到人们的敬仰吗?屈原,不仅是古人心中的丰碑,也是今天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这不,在那国难当头、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中,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曾鼓舞了全国军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话剧《屈原》。
17 屈原(节选)
教学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必备知识
03
字词清单
04
课文分析
05
课堂小结
06
课后习题
07
拓展延伸
01
1.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2.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特征展开的丰富的想象,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和象征手法的作用。
3.体会屈原抨击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情感,学习屈原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学习目标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
走近作者
必备知识
《屈原》写于1942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便以历史剧为枪,借古喻今,创作了历史剧《屈原》,展现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
创作背景
必备知识
戏 剧
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冲突的艺术。
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字基础。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说明(舞台提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
文学常识
必备知识
舞台说明主要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等等。
戏剧的种类
根据作品类型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根据表现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
根据结构形式分为:独幕剧、多幕剧
根据题材内容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童话剧
屈 原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对内主张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小人排挤诽谤,先后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一带。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屈原的《离骚》与《诗经》里的《国风》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 诡谲( ):狡诈,狡黠。文中指鬼鬼祟祟的样子。
2. 瘦削( ):形容身体或脸很瘦。
3. 鞠躬:弯身行礼。
4. 收揽( ):笼络。
5. 非难:指摘和责问。
6. 睥睨( ):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guǐ jué
必考字词梳理
读读写写
字音易错,注意韵母。
xuē
lǎn
pì nì
多音字,注意读音。
字音、字形易错,注意声调。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
7.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8. 景仰:佩服尊敬;仰慕。
9. 雷霆( ):雷暴;霹雳。
10. 哗( )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tíng
必考字词梳理
字形易错。
huá
注释中的生难字词
必考字词梳理
1. 国殇( ):为国牺牲的人。文中指这些人死后变成的神灵。殇,战死者。
2. 镗( )镗鞳( )鞳:拟声词。原指钟鼓等的声音。文中形容波涛声。
shāng
tāng
tà
( )(瘦削)
( )(削皮)
xuē
xiāo
多音字
必考字词梳理
削
·
削:语境记忆法。我看了一眼奶奶瘦削(xuē)的脸, 接过奶奶手中的土豆开始削(xiāo)皮。
·
( )(稽首)
( )(稽查)
qǐ
jī
稽
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
。。
词 挺身而出 自告奋勇
同 两者都有“主动承担某一任务”的意思。 异 形容遇到困难、危难之时能勇敢地站出来,偏重“主动站出来”。 指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任务, 偏重“主动提出来”。
例 ①在抗洪抢险的危急时刻,解放军战士挺身而出。 ②这次助人为乐活动,王强自告奋勇地担任队长。
近义词辨析
必考字词梳理
文中有哪几个主要人物?
屈原的独白激情澎湃、气势磅礴,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主要人物
语言气势
表现手法
作者借屈原的形象表达
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
预习思考问题
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2
导思
1
导思
3
导思
4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关键词:
憎恨黑暗、追求光明
课文初读感知
读法指导
开头部分朗读时稍微舒缓一点儿,读到排比句与反复句的时候应逐渐加快速度,以体现人物逐渐激越的感情。为了更好地表现剧中人物的感情,还应注意把握重音以及人物语气。
课文初读感知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郑詹尹走入左侧门”):写靳尚与郑詹尹按照南后的旨意欲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从“屈原手足已戴刑具”到篇末):屈原的独白,抒发了其对光明的渴望和对黑暗的诅咒。
课文细读品味
1.本剧开篇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
作用:①提示剧情发生的地点是东皇太一庙正殿,时间是午夜已过,黎明未来的时候。②交代剧情发生的布景: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以威压的气势,营造出令人窒息的气氛。③交代当时的自然环境: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意味着现实世界给屈原的肉体和精神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也为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凉的气氛。
课文细读品味
2.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靳尚的形象。
从靳尚出场后的动作(“除去面罩”和“把面巾蒙上”)和神态,以及其与郑詹尹的对话中,可看出靳尚对屈原恨之入骨,欲将其毒死。他与南后等奸佞们排挤打击屈原,想彻底消灭屈原,这表现出他的凶狠、残忍和毒辣。
课文细读品味
3.本剧中段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
①提示屈原的衣着、容貌、神态等;②交代屈原当时的处境;③为下文写屈原震天撼地的呼喊做铺垫;④塑造了屈原坚持真理、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爱国者的形象;⑤他伫立睥睨,眼中的怒火即刻就要喷涌而出,这体现了他大义凛然、坚贞高傲的品质;⑥渲染了凄惨、悲愤的气氛。
课文细读品味
4.“(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这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
此段运用了呼告、拟人、反复的修辞手法,是屈原对风的深情呼唤,流露出他对风的急切期盼,他希望风能驱走无边无际的黑暗,带来生机勃勃的世界。这表现了他对黑暗世界的愤懑和对摧毁黑暗的热望。
课文细读品味
5.“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文中三个“不能”表达了屈原怎样的心情?
这是屈原对风的呼唤,也是充满矛盾的内心独白。三个“不能……”强调了现实的残酷与统治者的麻木,也体现了屈原心中的无奈和痛苦。“比铁还沉重”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两个“至少……”表明屈原仍未丧失希望。
课文细读品味
6.“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镗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这里的“小岛”代表什么?表达了屈原怎样的心情?
“小岛”象征屈原心中的净土,是他精神的寄托。这句话表达了屈原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他渴望平等、自由的新社会,渴望在极端黑暗的社会中有一方净土,这与上文中他急切地盼着摧毁黑暗社会一致。
课文细读品味
7.文中的“风”“雷”“电”分别象征什么?有什么作用?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屈原坚定的信念。
作用: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屈原对黑暗的愤恨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之情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课文细读品味
8.屈原对神鬼偶像的痛斥有什么特点
①针对性:东皇太一和云中君是天神和云神,屈原痛斥他们“高坐在神位上”“产生黑暗”;东君是太阳神,理应心地光明,屈原指斥他“也害羞吗”“完全是一片假”;“湘君” “湘夫人”这一对湘水之神是会“痛哭几声”的,屈原揭露其只是哭出“打奴隶的刑具”;至于主宰人生死祸福的“大司命” “少司命”,屈原指责其本领“就只有晓得播弄人”。
②象征性:屈原痛斥诅咒的锋芒指向了楚国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课文细读品味
9.结尾段“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个呼告句组成排比句,强调了要赶快行动起来。三个“毁灭”构成反复,表达了屈原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突出了屈原与黑暗社会不共戴天的仇恨,表现了他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战斗精神,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战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重难点] 《屈原(节选)》中屈原的独白在剧中有什么作用?
屈原的独白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是全剧的灵魂和高潮。郭沫若说,在剧本的第二、三、四幕中描写了屈原遭受陷害和侮辱的情节,从构思上来说,“都为的是结穴成这一景”。屈原的独白是“侮辱增加到最深度,彻底蹂躏诗人自尊的灵魂”时屈原胸中喷薄而出的诗。
课文全篇探究
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是屈原斗争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且使全剧的主题异常鲜明地凸显出来,充分表现了屈原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实际上,独白中呼风唤雷的激情,毁灭诸神的愤怒,纵贯宇宙的气势,直接显露了郭沫若鲜明的个性、炽热的感情,是郭沫若式的自我倾诉,而且具有深沉的现实指向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有力地抨击了抗战时期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投降政策,鼓舞了全民族的斗争意志,推动了正在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
课文全篇探究
本文主要叙写了靳尚和郑詹尹密谋毒害屈原,以及屈原在大殿里的内心独白,塑造了一个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忧国忧民、坚贞不屈的爱国者形象。作者借屈原遭受陷害后的抒情独白,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课堂小结
课文主旨
课堂小结
写作特色
1.瑰丽奇特的想象美
本文想象瑰丽、奇特,把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屈原对光明的追求,对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的渴望,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在屈原的想象中,风、雷、电都有了人的性格,都具有人的意志。
2.激越澎湃的情感美
作者让屈原呼风唤雷,借屈原之口,唱出了对时代的愤怒。作者笔下的屈原早已超出了历史人物形象,他敢想敢骂,希望用风、雷、电的力量,毁灭一切黑暗势力,比历史中的屈原的形象更加神采飞扬、光辉夺目。全文雄浑壮阔,气势磅礴,洋溢着高昂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
3.灵活多变的修辞美
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独白中,屈原满怀激情地直接和风、雷、电对话,直接怒斥了偶像神灵,这些拟人手法的运用,痛快淋漓地表达出鲜明的爱憎之情。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屈原
(节选)
靳尚、郑詹尹密谋烧死屈原
风雷电颂
呼唤风、雷、电:打破黑暗
怒斥神像:抨击昏庸腐朽
与黑暗决裂
与光明同行
一、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课文节选的这一场,靳尚和郑詹尹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人的对话与屈原的独白有什么联系
教材课后习题
主要内容:遵南后意旨,欲密谋毒死屈原,放火焚烧东皇太一庙,并借雷电来掩人耳目。
联系:两人的对话把以南后为首的奸佞们与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了顶点,暴露了以南后为首的奸佞们的猥琐、阴暗、凶残和毒辣,引出了屈原的出场,为下文屈原独白中摧毁一切黑暗的激愤情绪和斗争决心做了铺垫,也为屈原痛斥象征着昏庸腐朽统治集团的“土偶木梗”的行为做了极好的注解。
二、课文的主体是屈原的独白。反复朗诵这段独白,体会“风”“雷”“电”等形象的象征意义,说说独白表达了屈原怎样的思想情感。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这段独白表现了屈原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世界的热望,也表达了屈原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三、阅读剧本,要注意舞台说明,这样有助于把握戏剧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性格等。找出课文中的舞台说明文字,分类概括其不同作用。
(1)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道具、布景类:“东皇太一庙之正殿……各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
作用: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背景,渲染了气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
(2)人物动作、表情类:如括号中的“命卫士乙”“鞠躬”“迟疑地”“惊异”“含怒”“把面巾蒙上,向卫士”等。
作用: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为演员提供了表演的依据。
(3)上下场提示:如“靳尚带卫士二人,各蒙面,诡谲地由右侧登场”“向湘夫人神像左侧门走入”“俄顷,一瘦削而阴沉的老人,左手提灯,随卫士乙由左侧门入场”“靳尚与二卫士由左首下场”“郑詹尹立在神殿中,沉默有间……将屈原带出”“屈原手足已戴刑具……则拳曲于胸前”等。
作用:提示人物上下场信息。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体会人物形象。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尝试分小组进行表演,为完成本单元的任务二做准备。
【思路引导】熟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注意声调节奏,读出情感。
拓展延伸
屈原的名言警句
原文 译文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前路漫长遥远无边,我将上天入地地寻求出路。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离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为此即使万死也不后悔。
早晨饮用木兰花上滴落的露水,傍晚含咀秋菊飘落的花瓣。
天下都浑浊只有我清白(不同流合污),世人都醉了唯独我清醒。
题武关(节选)
杜 牧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对小人得势、贤臣见弃的历史现象进行了有力的鞭挞,对屈原所受的不公正的待遇表达出深深的同情。
蓝天野:塑造经典形象,传承艺术艺德
蓝天野(1927—2022)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演员、导演。2021年6月29日,满头银发的他,作为戏剧界唯一代表荣获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
从《茶馆》到《北京人》《蔡文姬》《王昭君》,再到《钦差大臣》《小市民》……蓝天野几十年如一日坚守舞台,塑造了众多经典人物形象,为人民文艺事业发光发热。
他德艺双馨,离休后,仍心系话剧事业,无时无刻不关心着下一代人才的培养。在他的影响下,当今许多活跃在艺术舞台的艺术家们,传承发扬了体验生活、扎根人民的宝贵传统,在不断的磨砺中成长为戏剧界的中坚力量。
蓝天野用自己一生的言行,践行着“只要党需要我、观众需要我,我就要发好光和热”的承诺,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献身,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