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爬山虎的脚》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爬山虎的脚》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4 10:1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爬山虎的脚》教案
【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照图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认识爬山虎的脚。
2.通过抓关键词句,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表达。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照图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认识爬山虎的脚。
2.通过抓关键词句,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表达。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图文结合,认识爬山虎
1.【板书:爬山虎】看,这就是爬山虎。爬山虎和其他植物一样,有根,有茎,有叶,逐一出示。
出示图片,观察爬山虎的花和果子。
其实很多的植物都有花有果,如果你没有看到过,那肯定是你还没有关注它。
2.【板书:脚】爬山虎有根、有茎、有叶、有花、有果。它有脚吗?
要点:
(1)植物没有脚。但是有些攀藤类植物有像“脚”一样可以往上攀爬的部位,这叫“卷须”。
(2)【板书:的】爬山虎的脚其实就是植物的“卷须”。
不仅爬山虎有“卷须”,黄瓜、葡萄、丝瓜等爬藤类植物都有“卷须”。作者把爬山虎的“卷须”比作了“脚”,所以,课文题目叫“爬山虎的脚”,而不是叫“爬山虎的卷须”。
板块二:图文结合,认识爬山虎的脚
1.认识爬山虎的脚
(1)【板书:样子】有三位同学读了课文后,把爬山虎脚的样子画了下来。三张图中,只有一张图画对了。是哪一张呢?
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哪一张图画对了,打上勾;另两幅图哪里画错了,请你圈出来,再从课文里找找画错的依据。
交流:
提示:为了把话说清楚,我们可以这样讲“课文中作者这样写 ,但是第 幅图上 。”
要点:第一张图:位置不对;颜色不对(在叶柄的反面 嫩红色)
第二张图:形状不对 (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像蜗牛的触角)
(2)放大第三张图,引读。这就是作者笔下的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根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3)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幅图是根据叶圣陶所描写的画下来的,爬山虎的脚真的是长这样吗?我们来看看实物照片,看看他写得对不对。(出示图片)
叶圣陶写的就是真实的爬山虎的脚,他描写的一点也没错。
2.为什么同样读了这一段,这两位同学没有画对呢?(因为读得不仔细)作者又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脚准确地写下来呢?(因为观察得仔细)
小结:观察得仔细,就能写得准确;读得仔细,就能画得准确。
板块三:比较阅读,发现作者把过程写清楚的秘密
1.观看视频。爬山虎是怎么向上爬的呢?【板书:向上爬】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延时拍摄的视频去了解。
2.生写爬行过程。
(1)你能把刚才爬山虎的脚如何向上爬的过程写清楚吗?(学生写3分钟)
(2)学生交流,评价。
3.比较阅读
(1)叶圣陶是怎样把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写清楚的呢?打开书本,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再比照一下自己写的,把他写的你没写到的地方圈出来。
(2)叶圣陶在写爬的过程时是把“爬”这个过程分解成六个动作来写的,每一个动作,他都用上了一个非常准确的动词。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找一找,圈出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填入表格中。(圈出关键动词,填入表格)
爬山虎的脚爬行记录表
分解动作一 触
分解动作二 变
分解动作三 巴
分解动作四 弯曲
分解动作五 拉一把
分解动作六 紧贴
要点:爬山虎向上爬是一个过程,只有把一个过程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动作,才能把这个过程写清楚、写具体。
4.辨析用词
(1)叶圣陶不仅观察得仔细,在描述这个过程时,用词非常准确。其中有一个字很特别——巴。“巴”住墙,是什么意思?
要点:吸、贴、粘
(2)那为什么要用“巴”,“巴”好在哪里?
要点:程度不同 巴比吸、贴、粘更紧、更牢固。
(3)爬山虎的脚就是这样牢牢地巴住墙,一脚一脚爬上墙,所以爬山虎也叫“巴山虎”。
看,这就是巴住墙的爬山虎的脚,作者说它就像是——蛟龙的爪子,是那么有力量。
5.复述过程
布置任务:为视频配解说词。
(1)练习,注意:要讲全六个步骤,要讲准确每一步的动作,要配上视频。
解说词:
看,爬山虎的脚开始往上爬了。
它的脚触着墙的时候,……。
细丝原先是直的,……。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
(2)指名讲述。
配上解说词,别人一边看,一边听着我们的解说,就能明白爬山虎的脚是如何往上爬的。
6.爬山虎要爬满整面墙需要几年的时间。所以,作者观察爬山虎不是观察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作者每次观察也不是一会儿,而是——很久,连续性观察。只有这样,我们不仅能看到静态的样子,还能看到动态的生长过程。
正是由于作者连续观察,所以作者还发现爬山虎的脚会变【板书:变】他看到——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又看到——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板块四:迁移运用,把生长过程写清楚
1.播放豌豆苗生长视频。这就是豌豆苗成长的过程,也可以分解成几个重要的动作。,请你认真观察,豌豆苗当时的动作是什么,用上准确的动词写下来。
2.交流
要点:分解动作抓得准确吗?是不是用上了准确的动词?
(1)第四天:嫩芽冒出来,钻出来
(2)第十二天:叶子舒展 卷须挥舞
(3)半个月后:钩住 卷住 抓住
小结:像这样仔细观察,把每天的变化准确记录下来,再把这几幅图连起来写,就能完成豌豆苗生长的观察日记。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爬山虎,认识了爬山虎的脚。我们也向大作家叶圣陶学习了观察要仔细、要持续;过程要分解写,用词要准确。我们要把这样的本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卷须)
样子 观察:仔细、持续
向上爬 表达:分解、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