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教案
【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连词、联系生活等方法,积累“家”的不同称呼,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与准确性。
2.积累背诵谚语,感受先民善于观察总结的品质,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看图连词、联系生活等方法,积累“家”的不同称呼,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与准确性。
2.积累背诵谚语,感受先民善于观察总结的品质,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任务一 辨字导入
1.出示孙悟空图片。他是谁?孙悟空有着火眼金睛,什么都能看得到,看得清,所以我们说他有“好眼力”。你有这样的“好眼力”吗?(有)那我们就来比一比眼力。
2. 这是一个字的甲骨文,猜一猜,这是哪个字?(出示“家”甲骨文)
提示:指名3、5个同学猜,先不做评价。
学生交流后:他们猜得对不对呢?出示现在的“家”。他们猜对了吗?
我们来看甲骨文的“家”字,外面一圈像什么?学生答;字的里边这部分像什么?
提示 :外面是外面一圈是房子的屋檐,中间是一只小猪,也就是“家”字下半部分的“豕”字。老百姓往往在屋檐下摆猪祭祀,这就是“家”,后来引申为“住所”等含义。【板书:家】
3.能看出来是什么字的同学都很了不起,说明你和孙悟空一样有好眼力。
任务二 梳理“人家名”
学习一:抓特点,配“人家”。
我们人类都有家,家的特点不同,所以也有不同的名字,我们看。
1.(出示“北京四合院”、“陕西地坑院”字 ,请生读。
要点:有围墙且空地比较大的房子,可以叫做“院”。
要点:北京四合院中间有一块空地,四面都被围住,所以叫作:北京四合院。(引读)
猜一猜:观察图,这个“人家”为什么叫做“地坑院”呢?
要点:这张图中间也有一块空地,而它建造在地底下,所以叫作:陕西地坑院。
评价语:你发现了它建造的特点,真不错!
2.(出示“福建客家土楼”“云南西双版纳傣家竹楼”)家还可以叫做“楼”。
要点:《说文解字》里说“楼,重屋也。”本义是指两层以上的房屋、楼房。这些房子都不止一层,所以这样的家可以叫作“楼”。
取一取:建筑材料不同,房屋也有可能有不同的名字。左边这栋楼围成一个圈,外面一圈黄黄的是什么呢?(黄土)所以我们可以叫他?(土楼)(请生回答)
那右边这座楼呢?可以叫什么?(竹楼)(请生回答)
要点:是呀,用“竹子”建造的楼可以叫做“竹楼”,你真会根据特点取名字。
3.(出示:苏州水乡人家)看,我们苏州的依水而建、素雅宁静的房屋叫做——水乡人家。
小结:同学们,原来建筑的特点不同,名称也可以不一样。【板书:建筑特点】
学习二:合文化,选“人家”
家还可以叫什么呢?在古代,人与人之间有着鲜明的等级差异,地位不同,“家”的叫法也不同。
1.读一读:出示“宫”、“府”、“宅”三个词,齐读。
2.看一看,猜一猜,哪个是“宫”、哪个是“府”、哪个是“宅”。
要点:帝王的住所称为“宫”,是最大最豪华的;宰相一类的重要官员或者亲王的房子称为“府”,规格仅此于“宫”;小官员及富裕人家房子称为“宅”,规格更小一些。一般普通老百姓的房子就叫“家”,没有别称。
小结:是呀,在古代,家的不同叫法暗示了家的规模与主人的地位。【板书:主人地位】
学习三:明礼仪,说“人家”
家还有别的称呼吗?我们都知道,“谦虚有礼”是一种优秀的品德,其实“家”的不同叫法也体现了这种美德。【板书:美德修养】
1.读一读:
舍下 寒舍 陋室 敝庐 ……(请人读)
要点:“舍”第四声,表示“房子”;“敝”表示“破败简陋”。
问:这些家听起来怎么样?(破烂)猜一猜,这是称自己家还是别人家?(自己家)
要点:是呀, 哪怕自己家很豪华,在他人面前也要谦虚。
府上 尊府 贵府 贵寓 ……(请人读)
要点:寓是比较高级的房子。
问:这些家听起来怎么样?(高级)猜一猜,这是称自己家还是别人家?(别人家)
要点:是呀,这样称呼别人的家,也是有礼貌的表现。
2.理一理:看,许多文人都在家的谦称中展现了自己的谦虚有礼。
(出示一句读一句)
(1)舍下如常,可释远念。 ——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
引导:鲁迅是一位文学家,在文坛上很有地位,住所条件在当时也是比较好的。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家里一切都好不必挂念时,是这样写的,谁来读?——“”(请人读)
问:家在哪里?(舍下)
要点:是啊,这就比直接称呼“家”显得更家谦虚有礼。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刘禹锡《陋室铭》
问:家在哪里?(陋室)
要点:是啊,他谦虚地称自己的房屋为“陋室”,体现了他谦虚有礼的品质。
(3)胡统领道:“贵府退贼之功,兄弟亦早有所闻。”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问:家在哪里?(贵府)
要点:是啊,文中的胡统领称呼别人家为“贵府”,谦虚有礼。
3.想一想:类似这样称呼自己与比人家的词汇还有许多,课后我们也可以查一查进行积累。
4.归在一个屏幕读:同学们,发现了吗?建筑特点不同,“家”的名称也不一样,读……;家的规模与主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家”的名称也不一样……;“家”的不同叫法也体现了谦虚有礼的美德修养,称自己家为……?称别人家为……。
任务三 区别“动物家名”,感悟多样与准确
学习四:找取名规律
规律一:取名准确,一种动物家可以有多个名称
1.读一读:
同学们,动物的家也各有特点,特点不同,名称也不相同。(出示动物家的名称)这些都是动物的家的名称。谁来读?
2.学生齐读。
3.鸟的家
想一想:出示多张鸟窝图,问:鸟儿的家叫什么(鸟窝、鸟巢)
“巢”这个字我们不太熟悉,这就是古代“巢”字的写法,谁能猜一猜,为什么鸟的家可以叫做“巢”呢?
(出示“巢”的古体字。)
小结:“巢”字结构与鸟的家特别像,所以它的家也可以叫“鸟巢”,一般“巢”都位于远离地面的空中。
4.马的家
(出示马厩图)问:马儿的家也有很多名字,可以叫什么?(出示:马棚、马圈、马厩)
学生齐读。
问:谁来选一个说一说,马儿的家为什么可以叫这个名字。
要点:“马圈”是因为马儿被人类圈养起来。
“马棚”是因为马儿的住所大多是木头做的,而且上面有遮盖。
提示:老师来提示你们一下,《说文》里说“厩,马舍也。”,可见“厩”专指马的住所,人们习以为常,约定俗成,也就叫习惯了。
小结:同学们,发现了吗?同一个动物的家,只要表达准确,可以有多个名称。
规律二:不同动物家可用同一名称
1.问:(出示“猪、马、牛、鸡”四个动物名)这些小动物有一个共同的家,叫什么?(圈)一起读。
2.猜一猜:为什么他们的家可以叫同一个名字呢?
要点:他们都是家畜,是人类养殖的,住所四周都被围住,这就叫“圈养”。
3.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的家也可以叫“圈”呢?
要点:鸭圈、驴圈……
小结:不同的动物,他们的家可能有相同的特点,拥有共同的名称。
学习五:说一说“动物家”
1.连一连:现在你能不能给小动物们找一找他们的家,在书上连一连呢?
2.请生读:连好了吗?敢不敢接受一个挑战——一句话介绍动物的家。
要求:请你照着投影的句式,选一个小动物,介绍一下它的家名。开火车读一读,看看哪组小朋友能够找对家而且不重复,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你觉得他说的是对的,就说“对”。准备好了吗?
3.小结:原来,动物住所特点不同,名字也是不同的,表达可以是多样的,但必须是准确的。
任务四 日积月累,体悟智慧
学习六:谚语背后的规律
1.一读:下面我们来学习“谚语”,先请你自己读一读。问:读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请2位同学)
要点:朗朗上口,像玉石敲击一样很好听;有节奏感;很押韵。
2.二读:是呀,有节奏感有韵律是谚语读起来的特点。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一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读出节奏感,准备好了吗?
3.看一看:这些谚语都和哪个季节有关啊?(秋天)
4.交流含义:同学们,这些谚语里藏着关于秋天这个季节的气象特点,你能发现吗?你发现了哪个特点?
第一条要点: 秋天到了天气变冷了,所以:立了秋……
第二句要点:二八月天气时冷时热,有人穿的厚,有的穿的薄,所以:二八月……
第三句要点:夏天的雨水少,秋天就会更早到来,所以:夏雨少……
第四句要点:大雁南飞的时候天气就开始变冷了,所以:八月里来……
第五句要点: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凉一些,等下了十场秋雨,我们就要穿棉衣啦。所以:一场秋雨……
第六条要点:到十月本来应该有点冷了,但是还会有一段温暖如春的天气,叫作“小阳春”。
5.发现长期观察:这些景象是不是观察一天就发现的规律?(不是)其实每条谚语里都藏着一段时间的观察,你能不能够火眼金睛,发现劳动人民观察了多久才得出这条谚语?
变色句子中表示颜色跨度的字词,读第一句,观察了多久呢?(立秋前后几天)
要点:是的,而且只观察这一年吗?
要点:原来,劳动人民是通过长年累月的观察,通过思考,才渐渐总结出这些谚语。
6.拓展谚语:立秋之后,天气转凉,农民伯伯们还观察到了哪些规律呢?
——(出示)
(1)秋后的蚊子,飞不了几天。
要点:天气变冷,蚊子也活不了几天了。不仅仅蚊子活不了,蚂蚱也蹦跶不起来了,所以有句话叫: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2)立秋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要点:夏天的衣服穿不上了,我们要换上秋天的衣服了。
(3)立秋十日遍地红。要点:谷物丰收了,瓜果也成熟了。
(4)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要点:芝麻喜欢热的天气,秋天气温下降了,芝麻当然就开不出花了。
(5)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要点:雨水充足,庄稼长得自然就好了。
7.总结: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家”在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称呼,明白了表达要准确多样,也学习了蕴含劳动人民智慧的谚语。最后,仲老师要送给大家7个字,读:处处留心皆学问。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多留心思考,收获属于你自己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