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物理
第九章 压强第1课时 压强 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压强 液体的压强
中考导航
一、考纲要求:
考点1、理解压力、压强的概念;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考点 2、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把压强知识应用于实际;
考点3、通过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考点4、能够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考情分析:
近几年中考试题对本章知识的考查集中在时间和长度的测量,速度、路程、时间的简单计算,考查内容一般难度不大,要求不高,因此,复习时以掌握基础知识、正确理解概念为主。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为主。考点梳理
一、压力、压强
1.压力:
(1)定义: 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方向: 于被压物体的表面,并不一定竖直向下。
(3)压力与重力: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 物体重力的大小。
(4)作用效果:跟压力的 和 有关。
2.压强:
(1)定义: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 的大小与 之比。
(2)计算公式:p= 。单位: ,简称帕,符号:Pa;
1 Pa= N/m2。
(3)推导出公式:F= ,S= 。 1㎡=102d㎡ =104c㎡ 。
(4)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压力一定时, 受力面积;②受力面积一定时, ___压力;③在减小 的同时增大 。垂直作用 垂直等于 大小 受力面积 压力 受力面积 F/S 帕斯卡 1
P S F/P 减小 增大 受力面积
压力 第1课时 压强 液体的压强(5)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②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③在 压力的同时 受力面积。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1)液体由于受到 的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有压强。
(2)液体具有 性,因此对阻碍它流动的 也有压强。
2.特点:(1)方向:液体内部朝 都有压强。
(2)等大: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3)深度:深度越深,压强越 。
(4)密度: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 。
3.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其中,p表示 ,单位是 ,ρ表示__ _,h表示 。此公式表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和深度有关。液体的压强与液体重力的大小 、液体质量的大小 、体积的大小无关,与减小 增大 重力 流动性 容器壁各个方向 相等 大 大 ρgh 压强 帕 液体密度 液体深度 密度 第1课时 压强 液体的压强容器的形状和大与容器的形状和大小无关。推导出公式:h= 。
4.连通器:(1)定义:上端 、下端 的容器。
(2)特点:连通器里装的是 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 的。
(3)应用:洗手池下水道的U形“反水弯”、水塔、 、 、 ___等。
重难点突破
一、压力和重力
例1、分别判断图2中支持面受到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关系。
点拨1:(1)物体只有在水平面上,物体所受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
(2)压力不是重力.
变式拓展1:一个重为500N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
对地面的压力为 N,他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力
为 N。当他坐在斜面在时,对斜面的
压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P/ρg 开口 连通 相同 相平 水壶 锅炉的水位计 船闸 图2500 500 小于 第1课时 压强 液体的压强二、液压力压强问题
例2 如图所示,一封闭容器中盛满了某种液体.对容器底的
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和p1[图中(甲)],若把容器倒置后对
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和p2[图中(乙)],
则F1与F2、p1与p2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
点拨2:
(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P=F/S)。
(二)、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
㈡其次确定压力F= PS同时,要注意的是所装液体容器的形状,只有容器为棱柱状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
图9D第1课时 压强 液体的压强(三)、液体压强与液体的重力有关,但液体对容器底所产生的压力F却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G.
(1)如图甲所示:F=G
(2)如图乙所示: F(3)如图丙所示:F>G 甲 乙 丙
变式拓展2、如图,一未装满水的瓶正放和倒放在水平桌面上,
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1﹑P2,
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分别为F1﹑F2,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P1>P2?F1>F2B.P1<P2?F1<F2C.P1<P2?F1>F2D.P1﹦P2F1<F2
三、对于实心有形状规则的固体压力和压强的计算:
例3:(南宁)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
压强分别为PA,P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
正确的是( )
A.FA<FB,PA<PBB.FA>FB,PA=PBC.FA>FB,PA>PBD.FA>FB,PA>PB
CB
第1课时 压强 液体的压强点拨3: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计算固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 F/S=G/S=mg/S=ρvg/S=ρgh,所以可以用公式P=ρgh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比较.
变式拓展3:如图10所示,高度相同的均匀的实心铝
圆柱体和铁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ρ铝<ρ铁)( )
A.铝的大 B.铁的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图10
四、关于固体压强的受力面积的判断
例4、(2012?泰州)一个盛水的平底茶杯,质量为450g,底面积为50c㎡,放在2 ㎡水平桌面上,杯子和水所受的重力为 N(g取10N/kg),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 Pa
点拨4:审题时要注意受力面积,要判断是否是受力的面积
图10B
4.5
900
第1课时 压强 液体的压强变式拓展4:(2014?齐齐哈尔)有一个平底茶壶(壶壁厚度不计),
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2×10-3m2,内装0.6kg的水后,测得茶壶
中水深15cm,若将该茶壶放在面积12m2的水平桌面中央,
则茶壶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多少Pa?茶壶对桌面的
压强为多少Pa?g=10N/kg.
(1)茶壶内的水深:h=15cm=0.15m,茶壶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ρ水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 (2)茶壶对桌面的重力:F=G=(m壶+m水)=(0.2kg+0.6kg)×10N/kg=8N,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F/s=8N/2×10?3m2=4000Pa. 第1课时 压强 液体的压强剖析重点实验:
实验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20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 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这里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3)分析比较图⒛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
(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⒛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
形变程度
丁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有关 第1课时 压强 液体的压强(5)小邹将海绵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发现无论是大块海绵还是小块海绵,对海绵的作用效果都与之前一样。他经过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小邹的方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6) 小邹同学又将现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分别平放与竖放在桌面上,观察到桌面都不发生形变,他经过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小邹的方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理由是: 。
(7)在物理学中,用 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8)实验时,如果旁边没有海绵,还可以选择 。 错误没有控制压力相等
错误 桌面的形变不明显,不能判断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大小 压强 沙子 第1课时 压强 液体的压强实验二:液体压强的特点
例2在做“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时,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3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
(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 ??? ?????????????????????? 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 ?????????.
(2)使用压强计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有高度差,应通过方法? ????进行调节。
①从U形管内倒出适量的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形管内加适量的水.
(3)由图(a)和图? ??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比较图(a)和图(b)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 ???? ??????????????.
(5)小明通过图(c)和图(d)两次的实验认为图(d)烧杯中盛的是浓盐水,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 ????????????????. 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转换法 不漏气 ② (C) 在同种液体相同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没有控制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相等第1课时 压强 液体的压强课堂精练
1 、(2014广东广洲市) 图10水平雪地上,穿着雪橇的芳芳总质量为70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Kg,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B.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的一样
C.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D.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2、(2013广东省)如题7?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
DC第1课时 压强 液体的压强3、如图14-8,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 则( )
A.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3: 2
B.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3:4
C.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2:3
D.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1:3
4、 (2012广东省).某实心正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ρ= (用m、a表示)。取6个这样的金属块,分别以图6的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 ,压强之比P甲:P乙= 。
Dm/a3 1:1 2:3 第1课时 压强 液体的压强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中考导航
一、考纲要求:
考点1、知道大气压的存在;了解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应用;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考点2、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二、考情分析: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实例及解释,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常见现象及解释
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能力题考点梳理
一、大气压强
1.产生原因:气体具有 ,受 作用。
2.定义:在大气内部向 存在的压强。
3.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 实验。
4.第一个测量大气压的实验: 实验。
5.标准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 mmHg= Pa。
6.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 ;在海拔3 000 m以内,每升高10 m,大气压减小100 Pa。
7.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
而 ,随气压减小而 。 流动性 重力 各个方向 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760 1.013×105 小 升高 降低 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物理学中把具有 的液体和 体统称为流体。
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_。
重难点突破
一、大气压
例1:关于大气压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
A.在同一地点大气压强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B.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
C.在不同的地点大气压强的值一定不同
D.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增加
点拨1:空气具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这是大气有压强的原因,并且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即使在同一地区大气压也是变化的。故选B.流动性 气 小大B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变式拓展:1一位小朋友的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是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裂的原因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B.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C.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D.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二、大气压的测量
例2、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
差将变大
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
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
CA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点拨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由于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所产生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水银柱的高度是指内外水银面的竖直高度差,不是指管倾斜时水银柱的长度。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就不变,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程度、槽中水银的多少无关.
变式拓展:2如图,能够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 )
A. B.
C. D.
C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三、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原理应用
例3:(节选2014?赤峰)在跑车的尾部安装有“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呈弧形凸起,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气流偏导器”上方的气体流速比“气流偏导器”下方的气体速度小.于是上方气流对气流偏导器的压强
__ 下方气流对气流偏导器的压强,从而使车轮“抓紧地面”
点拔3:
①已知速度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由v=s/t变形s=vt可求得它通过的路程;
②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③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首先分析出哪个位置的流速大,哪个位置的流速小;然后利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这一原理来解答。 大于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变式拓展3
3、(2014年江苏省常州市)航模小组制作了一款新型带侧翼的
浮沉艇.浮沉艇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螺旋桨快速转动时,
浮沉艇前进的同时能自行下潜.浮沉艇侧翼的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
A. ?B. ?
C. ?D.
B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剖析重点实验
大气压的测量
例题、如图甲所示,小玮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她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
对吸盘的压力.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
用力挤压吸盘.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D.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E.根据p= F/S,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1)小玮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 .
BCA 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实验中小玮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 .
(2)吸盘拉脱前,吸盘除受到重力作用外,还受到 ;
力的作用.要测出大气压的大小,如果实验中小玮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cm2,她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当时大气压约为1.0×105Pa).在不更换弹簧测力计的情况下,为了完成实验,改进措施是 .
(3)改进后,小玮发现通过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与1标准大气压值相差很大.她分析可能是 (写出一条).
(4)实验时小玮同学将吸盘四周蘸上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
要准确测量,应该利用课本中介绍的 进行测量.
(5)实验结束,小玮将带有吸盘的塑料挂钩静止在墙壁上,将一个笔袋挂在挂钩上,挂钩仍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挂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受到的大气压力减小????????????B.它受到的重力增加C.它对墙壁的压力增加??????????????D.它与墙壁间的摩擦力增大.
(6)小玮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测力计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这说明大气压的方向是 。
排开吸盘内空气 大气压 不能 选用面积小的吸盘 空气没有排尽 防止外面的气体进入吸盘 气压计(托里拆利实验) D向各个方向的 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课堂精练
1、下列事例中,一定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B、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
C、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 D、茶壶盖上一般开有一个小孔
2(2013年广东省)如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B
A 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 (2014广东省)如题9图所示,双手轻轻捏住一张薄纸,
将它放在下嘴唇底下,然后沿着纸片的表面用力吹气,
纸片被“吹”了起来,这是因为纸片上表面气体流速比下
表面的要 ,纸片上表面气体压强比下表面
的要 (前两个空选填“大”或“小”),纸片所受向上的压力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向下的压力。
4、如图甲、乙是同学们做过的两个物理实验。甲的现象:“从B管右端向管内吹气,A管水面上升”,说明的原理
是??????????????????????????? ???? ????????;
乙现象:“迅速击打硬纸板,鸡蛋不会随硬纸板飞出”,
说明的原理??????? ?????????????????。
5、(2014?齐齐哈尔)2014年3月8日凌晨,马航MH370与地面失联,牵动了全国各族人发的心,飞机的机翼上表面弯曲下表面比较平,这样可以使飞机利用 的原理起飞.军用雷达通过发射 在空中搜寻失联飞机. 大 小 大于 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物体具有惯性 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电磁波 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6.如图是小华做“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示意图.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
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测量出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应用的是_____
的原理.
(3)实验过程中为了测量出活塞的横截面积,需要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如果筒内空气没有排尽,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力拉动活塞需要的力与大气压作用在活塞上的力大小相等,然后根据P大气= F/S求出大气压强的值 二力平衡 全部刻度部分的长度 偏小 第2课时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