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考试练习卷(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考试练习卷(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4-13 12:05:32

文档简介

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考试练习卷(1)
(1-4章)
提示:
1. 本卷四大题,共3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请你认真阅读,细心答题,书写工整,把握好时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1·c·n·j·y
1. 在下列所示电路图中,灯L1、L2属于并联的是( )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甲、丙
2. 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3. 我校化学实验室有一个危险药品柜为了加强管理给其安装了电子锁,控制电路的两把钥匙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单把钥匙无法打开,电路中可行的是( )
4. 一支铅笔的自述:①将我斜插在盛水的玻璃杯中,你会看到我的身子变弯了;②我若躺在亮处,大家就能看见我;③我和圆珠笔是好朋友,都爱在纸上“玩”,不同的是,它在纸上“滚”,我在纸上“滑”;④你若把我的内芯接入电路,电流能从我的身上流过.你认为铅笔的自述中正确的是( ) www.21-cn-jy.com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都正确
5. 下面关于这次迎新晚会有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观众能通过声音来判断是哪位艺术家在表演,这是因为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的耳朵中,其传播速度为3×l08 m/s
C.声音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提高了歌声的音色
D.艺术家们演唱时靠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
6. 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 1998年中山主城区就推行了"禁鸣"措施,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也都悬挂了"禁鸣"标识,但机动车鸣笛所产生的噪音愈演愈烈。请你在下列方法中,选出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7.在清澈的水池边的人看到池底变浅了,在图中能正确描述光的传播路径的光路图是( )
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一定。关于电路的工作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时,两只灯泡是串联的
B.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变大
C.若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闭合S1 、S2后,则两表都被烧坏
D.若灯L1被短路,闭合S1、S2后,灯L1不亮,灯L2亮,电流表损坏

第8题图 第9题图
9. 将图甲中滑动变阻器连入图乙电路的a、b两点间,当滑片P向C端移动时,电灯L逐渐变亮,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该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A和B B.B和D C.A和D D.B和C
10. 当温度一定时,比较两根铜导线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导线较粗的电阻大 B.若它们粗细相同,则导线较长的电阻大
C.导线较细的电阻大 D.若它们长度相同,则导线较粗的电阻大
11. 某同学在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后撰写了一份实验报告,下面是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其中错误的是( )  21*cnjy*com
A.实验器材:刻度尺、平面镜、相同的两支蜡烛、白纸
B.将蜡烛逐渐靠近镜面,观察到像也逐渐靠近镜面
C.改变蜡烛到镜面的距离,观察到像的大小保持不变
D.改变蜡烛到镜面的距离,通过多次实验总结规律
12. 2014年4月24日,来自成都市的极米科技今天下午在京召开无屏超级电视发布会,为大家引入一个全新的概念——无屏超级电视。所谓“无屏电视”,是一台Android电视盒子加上了一块屏幕从而晋身成电视,只是这里的屏幕不是实体的LED屏,而是换成投影形式。其折光系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观看“无屏电视”的电视节目时要降低周围环境的亮度
13. 下列光学器材不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的是( )

A.照相机 B.折射式望远镜 C.自行车尾灯 D.放大镜
14. 将一个轻小草球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发现草球被吸引,则 ( )
A.小草球一定带负电 B.小草球一定不带电
C.小草球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D.无法确定小草球的带电情况
15. 如图所示电路,干路电流为I,通过滑动变阻器R1的电流为I1,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为I2。开关闭合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I1变大,I2变小,I不变 B.I1变小,I2变大,I不变
C.I1变大,I2不变,I变大 D.I1变小,I2不变,I变小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 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为0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流为0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V时,电流为0.6A
17. 现有两个阻值不等的未知电阻R1和R2,为了分辨它们的阻值大小,几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图中小灯泡规格相同),其中不可行的是( )

A B C D
1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20Ω。当开关S闭合后,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是由(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0.3A~0.1A B.0A~0.1A C.0.1A~0.3A D.0.3A~0A

第18题图 第20题图
19.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等各种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0.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为I1、U1;当再闭合S2,且将滑片P适当右移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为I2、U2,则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21教育网
A.I1﹥I2 U1﹥U2 B.U1﹤U2 I1大于、小于或等于I2都有可能
C.U1﹤U2 I1=I2 D.I1﹥I2 U1大于、小于或等于U2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1. 某同学在一个电阻器的两端接1.5V电压时,测出通过这个电阻的电流为0.3A.现在他将该电阻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上,它的电阻是______Ω。21·世纪*教育网
22. 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 m。
23. 如图所示,若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2V,则UL1= V,UL2= V;若S断开,电压表的示数为 V。www-2-1-cnjy-com
24.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和将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将 。(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5. 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边充以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成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图甲):
(1)烧杯内充以烟雾,是利用了烟尘微粒对光的____________来显示光通过的路径。
(2)烧杯底上放一个凸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说明凸透镜对光有_____作用。
(3)烧杯底上放一个凹透镜,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丙所示,说明凹透镜对光有_____作用。
26. 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平面镜,镜面与桌面成45°角,一个小球以V匀速沿桌面向镜滚去,如图所示,则镜中小球的像相对于桌面以 速度,沿 (填方向)运动。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7. 用导线把一节干电池、一只工作电压是2.5 V的小电珠和一段长约7cm的铅笔芯按图所示连成电路。调节铅笔芯串入电路中的长度,刚好使小电珠不发光.现在你可划燃一根火柴并加热铅笔芯,待会儿小电珠就能点亮;火柴一旦熄灭,小电珠也会慢慢地熄灭。原来,加热铅笔芯,其温度升高,电阻 ,而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路中电流 , 电灯发光。停止加热铅笔芯,其温度降低,电阻 ,所以电路中电流减小,电灯熄灭。
28. 请写出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所揭示的物理道理:
甲: ;
乙: ;
丙: 。
三、实验分析题 (每空2分,共24分)
29.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21cnjy.com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_____为止,这时会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通过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_。且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当我们使蜡烛远离镜面,则像将_________镜面(填“远离”或“靠近”)2-1-c-n-j-y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来源:21cnj*y.co*m】
(4)做实验时,其中有一组同学怎么也不能使物体与像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9题图 第30题图
30. 小华使用6V的电源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连接电路前,他发现电压表的0~15伏档已损坏,0~3伏档完好,他马上改接电路,完成实验。【版权所有:21教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点,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的示数为3伏,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可得出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Ω。
(3)小刚在连接好电路,发现开关闭合时,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6伏,则可能的原因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小华完成实验后,他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的几组示数,然后确认小灯泡的电流、电压,算出几组电阻值,求出的平均值就是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小丽认为他的方法是不正确的,理由是 。
四、分析计算题(3小题,共16分)
31.(2分)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图所示,经过4s后收到回声波。求此处海底有多深?(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31.(4分)如图所示,两等大的平面镜A、B直立在地面上,A、B高为0.95m,相距20cm.有一细束激光与竖直方向成45o角射到平面镜B的上边缘,经多次反射后射到地面.求:
(1)激光束射到地面前,一共发生了 次反射。
(2)投射到地面上的光点离A平面镜的距离。
33. (10分)为反对浪费,响应“光盘行动”,小明为自助餐厅的餐桌设计了“光盘仪”。餐盘放在载盘台上,若盘内剩余食物的质量达到或超过规定,人一旦离开餐桌,提示器就会发出提示音,其原理图如图所示。电源电压3V不变。提示器的电阻R0恒为50欧姆,传感器R1的阻值随载盘台所载质量变化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开关S闭合后,问:
(1)根据表中数据,当载盘台所载质量是100g时,R1的阻值是多少?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2)当电路中的电流达到0.03 A时,提示器会发出提示音,若空餐盘质量为100 g,此时盘内剩余食物的质量是多少?21·cn·jy·com
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考试练习卷(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1·cn·jy·com
1.答案:B解:由图可知甲、丁均为各用电器首尾依次连接组成的,故均为串联电路;而乙、丙中两灯泡并列连接在电源两端,故均为并联电路21教育网
2. 答案:A 解析:水中绿树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日环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故B不符合题意;人的眼睛被放大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插入水中的笔在水面处被“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2-1-c-n-j-y
铅笔芯与纸间是滑动摩擦,而圆珠笔的滚珠在纸上滚动,是滚动摩擦;铅笔芯内有石墨是导电材料。故全部正确。www.21-cn-jy.com
5. 答案:D 解析:观众通过能通过声音来判断是哪位艺术家在表演,这是因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B错误;声音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只是增大了响度,音色没有变化,故C错误;艺术家们演唱时靠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D选项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
6.答案:A 解析: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这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这是一人耳处减弱;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
7.答案:D 解析:人能看水底物是因为水底物反射了光,光且在水面发生发折射。故光是从水中射向空气,且在水面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8. 答案:B 解析:A、只闭合S1时,灯泡L2不亮,处于断路状态,只有灯泡L1亮,不符合题意;
B、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读数仍然等于电源电压,所以不变;由于此时两只灯泡是并联的,总电压不变,总电阻减小,所以电流增大,即电流表读数变大,符合题意;
C、若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此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阻值很大,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小,所以闭合S1、S2后,则两表都不会烧坏;21cnjy.com
D、若灯L1被短路,闭合S1、S2后,则灯L1不亮,灯L2也不亮,电流表损坏,不符合题意;
9.答案:C 解析:变阻器接线时注意“一上一下”接线,且判断电阻变化时要观察滑片离开下选的接线柱距离变化。【来源:21cnj*y.co*m】
11. 答案 A 解析:平板玻璃是透明的,用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镜是为了能看到镜后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版权所有:21教育】
12. D解析: A.凸透镜对光线起应该会聚作用;B.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C.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观看“无屏电视”的电视节目时要降低周围环境的亮度,以免其他光线影响观看效果。21*cnjy*com
13. C 汽车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
14. C 解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异性电荷相互吸引,而带电体可吸引轻小物体的,故小草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2·1·c·n·j·y
15.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R1R2是并联,两支路中电压不变且相等。故滑片P右移动时R1所在支路中电阻变大,电流变小,而R2所在支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都不变。
16. 答案:C 解析: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通过它的电流以及它两端的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只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压为0时,电流为0,但导体的电阻并没有变,且电压增大时,电流也增大,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电阻不变,仍是5Ω,故A、B错,C对;从图中可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V时,电流为0.4A。
17.答案:D 解析:A、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故A可行;B、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小.故B可行;C、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小,灯泡的亮度越小,故C可行;D、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不能反应R1和R2的阻值大小.故D不可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9. C 解析: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等各种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却是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的。21·世纪*教育网
20. 答案:B 解析:开关S2闭合前后,电压表测量的对象发生了变化,电源电压一定,S2闭合前测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闭合后测的是电源电压,所以U1<U2;因为滑片发生了移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发生了变化,故无法判断电流的大小,I1大于、小于或等于I2都有可能。  21*cnjy*com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1. 答案:5 解析:R=U/R=1.5V/0.3A=5Ω,将该电阻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上,电压增大,通过的电流增大,但它的电阻不变,仍是5Ω。
22. 答案为:虚;反射;6 解析: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像;已知小鸟距水面3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3m,所以“倒影”距小鸟为3m+3m=6m。【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3. 答案为:2.2;3.8;6 解析:当开关闭合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则可知,L1两端的电压为2.2V,则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L2两端的电压为6V﹣2.2V=3.8V;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灯泡L2可看作导线,电压表与电源相连,则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6V。
24. 答案为:变小;不变 解析:如图,R1和R2并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压表测量并联支路电压或电源电压 ∴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I1=U/R1,U、R1大小不变;∴通过R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I2=U/R2,U不变、R2变大,∴通过R2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所以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和将变小,电压表V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将不变。
25.答案:(1)漫反射 (2)会聚 (3)发散 解析:(1)当光照到烟雾时,烟雾颗粒对光的反射方向是不同的,会发生漫反射现象,所以我们从各角度可以看到光的路径;(2)当在烧杯底放一个凸透镜时,发现光路聚集,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3)如果放置凹透镜,发现光路是发散的,说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6. V 竖直向下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像等大,物像对称。小球沿桌面向镜面靠近,物像关系都符合此规律。故小球的像将竖直向下运动。
27. 减小 增大 增大 解析:导体的电阻不但受长度、材料和粗细的影响,还会受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串联电路中铅笔芯的电阻增大,电流就减小,电阻减小时电流就会增大。www-2-1-cnjy-com
28. 液体可以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答案合理都给分)
三、实验分析题 (每空2分,共24分)
29. (1)较黑暗;像的位置,比较像的大小 (2)完全重合,相同,垂直,相等,远离。(3)不能 (4)玻璃板不是竖直放置。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0. (1)画图:将电压表并联到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2)R=U/I=3V/0.34A≈8.8Ω
(3)滑动变阻器处断路 (4)温度不同,小灯泡的电阻也不同
四、分析计算题(3小题,共16分)
31.. 解:s=vt (1分)
=1500m/s×4s/2 =3000m (1分)
答:略。
32. (1)因为入射角也为45o,故每反射一次,光线下移20cm
发生反射次数为n=95cm/20cm=4.75 (1分)
所以发生反射次数应为5次 (1分)
(2)第5次反射点距地面高度为
h/=95cm-20cm×(5-1)=15cm. (1分)
因此光的落地点距离B镜面为15cm,则距离A镜面为5cm. (1分)

(2)当电路中的电流达到0.03A时,R'=U/I=3V/0.03A=100Ω (2分)
R1'= R'-R0=100Ω-50Ω=50Ω (2分)
查表可知,载盘台所载重量为150g。
则剩余食物的质量为m余=150g-100g=50g(2分)
201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考试练习卷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1. ; 22. 、 、 ;
23. 、 ;
24. 、 ;
25.(1) 、(2) 、(3) ;
26. 、 ;
27. 、 、 ;
28.甲: ;
乙: ;
丙: ;
三、实验分析题 (每空2分,共20分)
29.(1) 、 、
(2) 、 、 、 、 ;
(3) 、 (4) ;
30. (1)

(2) 、(3) (4) ;
四、分析计算题(3小题,共20分)
31.解:
32. (1)
(2)解:
33.(1)解:
(2)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