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种子的传播
科学粤教版 四上
粤教科技版五年级上册
20.水降下来了
目录
1.课前导入
2.新知探索
3拓展实践
看云识天气
看云识天气
卷积云:
小圆块的云朵,一个一个的累积叠加起来,看起来类似波纹的样子,所以大家管这样的天气叫做鱼鳞天。代表着好天气,晴朗。
高积云;和卷积云很类似,大体的区别就是范围更大,云朵更厚,而且看起来白色云中有暗。同样是好天气的意思。
积雨云; 通常出现在低空中,云彩颜色很暗沉,塔形云层的高度可达6000米以上。通常出现这种云代表着有大雨,强风,雷鸣,和闪电的到来。
高层云;在太阳光或者月光的照耀下,会像是灰蒙蒙的布帘。所到之处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如果云朵越来越厚越暗,那么就要下雨了。
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变成小水珠或小冰晶。这些小水珠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天空,就形成了云。
云的形成
活动1:云里的水变成了雨
思考:云里的小水珠是怎样变成了雨?
活动1:做模拟实验,探究雨的形成。
思考:
1.需要哪些实验材料?
2.怎样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实验的条件?
结合P52页的资料设计实验,完成模拟实验方案
实验名称:探究雨的形成。
实验材料:烧杯、热水、铁盘子、冰块
思考:为什么要放冰块
高空中的温度低,放冰块是模拟高空温度,加快水蒸气的凝结作用
1.烧杯里装约2/3毫升热水,模拟地表水;
2.在烧杯上部盖一个铁盘子
3.在盖子上装有冰块,模拟高空的温度;
4.一段时间后,仔细观察并记录铁盘子底部出现的实验现象,推测雨形成的过程。
5.完成活动记录p20页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铁盘的底部有许多小水珠,并且有小水滴降落下来。
实验结论
地上的水变成了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在天上形成了云;如果水蒸气冷凝就会结成较大的水滴,水滴就会落下来形成雨。
除了下雨,下雪和降冰雹也是常见的降水形式。下雪和下冰雹时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冰雹一般出现在什么季节?
下雪一般出现在寒冷的冬天,下雪时天气多以阴天为主。温度一般要降到0℃以下。
雪是从大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结而成。云中的低温使得水蒸气结成冰晶,当气温够低时,冰晶落到地面仍是雪花时,就是下雪了。
雪形成的条件是,1.大气中需含冷的冰晶核,2.充分的水汽,3.气温在0℃(冰点)以下。
雪在融化时会吸热,所以融雪时地面气温会比下雪时低。
冰雹一般出现在夏季或春夏交际,气温差异大的天气里出现。
降冰雹是一种天气现象,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
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此时相对湿度为100%;当遇到冷空气则液化,与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形成雨滴或冰晶,越来越大,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冰雹大多出现在冷暖空气交汇激烈的2~5月份,也可能在盛夏强烈而持久的雷暴中降落 。
想一想:雨、雪、冰雹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雨水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润而茁壮成长。但暴雨造成的洪水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降雪可以缓解、补充地球的水资源,但是雪量过大会影响人们出行,并破坏农作物等。
冰雹是一种破坏性天气现象,颗粒大的冰雹会打毁庄稼,损坏房屋,砸伤行人等。特大的冰雹甚至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雹灾是中国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总结:
降水主要形态有雨,雪和冰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差有关系。
云和雾也是常见的自然现象,请描述它们的特征并说一说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雾
云
阅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