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诗集》高朗二中 张桂丽 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诗古体诗近体诗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
曹操《短歌行》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
白居易《琵琶行》杂言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绝句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鹳雀楼》律诗七言绝句:杜牧《泊秦淮》五言律诗:杜甫《春望》七言律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汉乐府一、汉乐府的含义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
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其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辞予以配乐,以及将文人歌功颂德之诗制谱,以供统治者祭祀和朝会宴饮时演奏使用。后代将乐府所唱的诗歌,直接称作“乐府”,于是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汉乐府”即是汉代的乐府诗。
根据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的分类,汉乐府大抵保存于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之中。
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的精华。 二、汉乐府的内容与形式
汉乐府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
其优秀作品真实、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
会现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叙事性是其基本
艺术特色。成功之作往往能够通过人物的语言和
行动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形象,语言朴素而富有感
情。
汉乐府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
采用杂言和五言,长短随意,整散不拘,是一种
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体诗。特别是其中的五言诗,
为汉代民间首创,后来经过文人加工,成为中国
诗歌的主要形式。汉乐府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
具有深远的影响。(一)对统治阶级压迫的反抗
《 陌上桑》
《汉乐府·东门行》
(二)对战争和徭役的揭露
《战城南》
《十五从军征》(三)爱情婚姻
(1)对忠贞不渝爱情的追求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
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
合,乃敢与君绝。
清 · 张玉谷《古诗赏析》
首三,正说,意言已尽,后五,反面竭力申说。
如此,然后敢绝,是终不可绝也。迭用五事,两就
地维说,两就天时说,直说到天地混合,一气赶落,
不见堆垛,局奇笔横。(2) 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的抗议。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
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
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
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
来比素,新人不如故。”(三)爱情婚姻
(1)对忠贞不渝爱情的追求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
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
合,乃敢与君绝。
清 · 张玉谷《古诗赏析》
首三,正说,意言已尽,后五,反面竭力申说。
如此,然后敢绝,是终不可绝也。迭用五事,两就
地维说,两就天时说,直说到天地混合,一气赶落,
不见堆垛,局奇笔横。(四)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五)对劳动美的表现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是一本书,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汉乐府民歌大多是叙事诗,这些诗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的喜怒哀乐。有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穷困生活;有的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有的表现了反对封建婚姻、追求美好爱情的愿望;有的揭露了贵族的腐朽生活和社会的黑暗。 听朗读注意停顿和感情。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道逢乡里人,“家里中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zhǒngdòuzhìkúigēngyíchōng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理解字词、句子: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始:才 。道逢:在路上遇到。阿:语气词,无实义。 冢:坟墓。 累累:形容坟丘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狗洞 。 雉:野鸡。中庭:庭院中间。 旅谷:旅,野生。旅谷,野生的稻谷。 羹:汤 。贻:送给 。 舂:放在石臼里把谷物的皮捣掉。
持:拿来。 作:当作。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路上碰到一个故乡的村民,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应该送给谁一起分享。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兵身处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是一个野心勃勃、好大喜功的人,年年对匈奴发起战争,于是,文中的主人公就“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之久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老兵回到家乡,他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画出诗句并作批注。听到:
“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累累。”
(远远看过去那一片种着松树柏树、纵横堆积的荒坟的地方,就
是你的家。)
看到:
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
松柏冢累累
做的:
舂谷持作饭,
采葵持作羹。羮饭一时熟,
不知贻阿谁。“不知贻阿谁”一句,进一步突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令人对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产生极度痛恨之情。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动作、神态描写,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突出老兵 “出门东向看” 与 “泪落沾我衣” 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畅所欲言: 老兵的遭遇仅仅是他一个人吗?一个家庭吗?是什么造成了老百姓们悲惨的生活呢?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
(封建社会的兵役制度、连年的战争)情节:始得归→道逢乡→见家景 -—做饭羹—出东门—泪沾巾情感变化:思亲情切——希望落空——绝望——悲哀流泪——心意茫然
主旨:这首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
十五从军征从军之久:
回乡所见:
行动:
回乡心情:
远望:
近看
狗窦:
梁上:
中庭:
井上: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松柏冢累累兔入雉飞生旅谷生旅葵舂谷、作饭、采葵、作羹泪沾我衣兵役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当堂检测一:注音:
葵、羹、贻、柏、冢累累、 舂、窦
二、填空:
(1)《十五从军征》 选自———朝———— ,是一首————诗,诗中描绘了——————————的情景, 揭露了————————。
(2)诗中表现老人从征历时之久的诗是————,————。
(3)描写久经征战的士兵归来时家中凄凉景象的句子是———— ,————,————,———— 。
(4)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
(5)表现老兵极度伤心的诗句是————,————。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世界需要和平,
人民反对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