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简答题专题训练题
1.实验课时,使用水温计测量水温需要注意些什么?
2.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到水杯子里有小水珠这种现象出现,这是什么原因?
3.请你说一说冰和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4.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要注意什么?
5.把纸撕碎和水变成冰有什么不同?
6.使用酒精灯时你有什么注意事项要提醒同学们吗?
7.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把它们放在通风和向阳的位置。2至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我们有什么发现?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
8.请你说一说把纸撕碎和冰融化成水有什么不同。
9.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10.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体验,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空气,能说明空气是存在的。
11.有哪些办法让衣服干得快些?(最少2个)
12.简要说一说云是怎样形成的。
13.牛奶溢出时,你应该及时采取哪些措施制止牛奶泡泡继续溢出?
14.小明的妈妈用煤气灶煮鸡蛋,当锅内水开后,是继续用大火加热还是改用小火?
15.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溶解现象?
16.被同样温度的水蒸气烫伤为什么会比被水烫伤更严重?
17.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18.如何使用气温计?
19.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20.食盐和水是怎样分离的?分离后水到哪里去了?
21.列举4种生活中常见的空气被压缩且有弹性的例子。
22.请举一个例子证明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23.有哪些办法让衣服干得快些?(最少2个)
24.说一说人们是怎样利用空气会流动的原理的。
25.在做水能溶解的实验时,为什么要将食盐和小苏打一份一份地加入?
26.你知道制作一个“热气球”需要哪些材料吗?
27.如何测量降水量?
28.说一说生活中的蒸发现象。(请举三例)
29.精细的食盐与沙子混合在一起了。怎样做能把它们分开?请在下面空白处有顺序地写出想到的步骤。
30.为什么说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31.红糖溶解于水,沙子溶解于水,溶解的结果有何不同?
32.你认为空气有哪些特征?(写出两点即可)
33.课本中是怎么证明空气能占据空间的?请你简单说一说。
34.校园内的国旗为什么会飘起来?
35.整理统计12月份的降水时,统计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36.如下图是一玻璃瓶,瓶中装有部分水,a和b为两根吸管,若要将瓶子中的水挤出来,我们可以怎样做?并请解释一下原理。
37.混合在一起的铁屑、木屑、沙子和糖,怎样才能把它们分离开?快想出最简单、最方便的步骤来!
38.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便?
39.空气会流动,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周围的人观察到空气的流动?请你举出两个例子。
40.生活中能够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哪些?(请举三例)
41.请简单描述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42.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空气,请你说一说空气的特点有哪些?
43.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什么变化?
44.在生活中,你能用哪些方法使空气流动起来?试列举4例。
45.干手器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加快水分蒸发的?
46.请你利用生活中的其他测量工具,想一想还可以怎么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47.请写出3句有关天气的谚语。
48.生活中有哪些加快溶解的方法?(最少2个)
49.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请各举两例生活中的事例。
50.为什么雨过天晴后,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①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②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③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④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答: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3.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不同点:冰坚硬、光滑、有固定形状,是固体;水柔软、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是液体。
4.(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5.把纸撕碎,纸还是纸,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而水结冰是从液态变成了固态,属于状态变化。
6.(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用外焰来加热;(4)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如果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子上并开始燃烧,可用湿布或沙土覆盖扑灭。
7.不盖塑料膜的杯子中的水量减少,说明水发生了蒸发现象,有一部分水变成水蒸气到空气中去了。
8.把纸撕碎,纸还是纸,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而冰融化成水是从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状态变化。
9.水在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温度逐渐升高,声音较大;水在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温度保持不变,声音小。
10.在一个水盆里放入适量水,再把饮料执放入水中,向其中装水,会看到口处冒出气泡,证明饮料并中有空气,即空气是存在的(或者:取一个不漏气的塑料,打开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塑料袋会鼓起来,袋中的气体就是空气,即空气是存在。
11.放在阳光下、通风处、用衣架把衣服展开。
12.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可以浮在空气中,这就形成了云。
13.关掉煤气灶开关,取下锅盖。
14.小火
15.生活用用到溶解的地方很多,比如冲咖啡、糖水、配置注射药物等,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比如用热水冲泡咖啡、颗粒状的感冒冲剂,用热水冲泡洗衣粉并用手搅拌。
16.因为水蒸气要变成水的时候会放出热量,所以当人体接触到的时候,水蒸气会遇冷变成水,同时放出热量,使人体接触到的温度更高。
17.(1)向酒精灯内添加适量酒精。
(2)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灯芯。
(3)用灯帽盖住酒精灯,火焰熄灭后拿起灯帽再盖上。
18.(1)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2)悬挂在空中。(3)保持干燥。(4)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5)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19.水结冰后形态发生变化:有固定的形态、不流动、固体,而且体积变大。
20.①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②边加热,边搅拌。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③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21.气球、轮胎、篮球、游泳圈等
22.把敞口的瓶子倒过来浸到水里,然后慢慢倾斜,瓶子里的空气会跑出来,水进入到瓶子里。说明瓶子里的空间开始是被空气占据的。
23.放在阳光下、通风处、用衣架把衣服展开。
24.人们利用空气会流动的原理制造了帆船、热气球、飞机等交通、工具, 除此之外人们还利用了空气流动产生的风来发电。
25.避免一次加入过多,导致个能冶胖,以实验结果不准确。
26.需要一个较大的塑料袋、一个纸筒和一支蜡烛。
27.①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②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③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28.湿衣服晾干;湿布拖地,地面变干;雨过天晴,水洼变干;洗手后,手慢慢变干等。
29.①先将混合物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让食盐充分溶解;②过滤,将沙子过滤出来;③再将食盐水放入蒸发皿中蒸发掉水分,即可得到食盐。
30.食盐溶解于水之后,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来。
31.红糖溶解于水变成人眼看不见的微粒,沙子沉淀在水底下。
32.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
33.将一张普通的餐巾纸放入烧杯中。然后将烧杯倒扣放入水槽中,全部浸没。取出这张纸没有湿,原来是烧杯里充满空气,而空气占据了空间,给这张纸提供了一个干燥的环境。
34.是空气的流动,使国旗飘起来。
35.降水的形式、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的时间等。
36.向b管吹气;空气从b管不断吹入玻璃瓶,占据了瓶中越来越多的空间(瓶内气压越来越大),瓶中的水就被空气从a管挤压出去了
37.(1)先用磁铁从混合物中吸出铁屑;(2)再把混合物倒入水中,这样,木屑就会浮起来,用纱布把木屑打捞上来,就只剩沙子和溶解的糖了;(3)把剩余的物质进行过滤,就可以在滤纸上得到沙子;(4)把剩余的糖水倒入锅中,再加热至水完全蒸发,就可以得到糖了。
38.好处:可以看到美丽的冰雕,吃到冰淇淋,降温。
不便:路滑给人们行走带来了不便。
39.看物体摇动或飘动,如树枝、旗帜、烟、纸屑等;感受风吹拂身体等。
40.食盐、白糖、味精、小苏打、酒精等。
41.使用方法:①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通风的地方。②悬挂在空气中;③保持干燥;④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⑤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42.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透明的、看不见、摸不到、会流动、是气体、有重量、可以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
43.固态变成液态
44.证明空气会流动的方法:1.吹肥皂泡,肥皂泡飘起来,证明空气会流动。2.大树的树枝摇动证明空气在流动。3.夏天房子感觉到凉,证明空气在流动。4.奔跑的时候头发飘起来,证明空气在流动。5.站在上坡上,感觉凉飕飕的,证明空气在流动。6.五星旗飘起来,证明空气在流动。
45.①提高液体的温度;②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
46.用电子秤,先称出空袋子的质量,然后称出装满空气的袋子的质量,差值就是一袋空气的质量。
47.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日头,西虹雨。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48.用热水、搅拌、研碎等。
49.答: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气球爆炸、水结冰……;化学变化:铁生锈、蜡烛燃烧。
50.因为雨过天晴后地面上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了,所以会慢慢消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