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判断题专题训练
1.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会自己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
2.声音的强弱用音高来描述,声音的高低用音量来描述。( )
3.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有关。( )
4.将钟罩里的声音抽调,钟罩里闹钟的声音会减小。( )
5.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强。( )
6.脂肪会使人发胖,我们要拒绝一切含有脂肪的食物。( )
7.为了保护听力,我们不要长时间戴着耳机听音乐。( )
8.生活中有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有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 )
9.食道像一根管子,用来输送食物。( )
10.雾霾天,我们要减少户外活动,尽量留在室内。( )
11.我们听到的声音有强有弱,有高有低,各不相同。( )
12.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
13.用不同力度敲打音叉,轻轻敲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敲发出的声音强。( )
14.小车运动的方向都是向前的,与绕橡皮筋的方向无关。( )
15.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发出的声音高低相同。( )
16.有些物体工作时不需要能量。( )
17.饮食单一不利于身体健康。( )
18.在制作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时,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越多越好。( )
19.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吸足一口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
20.手指脱皮、口腔溃疡时,需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 )
21.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 )
22.在安静状态下,人每分钟呼吸60次左右。( )
23.同一个乐器可以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
24.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不同的物体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
25.早餐不吃没关系,午餐和晚餐多吃点就可以了( )
26.声音在塑料棒和钢条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 )
27.牛顿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
28.牙齿龋齿(龋病牙)也会影响消化,消化系统是一个整体。( )
29.当橡皮筋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消失。( )
30.平静呼吸时,肋骨的位置是始终保持不变的。 ( )
31.在模拟胃的蠕动时,如果袋子里面有气体,要先把气体排净。( )
32.远处有声音传过来,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
33.用相同铝箔纸折不同形状的小船,它们的载重量都是一样的。( )
34.火箭发射时,会向下喷出气体,同时受到一个向上的反冲力。( )
35.坡度越大,小车滑下的速度就越快,木块被撞后滑行的距离越远。( )
36.当我们用力敲鼓时,鼓面振动加快,发出的声音越大。( )
37.男同学说话声音粗,指的是音量强。( )
38.物体振动得慢,声音就会没有。( )
39.在日常生活中,汽车行驶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越小越好。( )
40.空气、液体能传播声音,而固体不能。( )
41.大肠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
42.食物多样化有利于身体健康。( )
43.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触水面能引起水面产生波纹。( )
44.运动起来,心跳的次数会加快,呼吸不会。( )
45.纸片、落叶等轻小物体不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
46.我们身体里的呼吸器官只有气管和肺。( )
47.在做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的实验中,我们需要控制的不同条件是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其他条件则要保持一致。( )
48.地震被埋后选择敲击下水道管道的方式呼救最好。( )
49.人呼出的气体主要是氧气。( )
50.只要我们对物体用力,物体就能发出声音。(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详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唯一形式,没有外力作用的时候,物体会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会自己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阻力的作用,而不一定是重力作用。所以该判断是错误的。
2.×
【详解】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描述,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3.×
【详解】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这种说法错误,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
4.√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把玻璃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由于没有传声的空气,里面成了真空情况,因此,玻璃罩里的闹钟铃声慢慢减小,直至完全消失。
5.×
【详解】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固体 > 液体 >气体。
6.×
【详解】脂肪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有四个方面,供给人体热量作用,构成身体组织和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调节生理机能的作用,溶解营养素的作用。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应该适量摄入,不能完全不吃。
7.√
【详解】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耳朵,不能长时间在声音强的地方。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伤害我们的耳朵。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8.√
【详解】在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有很多,例如轮胎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轴承用钢珠是为了用滚动摩擦来减少摩擦力。
9.√
【详解】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食道像一根管子,用来输送食物。题目说法正确。
10.√
【详解】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不生病就算健康,它还包括心理健康,健康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身体健康不仅与生活习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还与生存环境息息相关。雾霾天气我们应该减少户外运动。雾霾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11.√
【详解】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我们周围的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各不相同。
12.√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为下呼吸道。人体吸进空气气体所经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人体呼出气体气体所经路线是: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13.√
【详解】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不同力度敲打音叉,轻轻敲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敲发出的声音强。题目说法正确。
14.×
【详解】略
15.×
【详解】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钢尺伸出桌面越短,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题意错误。
16.×
【详解】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17.√
【详解】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我们每天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饮食不均衡会导致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失,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
18.×
【详解】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绕的圈数多,它的弹力大,小车行驶得远;橡皮筋绕的圈数少,它的弹力小,小车行驶得近。在制作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时,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应该在橡皮筋的弹性范围内,超出这个范围会损坏橡皮筋。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9.√
【详解】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如成人的肺活量大于儿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参加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肺活量。
20.√
【详解】略
21.×
【详解】物体振动能产生声音,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振动物体在真空中我们不能听到它的声音。
22.×
【详解】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在安静状态下,人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
23.√
【详解】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高,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低。同一个乐器,只要振动的幅度不同,就可以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24.√
【详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物体的弹性好,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就快。一般来说在固、液、气三种物态中,固体的弹性最好,气体最差,因此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25.×
【详解】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食物多样、讲究荤素搭配,清淡少盐,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吃早餐,上午时间营养物质和能量无法满足身体的需要,长期这样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题目说法错误。
26.√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塑料棒和钢条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一些。
27.×
【详解】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28.√
【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义。牙齿龋齿(龋病牙)也会影响消化,消化系统是一个整体。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道、胃部、小肠、大肠,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9.√
【详解】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当橡皮筋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消失。
30.×
【详解】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所以平静呼吸时,肋骨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
31.√
【详解】胃能够短暂地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食物在人体胃中进行蠕动,会形成食糜。当袋子里有气体时,就像胃胀,胃胀会阻碍胃的蠕动。
32.√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果有声音传过来,那么一定是有物体在振动。
33.×
【详解】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用相同的铝箔纸可以折成不同形状的小船,小船的体积不一样,所产生的浮力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船的体积(容积)越大,排开水的体积就越大,载重量也就越大。所以我们要尽量增大小船的体积,来增加载重量。
34.√
【详解】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运用反冲力运动的。火箭发射时,会向下喷出气体,同时受到一个向上的反冲力。
35.√
【详解】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运动速度快慢与能量强弱有关,运动速度快,具有的能量强。反之则弱。坡度越大,小车下滑后的速度越快,撞击力越大,小木块被撞开的距离越远。坡度越小,小车下滑后的速度越小,撞击力越小,小木块被撞开的距离越近。
36.×
【详解】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当我们用力敲鼓时,鼓面振动幅度加大,发出的声音越强。
37.×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主要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男同学说话声音粗,指的是声音低。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38.×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且需要通过一定的介质(如空气、固体或液体)传播才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它是一种波动现象。听到声音不仅声源要发声,还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才能听到声音。振动的慢,发出的声音就低,而不是没有声音。故题干说法错误。
39.×
【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汽车行驶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并不是越小越好,如果越小的话,会使原先停着的汽车可能很难向前开动,也会使原先开动着的汽车很难停止。
40.×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
41.×
【详解】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依次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被排除体外。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42.√
【详解】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食物要多样化,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为了健康成长,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摄入量。
43.√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用刚击打过的音叉轻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是因为音叉的振动导致水面产生波纹。
44.×
【详解】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所以人在运动时,每分钟呼吸次数与平静时相比会加快。
45.×
【详解】在地球上,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使所有物体都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纸片、落叶等轻小物体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46.×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为下呼吸道。所以我们身体里的呼吸器官不仅有气管和肺,还有咽、喉。
47.√
【详解】在做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的实验中,做的是对比试验,要保持除了橡皮筋圈数改变之外的其他物理量保持不变。
48.√
【详解】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进行传播,所以可以通过敲击废墟板或墙壁产生声音并通过固体向外传播声音,这样可以引起救助人员的注意答,最后会获得救援,题目观点正确。
49.×
【详解】人体的呼吸道是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气体从鼻腔进入,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到达肺部;人体不需要的气体在肺部集中,经过支气管、气管、咽喉、鼻腔流出体外。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我们的呼吸,要求学生掌握人呼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50.×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我们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振动才能够发出声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