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实验题专题训练
一、实验题
1.在探究滑动摩擦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时:
(1)猜测:a.可能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有关;b.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你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 有关。
(2)为了探究实验猜测,小明同学准备了下列器材:弹簧测力计、光滑长木板、棉布、毛巾、长方形木块、正方形木块。
①为了验证猜测a是否正确,实验时应选上述器材中的 (填“长方形”或“正方形”)。
②为了验证猜测b是否正确,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分别在光滑长木板、棉布和毛巾表面作匀速运动,得到如下数据:
接触面材料 光滑木板 棉布 毛巾
弹簧测力计示数/牛 0.1 0.3 0.8
根据数据可知,原猜测b是 (填“正确”或“错误”)。
2.一个小组在做“探索尺子音高变化”实验时记录如下: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cm) 音高 振动的快慢
8 高 快
12 较高 较快
16 较低 较慢
20 低 慢
(1)尺子发出的声音是由尺子的 产生的,它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分析记录表可知,声音的高低变化与 有关。
(2)分析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 ,振动越 ,声音就越高。
(3)根据以上实验结论,我们可以推出,用同样的力敲击同样粗细、不同长短的两枚铁钉,长铁钉发出的声音 ,短铁钉发出的声音 。
3.如图,有三组同学根据不同的材料制作了三种小乐器。根据下面每幅图所提供的从“1”到“8”的顺序,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1)如图甲,按顺序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声音高低的变化规律是 。
(2)如图乙,按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片,声音高低的变化规律是 。
(3)如图丙,按顺序敲击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高低的变化规律是 。
(4)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声音是由 产生的,一般短的、细的物体 快,所以音就 ;长的、粗的物体 慢,所以音就 。
小明想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他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如下图所示。
4.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B.拨动钢尺的力度 C.拨动钢尺的位置
5.请帮助小明完成实验记录表。
拨动力度 钢尺振动幅度 发出声音的强弱
力度大
力度小
6.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
(2)钢尺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 ;轻轻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 ,发出的声音 。
(3)说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 有关。
7.制作弹簧测力计
材料:弹簧及挂钩(1套),直尺一把,回形针一盒,硬纸板(作刻度板用),50克钩码一个。
(1)拉伸弹簧,弹簧拉得越长,产生的 越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的。
(2)不挂钩码时,在指针处画一条刻度线,这个刻度是 克力;挂上50克钩码,再在指针处画一条刻度线,这个刻度是 克力。
(3)在挂钩上挂上50克钩码,弹簧会变长,我发现弹簧伸长了 厘米。
(4)根据上面的测量,我通过计算知道这个测力计10克力的间隔是 厘米。(根据计算,在硬卡纸上完成测力计的刻度板制作,方便下面的测量。)
(5)在挂钩上挂一枚回形针,我发现它的重力 (填“能”或“不能”)测量。此时我可以先测量多枚回形针的重力,再通过计算知道一枚回形针的重力。
我测了 枚回形针, 共 克力。 算出一枚回形针 克力,约 牛顿。
8.仔细观察下图,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一个模拟鼓膜振动的装置,它用气球皮模拟 。
(2)我们在橡皮膜上撒些碎纸肩,这些碎纸屑的作用是 。
(3)音叉与橡皮膜的距高固定不变,当轻轻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出的音量比较 (选填“强”、“弱”),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幅度比较 (选填“大”、“小”); 当重重敲击音叉时, 音叉发出的音量比较 (选填“强”、“弱”), 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幅度比较 (选填“大”、“小”)。
(4)敲击音叉的力度相同时,音叉距离气球皮越近,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幅度比较 (选填“大”、 “小”)。
(5)结合上述实验,你认为耳朵听到的声音的强弱与 和 有关。
(6)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 ,但鼓膜等听觉器官同时也非常地脆弱,因此我们要尽量远离 。
9.小明同学想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他做了如下实验,请帮他完成实验活动记录吧!
(1)问题:小车的运动与什么因素有关?
(2)实验仪器:秒表、尺子,小车、 。
(3)假设:与拉力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拉力越小,走得越慢。
(4)不变的条件:小车的重量, 。
(5)需要改变的条件: 。
(6)实验设计与记录。
拉力 (钩码个数) 实验结果/厘米 最后结果 /厘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3个 20 20 20 20 21 20
6个 40 40 40 40 43 40
(7)可得出的结论: 。
10.按实验的要求回答问题。
1.提出问题: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但肉眼却看不见桌子在振动。桌子是否在振动呢?有什么方法证明桌子在发声的同时也在振动呢?
2.实验设计:
(1)如图所示,在桌子上固定一小块平面镜,让太阳光(或手电筒、激光笔)照射在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在墙壁上出现一个小光斑。
(2)轻轻地敲击桌面,观察墙壁上小光斑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3)用力敲击桌面,再次观察小光斑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3.收集证据:桌面发声时,你发现墙壁上小光斑 ,这说明 。
11.根据下面每幅图所提供的从1~8的顺序,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变化的规律。
(1)按1-8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的规律是 。
(2)按1-8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的规律是 。
(3)用嘴向瓶口吹气,由于瓶内 的振动能发出不同的音调,按照音调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是 。
(4)通过以上实验,我发现:琴弦长短相同、粗细不同时,越粗的振动的越 ,发出声音越 。粗细相同、长短不同时,越短的振动的越 ,发出的声音越 。
12.下面是一根橡皮筋的音量变化实验数据表,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各题。
(1)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越长,振动幅度就越 ,听到的声音就越 。
(2)橡皮筋被拉开的距离越长,振动持续的时间就越 ,听到的声音持续的时间就越 。
13.取一面鼓,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
甲 乙
(1)如图甲,轻轻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纸屑上下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如图乙,用力敲击鼓面,纸屑上下跳动的幅度变大,两次听到的鼓声的强弱( )。[填“相同”或“不同”]
(3)用手按住鼓面,鼓就停止发声了,纸屑也不再跳动了,这说明( )停止,发声也停止。
14.龙龙在做“尺子音高的变化”探究实验时,实验记录如下: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看到的振动快慢 听到的声音
6厘米 快 高
10厘米 较快 较高
14厘米 较慢 较低
18厘米 慢 低
(1)龙龙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
(2)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龙龙在拨动尺子时,力度应该保持 (填“相同”或“不同”)。
(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速度越 ,产生的声音越 。
(4)根据实验结果,我推测,如果尺子伸出桌面长度是20厘米,龙龙听到的声音会。 (填“更高”或“更低”)。
15.李峰同学喜欢弹奏吉他,他觉得吉他发出的声音优美动听。在周末的时候,他通过实验研究了吉他发出声音的原理,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下面表格中,请据此完成练习
弹奏力度 弦的粗细 振动幅度 声音强弱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用力弹 粗弦 大 强 慢 低
细弦 大 强 快 高
轻轻弹 粗弦 小 弱 慢 低
细弦 小 弱 快 高
(1)根据实验可知,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 ,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 ,声音越弱;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 ,振动越慢,声音越 。
(2)当李峰把琴弦调紧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变 (填“高”或“低”),说明琴弦越紧,振动越 。
16.四(1)班的同学做了图中的两个实验,两个实验中使用的纸盒及其重量都是一样的,通过垫圈拉动纸盒,记录下纸盒刚开始运动时垫圈的数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数
实验一 8个 8个 8个 8个
实验二 4个 4个 4个 4个
(1)纸盒刚开始运动时,记录下的垫圈数代表的是阻碍小车运动的 力。
(2)实验一的纸盒运动方式是 ,实验二的纸盒安装上轮子后运动方式变为 。
(3)分析数据,你的发现是 。
17.根据下图中声音的传播进行填空。
(1)在抽掉钟罩里的空气前,我们在钟罩外 (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铃声。
(2)在抽气机逐渐抽去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闹铃声的变化是 ,如果此时再打开空气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钟罩,闹铃声的变化是 。
18.如图所示是呼吸模拟器,分别模拟在膈肌作用下,胸腔扩张和收缩,进行呼吸的过程。
(1)上图中乙模拟的是 。
(2)上图中把“膈肌”往上推时,气球会缩小,模拟的是 气的过程。
(3)吸气是含氧气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到肺的过程,这时胸腔扩张,腹部 。。
(4)吸气的正确流程是气体进入鼻腔或口腔→ →支气管→肺。
(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物体的重量 长方形 正确
2. 振动 空气 振动快慢 短 快 低 高
3. 高到低 低到高 低到高 振动 振动 高 振动 低
4.B 5. 大 强 小 弱 6. 音量 越大 越强 越小 越弱 振动幅度
7. 弹力 0 50 5 1 不能 10 10 1
0.01
8. 鼓膜 鼓膜振动时会跳动 弱 小 强 大 大 发声体的距离;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强弱 振动 很强的声音
9. 钩码 路面粗糙光滑度 拉力的大小(钩码的个数) 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有关,拉力越大,运动得越快。
10. 小光斑的位置几乎不动。 小光斑的位置会上下移动。 位置上下移动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1. 低→高 低→高 空气 丙、乙、甲、丁 慢 低 快 高
12. 大 强 长 长
13. 振动 不同 振动
14.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相同 快 高 更低
15. 大 小 高 低 高 快
16. 摩擦 滑动 滚动 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17. 能 减弱 增强
18. 肺 呼 收缩 气管 氧气 二氧化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