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判断题专题 训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判断题专题 训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24 14:2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判断题专题训练
1.人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等部分,是人体的“总指挥”。 ( )
2.一个人的心跳与脉搏不一致。( )
3.大脑的表面像核桃仁一样,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 )
4.大量的火山喷发现象告诉人们,地球内部有炽热的粥样的物质。( )
5.地形图上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海拔高度,除了蓝色,其他的都表示陆地。( )
6.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 )
7.为了验证光是怎样传播的,我们可以用眼睛直接对着激光灯观察。( )
8.体重指数是反映体质情况的指标,它足以说明人的身体状况。( )
9.光的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
10.要想看到自己的后脑勺,需要用一面镜子就可以了。( )
11.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变弯了,是因为光的折射。( )
12.我国西部地区地形比较平坦,修建道路很方便。( )
13.一个人只要活着,他的心脏就一直在跳动,所以心脏是从不休息的。( )
14.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不同。( )
15.平原的特点是周围较高、中间低平。( )
16.在电影院看电影,我们能看到荧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荧幕上发生了折射。( )
17.秋千摆动的速度与上面的人的重量有关系。( )
18.地壳运动是引发地震的根本原因。( )
19.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的距离单位。( )
20.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物体。( )
21.如果没有光源,我们的生活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
22.中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自东向西。( )
23.体质是天生的,不会因为我们的行为而改变。( )
24.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 )
25.鹅卵石的形成与河流的作用有关。( )
26.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快得多,所以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 )
27.光能穿过玻璃,能看清玻璃前方物体的细节,像玻璃这样的物体是透明物体。( )
28.有时为了需要,我们可以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去看太阳。( )
29.光和声音的传播方式一样。( )
30.点燃的蜡烛、闪电、平面镜都可以看作是光源。( )
31.噪声、雾霾、污水等不良的环境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
32.我国古代根据滴水计时的不同方法,将水钟分为泄水型和受水型。( )
33.时间的流逝是有快慢的,伤心时时间过得慢点。( )
34.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由于岩石风化形成的。( )
35.长白山天池是地震形成的。( )
36.当一个人感到有压力的时候,身体不会出现任何反应。( )
37.内蒙古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际,它属于平原。( )
38.人的眼睛发出的光,遇到周围的物体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才看到了这个物体。( )
39.水钟、沙漏计时,不再受阳光有无的影响,可以昼夜使用。( )
40.白天,拉上窗帘,房间暗了许多,是因光不能完全穿过窗帘。( )
41.戈壁主要是因为风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
42.我们可以用脉搏来估计一分钟持续的时间。( )
43.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 ( )
44.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变化。( )
45.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
46.月食现象的成因是因为太阳光的直线传播,月球运行到了地球的阴影中。( )
47.传出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 )
48.摆钟走得快了,只要减小摆锤的质量,它就会走得准了。( )
49.经常参加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 )
50.在任何时候,光的传播路线都不会发生变化。(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详解】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小脑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负责人体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
2.×
【详解】脉搏就是指浅表动脉的搏动,常规理论上,一次心跳就产生一次脉搏,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
3.√
【详解】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人体的一切感觉活动,思维和情绪,语言能力和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的,大脑对人体至关重要。大脑的大小和形状像两只并拢的拳头;大脑的表面像核桃,有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可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4.√
【详解】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喷发现象告诉我们,地球内部有炽热的粥样的物质。
5.√
【详解】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地形,除了蓝色,其他的都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水域,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绿色表示森林,黄色表示沙漠,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上的高原和山地。
6.√
【详解】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骼、肌肉、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骨骼起杠杆作用。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而实现的。
7.×
【详解】激光亮度高、发射能力强、能量高度集中,它比普通光源高亿万倍,比太阳表面的亮度高几百亿倍。激光能量的高度集中,会灼烧眼睛的,所以我们不能用眼睛直接对着激光灯观察。
8.×
【详解】体重指数是胖瘦程度的参考标准,如果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说明我们的营养状况良好,但是体重指数不是说明人的身体状况的唯一标准。
9.√
【详解】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10.×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要想看到自己的后脑勺,至少需要两面镜子。
11.√
【详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光线会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折断”了,其原理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12.×
【详解】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是: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在这些大的地形区中,西部盆地多风蚀地形;山区多冰蚀地形,青藏高原多冻土地貌。
13.×
【详解】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心脏每跳动一次,心房、心室的舒张期比收缩期要长一些,结果使心肌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并使血液充分地流回到心脏。
14.√
【详解】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不相同。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颜色有关。物体的表面越平滑、颜色越浅(白色)反射能力越强;物体的表面越粗糙、颜色越深(黑色)反射能力越弱。
【点睛】本题考查物体反射光的能力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物体反射光的能力。
15.×
【详解】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以下,地貌广阔平坦,起伏很小。周围较高,中间低是盆地。
16.×
【详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手影游戏、皮影戏等。在电影院看电影,我们能看到荧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的 ,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17.×
【详解】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的重量和摆幅无关。秋千摆动的速度与上面的人的重量无关,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摆,要求学生掌握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的重量和摆幅无关。
18.√
【详解】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 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会发生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
19.√
【详解】光年不是时间单位,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算恒星间距离单位,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20.√
【详解】光是能量的一种传播方式。光可以在真空、空气、水等透明的物质中传播。人们看到的光来自于像太阳或借助于产生光的设备,包括白炽灯泡、荧光灯管、激光器、萤火虫等。不仅如此,一般物体还可以反射来自光源发出的光,当光源发出的光或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眼后,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题目说法正确。
21.×
【详解】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分重要,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如果没有光源,我们就看不到东西了。
22.×
【详解】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巍峨高耸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坦荡肥沃的平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自西向东。
23.×
【详解】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即可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又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幅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身体才能长得高,骨才能坚固,柔韧性更好,肌肉才会更发达,少生疾病。
24.√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25.√
【详解】鹅卵石的形成与河流的侵蚀、搬运、磨蚀作用的作用有关。鹅卵石是经过河流流水长时间冲刷、搬运和砂石间反复翻滚摩擦形成的。故该判断是正确的。
26.√
【详解】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当雷电产生时,光先达到人的眼中,而声音到达人的耳朵要延迟一小段时间,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7.√
【详解】根据对光的传播是否会遇到阻碍这个问题的验证可知,光能穿过玻璃,能看清玻璃前方物体的细节,像玻璃这样光能够穿过的物体是透明物体。
28.×
【详解】望远镜核心部件是凸透镜,它对光有汇聚作用,我们平时不可以拿着放大镜、望远镜去观察太阳,否则会伤害到我们的眼睛。甚至会烧坏我们的眼睛,造成不可逆转的毁坏。
29.×
【详解】在同种均质物质中,光是以直线传播的,但是遇到不透明物体的时候,会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碍,不能穿过,会产生影子。声音则不同,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0.×
【详解】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太阳、闪电自身能发光,属于光源;平面镜自身不能发光,不属于光源。题目说法错误。
31.√
【详解】生活环境,指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生活环境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噪声、雾霾、垃圾、污水等不良环境因素会影响人体健康。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2.√
【详解】水钟是利用了水流的稳定性来制成的计时工具。古代的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泄水型”水钟是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即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受水型”水钟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即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
33.×
【详解】在不同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
34.×
【详解】雅鲁藏布江形成的直接原因与该地区地壳3百万年来的快速抬升及深部地质作用有关。简单说就是板块挤压抬升加上流水冲刷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5.×
【详解】长白山天池观察的地形的特点是湖泊被群山环抱,长白山天池是火山的喷发形成的 ,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36.×
【详解】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所以我们身体的一个系统出现问题,会导致其他系统出现问题。当一个人感到有压力的时候,身体也会出现反应。
37.×
【详解】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形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内蒙古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际,平均海拔1000米,是高原。
38.×
【详解】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看到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眼睛本身是不发光的。
39.√
【详解】测量时间的工具,古代有日晷、沙漏、水钟、脉搏等;现代有钟表(机械表、石英钟、电子表等)。水钟、沙漏计时,不再受阳光有无的影响,可以昼夜使用。
40.√
【详解】光在同种均质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它会把光挡住,光无法继续传播。白天即使拉上窗帘,也有一部分光线可以穿过窗帘进入房间,尤其是窗帘材质较薄或颜色较浅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会更加明显。此外,室内的墙壁、家具等物体也会反射和散射光线,增加室内的亮度。所以即使拉上窗帘,室内也会有一定的光照度,而光线亮度的大小取决于窗户大小、窗帘材质和光源亮度等因素。
41.×
【详解】风是制造沙漠的主要作用,风吹跑了地面的泥沙,成为荒凉的戈壁。哪些被吹跑的沙粒在遇到阻拦或风力减弱时,沉积下来形成许多相连的沙丘,形成广布的沙漠。
42.√
【详解】测量时间的方法。古代:日晷、水钟、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钟表(机械表、石英钟、电子表等)。如果身边没有计时工具,我们可以用脉搏来估计一分钟持续的时间。
43.√
【详解】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44.×
【详解】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变化。
45.√
【详解】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46.√
【详解】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且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会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现象就是月食,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47.×
【详解】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运动神经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
48.×
【详解】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的重量和摆幅无关。摆钟走得快了,增加摆长,它就会走得准了,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49.√
【详解】骨骼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骼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骼的运动要靠肌肉的牵引,关节的转动。经常参加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骨骼、关节和肌肉,要求学生掌握经常参加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
50.×
【详解】光线的传播方向与介质有关,在同种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在不同种介质中,会改变方向,比如光由空气照射到水里,光的路线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折射现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