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判断题专题训练
1.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没被物体挡住的光到达屏形成明亮的区域,被物体挡住的光不能到达屏上原本可以直线到达的区域,这个区域就暗,成为影子。( )
2.骨骼不能独立运动,必须有肌肉和关节的参与,才能使我们进行各种运动。( )
3.放在家里的机械摆钟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一秒。( )
4.摆长与摆幅不变,使摆锤的重量增加,不影响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 )
5.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 )
6.蘑菇石是由于石头长期受到风沙的侵蚀而形成的。( )
7.新冠肺炎传染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细菌。( )
8.铅笔盒、塑料、镜子它们反射光的能力是一样的。( )
9.夏季,白天时间较长,晚上时间较短,所以时间流逝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
10.砾岩是岩浆岩。( )
11.鱼缸里只有一条鱼,调整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两条鱼甚至更多条鱼。( )
12.在做钟摆实验时,摆锤越重,每分钟摆动的次数越多。( )
13.经常吃炸鸡腿、薯条等食物有利于保护心脏。( )
14.所有关节活动的方式都是相同的。( )
15.摆幅越大,摆的速度越慢;摆幅越小,摆的速度越快。( )
16.地球内部的力量对地形地貌的改变主要通过地震、火山喷发来实现的。( )
17.水钟、沙漏和燃香能够用来计时,是因为它们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
18.“太阳钟”是利用日影的运动规律制成的。但在阴天和夜晚,“太阳钟”不能使用,所以人们发明了水钟、摆钟等。( )
19.时间的流逝速度是有快有慢的,白天快,晚上慢。( )
20.在做水的滴漏实验时,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得速度一样快。( )
21.岩石变成泥沙属于风化现象。( )
22.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 )
23.平时使用的雨伞中,伞柄、伞骨类似人体的骨骼,起到支撑作用。( )
24.探究摆的快慢时,没有必要重复测量钟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 )
25.人脑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 )
26.摆从一边摆到另一边算摆动一次。( )
27.河边的卵石又光滑又圆,主要是经过长时期水的缓慢冲刷和自身的相互滚动形成的。( )
28.我们可以在玄武岩里发现远古生物的化石。( )
29.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
30.有了地形图才能作沙盘,否则不行。( )
31.地壳属于地球的内部结构。( )
32.入海口沙洲的形成,主要是河水的侵蚀作用造成的。 ( )
33.农民开荒种地容易加快水土流失。( )
34.太阳、激光笔等我们不可以直接用肉眼直接去看,但带上凸透镜就可以了。( )
35.摆摆动的快慢只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轻重和摆角大小无关。( )
36.冬天,白天时间较短,晚上时间较长,所以时间流逝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
37.学会做情绪管理的主人,能生活得更加快乐。( )
38.月食现象的成因是因为太阳光的直线传播,月球运行到了地球的阴影中。( )
39.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修筑堤坝、疏通河道等措施来防止灾害的发生。( )
40.人体活动往往需要肌肉、关节和骨骼的相互配合。( )
41.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大,对土地的侵蚀作用越明显。( )
42.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多于脉搏的次数。( )
4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两者交界处发生偏折;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不会在两者交界处发生偏折。( )
44.内蒙古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际,它属于平原。( )
45.在阳光下背对太阳观察喷泉,不能出现“彩虹”。( )
46.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就是戈壁滩。( )
47.潜水艇上的潜望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
48.平面镜除了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外,还能成像。( )
49.地震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一般没有任何征兆。( )
50.调节摆摆动的快慢的方法是调节摆绳的长度。(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详解】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没被物体挡住的光到达屏形成明亮的区域,被物体挡住的光不能到达屏上原本可以直线到达的区域,这个区域就暗,成为影子。
2.√
【详解】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个大部分。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骨骼不能独立运动,还必须有肌肉和关节的协调,才能使我们进行各种运动。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
【详解】当摆锤来回摆动时,总会松开其中一端的操纵器,让它可以跳过一个齿,操纵器就可以控制一个齿,如此一个接一个有规律地使齿轮转动,同时带动指针转动。钟摆的摆每摆动一次,即去计时1秒,回计时1秒,共2秒。
4.√
【详解】单摆的摆动速度与摆锤的重量和摆动的幅度无关,只与摆的长短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单摆的摆动速度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保持摆长和摆幅不变,增加摆锤的重量,摆的摆动次数不变。
5.√
【详解】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非常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合理营养及饮食、充足的睡眠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可防止或减少有害细菌的滋生、繁殖和传播。
6.√
【详解】蘑菇石的形成原因是:这些石头长期受到风的冲刷、侵蚀作用形成的。
7.×
【详解】细菌、霉菌、病毒等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微生物。新冠肺炎传染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
8.×
【详解】铅笔盒、塑料、镜子同是表面光滑的物体,但是镜子后边有层渡银,光穿不过去,又折射回来了,而塑料会透光,铅笔盒后有涂漆是光不能透过,所以铅笔盒、塑料、镜子它们反射光的能力是不一样的。题目说法错误。
9.×
【详解】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虽然夏季,白天时间较长,晚上时间较短,但是时间流逝的速度是一样的。
10.×
【详解】岩石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按产状分为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岩浆岩中有花岗岩、玄武岩等;变质岩中有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等;沉积岩中有砂岩、页岩、石灰岩、砾岩等。
11.√
【详解】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鱼缸里只有一条鱼,调整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两条鱼甚至更多条鱼,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12.×
【详解】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的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的摆动越快。与摆的幅度和摆锤轻重无关,在做钟摆实验时,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题干错误。
13.×
【详解】心脏是人体的“泵”,保护心脏的做法:如合理锻炼、合理饮食、保障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情绪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做法有利于保护心脏,常吃炸鸡腿、薯条等食物、睡觉时间经常少于8小时、作息不规律不利于心脏的保护。
14.×
【详解】骨与骨之间连接的地方称为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指(趾)关节等。人体骨骼关节的任务各有不同,关节连结的方式也不同,所以各关节活动方式不同,结构的特点也各不相不同,比如有的关节既可以屈伸也可以旋转,但是有的关节只能屈伸。
15.×
【详解】摆是由摆长和摆锤组成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了摆的秘密。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质量和摆动的幅度无关。摆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反之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题目说法错误。
16.√
【详解】大部分的地表形态的变化确实是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但有时候地壳变动引发的地震和火山爆发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也能改变地表形态。地球内部的力量对地形地貌的改变主要通过地震、火山喷发来实现的。题目说法正确。
17.√
【详解】人们借助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现象来计时,水钟、沙漏、燃香等都是这个原理。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8.√
【详解】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太阳钟”是利用日影的运动规律制成的。但在阴天和夜晚,“太阳钟”不能使用,所以人们发明了水钟、摆钟等。
19.×
【详解】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20.×
【详解】前面10毫升滴水速度大,因为前面10毫升滴水时,水位是较高的,水的压力也大,所以滴的速度是快的;而水滴了许多后,水的压力减低,滴的速度就慢了。
21.√
【详解】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岩石变成泥沙属于风化现象。
22.√
【详解】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得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这是地球内部运动的情况。
23.√
【详解】骨骼的作用包括塑造体形、支撑躯体、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平时使用的雨伞中,伞柄、伞骨类似人体的骨骼,起到支撑作用。
24.×
【详解】实验中的重复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探究摆的快慢时,需要重复测量钟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求测量值的平均数,从而减小实验误差。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5.√
【详解】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小脑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负责人体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
26.×
【详解】实验证明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角无关,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越短摆动越快。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摆回来,叫摆动一次。
27.√
【详解】卵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岩石风化、崩塌阶段;第二阶段是岩石在河流中被河水搬运和磨圆阶段,在卵石的形成过程中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8.×
【详解】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成因,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沉积岩是地壳表层岩石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化石一般出现在沉积岩中。玄武岩属于岩浆岩,所以我们不可能在玄武岩里发现远古生物的化石。
29.√
【详解】地球是一个非均质体,内部具有分层结构,各层物质的成分、密度、温度各不相同。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30.×
【详解】人们通常把根据地形图、航空图片或实地地形按一定比例用泥沙、兵棋等材料制作的沙盘称为传统沙盘。制作沙盘的步骤:1.对建筑物的布局进行观测;2.画出平面图,明确主要建筑物、树木等的位置;3.准备所需要的材料;4.利用找到的材料制作沙盘模型;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制作沙盘,要求学生掌握制作沙盘的步骤。
31.√
【详解】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和结构。科学家根据地震波的数据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32.×
【详解】沙洲是水流、波浪堆积作用,夹带着泥沙、岩石等堆积物堆形成的堆积地貌。入海口沙洲的形成,主要是河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33.√
【详解】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农民开荒种地容易加快水土流失。说法正确。
34.×
【详解】凸透镜能够会聚光线,形成强光和高温。太阳、激光笔等能量较强,不可以用肉眼直接去看,更不能用会聚光线的凸透镜观察,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5.√
【详解】摆是由摆长和摆锤组成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了摆的秘密。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无关。摆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反之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
36.×
【详解】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没有快慢的,是不由我们人类意志控制的。冬天昼短夜长是地球公转形成的,时间流逝的速度是不变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7.√
【详解】青春期的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青春期的情绪具有反应强烈、波动与固执等特点;青春期的情绪需要管理,努力学会做情管理的主人,能生活得更加快乐。该说法是正确的。
38.√
【详解】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且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光会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现象就是月食,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9.√
【详解】生活中,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生活,通常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等措施来防止水土流失,采取修筑堤垻、疏通河道等措施来防止灾害的发生。
40.√
【详解】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骨的连接构成关节,肌肉附着在骨头上,肌肉的收缩牵拉骨骼,完成关节的各项运动。
41.√
【详解】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侵蚀土地,从而改变地形地貌。降水越大,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地的侵蚀作用越明显。
42.×
【详解】一般人的心跳和脉搏跳动的速度都是一样的,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43.×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两者交界处发生偏折;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也会在两者交界处发生偏折。题干表述错误。
44.×
【详解】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形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内蒙古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际,平均海拔1000米,是高原。
45.×
【详解】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现象形成彩虹。雨后,空气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样把阳光分散成7种颜色的光,形成彩虹。题目说法错误。
46.√
【详解】沙洲就是水流、波浪堆积作用,夹带着泥沙、岩石等堆积物形成的堆积地貌。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沙、土壤运到远方,只留下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
47.×
【详解】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用两块平面镜和三节纸筒可以做潜望镜。潜望镜之所以可以从下边看到上面,而且十分清楚,是因为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都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光由潜望镜镜筒的上端沿直线传播到第一块平面镜上,再由第一块平面镜反射到第二块平面镜上,最后,光由第二块平面镜反射到人的眼睛里。
48.√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平面镜除了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外,还能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里的像与物体是大小相等,左右相反。
49.×
【解析】略
50.√
【详解】摆长影响摆的摆动快慢,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所以调节摆摆动的快慢就是调节摆绳的长度。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