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快乐的舞蹈-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加伏特舞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快乐的舞蹈》中的欣赏课。本单元将人文主题与音乐作品有机结合,以“快乐的舞蹈”为主题,通过舞蹈来感受不同风格、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和舞蹈特点,达到体验舞蹈的“快乐”。《加伏特舞曲》这节欣赏课为新授课型,需要 1课时完成。
本节课欣赏的曲目为单簧管演奏,由荷兰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所创作,乐曲为D大调,中速,拍,单三部曲式结构。“加伏特”原是法国古代民间舞蹈,戈塞克创作时,采用了较早期的加伏特舞曲的形式,开门见山地从第一拍开始。乐曲中运用了许多断音、连音、保持音、装饰音和八度大跳,构成了时而活泼明快、时而连贯平稳,又不失风趣幽默的色彩,最后以再现的形式结束全曲。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聆听、探索、律动、舞蹈和创编等艺术创造活动中展现个性和创意,初步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的风格特点,享受艺术表现的乐趣的同时,培养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
学习目标
1. 能在多种音乐活动中感受舞曲不同乐段的情绪,并与同学合作,借助肢体律动、舞蹈、乐器伴奏等方式表现音乐特点,初步感知体验多元的音乐文化。
2.会用肢体语言对乐曲的基本特征做出恰当敏锐的反应,并用模唱来表现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3.能编创简单的律动、节奏或舞蹈动作表现音乐,并用生活经验理解音乐作品。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多种艺术活动感受乐曲的音高、速度、节奏等音乐风格特点。
2.初步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和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初探舞曲,找趣点
师:上课前,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跳支舞好吗?双手背在后面,踮起小脚跟着音乐跳起来!这首带给大家快乐开心的乐曲叫《加伏特舞曲》。说到舞曲,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欣赏过的《杜鹃圆舞曲》吗?你听(师律动)他们都是“舞曲”你怎么理解舞曲?
生:欢快的、优美的旋律,适合跳舞的乐曲。
【本节课以“快乐的舞蹈”为主题,以舞蹈为切入点,让学生充分感受舞曲的风格特点,达到体验舞蹈的“快乐”。】
二、了解舞曲,学常识
师:加伏特舞曲是荷兰作曲家戈塞克创作的。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单簧管”。
师:单簧管的音色,高音区非常明朗;中音区优美;低音区浑厚,是一种西洋管弦乐中的木管吹奏乐器,左手放在胸前,右手在下,手指按键,跟着音乐一起来感受一下单簧管的演奏。
【了解加伏特舞曲的作者及演奏乐器,掌握基本音乐知识,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聆听舞曲,多体验
(一)第一主题音乐
1.听一听
师:在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单簧管演奏的乐曲中有几个跳跃的音符,请你听一听他们在哪里?听到后用手拍一拍。
师:大家都听到了!一起说跳跃的音符在哪里?
生:在每句音乐的后面。
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灵!原来他们在每个乐句的第二小节。这些跳跃的音符他的音高有什么特点?
生:有高有低、一上一下
2.拍一拍师:旋律出现了大跳,请你试着用手拍出这些音的高低,跳跃的音符要拍的轻巧有弹性,你再试一试。生多次尝试练习
3.试一试
师:这些跳跃的音符你还可以怎样表现出来?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蹲起、跳一跳、两人拍手、小鸟飞等方式表现跳动的音符。师:用你喜欢的形式跟着音乐一起来感受一下!
4.唱一唱师:找到了这些跳跃的音符,我们跟着琴用“bang”模唱一下。
师:下面我们进行接龙比赛,老师弹奏每个乐句的第一小节,你用“bang”接唱第二小节,看谁接得准唱的好。生用“bang”模唱
师:小球听到大家的演唱,高兴地跳起了舞!你的声音能不能像小球一样弹跳起来?试一试。还可以再清脆一些!再短促一些!生多次尝试练习。
师:请同学们用有弹性的、清脆的、短促的声音跟着音乐一起来。(师用弹跳的小球引导学生)
师:你们的声音像小球一样弹了起来,你们的表现真是“bangbangbang”(鼓励的手势“大拇哥”)。用这种方式鼓励一下自己!
5.画一画师:接下来这些跳跃的音符还会怎样跳呢?一边听一边用手跟老师一起画一画图谱。
生:越来越高
师:前三个乐句的结尾旋律是上行的。我们用“la ”来模唱这些上行的音符。
师:同学们的表现力真强,继续“加油呀!”给自己加加油!
6.演一演我们来完整感受一下,大跳的旋律我们用“bang”来模唱,上行的旋律用“la”,再加上我们的手势好吗?
注意第一段音乐要唱两遍。
第二主题音乐
1.听一听
师:感受完第一主题活泼欢快的情绪,现在进入《加伏特舞曲》
的第二个主题,听听音乐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大家跟老师一起画一画旋律线。
生:第二个主题音乐的情绪是优美的、舒展的。
2.看一看
师:“加伏特”原来是法国古代民间舞曲,后来传入皇宫,成了王子和公主们喜欢跳的舞曲,成为了宫廷舞曲,请欣赏一段王子和公主们跳舞的视频(播放视频)
3.学一学
师:加伏特作为宫廷舞曲在跳舞的时候有很多的礼仪,有邀请的礼仪,有接受的礼仪。看看谁是彬彬有礼的舞者?生尝试用舞蹈表达感情、互动交流。
第三主题音乐
1.听一听
师:同学们用优美的舞姿表现了第二个主题音乐,现在我们来听第三个主题音乐,听一听它与前面哪个主题相同?
生:与第一个主题师:第一个主题我们用“A”来表示,第二个主题我们用“B”来表示,你们说第三个主题我们用什么来表示?请一位同学上来把大家的答案贴在后面。师:这就是《加伏特舞曲》曲式结构,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2.试一试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打击乐器,你想怎样用乐器表现第三主题呢?大家讨论一下,拿起乐器大胆的创编自己喜欢的节奏型!一会儿给大家展示一下!
师:同学们都创编出了自己喜欢的节奏型,现在我们让两种乐器合作一下,你们感觉哪种伴奏更好呢?老师也加入到你们的行列中(使用铃鼓),听好音乐!
【引导学生通过听一听、拍一拍、说一说、唱一唱、跳一跳、演一演、试一试等多种方式,与同学合作,表现乐曲旋律、节奏的不同特点。】
四、表现舞曲,促合作
师:《加伏特舞曲》的三个主题音乐我们都了解了,下面让我们用这三种形式完整的来表现这首舞曲吧!
师:同学们用多种形式表现了加伏特舞曲的音乐特点,表现得很棒!
【通过律动、舞蹈、创编等艺术创造活动,展现个性和创意。初步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的风格特点,享受艺术表现的乐趣的同时,培养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
五、拓展舞曲,增信心师:
《加伏特舞曲》作为宫廷舞曲,让我们感受了舞蹈时的轻盈和优雅,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两只我国最有代表性的经典舞蹈。
生欣赏《飞天霓虹》和《雀之恋》
师:飞天舞通过模仿敦煌壁画栩栩如生的飞天形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雀之恋中舞者通过观察孔雀动作,用优美的舞蹈,刻画了两只孔雀之间感人的故事。
师总结:不管是法国的宫廷舞曲还是我国经典的飞天舞、孔雀舞,都是通过美妙的音乐和优美的舞姿表达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音乐无国界,希望同学们都能从小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快乐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老师也觉得大家表现“bangbangbang”,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加油呀!”
【整堂课以舞蹈为主线,使中国音乐文化和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更好的融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课后反思
《加伏特舞曲》是二年级下册的器乐曲欣赏课,在备课前,我对二年级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情况做了细致的调查分析,决定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设计律动、舞蹈游戏、器乐创编等艺术活动,调动二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上好这节欣赏课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器乐曲欣赏课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欣赏过程中会显得枯燥无味。因此,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我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肢体律动、音乐游戏、模仿旋律和情景体验等,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课堂上我还加入了使用弹力球来感受音乐的大跳,用视频了解宫廷舞曲的特点,用乐器表达对作品的理解等多种体验形式。这种辅助式聆听,增强了欣赏课的趣味性,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在互助式学习中提高学习能力。评价方面,我利用乐曲中大跳和上行旋律加上契合的动作来鼓励学生,使课堂气氛更融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享自己对音乐的体验。通过《加伏特舞曲》的学习,我也意识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些学生在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有些学生在协调动作和节奏方面还有些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增加更多与音乐相关的实践活动,逐渐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同时,我也将继续不断探索和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