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用NaOH固体配制250mL1.00mol/LNaOH溶液时,不必用到的仪器是( )
A.试管 B.烧杯 C.胶头滴管 D.容量瓶
2.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氮分子,其化学式为N4,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N4和N2具有相同的( )
A.分子数 B.原子数 C.体积 D.物质的量
3.下列各叙述正确的是( )
A.3 mol OH-的质量为 51 g/mol
B.铁的摩尔质量就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C.一个 12C 的实际质量约等于 12/6.02×1023g
D.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44g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C.1 mol任何物质都约含6.02×1023个原子
D.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 ×10-23 g
5.0.5L 1mol/L的FeCl3与0.2L 1mol/L的KCl 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5:2 B.1:1 C.3:1 D.1:3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Na与足量O2反应,转移0.2nA个电子
B.1L0.1mol L﹣1Na2S溶液中含有0.1nA个S2﹣
C.常温下,44gCO2含有nA个C原子
D.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含有4nA个Cl原子
7.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5g甲基( )所含有的电子数是
B.标准状况下,2.24L的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
C.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共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D. 和 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下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0gHF的体积为22.4L
B.1molCl2溶于足量水,所得溶液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A
C.已知反应:2NH3+NO2+NO=2N2+3H2O,每生成28g N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
D.0.1mol环氧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总数为0.3NA
9.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三种常见金属M、N、P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体积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一定为
B.M消耗酸的物质的量一定为
C.化合价之比一定为
D.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一定为
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 gNaHSO4固体中含有 的数目为0.5NA
B.12 g金刚石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2NA
C.1 mol Cl2与1 mol CH4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3Cl的分子数为NA
D.等质量的乙炔和苯分别完全燃烧,乙炔和苯都消耗7.5NA个氧气分子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 mol·L-1的BaCl2溶液错误的说法是( )
A.BaCl2的物质的量为0.2NA
B.500 mL溶液中Cl-浓度为0.4 mol·L-1
C.500 mL溶液中Ba2+浓度为0.2 mol·L-1
D.500 mL溶液中Cl-总数为0.2NA
12.下列物质中,摩尔质量最大的是( )
A.10mL H2O B.0.8mol NaOH C.54 g Al D.1 g H3PO4
13.标准状况下,1 L的密闭容器中恰好可盛放n个N2分子和m个H2分子组成的混合气体,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近似表示为( )
A.22.4(m+n) B.22.4×6.02×1023(m+n)
C.22.4(m+n)/(6.02×1023) D.m+n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4.6g金属钠变成Na+,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B.1.0L 1mol/L NaOH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C.17g NH3 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D.9.5g MgCl2 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Cl- 数为0.2NA
15.实验室用MnO2和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时,当有2mole-转移时,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22.4L B.11.2L C.33.6L D.89.6L
16.在0.5L某NaCl溶液中含有0.5molNa+,对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配制100mL该溶液需用5.85g NaCl
B.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 L ﹣1
C.该溶液中含有58.5g NaCl
D.量取100mL该溶液,其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mol
二、综合题
17.固体中含有部分。取该固体8.50g充分加热,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增重1.44g)和碱石灰(增重1.76g)。请计算:
(1)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中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L。
(2)固体中的质量为 g。
(3)固体中的n值为 。
18.一定条件下,将28.8gCu2O固体投入100mL12.0mol·L-1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固体全部溶解,硝酸被还原为氮氧化物(NOx),并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氮氧化物(NOx)4.48L。(生成气体全部逸出)
(1)x= 。
(2)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00mol·L-1NaOH溶液,为使沉淀质量达到最大,至少需要NaOH溶液 mL。(请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
19.现需要 250mL0.5mol/L 的稀盐酸,用实验室提供的浓盐酸进行配制,浓盐酸试剂 瓶标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盐酸 分子式: HCl 相对分子质量: 36.5 密度: 1.19g/mL 质量分数: 36.5%
(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量取 mL 。上述浓盐酸进行配 制,应选用下列量筒中的 (填标号)。
a.10mL
b.15mL c.25mL d.0mL
(2)配制操作步骤可分解为以下几步:
A.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浓盐酸,将其沿玻璃棒缓缓注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
B.将已恢复至室温的稀盐酸小心地用玻璃棒引流入 250mL 容量瓶
C.用约 30mL 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3 次,并将洗涤液都注入容量瓶中
D.继续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 1~2cm
E.… …
F.盖紧瓶塞,反复倾倒振荡,摇匀溶液
G.将配制好的稀盐酸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步骤 E 为 。
(3)操作 C 的目的是 。
(4)配制上述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填标号)。
a.量筒量取浓盐酸读数时俯视
b.未等恢复至室温就转移
c.向容量瓶转移时,不慎将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d.定容后加水过量,又从容量瓶中取出部分溶液,使液面降至刻度线
20.硝酸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NO、N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可以用NaOH溶液处理,其原理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NO+NO2+2NaOH=2NaNO2+H2O,现有amolNO2和bmolNO混合气体,恰好被2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
(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当生成物中NaNO2和Na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时,则a∶b=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1.一种测定饮料中糖类物质的浓度(所有糖类物质以葡萄糖计算)的方法如下:取某无色饮料20.0 mL,经过处理,该饮料中糖类物质全部转化为葡萄糖,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并稀释至100.0mL.取10.0mL稀释液,加入30.0mL0.01500mol·L-1I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用0.0120mol·L-1Na2S2O3与剩余的I2反应,共消耗Na2S2O3溶液25.0mL。
已知:①I2在碱性条件下能与葡萄糖发生如下反应:C6H12O6+I2+3NaOH = C6H11O7Na+2NaI+2H2O
②Na2S2O3与I2能发生如下反应:I2+2Na2S2O3=2NaI+Na2S4O6
(1)配制100mL0.01500mol·L-1I2溶液,需要准确称取 gI2单质。(保留3位小数)
(2)计算该饮料中糖类物质(均以葡萄糖计)的物质的量浓度。 (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用NaOH固体配制250mL1.00mol/LNaOH溶液时,先用天平称量,再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洗涤玻璃棒和烧杯,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振荡,加蒸馏水离刻度线1-2cm,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到刻度线,上下颠倒摇匀,故实验过程中使用不到试管,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配制溶液的仪器有钥匙、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2.【答案】B
【解析】【解答】A.根据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此分子数不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因此原子数相同,故B符合题意;
C.根据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此体积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N4物质的量为,N2物质的量为,因此物质的量不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N4的摩尔质量是56g/mol、N2的摩尔质量是28g/mol,根据N=nNA、V=nVm、n=知结合其分子构成分析解答,
3.【答案】C
【解析】【解答】A. 3 mol OH-的质量为 51 g。故不符合题意;
B. 当质量以克为单位时,铁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故不符合题意;
C.1mol 12C的质量为12克,所以一个 12C 的实际质量约等于 12/6.02×1023g,故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 44 g/mol,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质量的单位是g,而不是g/mol;
B.根据二者的单位进行判断;
C.根据摩尔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进行计算;
D.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4.【答案】C
【解析】【解答】A.“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A不符合题意;
B.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是摩尔,B不符合题意;
C.物质不一定由原子构成,有的物质由分子或离子构成,故1mol物质中不一定约含6.02 1023个原子,C符合题意;
D.1mol水分子的质量为18g,1mol水分子中约含6.02 1023个水分子,则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 = 10-23g,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可能是原子构成也可能是分子构成进行判断。
5.【答案】C
【解析】【解答】0.5L 1mol/L的FeCl3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0.2L 1mol/L的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1,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只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而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反应后钠变为+1价,故0.1mol钠与氧气反应后一定转移0.1mol电子即0.1nA个,故A错误;
B、S2﹣是弱酸根,在溶液中会水解,故溶液中的S2﹣的个数小于0.1nA个,故B错误;
C、44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1mol二氧化碳中含1mol碳原子即nA个碳原子,故C正确;
D、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反应后钠变为+1价来分析;
B、S2﹣是弱酸根,在溶液中会水解;
C、求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二氧化碳中含nA个碳原子来分析;
D、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
7.【答案】C
【解析】【解答】A.一个甲基中有一个C原子、三个H原子,共有9个电子;15g甲基物质的量是1mol,所含电子应是9mol,不符题意;
B.己烷标况下是液态,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换算,不符题意;
C.乙烯丙烯最简式均为(CH2)n,式量14,所以28g混合物共有CH2共2mol,所含原子共6mol,符合题意;
D.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100%转化为NH3,所以产物分子数目少于0.2NA;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n=计算出物质的量,再找出一个甲基含有的电子即可
B.使用摩尔体积时需要注意物质的状态
C.最简式相同,根据最简式即可计算出含有的原子个数
D.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
8.【答案】C
【解析】【解答】A.标准状况下,HF是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不符合题意;
B.溶于足量水,只有一部分与水反应,还有一部分仍以的形式存在,所以溶于足量水,所得溶液中、、粒子数之和小于,故B不符合题意;
C.生成物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每生成转移6mol电子,则每生成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故C符合题意;
D.环氧乙烷分子内含有4个C-H键、2个C-O键、1个C-C键,则0.1mol环氧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总数为0.7,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标况下HF是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
B.氯气部分溶于水,氯元素有部分以氯气形式存在;
D.环氧乙烷分子内含有4个C-H键、2个C-O键、1个C-C键。
9.【答案】A
【解析】【解答】A.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因此M、N、P生成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即转移电子数之比一定为,A符合题意;
B.没有指明气体处于标准状况下,B不符合题意;
C.当金属等质量时,表示各金属失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该式也等于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C分析可得,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不一定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B.没有指明气体处于标准状况;
C.根据得失电子守恒;
D.根据得失电子守恒。
10.【答案】B
【解析】【解答】A.NaHSO4固体中含有Na+、 ,无H+,因此其中含有的H+数目为0,A不符合题意;
B.12 g金刚石中含有C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 mol,C原子与相邻的4个C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每个共价键为相邻的2个C原子形成,故1 个C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目是4× =2,因此1 mol金刚石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2NA,B符合题意;
C.Cl2与CH4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3Cl,取代反应逐步进行,生成的CH3Cl会进一步发生取代反应产生CH2Cl2、CHCl3、CCl4,故1 mol Cl2与1 mol CH4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3Cl的分子数小于NA,C不符合题意;
D.乙炔、苯最简式相同,等质量的乙炔和苯的质量未知,因此不能确定其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多少,也就不能确定O2分子数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n=计算出物质的量,再根据在固体中NaHSO4=Na++HSO4-,即可判断
B.根据n=计算出物质的量,在找出碳碳键的数目即可
C.甲烷的取代反应是链式反应得到的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
D.根据方程式即可计算出消耗氧气的量,但是具体的质量未知
11.【答案】A
【解析】【解答】A.未告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除BaCl2的物质的量,A符合题意;
B.由于BaCl2的电离方程式为:BaCl2=Ba2++2Cl-,故溶液中Cl-浓度为2×0.2 mol·L-1=0.4 mol·L-1,B不符合题意;
C.由于BaCl2的电离方程式为:BaCl2=Ba2++2Cl-,故溶液中Ba2+浓度为0.2 mol·L-1,C不符合题意;
D.由C分析可知,Cl-浓度为0.4 mol·L-1,故500 mL溶液中Cl-总数为0.5L×0.4 mol·L-1×NA =0.2N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0.2 mol·L-1的BaCl2 ,只可以知道含钡离子的浓度是0.2mol/L,氯离子的浓度是0.4mol/L,如果知道体积,可根据n=cv计算各离子的物质的量
1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摩尔质量为18g/mol;
B.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摩尔质量为40g/mol;
C.铝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摩尔质量为27g/mol;
D.磷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摩尔质量为98g/mol;
故磷酸的摩尔质量最大,
故选D.
【分析】摩尔质量以g/mol作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与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无关,据此解答.
13.【答案】A
【解析】【解答】在标准状况下,1L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L/(22.4L/mol)=1/22.4 mol所以1/22.4mol×NA=m+n,解得:NA=22.4(m+n)mol-1。
【分析】根据体积计算出气体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分子个数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14.【答案】B
【解析】【解答】A.4.6g金属钠是0.2mol,变成Na+,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A不符合题意;
B.1.0L 1mol/L NaOH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远大于NA,因为溶剂水中还含有氧原子,B符合题意;
C.17g NH3 是1mol,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C不符合题意;
D.9.5g MgCl2的物质的量是9.5g÷95g/mol=0.1mol,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Cl- 数为0.2N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Na失1个电子变为Na+,4.6gNa为0.2mol;
B、1molNaOH中含有NA的氧原子,水溶液中也含有氧原子;
C、NH3为10电子分子,17gNH3的物质的量为1mol;
D、MgCl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Cl- 的物质的量为MgCl2物质的量的2倍。
15.【答案】A
【解析】【解答】MnO2和足量的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反应为: , ,当有2mole-转移时,生成 ,则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L,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写出方程式,找出转移电子和氯气的关系即可
16.【答案】C
【解析】【解答】解:A.0.5L某NaCl溶液中含有0.5molNa+,c(NaCl)= =1mol/L,则配制100mL该溶液需NaCl的质量为1mol/L×0.1L×58.5g/mol=5.85g,故A正确;
B.由选项A可知,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 L ﹣1,故B正确;
C.含0.5molNa+,则NaCl的质量为0.5mol×58.5g/mol=29.25g,故C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则量取100mL该溶液,其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L×1mol/L=0.1mol,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结合c= 、m=nM计算.
17.【答案】(1)0.896
(2)6.72
(3)4
【解析】【解答】(1)碱石灰增重质量为1.76g,故生成CO2的质量为1.76g,根据==0.04mol,标准状况下,。
(2),由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为0.04mol,故NaHCO3的物质的量为0.08mol,根据可得,NaHCO3的质量为6.72g。
(3)NaHCO3分解出的H2O为0.04mol,即0.72g,浓硫酸共吸水1.44g,故有1.44g-0.72g=0.72gH2O来源于Na2CO3 nH2O受热失去结晶水,即0.04mol;又固体样品中NaHCO3的质量为6.72g,则Na2CO3 nH2O的质量为8.50g-6.72g=1.78g,其中结晶水0.72g,则Na2CO3质量为1.06g,即0.01mol,故Na2CO3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因此固体中的n值为4。
【分析】(1)根据、计算;
(2)根据计算;
(3)依据热重法分析计算。
18.【答案】(1)1.5
(2)250
【解析】【解答】(1)n(Cu2O)==0.2mol,n(NOx)==0.2mol,在反应中,Cu2O中的Cu元素由+1价升高到+2价,HNO3中生成NOx的N元素由+5价降低为+2x价,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0.2mol×2=0.2mol×(5-2x),x=1.5。答案为:1.5;
(2)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00mol·L-1NaOH溶液,当沉淀质量达到最大时,Cu(NO3)2及过量HNO3刚好与NaOH完全反应,生成NaNO3等,则n(NaOH)=n(),从而得出4.00mol·L-1×V(NaOH)=n(HNO3)-n(NOx)= 0.100L×12.0mol·L-1-0.2mol,V(NaOH)=0.25L=250mL。答案为:250。
【分析】(1)结合化合价的升降守恒进行判断,根据铜的价态变化和氮的价态变化判断x;
(2)碱的反应过程优先级为:先和酸反应,再和金属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再跟阳离子反应生成气体,最后再跟沉淀反应使沉淀溶解。
19.【答案】(1)11.9;10.5;b
(2)改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逐滴滴入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平
(3)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
(4)b
【解析】【解答】(1)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由于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由稀释公式c浓V浓=c稀V稀可得,所需浓盐酸的体积,因此需用15mL的量筒量取。
(2)当加入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时,应该用胶头滴管进行定容,该操作为改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逐滴滴入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平。
(3)操作C为洗涤,是为了将烧杯内壁和玻璃棒上残留的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防止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量偏小。
(4)a、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读数,则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偏小,即n偏小,由公式可知,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a不符合题意;
b、未等恢复至室温就转移,由于稀释过程中放热,温度较高,液体热胀冷缩,当温度恢复至室温时,溶液的体积偏小,即V偏小,由公式可知,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b符合题意;
c、向容量瓶转移时,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则溶液中溶质的量减小,即n偏小,由公式可知,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c不符合题意;
d、定容后加水过量, 又从容量瓶中取出部分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量偏小,即n偏小,由公式可知,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公式计算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由浓盐酸配制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结合公式c浓V浓=c稀V稀计算所需浓盐酸的体积。
(2)当加入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时,应该用胶体滴管进行定容操作。
(3)操作C为洗涤操作,是为了将残留在烧杯内壁和玻璃棒上的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4)分析错误操作对n、V的影响,结合分析实验误差。
20.【答案】(1)5(a+b)
(2)7:3
【解析】【解答】(1)
(2)假设 和 物质的量为 和4
= =7:3
【分析】利用反应方程式,计算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 。
21.【答案】(1)0.381
(2)0.15mol·L-1
【解析】【解答】(1)配制100.00mL0.01500mol L-1I2标准溶液,需要准确称取0.1L×0.015mol/L×254g/mol=0.381gI2单质;
(2)取某无色饮料20.00mL加入稀硫酸充分煮沸,冷却,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并稀释至 100.00mL,取 10.00mL 稀释液,加入 30.00mL 0.01500mol L-1I2标准溶液,物质的量n(I2)=0.030.00L×0.01500mol L-1=4.5×10-4mol,滴加2 3滴淀粉溶液,再用0.01200mol 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5.00mL,根据方程式可知I2~2Na2S2O3,因此剩余单质碘是0.01200mol L-1×0.025.00L/2=1.5×10-4mol,与葡萄糖反应的碘单质物质的量n=4.5×10-4mol-1.5×10-4mol=3×10-4mo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是3×10-4mol×10=3×10-3mol,浓度是3×10-3mol÷0.02L=0.15mol·L-1。
【分析】配制溶液题目最关键的一点是溶质质量守恒,据此解决此类问题。物质的量浓度等于物质的量除以溶液体积,要明确物质的量是溶质的物质的量,体积是整个溶液的体积。即c=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