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专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 运算律(知识梳理+典例精讲+专项训练)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应用题专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4单元 运算律(知识梳理+典例精讲+专项训练)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24 09:5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运算律(讲义)
四年级数学上册专项训练(知识梳理+典例精讲+专项训练)
1. 四则混合运算。
(1)在不含小括号的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 中括号。
“[ ]”叫作中括号,在算式中和小括号的作用一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在既有中括号,又有小括号的算式中,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3.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个规律叫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 a+b = b+a。
4.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个规律叫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 = b×a。
5.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结果不变。这个规律叫作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温馨提示:利用加法交换律,先把和是整十或整百的两个数交换到一起,再利用加法结合律计算,这样计算较简便。
6. 减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用字母表示:a-b-c=a-(b+c)。
7.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这个规律叫作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温馨提示:在连乘算式中,利用乘法交换律,先把积是整十或整百的两个数交换到一起,再利用乘法结合律计算,这样计算较为简便。
8.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乘法分配律可以正用,也可以逆用。当出现(a+b)×c 的情况时,如果a×c和b×c计算都很简便时,那么可以先算a×c和b×c,再把两个积相加;当出现a×c+b×c的情况时,如果a+b的和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数,那么可以用(a+b)×c来计算。
【典例一】学校食堂运来大米和面粉各12袋,大米每袋50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运来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方法一:先计算出每袋大米比面粉多的重量,再用乘法计算出12袋大米比12袋面粉多的重量。方法二:先计算出12袋大米和12袋面粉各自的总重量,再用减法即可解答。
【详解】
方法一:
(50-25)×12
=25×12
=300(千克)
方法二:50×12-25×12
=600-300
=300(千克)
答:运来大米比面粉多300千克。
【点评】
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理解,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关键是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典例二】根据题中的信息先画出线段图,再写出等量关系式,最后提一个问题。
去年我市郊区农民发展大棚种植樱桃,每天能收入300元,比发展大棚种植前每天收入的3倍还多30元。
(1)画图:
(2)等量关系式:
(3)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分析】
(1)画出线段,分4份,前3份平均分,每份表示发展大棚种植前每天的收入,第4段表示多的30元,据此画图即可;
(2)根据题意写出数量关系式;
(3)根据题意提出一个问题,例:大棚种植前每天收入多少元?再解答即可。
【详解】
(1)
(2)大棚种植前每天的收入×3+30=大棚种植樱桃后每天的收入;
(3)提问:大棚种植前每天收入多少元?
(300-30)÷3
=270÷3
=90(元)
答:大棚种植前每天收入90元。
【点评】
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是解题的关键。
【典例三】市政修路队修一段公路,第一周修了365m,第二周修了467米,还剩下535米没修。这段公路一共有多少米?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用第一周修的长度+第二周修的长度+剩下的长度=这段公路一共的长度,依此列式并运用整数加法交换律的特点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365+467+535
=365+535+467
=900+467
=1367(米)
答:这段公路一共有1367米。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运用整数加法交换律的特点解决问题,应熟练掌握。
【典例四】青蛙是捕食害虫的“健将”。一只青蛙第一天捕了134只害虫,第二天捕了148只害虫,第三天捕了152只害虫,这只青蛙3天一共捕食多少只害虫?
【分析】
要求3天一共捕食的害虫数量,把这三天捕食的数量相加即可。
【详解】
148+152+134
=300+134
=434(只)
答:一共捕食434只害虫。
【点评】
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于加法结合律的应用情况,计算时可以先算第二天与第三条捕食数量的总和,这样能起到简算的效果。
【典例五】同学们给“希望工程”捐款,全校共捐款910元,其中低年级捐款164元,中年级捐款336元。剩下的是高年级捐的,则高年级捐款多少元?高年级比低年级多捐多少元?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用全校总捐款的钱数-低年级捐款的钱数-中年级捐款的钱数=高年级捐款的钱数;计算高年级比低年级多捐款的钱数,用减法计算。依此列式并计算。
【详解】
910-164-336
=910-(164+336)
=910-500
=410(元)
410-164=246(元)
答:高年级捐款410元,高年级比低年级多246元。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运用减法的性质解答问题,应熟练掌握。
【典例六】小丽每天从家去学校,要走2个来回,她一个星期(5天)一共要走多少米?(两种方法解答)
方法一:
(1)小丽1个来回走多少米?
(2)小丽每天走多少米?
(3)综合算式:
方法二:
(1)小丽每天从家到学校要走几次?
(2)小丽5天从家到学校要走几次?
(3)综合算式:
答:她一个星期(5天)一共要走( )米。
【分析】
方法一:(1)1个来回是2个450米,因此用450乘2即可。
(2)1个来回是900米,2个来回就是2个900米,因此用900乘2即可。
(3)5天要走5个1800米,因此用1800乘5即可得到她一个星期(5天)一共要走的路程,根据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写出综合算式并解答即可。
方法二:
(1)1个来回是2次,则两个来回是2个2次;
(2)5天就是5个来回,也就是5个4次;
(3)1次是450米,20次就是20个450米,根据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
方法一:(1)450×2=900(米)
(2)900×2=1800(米)
(3)450×2×2×5
=900×2×5
=1800×5
=9000(米)
方法二:
(1)2×2=4(次)
(2)5×4=20(次)
(3)450×(2×2×5)
=450×20
=9000(米)
答:她一个星期(5天)一共要走9000米。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运用乘法结合律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应根据题意找到对应的关系后再解答。
【典例七】学校要为四年级两个班的同学每人准备12张数学游戏卡,已知四(1)班有42人,四(2)班有38人,一共需要多少张游戏卡?(请用两种方法解答)
【分析】
方法一:用42乘12求出四(1)班游戏卡的张数;用38乘12求出四(2)班游戏卡的张数;再相加即可解答。
方法二:用42加上38求出两个班的总人数,再乘12即可解答。
【详解】
方法一:42×12+38×12
=504+456
=960(张)
方法二:(42+38)×12
=80×12
=960(张)
答:一共需要960张游戏卡。
【点评】
整数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一、应用题
1.有一群小熊表演节目,共有28只脚着地,其中有两只小熊四脚着地,其它的都是2只脚着地,那么有多少只小熊在表演节目?
2.李老师买来《中华上下五千年》和《小故事大道理》各56本,共需要多少钱?
3.某大院有两栋宿舍楼,都是23层,其中一栋每层住4户,另一栋每层住6户。这两栋宿舍楼一共可以住多少户?
4.苗圃基地种了162行树苗,每行35棵,这个苗圃基地一共种了多少棵树苗?
5.商店运进14箱橙子,卖掉了8箱,还剩下多少千克?
6.超市批发了12箱可乐,每瓶3元。这些可乐全部售出,能赚多少元?
7.(1)鼎盛文具店从工厂批发了70本记账本,每本35元,文具店要付给工厂多少元?
(2)记账本零售价46元/本,文具店在卖出50本后,开始降价促销,每本只要30元,记账本全部卖出后,文具店是赚钱还是亏钱了?
8.一套演出服的上衣77元,裤子48元。戴老师要买8套这样的演出服,一共需要多少元?
9.修路队第一天修路453米,第二天修的路比第一天的3倍少405米,两天一共修了多少米?
10.淘气读一本480页的《百科全书》,已经读完228页。剩下的页数他决定用三周时间读完,平均每天要读多少页?
11.花场一共种植了1960盆兰花,张老板买走了13车,每车装126盆,花场还剩多少盆兰花?
12.疫情期间,爱心药店出售“防疫物资”套装包,一套“防疫物资”套装包里面装有50个口罩、4瓶洗手液,各种物资单独购买价格如下表:
口罩(50个) 洗手液(4瓶)
64元 36元
学校买28套“防疫物资”套装包,一共需要多少元?
13.据报道,李克强总理多次把“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某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经过调查四年级的6个班,发现平均每个学生一学期读5本课外书。照这样计算,如果每班24个学生,四年级学生一学期共读多少本课外书?
14.牧场里有奶牛345头,羊456只,牧场上一共有多少动物?
15.开学第一天,新华书店预计要发放课本956套,实际上午发放了443套,下午发放了375套。实际第一天比预计少发放多少套?
16.下面是星星文具店11月1日到5日的营业额。(单位:元)
日期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营业额(元) 201 198 202 199 205
(1)估一估,这5天营业额大约是多少元?(写出思考过程)
(2)算一算,这5天的营业额是多少元?
17.好乐家蔬菜水果市场有256千克土豆。
(1)第一天卖出82千克,第二天卖出118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
(2)又购进3种水果,其中草莓38千克,苹果76千克,橘子162千克,购进的3种水果共有多少千克?
18.同学们给“希望工程”捐款,全校共捐款910元,其中低年级捐款164元,中年级捐款336元。剩下的是高年级捐的,则高年级捐款多少元?高年级比低年级多捐多少元?
19.电影院里原有观众188人,开场后进入15人,后来又陆续进入12人,现在电影院里有多少观众
20.25个学生每人每天收集4条格言,一个月(30天)可以收集多少条格言?若是1年(365天),可以收集多少条格言?
21.永辉超市运来4箱毛巾,每包12条,一共运来多少条毛巾?
22.阳光超市新进125捆手套,每捆6副,每副8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23.冬季是流感易发季节,治疗流感有一种特效药。笑笑得了流感,按下面的“体重——剂量表”服用,笑笑5天一共需要吃多少毫克的药?
体重 每次服用量 每日次数
小于15千克 30毫克 每日2次
15~23千克 45毫克
24~40千克 60毫克
大于40千克 75毫克
24.幼儿园有大、中、小3个班,每班有30人,给每人发2块雪糕,一共需要买多少块雪糕?
25.疫情期间,某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义务为小区居民采购食材,一共采购了大白菜和土豆各12车,平均每车大白菜的质量是168千克,每车土豆的质量是132千克。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为小区采购的大白菜和土豆一共有多少千克?
26.为元旦联欢会准备奖品,李老师买了下面的洋娃娃和小狗两种玩具各25个。买洋娃娃比买小狗多花多少钱?(用两种方法解)
27.安徽省庐江县的太空莲种植基地(如图),村民分甲乙两队采摘莲蓬。据测算,甲队每时采收莲蓬80千克,乙队比甲队每时少采收莲蓬20千克,8时采摘完,按4元/千克计算,村民采莲蓬的收入一共是多少钱?
28.一件上衣173元,一条裤子127元,买50套这样的上衣和裤子需要多少元?
29.经开区城运公园计划用菊花和百合装饰人口的花坛。每盆菊花43元,每盆百合41元,现需要菊花59盆,百合43盆,一共需要多少钱?
30.学校采购了14套课桌椅,桌子每张125元,凳子每个75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31.四(1)班有44名同学,新学期调换成新桌椅(单人单桌单椅),每张桌子128元,每把椅子52元。买新桌椅一共用了多少元?
32.学校淮备买25套办公桌椅,桌子每张780元,椅子每把220元,准备3万元,够吗?
33.笑笑不明白为什么(3+2)×5=3×5+2×5?请你想办法给笑笑解释明白。
34.小客车限乘14位,大客车限乘46位。如果两种车各开来18辆,刚好让学校同学全部坐下,那么这个学校共有多少位学生?
35.兴旺厨具商店从厂家批发了48个电饭锅和48个电水壶,电饭锅每个292元,电水壶每个108元。
(1)商店要付给厂家多少钱?
(2)商店将两种商品都定价为218元出售,当卖出76件商品后,余下的商品以每个98元的价格甩货处理,所有的商品卖出后。商店是否盈利。
参考答案
1.12只
【分析】着地有28只脚,减去四脚着地的两只小熊的脚,再除以2即等于两只脚着地的小熊只数,再加四脚着地的两只小熊即等于表演节目的小熊只数。
【详解】(28-4×2)÷2
=(28-8)÷2
=20÷2
=10(只)
10+2=12(只)
答:有12只小熊在表演节目。
【点睛】本题可以先计算出两只脚着地的小熊只数,再作进一步解答。
2.2800元
【分析】根据题意,用1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价钱加上1本《小故事大道理》的价钱,再乘56,求出共需要多少钱,列式为:(32+18)×56。
【详解】(32+18)×56
=50×56
=2800(元)
答:共需要2800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与运用。
3.230户
【分析】用一栋楼每层住户数量乘层数,求出一栋楼住户数量。用另一栋楼每层住户数量乘层数,求出另一栋楼住户数量。再将两个住户数量相加,求出住户总数量。
【详解】4×23+6×23
=(4+6)×23
=10×23
=230(户)
答:这两栋宿舍楼一共可以住230户。
【点睛】本题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后,可以根据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
4.5670棵
【分析】每行的棵数乘行数即可解答。
【详解】35×162=5670(棵)
答:这个苗圃基地一共种了5670棵树苗。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90千克
【分析】用橙子总箱数减去卖掉橙子箱数,求出还剩下橙子箱数。再乘每箱橙子重量,求出还剩下橙子重量。
【详解】(14-8)×15
=6×15
=90(千克)
答:还剩下90千克。
【点睛】本题先求出还剩下橙子箱数,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6.576元
【分析】已知每箱可乐有24瓶,共12箱,先用乘法求出超市共批发了多少瓶可乐。每瓶可乐的进价是3元,卖价是5元,那么每瓶可乐可以赚5-3=2元,再乘可乐的总瓶数,即可求出全部售出能赚多少元。
【详解】12×24×(5-3)
=288×2
=576(元)
答:这些可乐全部售出,能赚576元。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每瓶可乐能赚多少元。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解答即可。
7.(1)2450元;(2)赚钱
【分析】(1)每本的单价乘批发的本数即可解答。
(2)46乘50等于按每本46元卖出50本的价钱,30乘70减50的差,等于卖出50本后剩下的记账本卖出的价钱,然后相加,再与付给工厂的价钱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35×70=2450(元)
答:文具店要付给工厂2450元。
(2)46×50+30×(70-50)
=2300+600
=2900(元)
2900>2450,文具店赚了。
答:文具店是赚钱了。
【点睛】本题是经济问题应用题,熟练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1000元
【分析】上衣的单价加上裤子的单价等于一套演出服的单价,再乘8即可解答。
【详解】(77+48)×8
=125×8
=1000(元)
答:一共需要1000元。
【点睛】熟练掌握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1407米
【分析】第一天修路米数乘3,再减去405,等于第二天修路米数,再加上第一天修路米数即可解答。
【详解】453×3-405+453
=1359-405+453
=954+453
=1407(米)
答:两天一共修了1407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0.12页
【分析】由题意可得,先算剩下的页数:480-228(页),再用剩下的页数除以21天即可解答。
【详解】(480-228)÷(3×7)
=252÷21
= 12(页)
答:平均每天要读12页。
【点睛】此题考查了混合运算的应用,关键是先算剩下的页数。
11.322盆
【分析】由题意可得,先算张老板买走的兰花的盆数,再用总盆数减去张老板买走的兰花的盆数即可解答。
【详解】1960-13×126
=1960-1638
=322(盆)
答:花场还剩322盆兰花。
【点睛】此题考查了混合运算的应用,关键是先算张老板买走的兰花的盆数即可。
12.2800元
【分析】由题意可得,先算一套防疫物资需要的价钱:64+36(元);再用一套的价钱乘28即可解答。
【详解】(64+36)×28
=100×28
=2800(元)
答:一共需要2800元。
【点睛】此题考查了混合运算的应用,关键是先算出一套的价钱即可。
13.720本
【分析】每个学生读课外书的数量乘每班学生数量,再乘四年级的6个班,最后用乘法交换律简便计算。
【详解】5×24×6
=5×6×24
=30×24
=720(本)
答:四年级学生一学期共读720本课外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交换律的实际运用知识。
14.801只
【分析】求一共有多少动物,将奶牛的数量加上羊的数量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345+456=801(只)
答:牧场上一共有801只动物。
【点睛】总的动物数量等于各种动物的数量之和。
15.138套
【分析】根据题意,把上午和下午发放的套数相加,然后再用预计发放的数量减去实际发放的数量即可求解。
【详解】956-(443+375)
=956-818
=138(套)
答:实际第一天比预计少发放138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要熟练掌握。
16.(1)1000元(思考过程见详解);
(2)1005元
【分析】(1)通过上表可知,每天营业额都约等于200元,用200乘5即可解答。
(2)把5天的营业额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1)通过上表可知,每天营业额都约等于200元;
201+198+202+199+205
≈200+200+200+200+200
=200×5
=1000(元)
答:这5天营业额大约是1000元。
(2)201+198+202+199+205
=(201+199)+(198+202)+205
=400+400+205
=800+205
=1005(元)
答:这5天的营业额是1005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估算方法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掌握
17.(1)56千克;(2)276千克
【分析】(1)用加法结合律简便计算,市场的土豆总千克减去第一天和第二天卖出的和,得出还剩下的。
(2)用加法结合律简便计算,用苹果的重量加上草莓的重量与橘子的重量的和,得出购进3种水果共多少千克。
【详解】(1)256-(82+118)
=256-200
=56(千克)
答:还剩下56千克。
(2)76+(38+162)
=76+200
=276(千克)
答:购进的3种水果共有276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加法结合律运用。
18.410元;246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全校总捐款的钱数-低年级捐款的钱数-中年级捐款的钱数=高年级捐款的钱数;计算高年级比低年级多捐款的钱数,用减法计算。依此列式并计算。
【详解】910-164-336
=910-(164+336)
=910-500
=410(元)
410-164=246(元)
答:高年级捐款410元,高年级比低年级多246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运用减法的性质解答问题,应熟练掌握。
19.215人
【详解】188+15+12=188+12+15=215(人)
20.3000条;36500条
【分析】25个学生每人每天收集4条格言,25乘4算出25人一天收集的格言数量,再用所得积乘30即可求出一个月收集的数量;一天收集的总数量乘365即可求出一年收集的总数量。
【详解】25×4×30
=100×30
=3000(条)
25×4×365
=100×365
=36500(条)
答:一个月(30天)可以收集3000条格言,1年(365天),可以收集36500条格言。
【点睛】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一天收集的总数量。
21.1200条
【分析】由题意可得,根据公式:总条数=箱数×每箱的包数×每包的条数计算即可。
【详解】12×4×25
=12×(4×25)
=12×100
=1200(条)
答:一共运来1200条毛巾。
【点睛】此题考查了运算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明确:25×4=100即可。
22.6000元
【分析】先用手套的捆数×每捆的数量,求出手套的总数量。再用总的手套数量×每幅的价格,就可以求出总共用了多少钱。
【详解】125×6×8
=125×8×6
=1000×6
=6000(元)
答:一共用了6000元。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先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再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23.600毫克
【分析】笑笑的体重是35千克,根据表中体重与服用量的对照表可知,笑笑每次服用量是60毫克,服用量乘每日次数,再乘天数即可解答。
【详解】60×2×5
=60×(5×2)
=60×10
=600(毫克)
答:笑笑5天一共需要吃600毫克的药。
【点睛】首先分析清楚笑笑每次的服用量,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180块
【分析】可以先算出每个班发多少块雪糕,列式为30×2,然后再算3个班一共需要买多少块雪糕,列式为30×2×3,据此解答。
【详解】30×2×3
=60×3
=180(块)
答:一共需要买180块雪糕。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5.3600千克
【分析】用168加上132,求出每车大白菜和每车土豆一共多少千克;再乘12,求出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为小区采购的大白菜和土豆一共有多少千克。
【详解】(168+132)×12
=300×12
=3600(千克)
答: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为小区采购的大白菜和土豆一共有3600千克。
【点睛】解答此题还可以分别求出12车大白菜的质量、12车土豆的质量,再把求出的质量相加即可,列式为:168×12+132×12。
26.100元
【分析】方法一:先用减法求出每个洋娃娃比每个小狗多几元,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可求出买洋娃娃比买小狗多花了几元;
方法二:先根据总价=数量×单价,分别求出买25个洋娃娃和小狗各需多少钱,再相减即可求出买洋娃娃比买小狗多花了几元。
【详解】方法一:
(22-18)×25
=4×25
=100(元)
方法二:
22×25-18×25
=550-450
=100(元)
答:买洋娃娃比买小狗多花100元。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的运用,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到不同的方法。
27.4480元
【分析】用80减去20求出乙队每时采收莲蓬多少千克,用甲队每时采收莲蓬的千克数加上乙队每时采收莲蓬的千克数的和乘8求出采收莲蓬的总千克数,最后乘4即可解答。
【详解】80-20=60(千克)
(80+60)×8
=140×8
=1120(千克)
1120×4=4480(元)
答:村民采莲蓬的收入一共是4480元。
【点睛】解答此题还可以分别求出甲队8时采收莲蓬的千克数、乙队8时采收莲蓬的千克数,再相加求出采收莲蓬的总千克数。
28.15000元
【分析】先用一件上衣的价钱加上一条裤子的价钱,求出一套衣服的价钱。再乘购买套数,求出需要花费的钱数。
【详解】(173+127)×50
=300×50
=15000(元)
答:买50套这样的上衣和裤子需要15000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先求出一套衣服的价钱,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29.4300元
【分析】用43×59求出菊花的总价,用41×43求出百合的总价,最后两者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43×59+41×43
=43×(59+41)
=43×100
=4300(元)
答:一共需要4300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学生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30.2800元
【分析】桌子的单价加上凳子的单价等于一套课桌椅的单价,再乘套数即可解答。
【详解】(125+75)×14
=200×14
=60×18
=1080(位)
答:这个学校共有1080位学生。
【点睛】本题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后,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5.(1)19200元;
(2)商店赔钱了;
【分析】(1)由题意可得,先算电饭锅的总价钱:48×292(元);再算电水壶的总价钱:108×48(元),最后将电饭锅和电水壶的总价钱加起来即可。
【详解】(1)48×292+108×48
=48×(292+108)
=48×400
=19200(元)
(2)76×218+(48+48-76)×98
=16568+(48+48-76)×98
=16568+(96-76)×98
=16568+20×98
=16568+1960
=18528
19200-18528=672(元)
答:商店要付给厂家19200元,商店赔钱了。
【点睛】此题考查了运算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明确:总价=单价×数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