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上科学 3.5 物体的内能 专项训练(含知识点+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上科学 3.5 物体的内能 专项训练(含知识点+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24 22:53: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内能专项训练
主要考察:
1. 内能与温度、热量之间的关系;
2. 比热概念,利用热量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3. 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热值相关计算
知识回顾:
一、内能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俗称热能。
所有的物体都有内能,当其他因素都相同时,物体温度越大内能也越大(概念常考),当其他因素相同时,物体质量越大内能也越大,物体的状态和种类不一样,内能也可能不同。
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物体(物体的低温部分)。注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用“吸收”或者“放出”,不能用“含有”或者“具有”;温度只能“升高”或者“降低”,不能传递。
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二、温度、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
(1) 一个“一定”: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降低)时,内能一定增加(减少)。
(2)五个“不一定”:
①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减少)时,其温度不一定升高(降低)。如: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
②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减少)时,不一定吸收(放出)热量。如: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对外界做功)。
③一个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时,其温度不一定升高(降低)。如: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
④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降低)时,不一定吸收(放出)热量。如:摩擦生热。
⑤一个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时,其内能不一定增加(减少)。如: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
三、比热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
热量计算公式:
四、汽油机和热值
内燃机:燃料在机器汽缸内燃烧的热机,有汽油机和柴油机,主要考查汽油机。
汽油机有四个冲程,其在工作时,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工作过程如下图:
能量转化情况:
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汽缸内气体内能增加
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缸内气体内能减少
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和飞轮均转动两圈,对外做功一次,即四个冲程,转两圈,做功一次。
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燃料的热值,属于物质的特性,符号是q,单位为焦/千克(固体或者液体)或焦/米3(液体),计算公式为
专题练习:
1.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如果温度不变,物体内能一定不变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答案解析: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用“吸收”或者“放出”,不能用“含”,A错误
B.物体内能除了与温度有关之外,还与物体的质量、种类等有关,B错误
C.对于同一个物体而言,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C正确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冰在熔化过程中,一直吸热,但温度不变,D错 误
故选C
2. 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 )
A.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C.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答案解析:当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时,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温度变化并没有特别的联系,只是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故选B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B.热传递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
C.热传递中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
D.若外界没有对物体做功时,同一物体,温度降低的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
答案解析:A、B、D正确,C选项中,热传递中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4.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升高的温度。由此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的甲液体放出的热量比乙液体放出的热量多
C.甲、乙两种液体相比较,乙液体更适合作冷却剂
D.甲物质的熔点高于乙物质的熔点
答案解析:根据,已知Q相同,甲温差大于乙的温差,可得甲比热小于乙的比热,A错误;因为甲比热小于乙比热,所以降低相同的温度,根据热量计算公式,应该是乙放出的热量多,故B错误;乙比热更大所以更适合作冷却剂,C正确;D选项,与熔点无关,D错误。
故选C
5. 水具有比热容大的性质,下列现象与此性质无关的是( )
A.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B.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C.夏天在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 D.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来供暖
答案解析:C选项,夏天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的性质
故选C
6. 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的大小相比(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答案解析:三金属块末温(为冰的熔点)相同,初温相同,所以三金属降低了相同的温度,由图由可知三金属放出的热量:,三金属块的质量相同,相同,则由 可知:
故选C
7. 节日常用的礼花喷射器结构如图,气罐内有高压气体,气罐通过气阀与纸筒相连。使用时转动纸筒打开气阀,气体将纸筒内的礼花快速喷向远处。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罐内气体的内能增加
B.气罐内壁温度升高
C.罐内气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其内能
D.该过程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相同
答案解析:在喷出礼花的过程中,罐内的压缩空气对礼花做功,空气内能转化为礼花的机械能;罐内气体内能减少,气罐内壁温度降低,故ABC错误;
汽油机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礼花喷向远处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相似。
故选D
8. 已知一个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1800转/分,则它在一秒内完成的冲程数和做功次数分别是( )
A.30、30 B.60、60 C.120、30 D.60、15
答案解析:转速为1800转/分,即1秒转30转,飞轮转2圈完成4个冲程,每4个冲程做1次功,所以转30圈,完成60个冲程,做15次功。
故选D
9. 在如图所示的“汽油机模型”实验中,将少量的汽油喷入筒内,用软木塞塞住筒口,摇动起电机,观察到放电针放电,汽油燃烧,软木塞被高温高压的气体冲出。该实验可模拟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答案解析:软木塞被气体冲出,即气体内能转化为软木塞机械能,所以是做功冲程
故选C
10. 汽车排量“2.0L”表示内燃机气缸吸气冲程一次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总体积为2.0升,下图能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
答案解析:四个冲程的图观察方法:有箭头进来的是吸气,箭头出去的是排气,火花塞点燃的是做功,都没有的则是压缩冲程
故选D
11. 在试管里盛适量的水,用带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住试管口(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细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推动管口处的小叶轮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实验过程中,通过做功使试管内水的内能增大
C.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小水珠
D.“白气”使小叶轮转动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答案解析:水沸腾后温度一直保持在沸点,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
水的内能增大是因为加热,即热传递,并不是做功,故B错误;
“白气”是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C正确
“白气”使小叶轮转动,即气体内能转化为小叶轮机械能,是做功冲程,D错误
故选C
12. 关于燃料及其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燃烧的燃料,热值等于0
B.燃料完全燃烧时,它的热值最大
C.燃料的热值与质量和燃烧状态无关
D.燃料燃烧时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
答案解析:热值属于物质的特性,与是否燃烧、燃烧的温度都无关
故选C
13. 生活中常见的汽车和摩托车大多是采用四冲程汽油机来工作的。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外做功一次
B.有一次能量转化
C.曲轴转动两周
D.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解析:一个工作循环,即完成四个冲程,对外做功一次,有两次能量转化,分别是压缩: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曲轴转动两周
故选B
14. 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枪口,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
B.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
C.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
答案解析:A、因存在热量损失,热水放出的热量大于冷水吸收的热量,又知热水的温度变化更大,热水和冷水的比热容相同,由公式可知,热水的质量与冷水质量相比,可能小也可能相等,故A正确
B、400s内,热水温度由70℃下降到40℃,下降30℃;冷水30℃上升到40℃,上升10℃,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故B正确
C、实验中不可避免有热量损失,所以热水放出热量大于冷水吸收的热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400s时,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40℃,所以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故D正确
故选C
15. 小敏阅读了某汽车发动机的说明书后,其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如图所示,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1kg的汽油一定释放4.6×107J的热量
B.该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该内燃机的效率为40%
D.为了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可用水对其冷却,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
答案解析:A、1kg的汽油完全燃烧可以放出4.6×107J的热量,但选项中未明确汽油完全燃烧,因此燃烧1kg的汽油不一定释放4.6×107J的热量,故A错误
B、汽车的内燃机在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
C、由图可知,该内燃机的效率为:,故C错误
D、水比热容大,可作冷却液
故选D
二、填空
16. 有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5:3,比热之比为2:1,若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则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为________。
答案解析:根据,Q相同,m之比为5:3,比热之比为2:1,可得之比为3:10
故答案为3:10
17. 小明利用家中的燃气表和温度计测量燃气灶烧水的效率。将1kg的水从20℃加热到60℃,消耗了0.01m3的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0×107J/m3,则此次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_______。
答案解析:水吸收的热量:;
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此次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故答案为:42%
18. 单位质量的气体物质,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气体的定容比热容,已知氦气的定容比热容为3000J/(kg·℃)。如图所示,质量为0.02kg的氦气被密封在圆柱形汽缸内,汽缸内氦气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同。用力把活塞AB固定,当氦气的温度从20℃升高到30℃时,氦气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J。撤去力,氦气推动活塞做功,这一过程的能量转化形式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冲程相同。
答案解析:(1)单位质量的气体物质,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气体的定容比热,则氦气吸收的热量:
(2)撤去力,氦气推动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此过程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同。
故答案为:620;做功
19. 一个成年人参加某次长跑,身体消耗的能量约为6.6×106焦,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0.55kg的干木柴释放的能量,则干木柴的热值为__________,若用掉一部分干木柴,则剩余干木柴的热值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解析:
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其大小与燃料的质量无关
故答案为:1.2×107J/kg;不变
20. 如图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实验中量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
(1)当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后,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它们吸热能力的强弱。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甲、乙两种液体中________的比热容更大。
答案解析:(1)实验时加热相同的时间,根据转换法,吸收的热量相同,可通过比较液体升高的温度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由表中数据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甲升温小,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甲物质的吸热能力更强,甲的比热容更大。
故答案为:液体升高的温度(温度计示数的变化);甲
21. 完全燃烧42g焦炭所放出的热量,若有50%被2kg、初温为30℃的水吸收,则水温最终的温度是多少?(已知c水=4.2×103J/kg·℃ q焦炭=3.0×107J/kg)
答案解析: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水吸收的热量:

因为水的沸点是100℃,所以水温最终升高到100℃
22. 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气缸活塞面积为30厘米2,一个冲程中活塞在气缸中移动的距离是50毫米,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9.0×105帕,飞轮一分钟转动1800转,当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不计摩擦),求:
(1) 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
(2) 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
(3) 汽油机的功率
答案解析:(1)由
(2)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
(3)因飞轮每转两圈对外做功一次,所以飞轮一分钟转动1800周,做功900次,则燃气对活塞做的总功:

汽油机的功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内能专项训练
主要考察:
1. 内能与温度、热量之间的关系;
2. 比热概念,利用热量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3. 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热值相关计算
知识回顾:
一、内能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俗称热能。
所有的物体都有内能,当其他因素都相同时,物体温度越大内能也越大(概念常考),当其他因素相同时,物体质量越大内能也越大,物体的状态和种类不一样,内能也可能不同。
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物体(物体的低温部分)。注意: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用“吸收”或者“放出”,不能用“含有”或者“具有”;温度只能“升高”或者“降低”,不能传递。
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二、温度、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
(1) 一个“一定”: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降低)时,内能一定增加(减少)。
(2)五个“不一定”:
①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减少)时,其温度不一定升高(降低)。如: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
②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减少)时,不一定吸收(放出)热量。如: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对外界做功)。
③一个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时,其温度不一定升高(降低)。如: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
④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降低)时,不一定吸收(放出)热量。如:摩擦生热。
⑤一个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时,其内能不一定增加(减少)。如: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
三、比热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
热量计算公式:
四、汽油机和热值
内燃机:燃料在机器汽缸内燃烧的热机,有汽油机和柴油机,主要考查汽油机。
汽油机有四个冲程,其在工作时,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工作过程如下图:
能量转化情况:
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汽缸内气体内能增加
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缸内气体内能减少
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和飞轮均转动两圈,对外做功一次,即四个冲程,转两圈,做功一次。
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燃料的热值,属于物质的而特性,符号是q,单位为焦/千克(固体或者液体)或焦/米3(液体),计算公式为
专题练习:
一、选择
1.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如果温度不变,物体内能一定不变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2. 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 )
A.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C.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B.热传递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
C.热传递中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
D.若外界没有对物体做功时,同一物体,温度降低的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
4.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升高的温度。由此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降低相同的温度,质量相等的甲液体放出的热量比乙液体放出的热量多
C.甲、乙两种液体相比较,乙液体更适合作冷却剂
D.甲物质的熔点高于乙物质的熔点
5. 水具有比热容大的性质,下列现象与此性质无关的是( )
A.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B.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C.夏天在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 D.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来供暖
6. 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的大小相比(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7. 节日常用的礼花喷射器结构如图,气罐内有高压气体,气罐通过气阀与纸筒相连。使用时转动纸筒打开气阀,气体将纸筒内的礼花快速喷向远处。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罐内气体的内能增加
B.气罐内壁温度升高
C.罐内气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其内能
D.该过程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相同
8. 已知一个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1800转/分,则它在一秒内完成的冲程数和做功次数分别是( )
A.30、30 B.60、60 C.120、30 D.60、15
9. 在如图所示的“汽油机模型”实验中,将少量的汽油喷入筒内,用软木塞塞住筒口,摇动起电机,观察到放电针放电,汽油燃烧,软木塞被高温高压的气体冲出。该实验可模拟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10. 汽车排量“2.0L”表示内燃机气缸吸气冲程一次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总体积为2.0升,下图能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
11. 在试管里盛适量的水,用带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住试管口(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细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推动管口处的小叶轮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实验过程中,通过做功使试管内水的内能增大
C.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白气”使小叶轮转动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12. 关于燃料及其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燃烧的燃料,热值等于0
B.燃料完全燃烧时,它的热值最大
C.燃料的热值与质量和燃烧状态无关
D.燃料燃烧时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
13. 生活中常见的汽车和摩托车大多是采用四冲程汽油机来工作的。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外做功一次
B.有一次能量转化
C.曲轴转动两周
D.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4. 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枪口,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
B.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
C.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
15. 小敏阅读了某汽车发动机的说明书后,其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如图所示,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1kg的汽油一定释放4.6×107J的热量
B.该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该内燃机的效率为40%
D.为了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可用水对其冷却,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
二、填空
16. 有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5:3,比热之比为2:1,若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则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为________。
17. 小明利用家中的燃气表和温度计测量燃气灶烧水的效率。将1kg的水从20℃加热到60℃,消耗了0.01m3的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0×107J/m3,则此次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_______。
18. 单位质量的气体物质,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气体的定容比热容,已知氦气的定容比热容为3000J/(kg·℃)。如图所示,质量为0.02kg的氦气被密封在圆柱形汽缸内,汽缸内氦气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同。用力把活塞AB固定,当氦气的温度从20℃升高到30℃时,氦气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J。撤去力,氦气推动活塞做功,这一过程的能量转化形式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冲程相同。
19. 一个成年人参加某次长跑,身体消耗的能量约为6.6×106焦,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0.55kg的干木柴释放的能量,则干木柴的热值为__________,若用掉一部分干木柴,则剩余干木柴的热值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 如图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实验中量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
(1)当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后,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它们吸热能力的强弱。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甲、乙两种液体中________的比热容更大。
21. 完全燃烧42g焦炭所放出的热量,若有50%被2kg、初温为30℃的水吸收,则水温最终的温度是多少?(已知c水=4.2×103J/kg·℃ q焦炭=3.0×107J/kg)
22. 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气缸活塞面积为30厘米2,一个冲程中活塞在气缸中移动的距离是50毫米,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9.0×105帕,飞轮一分钟转动1800转,当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不计摩擦),求:
(1) 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
(2) 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做的功。
(3) 汽油机的功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