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 必修1[RJ](不定项)
高中生物人教必修1水平测试
第1章 走近细胞&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世纪,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观察植物的结构,得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结构。之后,施旺将这一结论推广到动物细胞,并提出“细胞是生命的最基本单位”这一概念,由此创立了细胞学说。再之后,魏尔肖提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已经存在的细胞”理论,从而完善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 )
A.是通过观察和分离细胞结构后创立的
B.是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创立并完善的
C.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D.使动物和植物通过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统一起来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施莱登和施旺并没有分离细胞结构,A错误;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创立,魏尔肖的理论完善了细胞学说,B错误;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到细胞水平,C错误。
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羊和青蒿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B.细胞中的脂肪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D.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具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答案 D
解析 青蒿为植物,其没有系统层次,A错误;细胞中的脂肪是物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C错误。
3.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向右移装片能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
C.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图③细胞质流动时,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的图像。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4个
答案 D
解析 图①由a转换成b,即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应减少,A错误;图②要能观察清楚c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B错误;在显微镜下发现图③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也是顺时针,C错误;图④显微镜物镜10×转换为40×后(目镜不变),放大倍数是原来的4倍,则面积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16倍,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1/16,即4个,D正确。
4.下列选项中,不含氮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
A.葡萄糖和纤维素
B.脂肪酸和核酸
C.脱氧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D.氨基酸和血红蛋白
答案 A
5.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罕见细菌,其细胞中含有大量叶绿素,正是这些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在菌苔上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根据上述研究发现以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细菌属于多细胞生物
C.细菌不都是异养生物,还有自养生物
D.该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答案 C
解析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B错误;从题干可知,这种细菌含叶绿素,能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推测该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C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该菌之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D错误。
6.某生物科研组为了探究某种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病毒搅碎,稀释成溶液,实验步骤、结果如下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组别 材料 实验试剂 处理 实验现象
A 破碎的病毒样液 斐林试剂 — 蓝色
B 破碎的病毒样液 苏丹Ⅲ染液 — 棕红色
C 破碎的病毒样液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D 破碎的病毒样液 — 检测碱基组成 含有碱基U、不含碱基T
A.A~C组实验中试剂需要现配现用的只有A组
B.A组处理条件是50~65 ℃水浴加热,实验结果为蓝色说明该病毒中有还原糖
C.B组实验结果为棕红色说明其组分中有脂肪
D.根据A、B、C、D组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该病毒含脂肪、蛋白质和RNA
答案 A
解析 A~C组实验中,只有A组的斐林试剂需要现配现用,A正确;A组还原糖鉴定的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50~65 ℃),实验现象说明该病毒中无还原糖,只是呈现斐林试剂的颜色,B错误;B组中若有脂肪,则实验现象为橘黄色,实验结果是棕红色说明病毒中没有脂肪,C错误;U是RNA特有的碱基,D组实验结果是含有碱基U不含碱基T,说明病毒中含有RNA,不含DNA,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该病毒是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D错误。
7.襄阳人早餐的标配,就是一碗红彤彤的牛肉面。牛油熬制的面汤,香气扑鼻,喝上一口,牛油的醇厚与碱水面的筋道融为一体,再吃上一块卤牛肉,回味无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牛肉中的蛋白质在高温加热的过程中肽键断开使其结构松散,利于人体消化
B.面汤中的牛油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C.碱水面中富含的植物多糖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D.胆固醇在人体中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如果过多摄入可能会造成血管堵塞
答案 A
解析 牛肉中的蛋白质在高温加热的过程中因空间结构改变而变性,其结构松散,利于人体消化,但肽键没有断开,A错误;面汤中的牛油属于动物脂肪,动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B正确;多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碱水面中富含淀粉等多糖,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C正确;胆固醇可构成动物细胞膜,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如果过多摄入可能会造成血管堵塞,D正确。
8.动物血液的颜色由血色蛋白所结合的金属元素决定。含铜的血色蛋白是血蓝蛋白,呈现蓝色或青色;含钒的血色蛋白是血绿蛋白,呈现绿色;含铁的血色蛋白是血红蛋白,呈现红色。蚯蚓、河蚌、蜘蛛的血色蛋白溶于血浆中,而脊椎动物的血色蛋白位于血细胞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生物血色蛋白的空间结构都相同
B.人体的血液因部分血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C.如果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改变或空间结构改变,可能会影响其功能
D.无机盐可参与细胞化合物的组成并影响到它们的性质
答案 A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有的血色蛋白含铜,有的血色蛋白含钒,有的血色蛋白含铁,故不同生物血色蛋白的空间结构可能不同,A错误;人体的血液因部分血细胞(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而呈红色,B正确;无机盐可参与细胞化合物的组成,如无机盐参与构成血色蛋白,并影响到它们的性质,D正确。
9.下图表示细胞中某大分子物质(简称为M)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构成该大分子物质M的③有8种
B.不同个体中M存在差异,其主要原因是构成M的单体的种类不同
C.若用15N标记该物质,则存在标记元素的部位是③
D.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结构①中
答案 C
解析 M存在差异主要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B错误;碱基中含有氮元素,③为碱基,C正确;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碱基的排列顺序中,D错误。
10.与野生型新冠病毒(一种RNA病毒)相比,其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传染性更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奥密克戎”毒株的核酸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有核糖
B.“奥密克戎”毒株的碱基种类和排列顺序与野生型新冠病毒均不同
C.“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强,是因为“奥密克戎”毒株在无机环境中繁殖得更快
D.每天适量饮酒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因为酒精可使病毒的蛋白质变性
答案 A
解析 “奥密克戎”毒株的核酸是RNA,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R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4种碱基、磷酸和核糖,A正确;“奥密克戎”毒株和野生型新冠病毒都属于RNA病毒,碱基种类是相同的,都是A、U、C、G,B错误;“奥密克戎”毒株属于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C错误;体积分数为75%左右的酒精具有杀菌作用,饮用酒的度数一般不能达到75%,且长期饮酒对人体有害,因此每天适量饮酒不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D错误。
11.有诗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结合核酸知识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苔藓与牡丹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
B.苔藓与牡丹细胞内核酸的元素组成不同
C.苔藓与牡丹的遗传物质成分的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
D.苔藓与牡丹既含有DNA,也含有RNA
答案 D
解析 苔藓与牡丹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错误;苔藓与牡丹细胞内核酸的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N、P,B错误;苔藓与牡丹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碱基种类相同,C错误。
12.决定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 )
A.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B.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C.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答案 B
13.科学施肥是培育高档人参的重要措施,而氮肥是影响人参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施用过多的氮肥不仅破坏人参体内各元素的代谢平衡,影响人参质量,而且会使人参根部发生严重的腐烂,使产量下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氮元素参与构成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R基中
B.氮元素不仅参与叶绿素组成,也是核酸、纤维素等多种物质的构成元素
C.必需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
D.这一事实说明氮元素是组成人参的微量元素,应减少氮元素的供应
答案 C
解析 氮元素参与构成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NH—CO—”中,而不是R基中,A错误;氮元素不仅参与叶绿素组成,也是核酸等多种物质的构成元素,但不是纤维素的构成元素,B错误;必需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其种类和数量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C正确;氮元素是组成人参的大量元素,应依据生命活动的需要合理供应,D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4.研究表明: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兼性厌氧型细菌椰霉假单胞菌。椰霉假单胞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是一种毒性极强的毒素,即使120 ℃加热1小时也不能破坏其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米酵菌酸不是蛋白质
B.椰霉假单胞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椰霉假单胞菌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染色体上
D.椰霉假单胞菌和酵母菌类似,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答案 AB
解析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合成的大分子,且高温会失活,因此米酵菌酸不是蛋白质,A正确;椰霉假单胞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在拟核区的DNA上,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正确,C、D错误。
15.“金风起,蟹儿肥”,螃蟹味道非常鲜美,肉质滑嫩爽口,蟹黄鲜香,回味无穷。螃蟹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等,脂肪含量较低,蟹黄中胆固醇含量比较高,但不可和柿子一起食用,因为蟹肉的蛋白质较丰富,而柿子含很多鞣酸,蛋白质遇到鞣酸后会凝结成硬块,积在胃肠里会影响消化功能,有腹痛、呕吐、腹泻的反应,严重的可以阻塞胃肠道,出现肠梗阻,伴随剧烈的腹痛、呕吐,有时甚至会引起胃出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柿子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螃蟹壳含有几丁质,几丁质能用于废水处理
B.人食用蟹黄后吸收的胆固醇可以构成细胞膜,也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熟螃蟹肉更容易消化是因为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D.螃蟹的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柿子味道甜,适宜作还原糖鉴定的材料
答案 D
解析 柿子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螃蟹壳含有几丁质,几丁质能和重金属离子结合,所以几丁质能用于废水处理,A正确;人食用蟹黄后吸收的胆固醇可以构成细胞膜,也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正确;熟螃蟹肉更容易消化,是因为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C正确;螃蟹的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柿子中虽然含有还原性糖,柿子的本身的颜色会干扰还原糖鉴定的结果(砖红色沉淀),所以柿子不适合作为还原性糖鉴定的材料,D错误。
16.边走边看,一路思考,是某校学子良好的习惯。下列是小方同学看到的几种状况和他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学校竹园中的竹子叶片发黄,他认为是缺少微量元素Mg
B.室友半夜肌肉抽搐,他告诉室友要补充一定量的钙剂
C.室友过度肥胖,他告诉室友要少吃米饭少吃肥肉
D.学校运动会上运动员大量流汗时,他告诉运动员要喝淡盐水
答案 BCD
解析 Mg是大量元素,A错误;血钙浓度过低,会引起抽搐,所以半夜肌肉抽搐,需要补充一定量的钙剂,B正确;由于米饭中的淀粉可以转化成脂肪,所以过度肥胖的人需要少吃米饭和少吃肥肉,C正确;大量流汗会引起个体丢失水分和盐,所以需要补充淡盐水,D正确。
17.科学研究表明: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减少,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渐减少,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不需要N元素
B.同等质量的花生种子和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耗氧较多的是花生种子
C.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更有利于能量的储存
D.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与细胞内糖类的氧化速率比脂肪快有关
答案 ABCD
解析 脂肪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不需要N元素,A正确;花生种子含大量脂肪,小麦种子含大量淀粉,与糖类相比,脂肪的含氢量远远高于糖类,而含氧量较糖类低,因此氧化分解时,脂肪耗氧量大,同等质量的花生种子和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耗氧较多的是花生种子,B正确;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更有利于能量的储存,C正确。
三、非选择题
18.阅读诗句,回答下列问题。
律诗《再别镜湖》
古越镜湖水,异乡游于醉。
银鸥野鸭飞,闸蟹青虾睡。
莲藕红菱肥,茱萸垂柳翠。
依依一叶舟,隐隐两行泪。
镜湖中除了诗中的生物外还有各种真菌和细菌等生物。
(1)从生命系统层次角度分析:镜湖中所有的闸蟹组成了________;镜湖所有生物属于________;美丽的镜湖属于________。
(2)镜湖水资源曾经受到严重污染,水中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治理后又恢复了诗中的景观。以下是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几种生物均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___。图中A和D属于________细胞,它们的遗传物质位于________。与A、D相比,在结构上B、C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环保部门分析,镜湖水污染主要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形成________现象,与这一现象主要相关联的生物,在代谢上与________图(填字母)相似,该生物细胞内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因此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________生物。
答案 (1)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2)①细胞、个体 原核 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②水华 A 藻蓝素 叶绿素(两空顺序可颠倒) 自养
19.如图表示的是细胞中含有的四种有机物的结构与功能。请据图回答:
(1)图中E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_,A是________,A形成E的方式为________。
(2)图中的F是________,B是________,B有________种。
(3)图中G在植物体内主要是________,在动物体内主要是________。
(4)图中H是________,每克该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放出的能量多于等量的C完全氧化分解放出的能量。
(5)由C构成的植物细胞的结构物质是________。
答案 (1)C、H、O、N等 氨基酸 脱水缩合
(2)DNA 脱氧核苷酸 4
(3)淀粉 糖原
(4)脂肪
(5)纤维素
解析 根据主要功能可以判断,E是蛋白质、F是DNA、G是多糖、H是脂肪,因此A是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方式是脱水缩合,B是脱氧核苷酸,有4种,C是葡萄糖,D是甘油、脂肪酸;由C构成的植物细胞的结构物质是纤维素。
20.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诗云:“东北人参凤阳梨,难及潍县萝卜皮”。潍县青萝卜甜脆多汁,稍有辣味,膳食纤维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萝卜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青萝卜种子萌发初期,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2)青萝卜甜脆多汁,是由于含水量较高,糖等多种物质溶解于水中。水作为良好溶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青萝卜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供给足够的营养,如果钾供应不足,叶片边缘变褐色,肉质根不能正常膨大,这说明无机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多效唑是生产上常用的增产剂,一般在青萝卜肉质根形成的初期进行叶面喷洒。请设计实验验证多效唑对青萝卜具有增产的作用,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水 下降
(2)水是极性分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
(3)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4)选取若干长势相同的肉质根形成初期的青萝卜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叶面喷洒一定量适宜浓度的多效唑,B组叶面喷洒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至成熟期,分别统计青萝卜重量 A组青萝卜的总重量高于B组青萝卜的总重量
解析 (1)青萝卜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青萝卜种子萌发初期,新陈代谢变得旺盛,自由水含量增加,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下降。
(4)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验证多效唑对青萝卜具有增产的作用,故自变量是有无多效唑,因变量是萝卜的重量,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的实验原则,同时注意控制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可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及实验结果(参考答案)。
21.血红蛋白是由两个相同的α亚基和两个相同的β亚基构成的四级结构蛋白质,其中每个亚基都结合了一个血红素。每个血红素又由4个吡咯环组成,在环中央为一个亚铁离子,如下图。
(1)血红蛋白α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β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这些氨基酸结构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分子血红蛋白的过程,形成________个肽键。
(3)血红蛋白4个亚基都是具有独立空间结构的单位,四条肽链聚集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该复杂空间结构的形成依靠多肽链中________键等的作用。
(4)下图为血红蛋白变性和水解的示意图,总结两者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这个侧链基团用R表示
(2)570
(3)二硫
(4)水解是蛋白质或者多肽中肽键断裂,分解为氨基酸的过程,和脱水缩合的过程相反。变性是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的过程,此过程肽键一般不断裂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