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元素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的有( )
A.He B.Na C.Al D.Si
2.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中第16个纵行为ⅥA族
B.ⅦA族元素也称为卤族元素
C.0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元素化合价为0
D.元素周期表中,Ⅷ族包括第8,9,10三个纵行
3.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Z的位置是第3周期ⅦA族
B.Y、Z、X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C.WH4与Z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
D.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所以X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高
4.某短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 )
A.一定是金属元素
B.一定是第ⅡA族元素
C.一定在化合物中呈+2价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不是金属元素
5.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
A.x+2 B.x+4 C.x+8 D.x+18
6.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的酸性强于
B.与热水能反应,与热水很难反应
C.的稳定性强于
D.的沸点高于
7.下列关于卤化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氢化物稳定性:HF>HCl>HBr>HI
B.单质与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的难易程度:F2>Cl2>Br2>I2
C.卤化氢水溶液的酸性:HF>HCl>HBr>HI
D.氢化物还原性:HF8.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稳定性: B.与反应,比剧烈
C.碱性: D.酸性:
9.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W位于同一周期,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三倍,W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X的非金属性强于W
B.X与Y可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不止一种
C.W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WO4
D.Y,Z的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10.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可用于考古年代鉴定。甲、乙分别是元素b、d的单质,通常甲为固体,乙为气体,0.001mol/L的丙溶液pH=3;W、X、Y均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二元化台物,Y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b
B.a、c、d形成的化台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W、X、Y中X的熔沸点最高
D.Y、Z均可用排水法收集
11.近年来,我国在超导体材料研究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铊(Tl)是超导体的组成成分之一,铊位于第6周期ⅢA族.下列对铊的性质的推导不正确的是( )
A.是易导电的银白色金属
B.T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C.Tl3+能形成+3价的化合物
D.单质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盐
12.能证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氯元素的事实是( )
A.通常情况下硫为浅黄色固体,而氯气为黄绿色的气体
B.硫不溶于水而氯气溶于水
C.跟金属或氢气反应时,硫被还原为 价,而氯被还原为 价
D.跟Cu或Fe反应时,金属被硫氧化成低价态,而被氯气氧化成高价态
13.X、Y、Z、W为短周期的主族元素,X、Y同主族,Y、W同周期,其中Y、Z、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 与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上述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弱酸
B.原子半径:
C.非金属性:
D.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14.下列各组元素各项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金属性由强到弱:Na>K>Cs
B.最高正价由高到低:O>N>C
C.晶格能由大到小:NaF>NaCl>NaBr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F>Cl>Br
15.下列推测或结论不合理的是( )
A.X2﹣和Y+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原子序数:X<Y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Br,还原性:Cl﹣>Br﹣
C.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用途: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
D.铷(37Rb)和锶(38Sr)分别位于第五周期IA和IIA族,碱性:RbOH>Sr(OH)2
16.如图是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在氢化物中化合价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氢化物比Z的氢化物具有更强的还原性
B.YW2、ZW2、X2W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C.Y、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呈酸性,而且酸性:HZO4 > H2YO4
D.元素W、T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同主族中相邻的氢化物高,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
二、综合题
17.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 同族,C+和B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的原子个数为1:1的化合物,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
(2)由A和D、E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差的是 (用化学式表示).
(3)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 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
(4)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5)E的单质的颜色是 ,将其通入氯化亚铁溶液时,溶液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 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8.X,Y,Z三种主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三者之间可以两两发生反应生成分别是双核、三核和四核的甲、乙、丙三种分子,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的名称是 ,丙分子的电子式为 .
(2)若甲与Y单质在常温下混合就有明显现象,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和乙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化合物丁含X,Y,Z三种元素,丁是一种常见的强酸,将丁与丙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后所得物质戊的晶体结构中含有的化学键为: (选填序号).
a.只含共价键 b.只含离子键 c.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19.下表列出了A~R9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E
F
3 A C D
G R
4 B
H
(1)在这9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
A.E B.D
C.R D.H
(2)A,B,C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
A.r(A)>r(B)>r(C) B.r(B)>r(A)>r(C)
C.r(A)>r(C)>r(B) D.r(B)>r(C)>r(A)
(3)F元素氢化物在常温下跟A发生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__7
A.< B.> C.= D.无法确定
(4)在此周期表中,9种元素所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其中酸性最强和碱性最强的化学式是_____
A.H2SO4,NaOH B.H2SO4,KOH C.HClO4,NaOH D.HClO4,KOH
(5)G元素和H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_____
A.8 B.10 C.18 D.26
(6)H元素和A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以及高温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颜色____
A.NaBr 黄 B.NaCl 黄
C.KBr 紫 D.KCl 紫
20.已知四种元素A、B、C、D,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4、1、2、7,其中A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2,B、C 两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8,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第1层电子数少1,也比C元素原子第M层电子数少1,D元素的单质为液态非金属单质。若此四种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前四个周期,请按要求填写下列各题:
(1)A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用电子式表示为 ,
C,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键类型为 。
(3)请写出D元素的单质与SO2同时通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
主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二
①
②
三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四 ⑨
⑩
(1)在这些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
(2)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
(4)在③~⑦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 H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有一层电子,A不符合题意;
B. N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有三层电子,B不符合题意;
C. 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有三层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同,C符合题意;
D. Si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有三层电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元素的电子层数即是其周期数,其中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与其周期数相等。
2.【答案】C
【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中,第16纵行为第ⅥA族,选项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也称为卤族元素,选项正确,B不符合题意;
C.0族元素中,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选项错误,C符合题意;
D.元素周期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的元素为第Ⅷ族元素,选项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是对元素周期表结构的考查,结合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进行分析即可。
3.【答案】D
【解析】【解答】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由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X为O,Y为S,Z为Cl,W为C,则
A.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ⅦA族,A不符合题意;
B.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Y、Z、X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不符合题意;
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C不符合题意;
D.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水的沸点高于硫化氢,与非金属性强弱没有关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为酯,可以知道W为C,X为O,Y为S,Z为Cl;再结合元素周期律推断即可。
4.【答案】D
【解析】【解答】A.若为He,为0族元素,A不符合题意;
B.若为He,为非金属元素,B不符合题意;
C.若为He,不易形成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可能是金属元素(Mg),也可能为非金属元素(He),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某短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上只有两个电子,可能为稀有气体He,也可能为第ⅡA族元素,如Mg,以此来解答。
5.【答案】B
【解析】【解答】第一周期共有2种元素,第二、三周期各共有8种元素,第四、五周期各共有18种元素,第六、七周期各共有32种元素,因此,相邻主族元素之间原子序数相差可能为2、8、18、32,B选项为4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需根据各周期元素个数确定相邻主族元素之间的原子序数。
6.【答案】D
【解析】【解答】A.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硫的非金属性强于硅,的酸性强于,A与题意不符;
B.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单质与水反应由易到难, Mg的金属性大于Al,Mg能与热水反应,Al与热水很难反应,B与题意不符;
C.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的稳定性强于H2S,C与题意不符;
D.的沸点高于原因是前者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后者相对分子质量,D与题意相符;
故答案为:D。
【分析】A.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
B.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单质与水反应由易到难;
C.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
D.分子晶体分子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7.【答案】C
【解析】【解答】A.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 氢化物稳定性:HF>HCl>HBr>HI ,不符合题意
B.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越易反应, 单质与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的难易程度:F2>Cl2>Br2>I2 ,不符合题意
C.氟化氢是弱酸,符合题意
D.单质的氧化性强,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就弱,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一般方法:
1、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2、与氢气越易反应,非金属性越强
3、对应最高价酸溶液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8.【答案】D
【解析】【解答】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则水的稳定性强于硫化氢能够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依次减弱,则氢气与氟气反应的剧烈程度剧大于氯气能够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则氢氧化钠的碱性强于氢氧化镁能够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与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有关,与酸性强弱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依次减弱;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
D.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与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有关,与酸性强弱无关。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三倍,则X只能位于第二周期,为O元素;W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则W位于ⅥA族,由于X为O元素,又是短周期元素,则W只能为S元素;Y、Z、W位于同一周期,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则Y为Na、Z为Al元素,
A.X为O、W为S,非金属性O>S,即X的非金属性大于W,故A正确;
B.O为Na、Y为Na,二者可以形成氧化钠、过氧化钠两种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W为S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O4,故C正确;
D.Y为Na、Z为Al,铝离子影响水的电离平衡,而钠离子不影响水的电离,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三倍,则X只能位于第二周期,为O元素;W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则W位于ⅥA族,由于X为O元素,又是短周期元素,则W只能为S元素;Y、Z、W位于同一周期,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则Y为Na、Z为Al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10.【答案】C
【解析】【解答】。A. b、c、d分别为C、N、O, 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的大小:b c d,A不符合题意;
B. a、c、d分别为H、N、O,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NH4NO3,B不符合题意;
C. W、X、Y分别为CO2 、H2O、 NO2,由于H2O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H2O的熔沸点最高,C符合题意;
D. Y、Z分别为:NO2、NO,NO2能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可知:a、b、c、d分别为:H、C、N、O这四种元素,甲、乙、丙、W、X、Y、Z分别为:C、O2 、HNO3 、CO2 、H2O、 NO2、NO,根据分析可解答问题
11.【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具有强氧化性,所以为易导电的银白色金属,故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铊的金属性强于铝,所以Tl(OH)3不是两性氢氧化物,故B错误;
C、同主族元素化合价相似,性质相似,根据铝离子的性质,可以知道:Tl3+能形成+3价的化合物,故C正确;
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生成NO或NO2、硝酸盐,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铊和铝都位于周期表第ⅢA族,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3价,能形成+3价的离子化合物,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硬度减小.
12.【答案】D
【解析】【解答】硫为浅黄色固体,而氯气为黄绿色的气体只是物质的外部特点,不能用来作为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故A不符合题意;硫不溶于水而氯气溶于水只是物质的外部特点,也不能用来作为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跟金属或氢气反应时,硫被还原为-2价,而氯被还原为-1价,不能说明其得电子的能力,不能用来作为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故C不符合题意;分别与Fe和Cu反应时,硫只能将其氧化到低价态,而氯气能将其氧化到高价态,说明氯元素的得电子能力强于硫,故能证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13.【答案】B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W为Cl,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 为强酸,而且为最强的含氧酸,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X、Y、Z分别为H、Na和O,则其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 ,所以 ,故选B;
C.X为H,W为O,所以非金属性:X(H)<W(O),故C不符合题意;
D.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为 ,W的氢化物为HCl,由于 含有氢键所以其沸点较HCl高,则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故D错。
故答案为:B
【分析】X、Y、Z、W为短周期的主族元素,X、Y同主族,Y、W同周期,其中Y、Z、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 与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则Z为O,Y为Na,W为Cl,X为H,根据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可得:
14.【答案】C
【解析】【解答】A.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由强到弱:Cs>K>Na,则选项A不符合题意;
B.B中O无最高正价,所以B选项是不符合题意的;
C.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则晶格能越大,F、Cl、Br的离子半径在增大,则晶格能由大到小:NaF>NaCl>NaBr,所以C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D.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由大到小:Br>Cl>F,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同主族的元素由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是逐渐增强的;
B.一般同一周期的元素由左到右最高正价是逐渐增大的,但是本选项中O元素没有最高正价;
C.晶格能又叫点阵能。它是在OK时1mol离子化合物中的正、负离子从相互分离的气态结合成离子晶体时所放出的能量。用化学反应式表示时,相当于下面反应式的内能改变量;
D.原子的电子层越多半径就越大。
15.【答案】B
【解析】【解答】A、若X2﹣和Y+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得电子与Y失电子后电子数相同,所以原子序数:X<Y,故A正确;
B、氢化物越稳定,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Br,则还原性:Cl﹣<Br﹣,故B错误;
C、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的元素具有半导体的性质,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具有半导体的性质,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
D、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铷(37Rb)和锶(38Sr)分别位于第五周期IA和IIA族,则碱性:RbOH>Sr(OH)2,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X得电子与Y失电子后电子数相同;
B、氢化物越稳定,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C、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的元素具有半导体的性质;
D、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
16.【答案】B
【解析】【解答】A.X为Na,其氢化物为NaH,Z为Cl,其氢化物为HCl,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强,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弱,非金属性越弱,则NaH的氢化物比HCl的氢化物具有更强的还原性,故A不符合题意;
B.SO2、ClO2、Na2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为无色物质,而ClO2、Na2O2具有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褪色原理不相同,故B符合题意;
C.Y、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2SO4、HClO4,都呈酸性,由于非金属性Cl > S,故酸性:HClO4 > H2SO4,故C不符合题意;
D.元素W、T的氢化物分别为H2O、NH3,这两种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它们的沸点比同主族中相邻的氢化物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短周期元素中,W、Y的化合价均有-2价,处于ⅥA族,则Y的原子序数较大,故W为O元素、Y为S元素;Z有-1价,原子序数大于硫,故Z为Cl,X有+1价,原子序数大于氧,则X为Na,T有-3价,处于ⅤA族,原子序数小于氧,则T为N元素。
17.【答案】(1)Cl
(2)PH3
(3)NH4Cl;离子键和共价键
(4)H3PO4
(5)黄绿色;黄;Cl2+2Fe2+=2Fe3++2Cl﹣
【解析】【解答】解: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同族,C+和B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C为Na、B为N元素,D为P元素;
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则A为H元素;
C和E形成的原子个数为1:1的化合物,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则E是Cl元素,(1)同一周期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这几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元素,故答案为:Cl;(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P<Cl,所以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较差的是PH3;故答案为:PH3;(3)A和E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氢,A和B形成的化合物是氨气,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铵,其化学式为NH4Cl;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N﹣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答案为:NH4Cl;离子键和共价键;(4)D为P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磷酸,化学式为H3PO4,故答案为:H3PO4;(5)E的单质是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而导致溶液变为黄色,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Fe3++2Cl﹣,故答案为:黄绿色;黄;Cl2+2Fe2+=2Fe3++2Cl﹣.
【分析】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同族,C+和B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C为Na、B为N元素,D为P元素;
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则A为H元素;
C和E形成的原子个数为1:1的化合物,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则E是Cl元素,(1)同一周期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3)A和E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氢,A和B形成的化合物是氨气,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铵;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4)D为P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磷酸;(5)E的单质是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
18.【答案】(1)氢;
(2)NO;4NH3+5O2 4NO+6H2O
(3)C
【解析】【解答】解:X、Y、Z三种主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三种气体单质为氢气、氮气、氧气,且两两结合生成双核、三核、四核的甲、乙、丙三种分子,则甲、乙、丙分别为NO、H2O、NH3,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则X为H.甲与Y单质在常温下混合就有明显现象,则Y为O,故Z为N.化合物丁含X、Y、Z三种元素,则丁为HNO3,与丙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后所得物质戊为NH4NO3,(1)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氢元素,丙为NH3,丙分子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氢; ;(2)由上述分析可知,甲为NO,丙为NH3,丙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甲和乙的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故答案为:NO;4NH3+5O2 4NO+6H2O;(3)化合物丁含X、Y、Z三种元素,丁是一种常见的强酸,则丁为HNO3,丙为NH3,将丁与丙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后所得物质戊为NH4NO3,NH4NO3晶体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故答案为:c.
【分析】X、Y、Z三种主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常见的无色气体,三种气体单质为氢气、氮气、氧气,且两两结合生成双核、三核、四核的甲、乙、丙三种分子,则甲、乙、丙分别为NO、H2O、NH3,且乙、丙分子中含有X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3,则X为H.甲与Y单质在常温下混合就有明显现象,则Y为O,故Z为N.化合物丁含X、Y、Z三种元素,则丁为HNO3,与丙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后所得物质戊为NH4NO3,晶体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且NH4+水解显酸性.
19.【答案】(1)C
(2)B
(3)B
(4)D
(5)C
(6)A
【解析】【解答】(1)在这9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稀有气体Ar,故答案为:C;
(2)A为Na元素,B为K元素,C为Mg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半径减小,则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r(B)>r(A)>r(C),故答案为:B;
(3)F为O元素,其氢化物为水,A为Na元素,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后的溶液显碱性,pH.>7,故答案为:B;
(4)在此周期表中,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9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为Cl元素,金属性最强的为K元素,则所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为HClO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KOH,故答案为:D;
(5)G为Cl元素,为17号元素,H为Br元素,为35号元素,G元素和H元素两者核电荷数之差是18,故答案为:C;
(6)H为Br元素,A为Na元素,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Br,高温灼烧该化合物时,火焰颜色黄色,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为Na元素,B为K元素,C为Mg元素,D为Al元素,E为C元素,F为O元素,G为Cl元素,H为Br元素,R为Ar,据此分析结合元素性质解答。
20.【答案】(1);第四周期第ⅦA族
(2);离子键
(3)Br2+SO2+2H2O=2HBr+H2SO4
【解析】【解答】(1)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r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VIIA族;
(2)Na元素的最关键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所以其电子式是 ;
Br为活泼非金属,而Mg属于活泼金属,二者易形成离子化合物,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
(3)溴单质与二氧化硫同时通入水中,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两种强酸,化学方程式是Br2+SO2+2H2O=2HBr+H2SO4。
【分析】A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2,A为C,则B为钠,C为镁,D元素的单质为液态非金属单质,又D最外层电子数为7,故D为溴。
(3)氧化还原配平:先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先根据电子守恒配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再根据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最后配不平可加水。
21.【答案】(1)K;F
(2)Ar;
(3)HClO4;KOH
(4)Na;Cl
【解析】【解答】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以知道,①~⑩分别为N、F、Na、Mg、Al、Si、Cl、Ar、K、Br。
(1)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则在这些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K,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符合题意答案是:K;F。
(2)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Ar,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符合题意答案:Ar; 。
(3)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所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就最强,所以碱性最强的是KOH;符合题意答案: HClO4 ;KOH。
(4)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在③~⑦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原子半径最小为Cl;符合题意答案:Na;Cl。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判断各种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进行解答问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