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音调 响度 D.音调 音调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9.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 理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1.1m/s B.洗澡的水温为 60℃
C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课桌的高度约为 80dm D.做眼保健操的时间为 10min
2.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远树 B. 行船 C. 河岸 D. 10.下列关于沸腾和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山峰
3.火车的速度为 108km/h 20m/s, A. 沸腾吸收热量,蒸发不需要吸收热量,上海地铁一号线的速度为 则( )
A. B.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汽化的快慢与温度有关两者速度一样大 B. 火车的速度大 C. 地铁的速度大 D. 无法确定
4. C. 蒸发时液体温度降低,沸腾时液体温度变小智能手机中的语音识别系统,可以识别主人的声音从而实现对手机的控制。手机能识别主人是
D. 蒸发和沸腾都可在液体表面进行
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 C 11.下面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用法中,正确的是( ).音速 .响度 D.音色
5. A. 用常用的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下列利用声能传递能量的是( )
A. B. 用体温计测体温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人体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 C. 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螺栓是否松动
C. D. 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可测出冰水混合物温度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D. 12.在 0℃的环境中,把一块 0℃的冰投入 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医生利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6. A. 冰全部熔化 B. 冰有少部分熔化当你静心学习时,若邻居家里有人引吭高歌,干扰你的学习,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
A. B. C. 水有少部分凝固 D. 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赶快把门窗关紧 将门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3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用棉花塞住耳朵 提醒他你正在学习,请他降低音量
7.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养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下列关于黄
A、物质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
河的物态变化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秋日早晨美丽的黄河口岸,云雾缭绕,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汽化放热
B C、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黄河两岸月落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凝华吸热
C D、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关系.严冬,黄河水千里冰封,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D 1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 s﹣t图象如上图所示,由图象可.春天,冰雪消融,黄河水重新奔流,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
8. 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我们平常说的“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和低分别是指( )
A. B. A.两物体在 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v响度 响度 响度 音调 甲>v 乙
B.两物体在 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v 甲<v 乙
{#{QQABRQKAggggABIAARhCUwHyCgCQkAEAACoOhEAAoAAAgRNABCA=}#}
C.两物体在 15s末相遇,且 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四、实验题(每空 1 分,共 22 分)
D.两物体在 20s末相遇,且 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21.(7分)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小车由 A点所示位置静止释放,经过电子表
1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显示的时刻(h:min:s)如图。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交谈
C.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固体中传播得快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 5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
1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测
出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1)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 。
(2)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由此可计算得出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3)实验中斜面的坡度应该较 (填“大”或“小”),目的是 。
(4)实验中测得路程 s1上的平均速度 v1,路程 s2上的平均速度 v2,那么 v1、v2的大小关系,
是 v1 v2(填“>”、“<”、“=”)。
(5)如果小车过了 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 AC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22.(8 分)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
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第 16 题图 第 18 题图 第 19 题图
第 14 题图
17. 一款品牌汽车,它的发动机工作时超低的噪音是人们青睐它的重要原因,噪音是由于机器
的 而产生的,声音以 的形式传入人耳;车内装有先进的倒车雷达测距系统,
这个系统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工作的。
18.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
出声音的波形图可以发现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 ,乙音叉比甲音叉发声的响
度 。
19.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 (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是为了
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 使试管内的物质 ;
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如图乙 a、b、c 所示,其中正确
内的汤 (填“会”或“不会”)沸腾。 的是 ,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20.冬天的早晨,小明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这是水蒸气 (填物 (3)图丙是海波的熔化图像,图中 BC 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
态变化名称)而成的,需要 热量,这层冰花在小明家窗户玻璃的 (选填“内侧” 此过程中海波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
或“外侧”)。 “不变”)。第 10min 海波处于 (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QQABRQKAggggABIAARhCUwHyCgCQkAEAACoOhEAAoAAAgRNABCA=}#}
(4)图丁是蜂蜡的熔化图像,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5.(7 分)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京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 A 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
23.(7分)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0h15min。到达 B地时,钟表显示为 10h45min。求:
(1)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的速度;
(2)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 B 地到达南京需要多长时间?
(1)除了图甲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2)组装实验装置时,应按 (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的顺序进行组装。
(3)小林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 a、b两条图线。由图线可知:
①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说明此时环境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一个标准大气压; 26.(8 分)一列长为 360m 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 1800m 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
②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 (选填“不断升高”、“保持不变”或“不断降低”) 108s.求:
③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 ma、mb,则 ma mb(选填“>”、“=”或“<”)。 (1)火车的运行速度。
(4)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水还未沸腾,此时烧杯内气泡的情况应该是如图丁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中的 (选填“A”或“B”)所示。
五、计算题(本题共 3 个小题,共 18 分)
24.(3 分)一条大河的对岸是一陡峭的山崖,某人欲测河宽,站在河边对着对面的山崖大喊一声,
过 0.2min 听到了回声,则这条河的宽约多少米 (声速为 340m/s)
{#{QQABRQKAggggABIAARhCUwHyCgCQkAEAACoOhEAAoAAAgRNABC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物 理 试 题 答 案
单项选择题
1-5、ABBDC 6-10、BCABD 11-12、AD
多项选择题
13、ACD 14、BD 15、ABD
三、填空题
16、B;2.47-2.49;17、振动;声波;超声波;18、高;大;19、液化;不会;20、凝华;放出;内侧
实验题
22、(1)刻度尺;(2)v=;0.4;(3)小;便于测量时间;(4)>;(5)偏大
23、(1)均匀受热;(2)b;42℃;(3)6;吸收;不变;固液共存;(4)升高
24、(1)停表;(2)从下至上;(3)①98,小于;②保持不变;③<;(4)B
四、计算题
25、解:由题知,v声=340m/s,t=0.2min=12s
声音到达对岸的时间:t=×12s=6s,
由v=可得此处海水深度:
s=vt=340m/s×6s=2040m。
答:此处宽度约为2040m。
26、解:(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
t=t2﹣t1=10h45min﹣10h15min=30min=0.5h;
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s=120km﹣70km=50km,
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v===100km/h;
(2)从B地到达南京的路程s′=70km,
由v=得,
从B地到达南京的时间:t′===0.7h。
答:(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100km/h;
(2)从B地到达南京的时间为0.7h。
27、解:(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
s1=L隧道+L车=1800m+360m=2160m,
v===20m/s;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
s2=L隧道﹣L车=1800m﹣360m=1440m,t2===72s。
答:(1)火车的运行速度为20m/s;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72s。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题考点清单
长度的测量——刻度尺的正确使用(重点:读数)
参照物
速度单位的换算
速度公式的理解及公式和变形式的应用
火车过桥问题的计算
s-t图像
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波形图)
声音的利用(超声波与次声波)
噪声的防治
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晶体、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
水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
晶体熔化、水沸腾的条件与特点
蒸发、沸腾的区别
实验: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
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物 理 试 题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BBDC 6-10、BCABD 11-12、AD
二、多项选择题
13、ACD 14、BD 15、ABD
三、填空题
16、B;2.47-2.49;17、振动;声波;超声波;18、高;大;19、液化;不会;20、凝华;
放出;内侧
三、实验题
22、(1)刻度尺;(2)v= ;0.4;(3)小;便于测量时间;(4)>;(5)偏大
23、(1)均匀受热;(2)b;42℃;(3)6;吸收;不变;固液共存;(4)升高
24、(1)停表;(2)从下至上;(3)①98,小于;②保持不变;③<;(4)B
四、计算题
25、解:由题知,v 声=340m/s,t=0.2min=12s
声音到达对岸的时间:t= ×12s=6s,
由 v= 可得此处海水深度:
s=vt=340m/s×6s=2040m。
答:此处宽度约为 2040m。
26、解:(1)轿车从 A 地到 B 地所用时间:
t=t2﹣t1=10h45min﹣10h15min=30min=0.5h;
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的路程:s=120km﹣70km=50km,
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的速度:v= = =100km/h;
(2)从 B 地到达南京的路程 s′=70km,
{#{QQABRQKAggggABIAARhCUwHyCgCQkAEAACoOhEAAoAAAgRNABCA=}#}
由 v= 得,
从 B 地到达南京的时间:t′= = =0.7h。
答:(1)轿车从 A 地到 B 地的速度为 100km/h;
(2)从 B 地到达南京的时间为 0.7h。
27、解:(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
s1=L 隧道+L 车=1800m+360m=2160m,
v= = =20m/s;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
s2=L 隧道﹣L 车=1800m﹣360m=1440m,t2= = =72s。
答:(1)火车的运行速度为 20m/s;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 72s。
{#{QQABRQKAggggABIAARhCUwHyCgCQkAEAACoOhEAAoAAAgRNABC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物 理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B.洗澡的水温为60℃
C.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D.做眼保健操的时间为10min
2.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远树 B. 行船 C. 河岸 D. 山峰
3.火车的速度为108km/h,上海地铁一号线的速度为20m/s,则( )
A. 两者速度一样大 B. 火车的速度大 C. 地铁的速度大 D. 无法确定
4.智能手机中的语音识别系统,可以识别主人的声音从而实现对手机的控制。手机能识别主人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音速 C.响度 D.音色
5.下列利用声能传递能量的是( )
A. 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螺栓是否松动
C.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D. 医生利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6.当你静心学习时,若邻居家里有人引吭高歌,干扰你的学习,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
A. 赶快把门窗关紧 B. 将门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
C. 用棉花塞住耳朵 D. 提醒他你正在学习,请他降低音量
7.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养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下列关于黄河的物态变化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秋日早晨美丽的黄河口岸,云雾缭绕,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汽化放热
B.黄河两岸月落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凝华吸热
C.严冬,黄河水千里冰封,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D.春天,冰雪消融,黄河水重新奔流,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
8.我们平常说的“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和低分别是指( )
A.响度 响度 B.响度 音调
C.音调 响度 D.音调 音调
9.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10.下列关于沸腾和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沸腾吸收热量,蒸发不需要吸收热量
B.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汽化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C. 蒸发时液体温度降低,沸腾时液体温度变小
D. 蒸发和沸腾都可在液体表面进行
11.下面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用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常用的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
B. 用体温计测体温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人体
C. 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D. 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可测出冰水混合物温度
12.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冰全部熔化 B. 冰有少部分熔化
C. 水有少部分凝固 D. 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C、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没有关系
1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上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1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交谈
C.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固体中传播得快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 cm。
(
第
1
9
题图
) (
第
1
8
题图
) (
第
16
题图
)
(
第
14
题图
)
17. 一款品牌汽车,它的发动机工作时超低的噪音是人们青睐它的重要原因,噪音是由于机器 的 而产生的,声音以 的形式传入人耳;车内装有先进的倒车雷达测距系统,这个系统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工作的。
18.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可以发现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 ,乙音叉比甲音叉发声的响度 。
19.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 (填“会”或“不会”)沸腾。
20.冬天的早晨,小明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需要 热量,这层冰花在小明家窗户玻璃的 (选填“内侧”或“外侧”)。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2分)
21.(7分)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小车由A点所示位置静止释放,经过电子表显示的时刻(h:min:s)如图。
(1)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停表和 。
(2)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由此可计算得出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3)实验中斜面的坡度应该较 (填“大”或“小”),目的是 。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v2,那么v1、v2的大小关系,是v1 v2(填“>”、“<”、“=”)。
(5)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AC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22.(8分)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如图乙a、b、c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3)图丙是海波的熔化图像,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此过程中海波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10min海波处于 (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4)图丁是蜂蜡的熔化图像,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3.(7分)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除了图甲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2)组装实验装置时,应按 (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的顺序进行组装。
(3)小林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线可知:
①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说明此时环境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②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 (选填“不断升高”、“保持不变”或“不断降低”)
③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a、mb,则ma mb(选填“>”、“=”或“<”)。
(4)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水还未沸腾,此时烧杯内气泡的情况应该是如图丁中的 (选填“A”或“B”)所示。
五、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18分)
24.(3分)一条大河的对岸是一陡峭的山崖,某人欲测河宽,站在河边对着对面的山崖大喊一声,过0.2min听到了回声,则这条河的宽约多少米 (声速为340m/s)
25.(7分)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京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h15min。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h45min。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2)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京需要多长时间?
26.(8分)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1800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108s.求:
(1)火车的运行速度。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② ③ (4)
物 理 试 题
四、解答题(18分)
考号: 姓名: 班级: 考场: 座号:
24(3分).
注 意 事 项 准 考 证 号
0 0 0 0 0 0 0 0
1. 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号和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 1 1 1 1 1 1 1 1
2. 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 2 2 2 2 2
3. 主观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3 3 3 3 3 3 3
4. 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4 4 4
5. 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25(7分).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9 9 9 9 9 9 9 9
一、选择题(48分)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二、填空题(12分)
16. 17.
18. 19.
26(8分).
20.
三、填空题(22分)
21.(1) (2)
(3)
(4) (5)
22.(1) (2)
(3)
(4)
23.(1) (2) (3) ①
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
{#{QQABRQKAggggABIAARhCUwHyCgCQkAEAACoOhEAAoAAAgRN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