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劝学》课件(共4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1《劝学》课件(共4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4 15:5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劝学》和《师说》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熟读这两篇文章,找出文中谈学习的名句,推敲句子的含义,以此为基础把握两篇文兼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
阅读时,要注意联系作者的思想主张和写作背景来理解文章的观点,分析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例如,苟子为何如此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韩愈是针对样的现状倡导师道回归的?这需要分别结合荀子的“性恶论”、韩愈所处时代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风气来理解。还可以结合今天的社会生活,说说荀子和韩愈的学习观中,哪些仍然值得借鉴,哪些需要更新并赋子其新的内涵。
“而”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连词,可用于表示并列、承接、递进、转折、修饰等多种语义关系。这两篇文章中的许多语句用了“而”,诵读时注意体会这些“而”字表现的语义关系。
学习提示
劝学
《荀子》
已:动词,停止。
译: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思考1:荀子为何要说“君子曰”?
荀子将他的观点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增强说服力,使观点更具权威性。
【拓展——何为君子?】
①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②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有学问有修养、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③对别人的尊称,犹言先生。
④旧时妻对夫之称。
译:靛青,从蓝草中提取(的靛青),却比蓝草青(程度更深);
冰,水凝结成的(的冰),却比水寒冷。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之:代词,代指靛青/冰。
于:从;比;比。
而:表转折,却,但是。
为:动词,形成,根据语境译为“凝结成”。
状语后置句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而寒于水:
于蓝取之/而于蓝青/而于水寒
虚词 动词句首/句中 连词 介词句中
为 以为、认为; 做;充当; 是;形成, 变成、成为; 给予;对待; 担任;治理; 发明;准备; 如果,假如; 被;
因为;
向、对; 替、给;
译:木材笔直合乎/墨线,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把它制成车轮,它的弯曲度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也不再变直,(这是)用火烘烤木材使它这样的。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以为:“以(之)为...”,把它制成;
其: 代词,它;
曲:弯曲度;
然: 这样;
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以(之)为轮。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
译: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变直了,金属刀具/靠近/磨刀石去磨就变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见识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所以;
则:就;
直/利:形作动,变直/变锋利;
博:广泛地;
而:表递进,而且;表并列,并且;
日:名作状,每天;
过:过错;
状语后置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

两个基本义:一为“原因,缘故”;一为“旧的”。
(1)名词:原因、缘故;旧交、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
衰老;死亡;
(2)形容词:老的;旧的;
(3)副词:仍然、仍旧;故意;特意;
(4)连词:所以;
1.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2.暮去朝来颜色故。(《孔雀东南飞》)
3.故木受绳则直。(《劝学》)
4.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5.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6.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7.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
衰老
旧交情
仍然、仍旧
所以
缘故
旧的、老的
故意、特意

提示:“就”的本义是“靠近;登上”。
引申为达到目标的含义“成就、成功、完成”。
走上领导岗位,就是“担任、赴任”。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2.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报任安书》)
3.金就砺则利。(《劝学》)
4.然嬴欲就公子之名(《魏公子列传》)
5.荆轲就车而去。(《刺客列传》)
靠近
登上
成就
承受
就任

提示:“知”的本义就是“知道,懂得”;
知道多了当然有“知识”;
变得聪明即“知识丰富、见解高明”(通假字“智”)。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小知不及大知。(《逍遥游》)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温故而知新。(《论语》)
知道、懂得
了解
知识
智慧
主持

提示:“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
“走过”是为了“到、到...去、到...来”,到他人所在之地便是“拜访、探望”他人,“走过”他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
(1)动词
走过、经过;
到/往...去;
拜访、探望;
超过;责备;
(2)名词
过错;
1.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3.人往,从轩前过。(《项脊轩志》)
4.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5.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魏公子列传》)
6.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陈情表》)
责备
过错、过失
超过、胜过
经过、走过
过分
拜访
译: 我曾经整日思索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尝:曾经;
而:表修饰,可不译;
须臾:片刻;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所学:“所”字结构,学习的…… (收获)
望:眺望,向远处看;
高:形作名,高处;
博:广阔、广博、宽广;
译: 登高招手,手臂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能看见;
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大(劲疾),但听的人会听清楚。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而:第一、三个表修饰;第二、四个表转折。
译: 借助车马的人,不是使奔走变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
借助船只的人,不是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善于借助外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也:判断句;
而:表转折;
利:形容词使动,使…快;
水:名词作动词,游水,游泳;
非:不,不是;没有;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如的本义是“像”。要学得像自然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才能、品行像某人,才能“比得上、赶得上”他;既然是像,说明还不是完全一样,所以还只是“如果、假如”。又因为是像,所以可用作描摹事物情态的形容词词缀“……的样子”。还因为是像,所以一直在“去往、到”完全一样的路上。
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3.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
4.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高祖本纪》)
5.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6.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
(《李将军列传》)

去、到
……的样子
及、赶得上
按照
假如、如果
虚词 代词句首 动词句首/句中 助词句尾/句中
之 我;此; 到...去; 的;
取独;
标志、宾前定后;不译、音节词;

“望”的本义就是“眺望、观察”。我们常说翘首以盼,仰着头望着远处是一个“期盼”的样子,所以“望”引申为动词“期盼、想”和作名词的“希望、念头”。人们都希望自己功成名就,期盼着良好的“声望”。但当希望转成失望,有可能产生负面情绪,会“埋怨”和“怨恨”,
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
2.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报任安书》)
3.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4.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5.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滕王阁序》)
6.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7.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
远望
希望
观察
埋怨
农历十五
念头
声望

“见”本义“看见”。同样是看见,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方式,“见”的引申义中包括了“会见、召见、拜见”等各种各样的“见”。看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见多总能识广,“见”就有了“见识”的意思。而如果这些东西都被你看到眼里了,对你而言,就是它们“出现”了。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引申义叫做“被”,表被动。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移船相近邀相见。(《琵琶行》)
3.汝真女子之见!(《失街亭》)
4.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5.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看见
会见
表被动,被
见识、见解
通“现”,出现

“疾”的本义就是表示“病”。病来如山倒,所以“快、猛烈、劲疾”就成了“疾”的另一个义项。生病总是伴随着“疼痛”,而比肉体更难治愈的是“心痛、痛心”,难消的“怨恨”。
此外,疾还通嫉妒的“嫉”,“嫉妒、妒忌”同样是一种负面的心理。
1.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梁惠王下》)
2.尝问天下之所疾恶者。(《张衡传》)
3.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孙膑》)
4.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祭十二郎文》)
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强,猛烈
通“嫉”,妒忌
憎恶、怨恨
疾病
疼痛

“假”jiǎ本义是“依靠、凭借”。依靠外物、凭借他力,就是“利用,借助”的意思;要依靠别人,就是我们“借”别人的东西,别人“给”我们东西。借来的东西终归不是自己的,是“虚假、假装”的,进一步引申出“代理官职”意思。如果被冒犯了还愿意坚持将善意借给别人,那就是“宽容”。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常常会用“假如,假设”表示自己的设想,
“假”和“遐、暇”相通,所以还有“高远、闲暇”的意思。
读音是 jià,放假。
1.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2.远假西南守,三逢梅柳新。(《将归》)
3.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报任安书》)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5.愿大王少假借之。(《荆轲刺秦王》)
6.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利用、借助
假装
假期
假如
宽容
代理官职

“非”本义是“错误的,不对的”,情节严重时还会责怪对方,因此还有“责怪、认为不对”的意思。因为“非”表否定的意思,故而虚化为三个否定副词“不”、“不是”和“没有”。
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没有
错误
不是
责怪,认为不对

致的本义“送到、送达”。事物送达的结果是“获得、得到”,情感送达的渠道是“表达、表示”;这种送达产生的结果又引申出“招来、引来”、“致使、导致”。
此外它还虚化出更广泛的用法,表名词时是“情致、情趣”、表副词就是“特别、极、尽”。
1.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3.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淮阴侯列传》)
4.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5.虽世殊时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6.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7.衡善机巧,有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达到
送到
表达
得到、取得
招来
情致
特别

“绝”表示“断绝”。友谊线断绝,就引申出了“绝交”;生命线断绝,走向尽头,就引申出了“绝命、到了尽头、到了极点”的意思。由此进而引申出作为副词的意思“极其”。人生的困境中,你也许会觉得走到了尽头,但更应该遇到大河就去“横渡、穿越”,遇到高山就去攀援“超越”。
1.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2.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
3.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华佗传》)
4.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逍遥游》)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断绝
绝交
超越
横渡
隔绝的
到达极点

“善”本义是“好的”。有本领的人好,他们“擅长”某种技艺,总能把各种麻烦“处理好”。真正的好人会“友善地”对待他人和世界,与这样的人“交好”会让你如沐春风。我们都会“羡慕”才华卓越的人,“喜欢”品德高尚的人。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2.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3.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6.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好的行为
好好地
交好
善于
做好,处理好
羡慕、喜欢
译: 堆土成山,风雨就在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远达千里的方法;不汇集细流,就没有形成江海的方法。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而:表顺承,“就、于是”;
得:获得;
渊:深水。
德:品德;
焉:介词兼指示代词,“于此”,从这里、在这里。
善:善行。形容词作名词。
备:具备;
译: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成功在于不停止。雕刻东西,如果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而:连词,表假设。
译: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蟹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而:表并列。
寄托:寄居安身。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数词作动词,专一的意思。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统领全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含义: ①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
②对学习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那
就是不能停止。
2.第二段论证什么,如何论证的?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
(直木)为轮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提高
自己
说明事物经过人工改造,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改变自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学习的意义
3.第三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问题?
登高

顺风
车马
舟楫

千里
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学习可以
弥补不足
登高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用了一系列比喻,比喻论证
4.第四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问题?
学习方法和态度
正面设喻
反面设喻
积累
对比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对比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对比
坚持
专心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劝 学





中心论点
学习的意义
学习的作用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弥补自己
达到目标
善于积累
坚持不懈
用心专一
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的好处:
道理明白
具体生动
深入浅出
一、通假字
有(又):副词,又
暴(曝):动词,晒
生(性):名词,资质,禀赋
輮(煣):动词,使… …弯曲
知(智):名词,智慧
文言知识积累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
今: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    今:
3.假舆马者。 
古: 今:
4.金就砺则利。 
古: 今:
5.蚓无爪牙之利。
古: 今:
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知识、学识的渊博。
检验。
加入。
凭借,借助。
与“真”相对。
金属制的刀剑。
金子,黄金。
爪子和牙齿。
坏人的党羽、帮凶。
二、古今异义
(古/今)
6.而闻者彰。
古:
今:
7.木受绳则直
古: 今:
8.蟹六跪而二螯。
古: 今:
用耳朵听。  
用鼻子嗅。
墨线。
绳子,绳索。
腿脚。
下跪,动词。
二、古今异义
(古/今)
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是如何看待学习的?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学不可以已”。
“劝”:鼓励,勉励。劝学即勉励人们坚持学习。
01
02
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作《劝学》的?
荀子五十岁游齐,曾三为稷下学官祭酒。祭酒是学宫的最高长官。稷下学官是齐国专设的求学讲学的机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来自四面八方。要求学生受业求学是祭酒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荀子写下了著名的传世之作《劝学》。
穿越时空,了解作者:
其散文铺张扬厉,说理透彻,行文简洁,精炼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寻味,素有“诸子大成”之美誉。
荀子 (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 ,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善说直接相反。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宇宙观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性恶论”
世界观
方法论
人性论
天道自然
荀子思想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