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基础知识精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基础知识精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6 22:2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基础知识精选题-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遨(áo)游 璀璨(càn) 枯竭(jié)
B.薄(bó)薄 威胁(xiě) 毁(huǐ)坏
C.矿(kuàng)产 恩赐(chì) 滥(làn)用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行车洒脱 为人洒脱 B.制服烈马 穿上制服
C.找人理论 理论知识 D.祭祀讲究 讲究证据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斩钉截铁 自做自受 栩栩如生 轻歌慢舞
B.居高临下 天籁之音 排山捣海 妙笔生花
C.汹涌澎湃 威风凛凛 余音绕梁 粉身碎骨
D.全神贯注 神志不青 襟飘带舞 忘乎所以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原本沉浸在欢声笑语中的同学们看到班主任板着脸站在门口,顿时教室内的声音戛然而止。
B.星期天,我和小明约定俗成去图书馆看书。
C.我国幅员辽阔,地下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宝藏。
D.这样的布置,可谓是把张靖的地盘防守得风雨不透,再无后顾之忧。
5.“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船行在绿色的水面上,两岸绿树浓荫。
B.窗外绿荫浓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
C.微风吹过平静的水面,树影闪动,泛着粼粼的波光。
D.树梢声高过涛声,绿叶的景色比水面更美。
6.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女儿想让老人去城里享清福,但老人不愿意去。
B.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因为使它们不能再生,所以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C.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D.矿产资源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漫长时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7.下列对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那翠色送到了眼前。
B.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C.“一水护田”加以“绕”字,可见小河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恰似一位母亲护着孩子。
D.“送青”前用“排闼”二字,既写出了山色的青翠欲滴,又赋予了青山动感,山色径直扑向庭院而来。
8.下面的名言或诗句中,没有表达爱国之情的一句是(  )
A.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C.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9.读句子,你认为与文段衔接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
当土地表层生长着绿色植物时,它是不可能变成沙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土地沙漠化的过程。
①一方面是土壤在直接的风吹日晒下,越来越干燥松散,成为细沙
②它吹动着细沙移动,使沙漠不断扩大,淹没附近的土地和村庄
③当地表的植被遭到了破坏,情况就不一样了
④另一方面没有了树木和植物的阻挡,风就更肆无忌惮
A.③④①② B.①④③② C.③②④① D.③①④②
10.一位同学围绕“爱哭的我”这个题目选了以下材料,请你帮他选出一组最能表达中心意思的材料来。(  )
①我做错了事后悔地哭了。 ②我的老师眼含热泪给我们讲烈士故事。
③我看电影感动地流泪。 ④我的同桌考试成绩不理想流泪了。
⑤我与转学的同学分别时哭了 ⑥我喜欢读故事书。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①④⑤
二、填空题
1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温暖(shī wēn) 疙瘩(gā gē) 翻身(fēn fān)
软床(yuǎn ruǎn) 白霎霎(xià shà) 松散(shōng sōng)
1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肆虐(nüè nuè) (2)铁锹(qiāo qiū) (3)盘踞(jū jù)
(4)享福(xiáng xiǎng) (5)拐杖(guǎi guài) (6)领悟(wǔ wù)
13.同音字填空。
涯 崖 芽
天( ) 草( ) 悬( ) 生( ) 山( ) 豆( )
苔 台 抬
舞( ) ( )起 ( )藓 ( )词 ( )头 窗( )
14.选词填空。
结果 成果 后果
(1)不听劝告,( )自负。
(2)不听劝告,不会有什么好的( )的。
(3)科学家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 )。
白花花 白霎霎 白茫茫
(4)三黑看到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 像一片雪。
(5)那云朵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 的云朵,而是五彩缤纷的。
(6)脚下踩着 的雪,想踩着一面白色的毛毯一样,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15.选择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声音的停顿或延长 D.表示意思的转折
(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 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
(2)雍正以后,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
(3)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
(4)“铃——”下课铃一响,校园顿时热闹起来。( )
16.为下列句子选择使用的说明方法。
A.作比较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举例子
(1)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 )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3)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
(4)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
17.选择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A.夸张 B.拟人 C.排比 D.比喻
(1)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 )
(2)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 )
(3)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
(4)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先来尝一尝。( )
18.根据下面公交站牌上的信息,完成下面各题。
(1)小明同时看到763路和65路站牌,那他所在的站点不可能是( )。
A.温泉镇 B.宋家洼 C.凯旋路 D. 青龙湾
(2)家住温泉镇的小明,周五早8:00前到凯旋路的凯旋小学,可以乘坐( )公交车;他周六下午去青龙湾的外婆家,乘坐( )公交车用时比较短。
A.763路 B.65路
19.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表示“看”的词语。
(1)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 )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
(2)要写好一篇有关植物的习作,离不开仔细地( )。
(3)爷爷( )着手里这件艺术品,好久都没回过神来。
(4)宇航员遨游太空( )地球时发出了感叹。
20.品读诗句,体会黄河的气势雄伟。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两句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九曲”写出了黄河 的特点,“自天涯”的意思是 ,写出了黄河的气势 。
(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①诗人在这两句诗中化用了民间传说( )
A.牛郎织女  B.董永和七仙女  C.白蛇传
②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③对这两句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惧艰险、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
B.诗人梦想自己能够像牛郎织女那样,成为神仙,过着幸福的生活。
C.这两句诗作者由前两句的景色联想起黄河与天河相通的典故,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
21.诗词大比拼。
(1)《浪淘沙》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这首诗的“ , ”描写了黄河奔腾而下的气势,请你再写出一句描写黄河的诗句: , 。
(2)《江南春》是唐朝诗人 写的,“ , ”描写了美丽的江南春光,“莺啼”是古往今来诗人们经常吟诵的,如: , 。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以及拼音规则的识记能力。结合平日所积累的拼音进行作答,并注意检查拼写规则是否正确。B选项中:薄(bó)薄——薄(báo)薄 ;威胁(xiě)——威胁(xié)C选项中:恩赐(chì)——恩赐(cì)
2.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同义词的辨析,仔细分析每个词组的含义,结合词组的不同含义进行多义词的辨析,在本题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是选择A项。
A项:行车洒脱和为人洒脱中的洒脱都是指潇洒自然,不拘束。
B项:制服烈马是指中制服是指用强力使之驯服。穿上制服中制服是指军人﹑干部﹑学生等穿着的有规定式样的服装。
C项:找人理论中的理论是指辩论是非;争论;讲理。理论知识中的理论是指概念和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正确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来源于社会实践,并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D项:祭祀讲究中的讲究是指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讲究证据中的讲究是指讲求;重视。
3.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形的积累和辨析,注意积累正确的字形,在本题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是C项。
A项:轻歌慢舞——轻歌曼舞
B项:排山捣海——排山倒海
D项:神志不青——神志不清
4.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约定俗成:意思是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而“我”和小明是约定去看书,并非由长期社会实践形成。
5.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概念与结构的理解能力。在这一句中,把"绿叶"比作"绿色的波浪”,风吹树叶的声音比作'涛声”,并不是描写“水面”,“涛声”,所以ACD中的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B。
6.B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关联词的运用。
判断关联词运用的是否恰当,我们需要分析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
在选项A当中,“女儿想让老人到城里去享清福”,“女儿不愿去”显然构成的是转折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运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 但”。
在选项B当中,“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使它们不能再生”和“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虽然两个分句是因果关系,但应该将“因为”提前,“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使它们不能再生,所以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在选项C当中,“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很遥远的事情”构成了假设关系,因此可以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即使 也”。
在选项D当中,前后两个分句构成的是并列关系,因此可以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是 而是”。
7.B
【详解】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分析能力。“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出处:《书湖阴先生壁二首》,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全诗是: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题中的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和对偶两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清流、田地、青山组成的优美图景,并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因此B项说法有误,所以本题选B。
8.D
【解析】略
9.D
【解析】略
10.B
【解析】略
11.wēn gē fān
ruǎn shà sōng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
温暖——wēn,暖和。
疙瘩——gē,皮肉上长的小硬块。
翻身——fān,转动身体。
软床——ruǎn ,用弹簧和海棉生产的。
白霎霎——shà,形容某些白色的东西细小、稠密而零碎。
松散—— sōng,(事物结构)分散,不紧凑。
12.(1)nüè
(2)qiāo
(3)jù
(4)xiǎng
(5)guǎi
(6)wù
【详解】 本题考查对字词读音的掌握。
(1)肆虐,读音sì nüè,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2)铁锹,读音tiě qiāo,一种农具可以用于耕地,铲土;其长柄多为木制,头是铁的,还可军用。
(3)盘踞,读音pán jù,把持占据;霸占(地方)。
(4)享福,读音xiǎng fú,过舒适快乐的日子;享受幸福。
(5)拐杖,读音guǎi zhàng,走路时支撑用的手杖
(6)领悟,读音lǐng wù,对事物有所了解和认识。
13. 涯 芽 崖 涯 崖 芽 台 抬 苔 台 抬 台
【详解】本题考查同音字。
天涯:天边。比喻极远的地方。
草芽:是一种名贵的人工栽培的蔬菜,是为香蒲科香蒲属宽叶香蒲的地下匍匐茎尖端的幼嫩部分。
悬崖:高耸陡峭的山崖。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山崖:指山地中陡立的悬崖。
豆芽:一种蔬菜。指黄豆或绿豆等豆类植物的种子浸在水中所发的芽。
舞台:供演员表演的台子。
抬起:指用手或工具使物体离开地面或原先的位置。
苔藓:藓(藓纲的植物的俗称)
台词:戏剧角色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旁白。
抬头:抬起头来。比喻不再被抑制或受欺侮。
窗台:托着窗框的平面部分。
14. 后果 结果 成果 白霎霎 白花花 白茫茫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结果:事物发展的后续影响或阶段终了时的状态。
成果:收获到的果实。常用于指工作或事业方面的成就。
后果:有害的或不幸的结果。
(1)不听劝告,有害的结果自己负责,选“后果”。
(2)不听劝告,没有好的状态,选“结果”。
(3)科学家取得了成就,选“成果”。
白花花:形容白得耀眼。
白霎霎:很短时间内变白。
白茫茫:一望无边的白。
(4)白霎霎:很短时间内变白。根据语义,三黑看到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短时间白得像一片雪,应选“白霎霎”。
(5)白花花:形容白得耀眼。根据语义,那云朵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白得耀眼的云朵,而是五彩缤纷的,应选“白花花”。
(6)白茫茫:一望无边的白。根据语义,脚下踩着一望无际的雪,想踩着一面白色的毛毯一样,软绵绵的,舒服极了,应选“白茫茫”。
15. B A A C
【详解】本题考查破折号的运用。
破折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引出解释说明的语句;②表示话题或语意的突然转变;③表示声音的延长;④表示说话的中断;⑤表示意思的递进;⑥引出歇后语的语底部分。
(1)“他还有宏伟的设想,还要栽树”这里表示的是进一步的言行,因此破折号表示的是意思的递进。故选B。
(2)“雍正以后,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是指“殿试的地方”,后面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故选A。
(3)“我不禁鼻子一酸”,“我”为什么会不禁鼻子一酸呢,这里令人产生了疑惑,后面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故选A。
(4)“铃——”铃后面破折号起到了声音延长的作用。故选C。
16. C A CD B
【详解】考查说明方法。
(1)“六千四百千米”是数字,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同茫茫宇宙相比”把地球和宇宙进行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几百万”“几亿”是数字,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拿矿产资源来说”是举的例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把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7. D B D A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1)将“松散的地”比作“软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躺”赋予了“麦粒儿”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将“荞麦花”比作“一片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想要亲自来尝一尝每一块土是咸是甜;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18. B B A
【详解】本题考查看图理解能力。仔细观察图片,留意图片中每个信息点。审准题意,在图片中找到对应的信息。
(1)由题意可知,小明在的站点,应该是既出现在763路的路线上,也出现在65路的路线上。观察两路公交车的路线站点,可知,“宋家洼”只出现在763路,而65路没有这个站点。
(2)注意关键信息,“周五早8:00前到凯旋路”,观察图片可知,763路的首班车时间是9点,不符合这个条件,而65路的首班车是6点,满足这个条件。
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家住温泉镇”“去青龙湾”“用时比较短”,观察图片,763路从温泉镇到青龙湾,需要坐两站。而65路从温泉镇到青龙湾,需要坐五站,耗时更多一点,所以选择763路符合条件。
19. 遥望 观察 端详 目睹
【解析】略
20. 夸张 曲曲折折 来自天边 非常雄伟 A 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到天上的牵牛织女家。 B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
(1)该句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解释: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赏析:此句运用夸张手法,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九曲”写出了黄河曲折的特点,“自天涯”的意思是来自天边,写出了黄河的气势非常雄伟。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自天涯:来自天边。
(2)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原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①“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故选A。
②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翻译: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③AC正确。
B.有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故选B。
21.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诗句的识记。
(1)《浪淘沙》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砂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
描写黄河的诗句还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
(2)《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吟诵“莺啼”的诗句有: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