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安塞腰鼓刘成章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 王永刚 学生运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搜集的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相关知识;或利用网络在百度和谷歌搜索相关图片。 俗语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动作粗犷豪迈,舞姿雄浑奔放,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下面,我们来欣赏欣赏。 说一说:你观看时内心洋溢着怎样的感情? 今天,就让我们文化之旅的脚步随着刘成章的生花妙笔踏上黄土高原,踏上这片曾孕育出横扫六合的秦朝、与西罗马并驾齐驱的汉朝、当时世界第一的唐朝的神奇土地,去安塞古镇,去聆听那从2000多年前的战场传来的鼓声,去欣赏有“天下第一鼓”之称的安塞腰鼓的风采和魅力。1、自由的大声的读,并标明各段序号。
朗读要求:
⑴读准字音;
⑵声音响亮;第一板块:师生共读,感受文章之美 2、教师指导,重点阅读。
⑴教师配乐范读第7-13段,学生听读、评价。
⑵学生学读。要求:字正腔圆;有情有气势。
⑶指名学生朗读,师生点评。
(点评重点:音准、节奏、重音、情感。)
⑷学生齐读。第一板块:师生共读,感受文章之美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注意:音准、节奏、重音(红体字)、情感。 3、以小组为单位选段朗读,可齐读,可男女同学分读,
也可以自由朗读。 力求读出文章的激情和气势。第一板块:师生共读,感受文章之美选读指导:
⑴课文第1—4段,以轻慢舒缓的语调朗读,读出表演前的安静氛围。
⑵课文14—17段,以思索的语调中速朗读,读出壮阔读出气势。
⑶课文18—22段,以抒情奔放的语调中速朗读,读出热烈磅礴的力量。
⑷课文23—27段,以豪迈急促的语调朗读,读出气势读出意蕴。
⑸课文28—30段,以柔和悠长的语调朗读,读出表演后的宁静氛围。第二板块:师生品读,发现文章之美1、自由品读,发现安塞腰鼓之美
安塞腰鼓美吗?美在哪里?
⑴自由品读,做批注。
⑵学生展示 ;请同学用以下句式发言:
“安塞腰鼓”的 美,美在 ,
如 。
师生评价。
⑶师生归纳总结。
①“安塞腰鼓”的 场面 美,美在 舞蹈壮阔、豪放火烈 。②“安塞腰鼓”的 鼓声 美,美在 激越豪迈、内涵丰富 。③“安塞腰鼓”的 后生 美,美在 元气淋漓、热情奔放 。
④“安塞腰鼓”的 舞姿 美,
美在 人、声、舞融为一体 , 是生命的宣泄和升华 。第二板块:师生品读,发现文章之美2、合作探究,发现《安塞腰鼓》之美
《安塞腰鼓》美吗?美在哪里?
⑴小组合作交流,从主旨、结构、语言特点及写作手法等方面讨论品味课文美点。
⑵质疑解难。
⑶小组展示,请小组代表用以下句式发言:
《安塞腰鼓》的 美,美在 。
师生评价。
⑷师生归纳总结。 《安塞腰鼓》的 标点 美,美在 匠心独运,使用精当 。 《安塞腰鼓》的 语言 美,美在 如诗如画,节奏急促,极富音乐美,表达内容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安塞腰鼓》的 结构 美,美在 详略得当,层次清晰 。 《安塞腰鼓》的 主旨 美,美在 热情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排比的修辞手法用得好※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得好※铿锵的短句用得好※反义词使用恰当※对比手法好※反复的修辞手法用得好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联的一组句子或词语排列起来,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⑴句内的排比。
⑵句与句之间的排比。
⑶段与段之间的排比。种类:使文章的气势更加恢宏、雄浑有力,使语句汪洋恣肆,表现出安塞腰鼓气吞山河的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作用:⑴句内的排比。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品读:运用排比,写出了安塞腰鼓无人能束缚的原始生命的力量。⑵句与句之间的排比。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 从力量、声响、光影的变幻、艺术的享受写安塞腰鼓的舞姿给人蓬勃的想像力。⑶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品读: 运用排比手法,用层出不穷的的美好联想和想象,写鼓声,突出了安塞腰鼓气势的壮阔和豪放 。反复:品读:“好一个安塞腰鼓!”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运用反复,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 句中的“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连续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的好,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 好在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具体,把腰鼓舞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写得别致感人。 ※铿锵的短句用得好。它简洁有力,脆生响亮,使节奏像波浪一样倾斜而出,激越亢奋。“交织!旋转!凝聚!奔突!幅射!翔飞!升华!”字里行间,迸射着生命的激情,奔涌着磅礴的力量,更使人产生一种崇高、向上的精神境界。※对比手法好。江南水乡的柔美与黄土高原作对比,更衬托出了黄土高原的艺术上的豪放粗犷。※反义词使用恰当。“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三组反义词,写出安塞腰鼓巨大的感染力。第三板块:演读课文,体会情感之美 ①学生自由选读,尝试演读。
②学生深情演读。师生评价。
③全班配乐齐读23-27段。朗读指导 (红体字需重读) (女齐,抒情)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
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
光与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
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
为观止。
(男齐,有力短促)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
力的安塞腰鼓!
(男齐,中速,)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
飞的思绪!
(女齐,中速)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
秘!
愈捶愈烈!(男女齐,短促有力)
痛苦和欢乐, (女齐)
现实和梦幻, (男齐)
摆脱和追求, (男女齐)
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女齐)
交织!(男齐)
旋转!(女齐)
凝聚!(男齐)
升华!(女齐)
人,成了茫茫一片;(男女齐)
声,成了茫茫一片……(男女齐)1、课外阅读《陕北唢呐》,与本文比较分析,写出它们的相同、不同的地方。
2、探究题目:东营是吕剧的发源地,2007年10月中旬,首届吕剧文化艺术节在我市成功举办。请你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展现民间艺术“吕剧”的风采。
(三)作业设计(任选其一) 1.探究题目:东营是吕剧的发源地,2007年10月中旬,首届吕剧文化艺术节在我市成功举办。请你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展现民间艺术“吕剧”的风采。
2.课外了解有关陕北的文艺样式。
推荐网站:
http://baike.baidu.com/view/789267.html陕北秧歌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RS/521217.htm陕北唢呐
http://baike.baidu.com/view/34325.htm陕北民歌信天游
(三)作业设计(选做)板书设计场面 壮阔豪放
鼓声 激越豪迈
后生 朴实热情
舞姿 火烈奔放排比反复比喻短句反义词对比歌颂激荡的生命歌颂磅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