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5 16:1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中外历史纲要上》专题五
浮生若暖
课标要求:①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②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本课知识体系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两个运动:
1900年
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
“百日维新”失败
三个变化:
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1898年9月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898年6月
清政府中央权威下降,处于改革新政和民主革命的前夜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一个主题: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公车上书
义和团运动
东南互保
戊戌维新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一、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运动的背景
◎签订《马关条约》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1、政治形势:甲午战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经济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3、思想基础:西学的广泛传播和维新思想的影响。
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康有为《清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历史纵横: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1891至1895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完成的著作,《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独尊为儒学正宗的古文经,不过是刘歆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新学”,湮没了孔子学说的“微言大义”。《孔子改制考》尊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这两部书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主张:立宪法、开国会,三权鼎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原因:①根源: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②策略:封建势力强大,减小变法的阻力;③思想:当时儒家思想居正统地位;④个人:与个人经历、学识素养有一定的关系。
阅读材料,归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并指出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原因。
一、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二)戊戌变法运动的历程
1、序幕:公车上书
①时间:1895年。
②概况: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
③影响:未送达御前,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一、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二)戊戌变法运动的历程
2、高潮:百日维新(理论设想到政治实践)
(1)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历时 103 天。
类别 内容 作用
政治 裁汰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取消旗人特权。
经济 提倡实业;开矿筑路;财政改革;创办银行。
军事 按西法武装训练新式军队;改习洋操;行征兵制。
文教 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广设学堂;派遣留学; 准许办报;设译书局。
冲击了旧官僚体制,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有利于增强军事力量
有利于新式思想文化的传播
(2)变法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和文教等方面)
局限:仍然是在“中体西用”的框架下谋划的,强调传统的“义理之学”不可动摇之根本,对于“西学”只是“切于时务者”。难以在根本问题上进行变革。比如:没有涉及到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一、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二)戊戌变法运动的历程
2、高潮:百日维新(理论设想到政治实践)
(3)结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除京师大学堂外,变法措施全部被废止。
材料1:维新志土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材料2: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280多件新政論旨,平均一天就是两件多,其中明确指示具体办法、論令实行的就有175件。
阅读材料,归纳(三)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客观因素:守旧势力十分强大,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2、主观因素: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操之过急且具体策略失当,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3、根本因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
历史教训: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半封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一、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四)戊戌变法运动的历史影响
材料: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其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同时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二、农民阶级的抗争:义和团运动
(一)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
1、根本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直接原因:在华外国教会势力猖獗,激起民愤。
(二)义和团运动发展历程
1898年冬
1899年底
1900年6月
1900年9月
山东开始兴起,提出“扶清灭洋”
清政府先抚后剿,运动转向直隶
清政府招抚,义和团控制京津
中外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失败
二、农民阶级的抗争:义和团运动
(三)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
1、进步性:具有爱国性质,反映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2、局限性:盲目、笼统的排外,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四)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神出洞,仙下山,扶助大清来练拳。
不用兵,只用团,要杀鬼子不费难。
烧铁道,拔电杆,海中去翻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法哭连连。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义和团揭帖
1、积极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2、局限性:①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②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③对清政府的阶级本质缺乏认识,放松警惕,被其利用。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
1、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
2、根本原因:列强为进一步瓜分中国。
三、近代中华民族的噩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官兵的阻击,退回天津。
2、1900年7月,天津陷落。
3、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北京烧杀抢掠。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过程
三、近代中华民族的噩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内容 影响
赔偿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合计9.82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加重了中国民众的经济负担,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财政税收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驻扎军队 便利了列强对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的军事控制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便利列强对清政府的监督与控制
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中国民众反帝斗争,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上,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便利了列强对清政府的外交控制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被迫进行改革。
(四)《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三、近代中华民族的噩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拓展:东南互保
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双方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称东南互保。协议虽未签字,但在清政府危亡之际,地方大员寻求“自保”,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
影响:①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东南的稳定;②维护了列强在东南地区的利益;
③阻碍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④ 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知识总结】对近代列强侵华的基本认识
01 开始
02 加深
03 大大加深
04 完全沦为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签订《天津条约》《北约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00年至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列强同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列强侵华方式的不断深化(方法)
①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
②文化侵略:在中国传教、游历等。。
③军事控制:驻扎军队,控制京津。
④政治侵略: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2、列强侵华趋势
①赔款数量越来越多。
②割地面积越来越大。
③通商口岸由沿海延伸到内地。
④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⑤侵华方式由直接侵华到“以华治华”。
【知识总结】对近代列强侵华的基本认识
3.近代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
(1)破坏性(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独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
(2)建设性(另一方面):他们把西方技术带来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民族危机加深
戊戌维新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
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本课小结】
本课结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