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综合性学习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综合性学习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4 16:35:30

文档简介

江苏省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综合性学习分项汇编
专题 综合性学习
1.(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班级开展“吾辈当自强”主题活动,你参与其中。
(1)【我设计】
活动之前,班长请你以青松或雄鹰为主要元素绘制海报,说说你的选择和理由。
(2)【我劝说】
活动之中,同桌小文编排的诗朗诵《黄河颂》未能获得一等奖,他有些失望。你这样劝说他:
(3)【我赠言】
活动最后,你自创一则赠言,送给即将迈上人生新征程的同学。你这样写:
【答案】(1)示例一:我选择青松;因为青松象征着顽强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寓意着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人生态度;这和“吾辈当自强”的主题非常吻合。
示例二:我选择雄鹰;因为鹰象征着自由、力量、勇猛和胜利;青年人应该朝气蓬勃,充满着力量和对未来的美好追求,雄鹰搏击天空,正是我们自强自信的典范。
(2)示例:一时的失败并不能代表永远失败,未来的道路还很远,参加活动获奖的机会还有很多,小文,你应当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力量,争取下一次取得成功。我为你加油!
(3)示例:人生豪迈,在你瞩意的目标上闪烁着你永恒的自信;在你前进的道路上,汗水将为你打造一条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未来可期,在这里预祝你凌绝顶俯瞰人间胜景。
【解析】(1)本题考查选择意象绘制海报的能力。需要从“青松”和“雄鹰”两个中任选一个,从两者的象征义出发,说明“吾辈当自强”的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选择青松为主要元素。青松四季常青,尤其在寒冷的冬季万木萧疏,其枝叶仍翠绿可爱,迎风傲雪而不改色,寓意着坚毅、挺拔,象征着革命斗士和军人,代表了他们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符合“吾辈当自强”主题。
示例二:选择雄鹰为主要元素。鹰常常在天空中徘徊寻找猎物,当看到地上有奔跑的野兔时,它就会径直俯冲下去用利爪把猎物抓死,因此鹰也象征着勇猛和力量。在自然界中,鹰也是不可多得的好猎手,它们大多喜欢在白天活动,抓捕自己的猎物。在鹰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非常顽强的精神,往往它们有着不屈不挠的拼劲,以及一种锲而不舍的坚韧毅力。当遇到崎岖坎坷时它不会轻言放弃,它敢于拼搏,始终保持饱满旺盛的干劲。符合“吾辈当自强”主题。
(2)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劝说时要注意语言的委婉,要有肯定和鼓励,给予小文信心,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小文,没关系,虽然这次没获得一等奖,但我们也努力了,人生不是只有一等奖,更是有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
(3)本题考查写赠言。
因为是送给即将迈上人生新征程的同学,要表现出激励、不负青春的信息,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愿你们用最热爱的方式面对生活,乐观自信、浪漫不渝;愿你们善于思辨并坚持自我,坚定方向、逐风挽浪;愿你们不流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全力以赴,去追赶更好的自己!
2.(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学习实践活动,老师要求同学们实地采访。撰写新闻通讯稿。
(1)你约扬扬周末去漆器厂采访,可扬扬说何必那么辛苦,不如在家上网搜点资料,轻松又省时。你劝说道:“ ”
(2)扬扬同意前往。请你针对他采访提纲中的“采访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月×日,××漆器厂
采访对象 厂长
采访目的 了解漆器的特点以及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
采访用具 纸、笔、相机
采访问题 ①你厂的环境怎么样,可以带我参观参观吗? ②你厂有多少年历史了?产品现在受欢迎吗?打算开发哪些新产品? ③你厂产品最贵的卖多少钱? ④你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
(3)采访后,扬扬列出了通讯稿写作要点,请你提建议。
①交代时间、地点和受访人。
②参观车间,观看工人操作,厂长介绍产品和制作过程。
③中午到食堂吃饭,伙食真不错,尤其是红烧狮子头令人回味无穷。
④厂长介绍漆器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
⑤感受:丰富了漆器知识,增强了家乡传统文化认同感。
应删除: 应详写: 应略写: (只填序号)
【答案】(1)示例:扬扬,实地采访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更加真切地感受“文化遗产”漆器的魅力,你说对吗?
(2)①将“你厂”改为“贵厂”;
②将“产品最贵的卖多少钱?”改为“产品销路如何?”
③删去问题“你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
(3) ③ ②④ ①⑤
【解析】(1)考查劝说词。考查劝说词的拟写能力。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扬扬;其次针对情况:扬扬说何必那么辛苦,不如在家上网搜点资料,轻松又省时;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
示例:扬扬,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实地走访调查,才能更好的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更加真切地感受“文化遗产”漆器的魅力,和我一起去吧!
(2)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到漆器参观,对对方应使用尊称,可将“你厂”改为“贵厂”;
③“你厂产品最贵的卖多少钱?”涉及商业秘密,且与活动主题无关,可改为“产品销路如何?”
④“你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属于个人隐私,与活动主题无关,可删去。
(3)考查内容理解和详略安排。
首先,③“中午到食堂吃饭,伙食真不错,尤其是红烧狮子头令人回味无穷”与主题活动无关,不必体现在稿件中,应删去;
①“交代时间、地点和受访人”,⑤“感受:丰富了漆器知识,增强了家乡传统文化认同感”这两处不属于活动重点,可略写;
②“参观车间,观看工人操作,厂长介绍产品和制作过程”,有助于读者了解文化遗产的制作流程和制作工艺;④“厂长介绍漆器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有助于读者了解文化遗产的悠久历史和发展历程;这两处属于活动重点,应详写。
(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班级开展“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主题学习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
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关任务。
①两千多年前《庄子》中第一次提到“宇宙”。庄子凭借汪洋zì( )肆的想象力,描绘宇宙的“出无本,入无窍”,这样的 一直延续到今日——宇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有许多突破也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科学的mèi( )力正在于面对着无穷未知。对未知抱有浓厚兴趣和想象,觉得未知世界里少一分可能就好像少一分精彩,甚至感到失望,这种无穷的探索欲是科学家的本色。
②科学家需要什么特质?智力、毅力、勇气……但是这些都不算是科学家的 ,各领域的达人都需具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好奇心才是科学家的专属特质。
③科学家的好奇心需要呵( )护、需要宽容,需要安定的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埋头钻研。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时候,人类并不知道有朝一日能够用来探索太空甚至星际移民。艳羡诺贝尔科学奖的人们,更应该了解荣耀背后,是一颗颗帮助发现与创造的好奇心。
④霍金曾说,人类很难在这个脆弱的星球上再延续千年。其实,科学家的“ ”,往往更多是一种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好奇和思索。如果没有这些好奇心,如果不用这些好奇心来思考未来,人类很难交出一份满意的发展答卷。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2月9日有删改)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下列选项中对“心无旁骛”中“骛”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纵横 B.奔驰 C.追求 D.鸭子
(3)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探寻 权利 危言耸听
B.探究 权利 骇人听闻
C.探寻 专利 骇人听闻
D.探究 专利 危言耸听
(4)“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请从你熟悉的科学家和诗人中寻找依据。
4.请你就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发表自己的看法。
5.本次主题活动准备出一期黑板报,请你结合语段为黑板报设计一条主标题。
【答案】3.(1)恣 魅 hē
(2)C
(3)D
(4)示例:①周建平小时候对夜空中的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产生了好奇心,从此点燃了自己的科学梦想,长大后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②李白对月亮充满好奇心,于是写出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唯美诗句。 4.示例:霍金的话警示人类只有保持好奇心,不断探索未来,才能再续辉煌。 5.示例:(1)拥有好奇心才能赢得未来(2)保持好奇心,激发探索精神(3)呵护你的好奇心
【解析】3.(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汪洋zì(恣)肆:形容文章、人物气度或气势宏大磅礴。
mèi(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呵(hē)护:保佑;爱护。
(2)本题考查字义。
心无旁骛:专心一意而无其他念头。骛:追求。
故选C。
(3)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第一空:“探究”意思是探索研究,用于原因;“探寻”意思是寻找,用于矿藏或真理。结合语境“宇宙到底如何形成”,故用“探究”;
第二空:“权利”指公民权力和利益,与“义务”相对;“专利”指独自享有的利益。结合语境“专属特质”,故用“专利”;
第三空:“危言耸听”指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震惊;“骇人听闻”多指坏事使人听了吃惊。语境为霍金说人类很难再延续千年、“对人类命运的好奇和思考”,故用“危言耸听”。
故选D。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意思是科学家凭借着对事物的好奇心,发明研究新事物;诗人凭借对周围景物的好奇心,写出一篇篇优美的诗篇。从自己熟悉的科学家和诗人中寻找依据证明这个观点即可。
示例:瓦特对烧水冒出的蒸汽十分好奇,他对此进行了研究,改良了蒸汽机,这才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好奇的性格让他写作的边塞诗别具一格,同样是云,而他笔下的云却奇丽壮美,流传千古。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本题考查看法启示。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围绕其中一点来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霍金所说的话从正面思考指得是:人类不断破坏环境,发动战争,技术停滞不前,那么人类很可能通过战争自相残杀,或者核爆炸导致环境恶化,人类无法生存下去,人类应该做的是合作起来,将更多的精力用在科技研究上,这样才能在脆弱的地球上生活下去。再结合第④段“科学家的‘骇人听闻’,往往更多是一种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好奇和思索。如果没有这些好奇心,如果不用这些好奇心来思考未来,人类很难交出一份满意的发展答卷”可知,,只有保持好奇心,不断探索,才能拥有辉煌灿烂的未来。
示例:霍金的话启发我们各个国家应该谋求合作,共同发展,推动人类科学技术的创新,这样人类子孙后代的发展才能蒸蒸日上。
5.本题考查拟写标题。拟写的句子要突出主题,语言要简练有力,有情感色彩,可采用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围绕“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至少含一方面。
示例1:为好奇心装上一双飞翔的翅膀。
示例2:勇于探索未知,开创美好生活。
(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
________
毕淑敏
①“但是”是我们常常用到的一个词,多用在一句话的后半截。表示转折语气。
②比方说:你这次的考试成绩不错,但是——不能骄傲自满。
③比方说:这地方的风景挺优美的,但是——离城里远了点。
④当人们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无论在“但是”的前面,堆积了多少美好的说明,人们记住的总是“但是”后面的转折。
⑤于是,“但是”就几乎成了贬义的先兆。只要一出现,就让你打了个激灵,立马把“但是”前面的温暖忘了,只有抖擞起精神,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挫折。
⑥“但是”使削减了平凡的连联结之意,增添了沮丧的灰色意味。
⑦其实,所有的光明都有暗影,“但是”的本意不过是强调事情还有另一面。可惜日积月累的负面暗示,使得“但是”这个预报一出现,就抹去了喜色,忽略了成绩,轻慢了进步,贬斥了攀升。
⑧一位心理学专家讲学时说,她主张大家从此不用“但是”,而改用“同时”。
⑨比如我们形容天气的时候,早先是这样说:今天的太阳很好,但是风很大。
⑩今后可以改成:今天的太阳很好,同时风很大。
“但是风很大”会把人的情绪向糟糕那一面倾斜。觉着太阳好是件不值得太高兴的事情,风大才是关键。
“同时风很大”更中性和客观,不偏不倚,公允而平整。它使我们的心神安定,目光精准,两侧都观察得到,头脑中自有定夺。
一词之差,隐伏着思维方式,关联着看待世界和自身的态度。
当我们尝试着用“同时”代替“但是”以后,一天两天,似也看不出多大的变化。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多了勇气,因为你的精神得到了补给和呵护。你会发现自己对人友善,因为你发现了他人的长处和优异。你会发现自己多了宽容和慈悲,因为你每当意识到不足时,也同时给了自己鼓励。
(选自《毕淑敏散文精选》,有删改)
6.请以“但是”为关键词,为本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10字)。
7.通读全文,理解运用。
在班级才艺展示活动中,小文感情充沛地唱了一首歌,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你听出有一两处音准问题,活动结束后你准备与他交流。
①你想突出他的不足,你会说:你唱得感情充沛, 。”
②你想客观公允地指出他的优点和缺点,你会说:“ 。”
③你想 ,你会说:“虽然有一两处音准问题,但是你唱得感情充沛。”
④由此,你发现:语言的背后是 。
【答案】6.抵制“但是”(或:“但是”与“同时”)。 7. 但是有一两处音准问题 你唱得感情充沛,同时有一两处音准问题 着重赞美鼓励(或:突出他的优点) 思维方式(或:看待世界和自身的态度)
【解析】6.本题考查拟写标题。
本文主要讲的是“但是”这个词的负面作用,作者在第 段提出“尝试着用‘同时’代替‘但是’”,可据此拟写标题。
7.理解文章内容与语言表达准确、得体。
由题干可知,小文演唱的优点是“感情充沛”,缺点是“有一两处音准问题”;
根据第④段“人们记住的总是‘但是’后面的转折”第⑦段“‘但是’的本意不过是强调事情还有另一面”可知,使用“但是”往往是强调后面的内容,因此要突出他的不足,则填写“但是有一两处音准问题”;
根据第 段““同时风很大”更中性和客观,不偏不倚,公允而平整。它使我们的心神安定,目光精准,两侧都观察得到,头脑中自有定夺”可知,使用“同时”,两者都能兼顾,更加平和,因此要公允之处,则填写“你唱得感情充沛,同时有一两处音准问题”;
根据“但是”强调后者;“同时”两者兼顾,我们可知中国语言的魅力,语言的表达反映人们的思维方式,思考习惯。
据此填写即可。
8.(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江南是地域文化和诗意乡愁的代名词。地处江南的无锡,受江南文化濡( )养至深。旖旎的运河、奔腾的长江、浩hàn( )的太湖,孕育了延续千年的江南文脉。________的历史文化、诚信创新的工商文化、筚路蓝缕的创业文化,共同铸就了无锡人kè( )守不渝的精神信念。
(1)给加点字注音。
濡( )养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浩hàn( ) kè( )守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崇文重教 B.墨守成规 C.丰功伟绩 D.前仆后继
【答案】(1)rú
(2) 瀚 恪
(3)A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濡养:rú yǎng,意思是滋养。
(2)本题考查字形。
浩瀚:hào hàn,文章中指水盛大的样子。
恪守:kè shǒu,指谨慎而恭顺地遵守、严格遵守。
(3)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崇文重教:指一种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强调教育和文化的重要性,以培养人才为首要任务。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丰功伟绩:指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
前仆后继:意思是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
根据“ 历史文化、诚信创新的工商文化、筚路蓝缕的创业文化”,这里能和“历史文化”搭配的只有“崇文重教”。
故选A。江苏省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综合性学习分项汇编
专题 综合性学习
1.(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班级开展“吾辈当自强”主题活动,你参与其中。
(1)【我设计】
活动之前,班长请你以青松或雄鹰为主要元素绘制海报,说说你的选择和理由。
(2)【我劝说】
活动之中,同桌小文编排的诗朗诵《黄河颂》未能获得一等奖,他有些失望。你这样劝说他:
(3)【我赠言】
活动最后,你自创一则赠言,送给即将迈上人生新征程的同学。你这样写:
2.(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学习实践活动,老师要求同学们实地采访。撰写新闻通讯稿。
(1)你约扬扬周末去漆器厂采访,可扬扬说何必那么辛苦,不如在家上网搜点资料,轻松又省时。你劝说道:“ ”
(2)扬扬同意前往。请你针对他采访提纲中的“采访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月×日,××漆器厂
采访对象 厂长
采访目的 了解漆器的特点以及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
采访用具 纸、笔、相机
采访问题 ①你厂的环境怎么样,可以带我参观参观吗? ②你厂有多少年历史了?产品现在受欢迎吗?打算开发哪些新产品? ③你厂产品最贵的卖多少钱? ④你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
(3)采访后,扬扬列出了通讯稿写作要点,请你提建议。
①交代时间、地点和受访人。
②参观车间,观看工人操作,厂长介绍产品和制作过程。
③中午到食堂吃饭,伙食真不错,尤其是红烧狮子头令人回味无穷。
④厂长介绍漆器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
⑤感受:丰富了漆器知识,增强了家乡传统文化认同感。
应删除: 应详写: 应略写: (只填序号)
(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班级开展“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主题学习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
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关任务。
①两千多年前《庄子》中第一次提到“宇宙”。庄子凭借汪洋zì( )肆的想象力,描绘宇宙的“出无本,入无窍”,这样的 一直延续到今日——宇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有许多突破也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科学的mèi( )力正在于面对着无穷未知。对未知抱有浓厚兴趣和想象,觉得未知世界里少一分可能就好像少一分精彩,甚至感到失望,这种无穷的探索欲是科学家的本色。
②科学家需要什么特质?智力、毅力、勇气……但是这些都不算是科学家的 ,各领域的达人都需具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好奇心才是科学家的专属特质。
③科学家的好奇心需要呵( )护、需要宽容,需要安定的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埋头钻研。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时候,人类并不知道有朝一日能够用来探索太空甚至星际移民。艳羡诺贝尔科学奖的人们,更应该了解荣耀背后,是一颗颗帮助发现与创造的好奇心。
④霍金曾说,人类很难在这个脆弱的星球上再延续千年。其实,科学家的“ ”,往往更多是一种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好奇和思索。如果没有这些好奇心,如果不用这些好奇心来思考未来,人类很难交出一份满意的发展答卷。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2月9日有删改)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下列选项中对“心无旁骛”中“骛”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纵横 B.奔驰 C.追求 D.鸭子
(3)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探寻 权利 危言耸听
B.探究 权利 骇人听闻
C.探寻 专利 骇人听闻
D.探究 专利 危言耸听
(4)“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请从你熟悉的科学家和诗人中寻找依据。
4.请你就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发表自己的看法。
5.本次主题活动准备出一期黑板报,请你结合语段为黑板报设计一条主标题。
(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
________
毕淑敏
①“但是”是我们常常用到的一个词,多用在一句话的后半截。表示转折语气。
②比方说:你这次的考试成绩不错,但是——不能骄傲自满。
③比方说:这地方的风景挺优美的,但是——离城里远了点。
④当人们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无论在“但是”的前面,堆积了多少美好的说明,人们记住的总是“但是”后面的转折。
⑤于是,“但是”就几乎成了贬义的先兆。只要一出现,就让你打了个激灵,立马把“但是”前面的温暖忘了,只有抖擞起精神,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挫折。
⑥“但是”使削减了平凡的连联结之意,增添了沮丧的灰色意味。
⑦其实,所有的光明都有暗影,“但是”的本意不过是强调事情还有另一面。可惜日积月累的负面暗示,使得“但是”这个预报一出现,就抹去了喜色,忽略了成绩,轻慢了进步,贬斥了攀升。
⑧一位心理学专家讲学时说,她主张大家从此不用“但是”,而改用“同时”。
⑨比如我们形容天气的时候,早先是这样说:今天的太阳很好,但是风很大。
⑩今后可以改成:今天的太阳很好,同时风很大。
“但是风很大”会把人的情绪向糟糕那一面倾斜。觉着太阳好是件不值得太高兴的事情,风大才是关键。
“同时风很大”更中性和客观,不偏不倚,公允而平整。它使我们的心神安定,目光精准,两侧都观察得到,头脑中自有定夺。
一词之差,隐伏着思维方式,关联着看待世界和自身的态度。
当我们尝试着用“同时”代替“但是”以后,一天两天,似也看不出多大的变化。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多了勇气,因为你的精神得到了补给和呵护。你会发现自己对人友善,因为你发现了他人的长处和优异。你会发现自己多了宽容和慈悲,因为你每当意识到不足时,也同时给了自己鼓励。
(选自《毕淑敏散文精选》,有删改)
6.请以“但是”为关键词,为本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10字)。
7.通读全文,理解运用。
在班级才艺展示活动中,小文感情充沛地唱了一首歌,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你听出有一两处音准问题,活动结束后你准备与他交流。
①你想突出他的不足,你会说:你唱得感情充沛, 。”
②你想客观公允地指出他的优点和缺点,你会说:“ 。”
③你想 ,你会说:“虽然有一两处音准问题,但是你唱得感情充沛。”
④由此,你发现:语言的背后是 。
8.(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江南是地域文化和诗意乡愁的代名词。地处江南的无锡,受江南文化濡( )养至深。旖旎的运河、奔腾的长江、浩hàn( )的太湖,孕育了延续千年的江南文脉。________的历史文化、诚信创新的工商文化、筚路蓝缕的创业文化,共同铸就了无锡人kè( )守不渝的精神信念。
(1)给加点字注音。
濡( )养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浩hàn( ) kè( )守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崇文重教 B.墨守成规 C.丰功伟绩 D.前仆后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