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5(课件+练习)(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选择题专项练5(课件+练习)(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7 12:44:35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选择题专项练(五)
1
2
3
4
5
6
7
1.(2023·广东潮州二模)作为广东文化的代表之一,岭南文化历史悠久。下列岭南文化内容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文化类别 文化内容 化学知识
A 饮食文化 早茶文化中的叉烧包 叉烧包中富含糖类、油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B 劳动文化 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
C 服饰文化 “丝中贵族”香云纱 鉴别丝和棉花可以用灼烧的方法
D 节日文化 烟花舞龙 烟花利用了“焰色试验”原理,该原理属于化学变化
D
解析 烟花利用了“焰色试验”原理,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1
2
3
4
5
6
7
2.(2023·湖南长郡中学三模)高效率和高选择性将CO2转化为CH4是CO2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之一,我国科研工作者开发了一种空腔串联反应器,为电催化还原CO2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转化方案,其原理如图所示。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 g CO2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B.1 mol CH4中所含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0NA
C.途径2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 CH4,反应转移电子数为8NA
D.途径1所得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1,形成共价键数目为6NA
C
1
2
3
4
5
6
7
解析 CO2的结构式为C=O=C,含有4对共用电子对,22 g CO2为
=0.5 mol,故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NA,A错误;1个CH4中含有10个质子和6个中子,则1 mol CH4中含有10NA个质子和6NA个中子,B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 CH4为1 mol,途径2生成CH4的过程中C元素化合价由+4价下降到-4价,反应转移电子数为8NA,C正确;未说明所得产物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形成共价键数目,D错误。
1
2
3
4
5
6
7
3.(2023·广西南宁二模)M是锂离子电池中一种重要的有机物,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M的分子式为C10H9O4
B.在一定条件下,1 mol M与足量H2反应,最多消耗4 mol H2
C.有机物M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反应
D.与M互为同分异构体,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且含有两个羧基的结构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
解析 由结构简式可知,M的分子式为C10H10O4,A错误;该结构中苯环可与氢气加成,1个苯环结构加成3 mol氢气,则1 mol M最多消耗3 mol氢气,B错误;M中含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含醇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能被氧化,加氢也属于还原反应,C正确;与M互为同分异构体,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且含有两个羧基的结构有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4.(2023·四川成都蓉城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物质M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变构调控因子,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X、Y、Z、W、R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且与R同主族,Y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Z>W>R
B.简单氢化物沸点:W>Z>Y
C.Z2X4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D.W、R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有强氧化性
B
1
2
3
4
5
6
7
解析 X、Y、Z、W、R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且与R同主族,X只有一个价键,则X为H,R为Na;Y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则Y为C;Z有三个价键,则Z为N,W有两个价键,则W为O。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则原子半径Na>C>N>O,A错误;水和氨气存在分子间氢键,水中分子间氢键数目比氨气分子间氢键数目多,因此简单氢化物沸点O>N>C,B正确;N2H4中含有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C错误;O、N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氧化钠不具有强氧化性,D错误。
1
2
3
4
5
6
7
5.(2023·广东大湾区二模)利用[Fe(CN)6]4-/[Fe(CN)6]3-介质耦合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与电催化还原CO2系统,既能净化废水,又能使CO2向高附加值产物转化,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a和图b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a装置和图b装置中的H+都是从左向右移动
B.图a装置中甲电极的反应为CH3COO--8e-+7OH- ══ 2CO2↑+5H2O
C.图b装置中丙电极的电势比丁电极高
D.图b装置中丁电极中每消耗22.4 L CO2(标准状况),转移电子数约为3.612×1024
答案 B 
1
2
3
4
5
6
7
解析 由题图可知,甲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为负极,则乙为正极;丙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CN)6]3-,为阳极,则丁为阴极;a中氢离子向右侧迁移,b中氢离子向右侧迁移,A正确;a装置中甲电极上乙酸根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为CH3COO--8e-+2H2O ══ 2CO2↑+7H+,B错误;图b装置中丙电极为阳极、丁电极为阴极,则丙电极的电势比丁电极高,C正确;图b装置中丁电极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电子转移情况为CO2~6e-,则每消耗22.4 L CO2(标准状况下为1 mol),转移电子数约为6×6.02×1023=3.612×1024,D正确。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6.(2023·宁夏银川一模)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Ba(OH)2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 电导率减小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减小
B 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 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C 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 有气体产生 乙醇中含有水
D CH4和Cl2按1∶1混合,光照 试管壁出现油状液滴 油状液滴为CH3Cl
A
1
2
3
4
5
6
7
解析 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两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致电导率减小,A正确;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B错误;钠能与乙醇反应生成氢气,有气体产生不能说明乙醇中含有水,C错误;甲烷与Cl2 1∶1反应可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其中一氯甲烷是气体,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都是油状液体,D错误。
1
2
3
4
5
6
7
7.(2023·贵州贵阳一模)室温下,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 HA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H与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电能力:a>b
B.室温下,Ka(HA)=10-3.8
C.b点时,V(NaOH溶液)=20 mL
D.c点时,c(A-)>c(Na+)
B
1
2
3
4
5
6
7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择题专项练(五)
1.(2023·广东潮州二模)作为广东文化的代表之一,岭南文化历史悠久。下列岭南文化内容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文化类别 文化内容 化学知识
A 饮食文化 早茶文化中的叉烧包 叉烧包中富含糖类、油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B 劳动文化 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
C 服饰文化 “丝中贵族”香云纱 鉴别丝和棉花可以用灼烧的方法
D 节日文化 烟花舞龙 烟花利用了“焰色试验”原理,该原理属于化学变化
2.(2023·湖南长郡中学三模)高效率和高选择性将CO2转化为CH4是CO2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之一,我国科研工作者开发了一种空腔串联反应器,为电催化还原CO2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转化方案,其原理如图所示。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 g CO2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
B.1 mol CH4中所含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0NA
C.途径2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 CH4,反应转移电子数为8NA
D.途径1所得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1,形成共价键数目为6NA
3.(2023·广西南宁二模)M是锂离子电池中一种重要的有机物,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M的分子式为C10H9O4
B.在一定条件下,1 mol M与足量H2反应,最多消耗4 mol H2
C.有机物M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反应
D.与M互为同分异构体,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且含有两个羧基的结构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4.(2023·四川成都蓉城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物质M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变构调控因子,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X、Y、Z、W、R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且与R同主族,Y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Z>W>R
B.简单氢化物沸点:W>Z>Y
C.Z2X4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D.W、R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有强氧化性
5.(2023·广东大湾区二模)利用[Fe(CN)6]4-/[Fe(CN)6]3-介质耦合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与电催化还原CO2系统,既能净化废水,又能使CO2向高附加值产物转化,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a和图b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a装置和图b装置中的H+都是从左向右移动
B.图a装置中甲电极的反应为CH3COO--8e-+7OH-2CO2↑+5H2O
C.图b装置中丙电极的电势比丁电极高
D.图b装置中丁电极中每消耗22.4 L CO2(标准状况),转移电子数约为3.612×1024
6.(2023·宁夏银川一模)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Ba(OH)2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 电导率减小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减小
B 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 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C 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 有气体产生 乙醇中含有水
D CH4和Cl2按1∶1混合,光照 试管壁出现油状液滴 油状液滴为CH3Cl
7.(2023·贵州贵阳一模)室温下,用0.1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 HA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H与lg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电能力:a>b
B.室温下,Ka(HA)=10-3.8
C.b点时,V(NaOH溶液)=20 mL
D.c点时,c(A-)>c(Na+)
选择题专项练(五)
1.D 烟花利用了“焰色试验”原理,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2.C CO2的结构式为OCO,含有4对共用电子对,22gCO2为=0.5mol,故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NA,A错误;1个CH4中含有10个质子和6个中子,则1molCH4中含有10NA个质子和6NA个中子,B错误;标准状况下22.4LCH4为1mol,途径2生成CH4的过程中C元素化合价由+4价下降到-4价,反应转移电子数为8NA,C正确;未说明所得产物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形成共价键数目,D错误。
3.C 由结构简式可知,M的分子式为C10H10O4,A错误;该结构中苯环可与氢气加成,1个苯环结构加成3mol氢气,则1molM最多消耗3mol氢气,B错误;M中含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含醇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能被氧化,加氢也属于还原反应,C正确;与M互为同分异构体,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且含有两个羧基的结构有、和共3种,D错误。
4.B X、Y、Z、W、R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且与R同主族,X只有一个价键,则X为H,R为Na;Y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则Y为C;Z有三个价键,则Z为N,W有两个价键,则W为O。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则原子半径Na>C>N>O,A错误;水和氨气存在分子间氢键,水中分子间氢键数目比氨气分子间氢键数目多,因此简单氢化物沸点O>N>C,B正确;N2H4中含有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C错误;O、N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氧化钠不具有强氧化性,D错误。
5.B 由题图可知,甲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为负极,则乙为正极;丙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CN)6]3-,为阳极,则丁为阴极;a中氢离子向右侧迁移,b中氢离子向右侧迁移,A正确;a装置中甲电极上乙酸根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为CH3COO--8e-+2H2O2CO2↑+7H+,B错误;图b装置中丙电极为阳极、丁电极为阴极,则丙电极的电势比丁电极高,C正确;图b装置中丁电极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电子转移情况为CO2~6e-,则每消耗22.4LCO2(标准状况下为1mol),转移电子数约为6×6.02×1023=3.612×1024,D正确。
6.A 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两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致电导率减小,A正确;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B错误;钠能与乙醇反应生成氢气,有气体产生不能说明乙醇中含有水,C错误;甲烷与Cl21∶1反应可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其中一氯甲烷是气体,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都是油状液体,D错误。
7.B 由电荷守恒可得:c(A-)+c(OH-)=c(Na+)+c(H+),随NaOH溶液的加入,c(A-)和c(OH-)增大,则溶液中总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大,导电能力:ac(H+),c(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